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不想到了御前,大殿广场并非一位两位臣工,而是乌压压一片。
  漆陶退缩,“娘子,要不还是回去吧,这瞧着午膳前都不像是有空的模样。”
  丹屏:“这有什么,人多不代表事儿多,来都来了。”
  萧芫笑看了丹屏一眼,“走,先去瞧瞧。”
  尽管人多,言曹还是一眼便瞧见了萧芫几人。
  无他,实在是在一群板正的官服中,突然一抹鲜亮飘逸的色彩撞入眼帘,让他被琐事堵得发黑的视线都一下亮了不少。
  忙抛下面前这一位纠缠不放的臣工,小跑着迎上去。
  “萧娘子来了。”很是松了口气的模样。
  萧芫看向前头,“今日这是……”
  言曹面色发苦,压低声音解释,“是赈灾监察的事,这几日闹得不可开交,圣上都有些疲于应对。”
  萧芫一下便觉出不对,但她并未对言曹这个中官显露什么,只是遗憾道:“好容易忙完,想着来寻圣上,不想他又忙了,要不……”
  作势欲走。
  言曹忙拦住,“娘子稍候,奴婢这就通禀。”
  萧芫想着这么多人总得等一会儿,遂往偏殿行去。
  行至半途,忽听有人唤她。
  回眸,那人一身浅绯官袍,丰神俊朗,正向她拱手作揖。
  漆陶轻声提醒,“娘子,此人便是中书舍人钟平邑。”
  萧芫闻言,眼神认真许多,含了几分猎奇。
  这么能招蜂引蝶的郎君,偌大的京城里,可是独一份儿呐。
  他立在一众大臣的最边上,与她适才经过时没隔几步,应是注意到了,出于礼貌打个招呼。
  萧芫便也礼貌地浅身回了个万福,“钟舍人。”
  钟平邑的嗓音极温润,语调沉缓和韵,眼神中总含着三分浅笑,注视着人的时候,仿佛满心满眼只有面前一人。
  “听闻赏花宴乃萧娘子亲自所办,昨日人多,不曾有幸与萧娘子道谢。不想今日在此地碰到,想是缘分所至,特予我个机会谢萧娘子昨日盛情款待之恩。”
  这话分寸妥当,拿捏着合适的距离,口吻尊重诚恳。
  让人十分舒心。
  萧芫忽然有些理解,为何那些女娘能那样狂热。
  与这样的人交谈两句,都觉得身心通畅许多,遑论花前月下,谈情说爱呢。
  不由笑着回应:“昨日只是为姑母分忧,能让大伙儿开怀已是极好,本是分内之事,钟舍人实是客气了。”
  钟平邑:“娘子如此便是自谦了……”
  ……
  御书房内,言曹刚要去请萧芫,忽被李晁寒声叫住。
  “陛下?”
  稍抬眼,险些被李晁黑沉的面色冻了个激灵。
  顺着向窗外看去,正瞧见萧娘子与中书舍人说话,瞧着……
  相谈甚欢?
  他呼吸滞了一瞬,这下,当真是眼前发黑了。
  恨不得自己能原地消失,也好过面对圣上的怒火。
  李晁看着看着冷笑一声,“不用了,你萧主子忙得很,直接叫工部侍郎进来。”
  言曹应声出去,多一个字都不敢说。
  萧芫与钟平邑你来我往地道了几句客套的话,便告辞去了偏殿,优哉游哉用了些御前的点心,毫不客气地点了另几样想吃的让下回送来。
  言曹这才来请。
  只是瞧着那面色颇有些奇怪,姿态也过于小心翼翼。萧芫只以为是李晁确实因赈灾监察之事烦忧生恼了。
  路过殿前时,臣工人数不见减少,却多了些生面孔,想是有些面圣后离开,又有新的人到此待召。
  萧芫在众目之下转入了殿内。
  李晁依旧是制式的龙袍常服,高大威严,负手立于窗前,光看背影,便仿佛蓄了风雷之势。
  萧芫想起了昨日,昨日他尚有闲情领了姑母寻她的差事,一路上聒噪得也与往常没什么不同,怎么今日就如同一下住进了阴云,恨不得掌风雨雷霆劈向人间。
  想想她揍人的事,再思及殿外那么多人,自觉他的气恼与她无关,便也不顾他转不转身,寻了个地儿施施然坐下了。
  刚想问监察赈灾之事,便听他冷不丁冒出一句:“你与钟平邑相识?”
  这个语气。
  萧芫望过去,他依旧立在窗前,逆着天光,只给她一个极亮的轮廓。
  斑驳的光晕里,她似是看到他手上用了些力,指尖有些发白,仿佛在克制什么。
  萧芫不明所以,只当他恰巧看见了她与人交谈有些疑惑,便答:“并不相识。”
  仅仅四个字,再多,她可懒得说。
  客套两句罢了,有何好说的。
  殊不知这四个字,一下将李晁欲脱口的话堵在了咽喉,不上不下地生生哽着。
  她都已说了不相识,他若再问,便活生生就像个妒……
  左右是再也问不出口了。
  回身,阴沉沉地坐于案前,面色有些发青。
  萧芫颇为稀奇。
  李晁作为帝王喜怒不形于色的涵养极为到位,甚少因为朝事这般着恼,难不成,监察之事的波折当真已经到了棘手的地步?
  她也不由忧心起来,关切道:“陛下,可是监察之事生了什么难办的波澜,我瞧外头那么些臣工,听说都是为了此事而来。”
  此话一出,更是让李晁连后槽牙都咬住了,一股郁气直冲天灵盖。
  难办?
  还波澜?
  在她眼中,他便连这么点儿小事都安排不妥吗?
  只是一个小小黔方的赈灾之事罢了,他自十岁起,便在重重阻挠中办了不知多少事,哪一件不比此事更重大,更棘手?
  就那些,在他眼中还算不上难办呢!
  勉强安慰自己,她只是个女娘,不曾接触过朝务政事,见了这般阵仗难免忧心,难免……
  什么难免!
  女娘又如何?
  她与一般女娘能等同吗,她可是他的未来皇后!
  自小让她看了那许多书,不就是为了防止出现这样的误会吗?
  提起看书,想到上回与她争执,李晁深吸一口气,按捺住奔腾的思绪。
  萧芫看他面色变换不停,还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回想起昨日清湘所言,眉心蹙起:“难道当真……”
  “并无,”李晁迅速打断,“今日局面是朕特意如此。”
  着重强调特意二字。
  他真是怕了,可莫要再有什么难啊波折的字眼从她口中说出。
  再来一次,他可受不住,也不想受。
  萧芫松了口气,原是引君入彀之计,“我就说嘛,你所应之事向来手到擒来,定是那清湘郡主只见表象,揪住一点便上来与我胡说。”
  李晁思绪一瞬顿住,她说的话,在他耳中只剩下手到擒来四字。
  不断回荡。
  一下背也直了,气儿也顺了,从容端肃的风度也回来了。
  清咳一声,掩饰什么般端起茶盏润了一口。
  不知因心绪起伏过大,或是其它什么,耳郭晕了一层浅浅的胭脂。
  艳阳撒入,一缕金芒将其照得有些透明,竟带上了几分秀色可餐之意。
  放下,顿了几息,又执起润了一口,方反应过来她所说其余内容。
  皱眉:“清湘郡主?”
  萧芫目光随他手中茶盏起落两回,不由往门口看了眼。
  他有茶吃,怎的不见人进来送一盏给她,也让她解解渴呢?御前的人何时这般没眼色了。
  她又哪里知道,言曹倒是想送,但不敢呐。
  上回的教训可太深刻了,到今日都还心有余悸,又哪里敢再进来打扰。
  不过在萧芫看来,这些都是小事,想想便也过去了。
  刚在偏殿饮了好几盏,现下还不渴。
  听得他问,便将昨日景霁亭中情形大致描述了一番。
  李晁指节敲了两下桌案,若有所思。
  萧芫:“怎么?”
  李晁抬眼,“你可还记得,二公主落水那日,大长公主李岑熙也在。”
  第25章 缱绻
  萧芫点头。
  她当然记得。
  “当日母后便使人查探, 才知大长公主入宫,乃是好心帮端王向淑太妃带话。”
  李晁语气冷极,带了几分嘲讽。
  萧芫缓缓蹙眉。
  姑母曾说, 先帝时朝中曾欲举端王为太子。
  后来端王亲生祖父乾阳老王爷事发身亡,端王也受牵连入了山中道观,一直不曾有过什么动作。
  淑太妃虽是端王养母,可已经多年不曾与其有过往来, 怎的突然托大长公主带话?
  尤其她前世从未听说过此事。
  “带的什么话?”
  “问候之类表孝心,拉进母子关系的一些。”
  萧芫呵了一声, “当真是孝心?若真有孝心,便该再不往来才是。”
  端王虽非先帝亲子,可亦在皇家玉牒,与淑太妃表孝心,不等同就是在说,他还念着自己是先帝之子, 也想向先帝表孝心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