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佑宁与她们截然不同。
  她开肌肉车,又野又酷,买西瓜照样会讨价还价;她注意人与人之间的分寸,会因代步车三十元一小时的费用而纠结,然后接受他的“大方请客”。
  他一点不觉得这样的佑宁斤斤计较,只觉得可爱。
  佑宁上车,秦昶发动电瓶车,代步车“嗖”一下开出租车点。
  代步车内空间小小的,两人几乎腿挨着腿,偶尔过大弯时受惯性影响,他与她的身体短暂地倾靠在一起,一触即分。
  佑宁努力教自己无视秦昶肌肉遒劲的大腿上传来的温度和身体触碰间若有似无的火花。
  佑宁知道自己不讨厌秦昶,但这种不讨厌的程度本身令佑宁无措。
  因为小时候林佑福对她施加的恶意,佑宁直至长大成人,对异性的触碰都怀有抵触,这种抵触在认识隋逸并与他成为情侣后,得到缓解。
  即便如此,佑宁也仍然对异性的接近抱有本能的警惕。
  但秦昶,几乎毫不费力地,就跨过了那条线。
  第25章 七棵树(2)
  佑宁想不明白这其中的因由,她性格中刚强的一面也不允许她为此影响工作,遂将之暂时束之高阁,举起相机,四下拍照。
  穗城公园作为岭南精品园林之一,除了园博会布置进驻的展区、展馆以为,自身也极具特色,绿树环抱、曲径通幽处,隐着岭南派常见的卷棚歇山顶水榭和桥亭,前后的风雨连廊里设着一溜朱漆长靠椅,供游人小坐休憩。廊下池水清澈见底,游鱼往复,时时浮上水面,等人投喂。
  佑宁不停按动相机快门,记录眼前风景。
  秦昶放慢车速,趁佑宁专心拍照的工夫,深深凝视她。
  在她全情投入工作前,曾有那么一刻,透过他们隔着衣料彼此相贴的身体,他能感受到她充满力量的肌肉和隐忍的克制,再次令他想起山野间蓄势待发随时准备扑杀猎物的精怪。
  可是当她沉浸在自己的工作中时,那种冷冽的危险感便消失殆尽。
  风拂过她的发际,透过幽林洒下的金光细碎地落在她的眼角眉梢,她的手指干净修长,眼神坚定专注,通身上下有种沉静到极致的美。
  代步车车顶有飞鸟几乎贴着他们掠过,佑宁微微倾身到车外,镜头朝向天空,抓拍飞鸟。
  明知她系着安全带,秦昶还是下意识伸出一只手,握住她的手臂,防止她被甩飞出去。
  佑宁很快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令秦昶担心,立刻缩回身来,“抱歉!”
  “没关系。”秦昶冲她手中的相机点点下巴,“拍到了吗?”
  “拍到了。”佑宁眼中带上了笑,“拍得很清晰。”
  她微微靠近秦昶,将刚才拍的几张照片在相机屏幕上逐张展示给他看。
  相机三寸大的 led 显示屏上,白胸辉蓝色喉羽的小鸟振翅飞过,像一支掠过天空的羽箭。
  “是一只雄性蓝喉歌鸲,”秦昶轻轻道,“是种很羞怯的小鸟,大抵是我们的车子经过,惊动了躲在灌木丛里的它。”
  佑宁侧耳倾听密林里此起彼伏、相互唱和的鸟鸣声,由衷感叹:“粤地的生态环境真好!”
  浦江的生态环境,一度坏到令人担忧的地步,空气污染、水体污染严重,但经过这些年市政部门坚持不懈的治理和居民们的大力配合,随着河长制、林长制以及垃圾分类等政策的推行,浦江的生态环境正在不断提升和改善。
  在这一刻,佑宁脑海里关于东岛规划设计的概念越发清晰和明确。
  她以眼神描摹树木亭台的轮廓,分析植被的构成,思考气候的差异。
  秦昶为她眼里透出来的明光而心动不已。
  他这一次,好像遇到了旗鼓相当的强劲对手呵。
  秦昶驾驶着共享代步车,载着佑宁,沿途欣赏了穗城公园的风景,也观览了园博会设置的国内外园林景观。
  收到小黑电话时,他和佑宁正打算停了车找个地方吃午饭。
  小黑的大嗓门透过听筒传出来,效果堪比手机外放,“沈姗姗是来出差的,还是来享受穗城慢生活的?我十点去敲门她不应,看看现在几点?!十一点半!她还在睡!”
  佑宁听得直笑,在旁插嘴,“你别等姗姗了。”
  凭佑宁对姗姗的了解,以她的脾气,既然未定酒店 morning call 服务,那肯定要睡到自然醒了。
  秦昶瞥一眼佑宁不以为忤的神情,索性交代小黑,“放你半天假,自由活动罢!”
  小黑在电话彼端“哇吘”一声,差一点要谢主隆恩。
  秦昶挂断电话,笑对佑宁,“一起吧。”
  午餐时间,园区内可供选择的餐厅不多,前来观展的游客、业内同行和工作人员将每间餐厅都挤得人满为患。
  佑宁包里带了面包和矿泉水,但秦昶坚持即使吃得简单也要营养均衡。
  “你找位子,我去排队点餐。”他站在以竹为主题的餐厅里指指坐满了食客的用餐区,又指指大排长龙的点餐区。
  看着他鬓角沁出的一点汗,佑宁不再坚持,“好。”
  佑宁在餐厅角落一丛室内装饰富贵竹旁守了大约十分钟,等到两个空位,又过了约二十分钟,秦昶端着一个竹木托盘穿过人山人海的用餐区,走向佑宁。
  他生得颀长英挺,一双长腿包裹在黑色商务西裤里,显得笔直而有力,人头攒动间,甚至不必刻意寻找,佑宁一眼就看见了他。
  秦昶走得近了,佑宁伸手接过餐盘,放在小小的竹桌上。
  诚如秦昶所言,餐食十分简单,一份鲜虾时蔬沙拉、一屉豉汁蒸排骨、一碟白灼唐生菜,搭着一小砂煲煲仔饭和一份干炒牛河,附着两碗海带萝卜例汤,有荤有素,有汤有碳水,营养搭配非常均衡。
  “会展区的餐厅里都是预制菜,一切以方便快捷为主,”秦昶拿开佑宁代他占位的双肩包,落座,将双肩包随意往自己大腿上一放,接过佑宁递来的一次性竹筷,掰开,先端起例汤喝光,舒一口气,“味道不过不失,胜在干净卫生。”
  秦昶说起刚跟工程时,曾见过工人不舍得花钱买工地外头卖的盒饭,自己带午餐,结果天气实在太热,食物变质,工人吃坏肚子,很受了一些苦。
  “自那以后,凡是我的工程,一定都会统一提供餐食,避免再发生类似事件。”秦昶搛起一块蒸排骨放进嘴里咀嚼,“陈老师说得对,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佑宁微笑点头。
  陈老师早在二十年前,就身体力行地教会了她这一点,令她受益匪浅。
  现在轮到她代为管理工作室,她在陈老师身上看到听到学到的东西,都延续了下来,包括给施工队供餐,免得工人们辛苦劳作之余舍不得给自己买一顿像样的饭食。至于高温天施工时除了给工人发高温补贴之外,设计师和监理自掏腰包买冷饮的事,更是常态。
  也因此,她们工作室下的施工队工人粘性非常高。
  “回了浦江,有时间一起去探望陈老师罢。”秦昶向佑宁提出邀约。
  “等交标以后。”佑宁没有拒绝。
  两人吃饭速度都不慢,三下五除二将三菜一汤和主食一扫而空。
  秦昶站起身,展开双肩包的背带,替佑宁背好背包,两人离开餐厅,换佑宁扫开一辆代步车,两人继续参观园区。
  下午五点当日闭展前,两人尽兴而归。
  佑宁与秦昶收获颇丰,各拿了不少自己感兴趣的宣传手册,展陈景观的平面图、概念图、效果图更是人手一打,还和不少前来参展、观展的同行进行了颇具启发意义的交流,彼此交换了联系方式,相约今后再见。
  “将徽派园林与浙派园林相临布展,真有一种看热闹不怕事大的感觉。”佑宁将两处国内园林景观的宣传手册挑出来并列捏在手上,“徽派园林和浙派园林同为江南园林的派生体系,两者都追求天人合一,但徽派曾几何时是有显著浙派痕迹的,然而现在又有徽派正宗在浙里的调侃,两者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真正将徽派和浙派完全区剥离开来。”
  “苏派本届没有景观展出,否则徽、浙、苏三派园景一溜排开,那真是相当直观的比较,谁输谁赢还真不好说。”秦昶认同佑宁的看法。
  两人一路交流观展心得,一起回到酒店。
  “晚上,我请你和小黑吃饭,”佑宁不给秦昶推拒的机会,“昨晚和今天中午你请我们,今晚换我请你们了。”
  “那我就不同你客气了。”秦昶忍住心里的高兴,应了下来。
  两人在电梯口暂别,一人向左,一人向右。
  第26章 七棵树(3)
  出差至穗城的第三天,佑宁与姗姗按计划搭乘飞机返回浦江。
  秦昶与小黑并未与她们同机,而是留在穗城访友。
  姗姗言若有憾,“可惜小黑没有同行,他要是在的话,这一路就不无聊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