第231章
到了66年,运动开始,这些利息也被作为秦安平是资本家的证据之一,人没了,利息当然也断了,保丰制药厂彻底成为国营。
只不过和十年前的红火热闹相比,现在的保丰制药厂已经快要经营不下去了。
秦安平当初死得太突然,保丰制药厂的招牌“乌鸡白凤丸”“牛黄清心丸”是有完整配方的,可以继续生产,但是“避瘟丹”的核心配方在秦天南手中,他死得太突然,配方没有交出去。
原本老老实实生产这些有配方的药也能维持下去,但没了秦安平对药材那么严格要求,蛀虫们自然就开始蠢蠢欲动。
那些年又乱得什么都顾不上,动不动给你扣帽子,谁都不敢出头,可想而知会是什么后果。
厂里用来生产“乌鸡白凤丸”和“牛黄清心丸”的药材,大量掺假,导致这些药的药性很差,群众吃了没有效果,自然是不愿意再购买。
原本因为秦家而深受群众信任的保丰制药厂,现在已经成了假药厂的代名词。
徐奶奶苦笑着说:“现在群众去买乌鸡白凤丸都要先问问是哪儿出的,保丰厂的?那不要,要津仁堂的。”
如此一来,厂子怎么可能还维持得下去?
厂里两百多号工人,从前年开始就只发一半工资,所有福利都没有,医保?自然也没有。
而到了今年,连一半工资都发不出来了,财务上一分钱都没有。
保丰厂的职工多次去闹,要求政府接管厂子,给工人发工资,可怎么接?
保丰厂的工人就说,把他们给并到纺织厂也行啊,纺织厂每天做不完的活,人家工人工资全额发放,还有各种福利不断。
这更不现实了。
知青大规模回城,现在城里工作岗位本就严重不足,任何一家厂子但凡是有招工,也都是面向本厂职工子弟,谁会去要保丰厂那么多的累赘。
政府也多次进行安抚,可问题是,嘴上说得再好听,工人连饿得两眼冒绿光,谁有心思听那些场面话。
而政府也确实拿不出资金去救济保丰厂,现在就僵在这里了。
保丰厂的职工都是端着铁饭碗的职工,可铁饭碗里却一粒米都没有。
工人们要生活啊,那就只能自己出去找些临时工干干。
可现在城里闲人太多,临时工都很难找到,徐奶奶的儿子儿媳妇都出去找工干,也挣不够全家人吃喝。
又遇上孩子生病,这可不就没办法了么。
秦天南听完之后,就说她私人借给徐奶奶20块钱。
徐奶奶感激得不得了,又开始哭说当初如果秦安平没死,现在保丰厂也不会被他们弄成这样。
秦天南安抚了徐奶奶,又跟徐奶奶好好聊聊保丰厂的事情。
徐奶奶心中有气,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秦天南问这些也不是闲问的。
她早就盯上了保丰制药厂,一直在等待时机。
元旦前的中京会议召开之后,国家彻底走上大规模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道路。
很快,国家就会为被戴上“资本家”帽子的原工商业者脱帽。
再往后,很快就会允许私营。
这些具体细节秦天南记不清楚,但她想要私人建厂的话,最少也要到两三年后才可以。
她现在想要打保丰厂的主意,只能是从其他方面,比如说她去当这个亏损的保丰厂的厂长。
但让秦天南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就在春节前,保丰厂和从前属于秦家产业的两家药材加工厂,竟然都被政府交到了秦天南的手上!
第73章 厂子交给秦天南。秦天南个人占4……
厂子交给秦天南。
秦天南个人占49%,国家占51%,秦天南负责厂子的具体日常管理,财务上接受国家监管。
这又变成公私合营了,甚至比早前的公私合营更离谱!
五六十年代的公私合营,最初是给私人25%的分红,只是分红,厂子的管理权当然在国家。
私人可以选择继续在厂子上班,也可以什么都不干,坐拿分红,这一点在运动开始后就成了剥削。
当时不乏一些政治敏锐度的人,不要分红,也不要后来改的股息,而是直接把厂子捐给国家,自己成为一名工人。这种的基本都能平安躲过运动时期,不被扣上资本家的帽子。
到66年,已经基本全部收归公有,不存在私营企业了。
哪怕是现在已经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但国家到下半年才会放开私营个体工商户的政策。
私营企业,起码要到两三年后。
但现在就把保丰厂给了秦天南,还是以这种她和国家各占一半的比例,这实在是不符合当下的社会情况!
也完全出乎秦天南的预料!
不过,这种方式对秦天南来说当然是有利的。尤其是把厂子的管理权交到她手上,这一点至关重要。
祝震川有些不太高兴:“那是个巨大的包袱。”
是啊,一个有两百号嗷嗷待哺员工的濒临倒闭的厂子,账上没有一分钱,只有一堆债。
接手这个工厂,占49%的股份?
呵呵,那是背了49%的债。
秦天南却很高兴,如果真是一个盈利的厂子,那她也没机会沾手了。就算是政府愿意交到她手上来,工人也不会同意的。
但保丰厂就不一样了,只要能给工人发工资,她这个厂长就没人会反对,而她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构想来。
至于说债务,那都不是事儿。
这才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五叔叔已经给她的资产增值了10%,就增值的这部分,就足够还完保丰厂的债务。
不过么,她可不会把那钱拿来还债,有债务压在头上,才更有危机感么。
*
学校的期末考试来了。
邱学海非常紧张,期中考试之后,他在学习上比之前更加努力百倍!
他知道秦天南聪明,基础好,但她忙那么多事情,分配到学习上的时间实在是有限。
他就不信了,他加倍再加倍的努力,会没有效果!
先前在期中考试后,邱学海本以为自己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上落后秦天南,但在解剖课上肯定能赢回来。
可他万万没想到,秦天南在解剖实践课上的表现,也是一鸣惊人!
正如他所想的那样,很多同学第一次见到大体老师,不说上手了,就是闻到那味道就受不了,跑出去呕吐。
第一次上课,与其说是解剖实践课,不如说是心理适应课。
邱学海就比较从容了,迎来全班同学敬佩的目光,他安抚同学之后,还能给心理上已经适应了的同学进行讲解。
可秦天南呢,她来了之后,老师竟然直接安排她上手。
邱学海当时就提出了反对,大体老师多珍贵啊,哪能让一个第一次上解剖课的学生就上手?这是浪费,是不尊重!
老师却说,如果有不对就立刻要求她停手。
老师说,她做,完全按照老师的指令,切开皮肤、肌肉,剥离动脉静脉……
老师说的每一个指令,她都精准完成。
人家说下笔如有神,她这是下刀如有神,完全不带犹豫的,而且特别精准!
解剖课的老师也相当惊讶。
秦天南就说,她把人体解剖课的所有知识点都记得滚瓜烂熟,记到不需要思考,脑子直接就会给出答案的地步。
而很多学生,你问他人体有几根肋骨,他都还要想一想。
知识掌握得熟练,胆子又大,那解剖课可不就如鱼得水么。
邱学海对人体的了解也非常透彻,大体老师因为福尔马林的作用,到底是跟真实人体有差别的,而他可是近距离看过开腹手术,看到过活生生跳动的心脏。
邱学海知识点掌握得也很熟,也胆大,但是下刀的时候有些掌握不住轻重,才刚切开肌肉层,老师就不让他动手了。
“回头找动物标本练练手感。”老师这么说。
邱学海不由得脸红。
秦天南得到的全是夸赞,而他才刚开始没多久就被喊停,这谁高谁低,一看便知。
但同学们好像都没有嘲笑他的意思,下课后甚至还很敬佩低说:“班长你也太厉害了,我光看着就手抖。”
“你还手抖呢,我光顾着克服反胃了,脑子都不会转了。老师问肝胆和胰腺的位置,我都想半天。”
“班长,那解剖刀切下去是什么感觉?我一想起来就浑身起鸡皮疙瘩,总觉得切到我自己身上了……”
不是想象之中的嘲讽。
邱学海忍不住说:“我不厉害,南星同学才厉害,我跟南星同学比差远了……”
“嗐,南星同学那是天才,咱们凡人跟天才比不是自寻烦恼吗?反正班长你就是很厉害就对了。”
“班长听说你去观摩过手术?”
同学们叽叽喳喳地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