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不过谁都不用推车走路,队上直接叫宋民富把拖拉机给开过来,听说谈家要去城里住,陪着沈南星读书,那街坊四邻的,都跑过来要帮忙搬东西。
  哪儿那么多东西要搬呢!
  谈老太也推辞,说队上拖拉机随时都可能急用,她知道大家的心意,但也不能因私废公。
  村里的劳力们就说,不用队上拖拉机,那就多弄几个推车,随便挑出来几个壮劳力,拉着手推车去城里也不费事。
  正商量着呢,在公社饲养场工作的小王兽医不知道从哪儿听说了,沈南星要搬家去城里,他给调了一辆饲养场的拖拉机。
  知道谈家明会开,就叫谈家明去开,送他们去城里。
  这是饲养场的拖拉机,跟大队没关系,小王兽医也不管谈老太怎么拒绝,反正就这么定了,招呼大家帮着装车。
  谈家人几乎都没动上手,村里人就帮着把东西都给搬到拖拉机上了。
  干活最起劲的就是生子一家了。
  生子他妈舌头上那个瘤子,用头发拴了这么多天已经掉了,创口几乎没有流血,现在已经长住了。
  舌头也没有再肿,活动起来也不像先前那么僵硬,吃饭喝汤只要注意别太硬太烫的就没事。
  沈南星却说叫她继续吃着药,吃上几个月,再去医院检查。
  生子他妈可不敢再犟嘴了,一点质疑都没有,沈南星开啥药就老老实实去抓来吃。
  有事没事就老来谈家转悠,帮着谈老太干点这干点那的,实在是没活干了,就帮着给谈老太糊糨子,纳鞋底。
  谈家要搬去城里的事,生子娘早就知道,所以今儿也是早早带着自家劳力儿子过来帮忙。
  今儿来帮忙的人着实多,本来看着挺多的东西,三两下就给搬拖拉机上去了。
  不仅如此,村里人还要跟着去城里,说帮着搬东西,也帮着收拾家里。
  谈老太连连感谢,但还是严词拒绝,除了自家人,其他谁都别跟去,就这么点活,别耽误队上的事儿才是真的,何况她这也就是搬上去,过两天正式麦收,就又回来了呢。
  大家不能去帮忙,也都挺遗憾的。
  谈老太也是感慨至极,这可都是小南的面子啊。
  正要走呢,表哥石大勇和表姐石小榕也都来了,要跟着一起去帮忙。
  石大勇本来说是请假一天,会计陈大姐却说清啥假呢,给他调休。
  请假要扣钱的,调休就不用了。
  至于石小榕,出摊的面和好,馅儿也都给调好,今儿她就不去了,让另外那俩小姐妹去卖,就一天时间,不耽误啥。
  沈南星说应该没多少活,这俩人也不肯,非要跟着去,那就一起坐上拖拉机去吧。
  还有心情格外兴奋的谈小礼,把轮椅抬上去,也得把他给弄上车。他胳膊有劲儿能攀着,下头再有人给往上送送,也就上去了。
  于是,这拖拉机上拉了一车的东西,还有一车的人,就这么浩浩荡荡去县城了。
  从村子里过,有那不知道的人瞧见了也都问呢,得知是沈南星要去上学,就把谈老太和谈三礼也给带上了。
  人们竟然是不知道要说啥才好。
  春花娘忍不住说:“谈家婶子对三礼家的,可真是比对亲孙子亲孙女都还要疼。”
  秀英婶儿就怼回去:“换我有小南这样的孙媳妇,那我也疼!小南一嫁过去三礼就醒了不说,这眼见着是恢复得越来越好,我看要不了几个月,就能完全恢复了。小南去城里上学,应该也是放心不下三礼,才叫给三礼也带上,要不然她自己一个人去上学多松快!三礼和谈家婶子才是真的有福气!”
  生子娘也瞥一眼春花娘:“你当都跟你一样,嘴上说着疼闺女,恨不得把闺女称斤卖了。”
  春花娘气得上来就要撕生子娘的头发,生子娘直接闹到往春花娘怀里钻,顶着春花娘:“来来,你给我动手一下试试,我这每月抓药都得几十块,正好你给我抓。来呀,来呀,咋不能耐了?”
  春花娘被顶得连连后退,一张脸涨红,却愣是没敢下手,生怕真被讹上。
  ……
  沈南星再好,也不可能叫所有人都满意,有那感恩的,自然也有眼红的,反正就是说什么的都有。
  当然也有人说到韩金花的跟前。
  韩金花只是笑笑:“这孩子跟孩子不一样,有些孩子你就是打都打不走,有些孩子你哪怕有一丁点儿做的不对,她就能记你一辈子。”
  那人就道:“金花婶儿你有的是指望,她再有本事,你也不指望她。女生外向,要不人家说养闺女都是给人家养的。”
  韩金花道:“这也分人,我们家她小姑,那可孝顺的很。前些时候我在卫生院,她在外头出差呢,赶紧把工作交代完赶回来,硬是要把我接到城里去住,还说几个哥哥嫂子们不孝顺,那就叫我跟她住,她给我养老。你说说,这孩子,多有心啊。老二家的去接我回来,她还不叫接,把她二嫂给说了一顿。我这不是想着,住闺女家的话,儿子媳妇们脸上都不光彩,这才回来了。”
  “是是,咱桂英也有本事的很,听说显宗就是叫他小姑给安排到医院的?”
  “嗯,已经去上班了,虽说也是临时工,那也要分是啥单位的。”
  “哎呦显宗这可是出息了,金花婶儿你可太有福气了,老大在省城机械厂当领导,这老三一家和小闺女一家都是干公的,咱们这十里八乡看看,谁家有您家体面。婶儿,我这也是逼到不行了,才跟你张这个口,我家那小子岁数也大了,这婚要是还结不成,以后就只能打光棍了……”
  韩金花停下手里正在纳的鞋底:“差多少?”
  “这彩礼加上前前后后全部花销下来,起码得百十块,家里这么些年也没攒下来几块钱。婶儿,咱还是照旧,借八还十。您看成吗?”
  这是现在农村私下里借钱借粮的说法,有借八还十的,着急用钱的话还有借八还十二的。
  这样计算,比说一分利两分利之类的,更容易算。
  钱的话就是借八块,一年到期还十块,或者是十二块。粮食的话就是借八斤还十斤或者十二斤,再高的还有十四斤的。
  算下来绝对是高利。
  韩金花手里的钱攥了这些年,早就不知道生了多少钱……
  *
  城里谈老太给找的房子,就在高中学校附近,是谈老太一位老姐妹的房子。
  这位老姐妹解放前是省城资本家的小老婆,解放后她也属于被压迫阶级,政府帮助她恢复人身自由,她自愿嫁给个死了老婆的连长开始新生活。
  连长男人前头老婆死了,留下两儿一女,这老姐妹早年在地主家坏了身子,也生不了,正好,给人家当后妈,抚养几个孩子。
  刚结婚也没几年,就五几年的时候,男人在北边战争中牺牲,这老姐妹自己把孩子们养大,到18岁就把兄弟俩都送去部队了。
  有他们父亲战友照顾,那兄弟俩也争气,在部队里也很快就升上去。
  剩下那个闺女,也叫给安排到部队里去当文艺兵了。三个孩子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仨孩子如今都在部队结婚成家,要接这老姐妹过去,她死活不去,说不习惯,说自己待在家里舒坦。孩子们就也没勉强。
  今年,那小闺女说是怀上了,反应厉害,拣饭,想吃口家乡饭。
  小老太这才没有办法,去了小闺女家,房子就空下来了。
  她那男人这边的家族里人口也多,男人原先也有本事,留下这一个大院子。
  因着男人是英雄是烈士,儿子女儿们又都在部队,还都有职务,她小老太就算一个人住这么大院子,也没人敢来打主意。
  年初那小老太接到小闺女的信儿,非叫她去,她临走的时候还跟谈老太打了声招呼,俩老姐妹抱头哭了一场,这一去天南地北的,不知道啥时候还能再见了。
  临走的时候,那小老太就把钥匙留给了谈老太。
  所以当沈南星要去学校上学,说学校宿舍那么挤的时候,谈老太就想到了她小姐妹这房子,钥匙都在她手里呢。
  直接去住,也没事。
  但谈老太的处事原则不允许她在没告知主家的情况下,就去住人家房子。
  谈老太就去给这小姐妹拍了电报,说起租住她房子的事。
  等了几天收到这小姐妹给她回电报,叫她只管住,别说什么租不租的。但这时三礼已经醒了,把沈南星给绊住了,暂时没去成学校。
  后来谈礼明显好转,她又跟沈南星提叫她自己来城里上学,住这院子里,沈南星说不急,怕耽误谈礼的恢复,这一拖,就到了现在。
  老姐妹这院子是真的够大,一排三间正屋,还有两间偏房,一间灶房,还有一个牲口棚。
  院子里还有一棵歪脖子的大枣树,院子后面不远就是水井,吃水用水都方便的很。
  院子门口这条路,往前走不到大概三百米,就是县高中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