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小孩子就没大人们这么复杂的心思了,知晓父母会跟他们分开,除了刚开始的不理解外,很快就接受了。
徐思危吃着菠菜夹子,听着小叔小叔父的谈话,原本是想吃完再说话的,但想到他阿爹教过他,在外面可以不用守那么多规矩,仰着小脑袋道:“小叔叔有喜欢的人呢,他喜欢的人就在我们这条街后面,这会儿过去准能看见小叔叔。”
平地一颗雷。
刚还在因兄弟分离而感慨的徐鹿鸣和姜辛夷立马向他看了过去,就连正吃得香的徐鸿雁和徐思危都停止了咀嚼,看着他。
徐鹿鸣问:“你是怎么知晓的?”
徐思危没有一点被众人瞧着的窘迫感,他小口小口地把筷子上的食物咀嚼完,不慌不忙道:“那条街上有间书肆,我去买书看见的。”
徐思危继承了徐善学爱读书的喜好,几个月大就喜欢窝在徐善学怀里看徐善学读书,哭闹的时候,只要拿本书在他面前翻一翻,他就不哭了。
长大后,更是不用大人教,自发地就要读书习字,到底还是小,学识面不广,为了搜罗他能看得懂的书籍,他经常在京里各大书铺转悠。
有一次,他听说人,这边的吃食街上有一家搜罗各类书籍的书铺,还有人代笔写一些专供小孩子阅读的书籍,他就让家里的马夫驾着车过来瞧瞧。
在书肆对面的一间吃食铺子里瞧见他小叔叔的身影,他以为只是偶遇。
没想到后来再来买书,十回里有七八回都能碰见,还有几次碰见他小叔叔大包小包提着物什跟铺子里的老板表殷情。
徐思危是小孩子不错,但他也明白,小叔叔这样是在追求人家,事以密成,在事情没有出结果前,最好不要泄密,怕小叔叔不成事,他从未对家里人透露过口风。
听完,徐鹿鸣八卦心起,问还在吃馒头的姜辛夷:“要不,吃完,我们过去偷偷看一眼?”
不好奇不行啊。
与姜苏木一样,家里给徐凯南相看了不少人,每个人他都不满意。好不容易有个他喜欢的,他们一定要去瞧瞧他喜欢的是个啥样的。
徐鸿雁和徐思远也把目光放在姜辛夷身上,他们也想去。
被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看着,姜辛夷笑着道:“好啊。”
“呼噜呼噜……”
话音一落,刚吃饭还挺慢的小崽子们,顿时大口大口扒拉,几下把碗底的饭吃完。
两个大人领着三个小萝卜头到了徐思危说的那条街上,找了个能一眼看见那间吃食铺子的转弯处,先由徐鹿鸣探出个脑袋去。
姜辛夷紧贴在徐鹿鸣的脑袋之下。
徐鸿雁再钻了进来。
而后再是徐思危和徐思远。
五个人排成一排,看着在那家店里帮着收拾桌椅板凳的徐凯南齐齐哇哦了一声。
等到铺子老板出来,几人哇哦的声音更大了一点,徐思远站在最前面,努力把脚垫得高高的,跟着后面的人附和。
哇哦。
啥也没看到。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个病毒怎么还反复呢,我都好了,又烧了起来。
好在这本书,下一章就完结了。
好舍不得啊[爆哭][爆哭][爆哭]
番外会写大家期待的《我的老公未成年》
第122章
徐凯南看上的姑娘叫罗茜君,是一家吃食铺子的老板,长得很温婉,但性格又是很坚毅的那种,有种柔中带刚的劲儿,就很不一样。
当时她一从铺子里出来,徐鹿鸣和姜辛夷都眼前一亮,好特别的姑娘。
后来打听到,这姑娘性子本来是很温顺的,是因为家中突逢巨变,母亲生小妹难产而亡,父亲遭受不住打击一夜病重,家中铺子无人打理,还有人上门闹事,家里忙得一团糟的时候,她挺身而出,家里家外一把抓。
操持母亲的丧事,替父亲寻访名医,照顾还小的弟弟妹妹,主持家中的生意,把闹事的全都报官抓起来。
所有人都没想到一向温顺且年纪还只有十五岁的小姑娘有这般雷霆果决的一面,让不少觊觎人家铺子,想在人家落魄的时候落井下石的人都蒙了。
此后,罗茜君更是撸起袖子做了家中吃食铺子的老板,不仅没把家中生意搅黄,还因她大胆创新,舍得下脸揽客,生意越做越好。
如今也不过二十岁,在她父亲手上只有一间门面的铺子,已经扩张到三间。
当然,这都是给别人看的。
背地里她还置办了几间宅子出租,是个很聪慧很有头脑很有主见的姑娘。
得知这些消息,徐鹿鸣和姜辛夷一点都不意外徐凯南会看上人家。
这样有魅力的人,他看不上才眼瞎。
知晓徐凯南在追求怎样一个姑娘,两人也没有前去打搅,感情的事,还是不要太多人掺和进去的好,主要还是担心徐凯南追求不到人家,他自个伤心也就罢了,别全家人都去扎他心窝子。
千算万算,没有算到几个孩子都是大漏勺,去看了徐凯南和罗茜君回来,小嘴叭叭地全给抖了出去:“小婶婶可漂亮了,小叔叔看到人家眼睛都不会眨了,小婶婶还会做吃食,做得可好吃了!”
说得徐鹿鸣和姜辛夷都想上去捂住他们胡说八道的嘴,那天他们就在墙角看了几眼,压根就没进铺子买吃食。
但这些孩子也会说,说那铺子里飘出来的食物香气,一闻就好吃,没吃也好吃。
把家里一众大人逗得乐不可支的同时,也让钱慧芳欣喜不已,嘴里一个劲地念叨:“小南这孩子也真是的,有喜欢的姑娘怎不回来跟我们说一声呢,难道我们还能阻拦他不成。”
徐老二也在一旁认同地点头。
他们两口子都没多大的野心,没指望徐凯南给他们娶个官家儿媳妇回来长脸,就盼着他有个知冷知热的人在身边,像他大哥二哥那样把小家经营得和和美美的就成。只要不是那种不正经的人,他们压根就不会有反对的心思。何况这姑娘还这么好。
于是这天徐凯南一回家,家里人就对他进行了三堂会审。
杨秀莲笑呵呵地问:“小南,你跟人家姑娘是怎么认识的,人家姑娘对你有那方面的意思吗,我们要不要请媒人上门说和说和……”
苏羡安也在一旁笑道:“小南,你年纪也不小了,要是人家姑娘有那方面的意思,趁着我们还在京城,赶紧把婚事办了,也好让我们喝杯喜酒。”
这事儿徐凯南还没想好要怎样跟家里人说呢,没想到家里人先一步知晓,被问得一脸羞红。
期期艾艾地说,他经常带商队的弟兄去吃饭认识的,他也不知晓人家姑娘是什么意思,没挑明,但他去铺子帮忙,人家姑娘也没有赶他就是。
钱慧芳骂他傻:“没有赶你就是她也对你有意哩,不然人家一个姑娘家还是开铺子的,叫你这样天天过去帮忙,你不要名声,人家还要名声呢。”
说着,风风火火地叫人去寻个媒人来,他们得赶紧上门提亲去,别坏了人家姑娘的声誉。
徐凯南人都傻了。
他去给罗姑娘帮忙,只是想在罗姑娘面前露露脸,让罗姑娘注意到他。从未想过罗姑娘肯让他帮忙,就是看上他的意思,因此也没把这事儿跟家里人透露过。
现在被老娘这么一挑破,还要马上就去提亲,他心里既欢喜又紧张。欢喜罗姑娘对他有意,紧张万一罗姑娘不是那个意思,是他娘误会了,空欢喜一场怎么办。
好在媒人得了徐家的令,立马往罗姑娘那儿跑了一趟,笑呵呵地回来说,人家姑娘同意了。
徐凯南悬着的一颗心落了地,脸上露出被巨大惊喜砸中,不要钱的憨笑来。
让家里人好一通笑话。
钱慧芳还戳了戳他脑袋:“你就是个榆木疙瘩,要早跟家里说,这婚事不早成了。”
幸好被几个机灵鬼孩子抖了出来,不然人家姑娘左右等不来媒人,还不得把这个傻小子给赶走,到那时这傻小子肯定以为人家姑娘没瞧上他,白白错过一桩好姻缘。
既然人家姑娘同意了,徐家这边也没有反对的意见,这婚事就提上了日程。
不过罗家小门小户,还有个常年生病卧床的爹,以及年纪还小的弟弟妹妹,要罗姑娘成婚后完全撇下他们不管也不现实。
怕徐家不肯接受,人姑娘也给媒人说清楚了情况,要成婚后依旧帮娘家打理铺子,不过她会试着放权给弟弟妹妹,直到他们能独当一面为止。
这些年徐凯南挣了钱没少给钱慧芳,她不缺钱,也不认为姑娘嫁了人,拉拔娘家有什么不对,况且人家姑娘也说了,不会拿婆家的东西补贴娘家,就是出人帮忙打理,出的还是她自己这个人。
钱慧芳哪有不答应的,上门下聘的时候,还让罗姑娘放心,他们现在是一家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坐视不理的道理。
徐府对于罗茜君来说,实打实的高门大户,看上徐凯南也是因为他真诚不浮躁,家里都这么有权有势了,还放得下身段来她店里帮忙,一点都不仗势欺人,可她自身的条件摆在这儿,她也不能昧着良心说大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