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姜辛夷点头,人人都说汴京好,人人都向往汴京,以为来了汴京就能有大人物看到他们的苦,结果他们连汴京城的城门都摸不到。跟西游记里灵山脚下的妖怪窝一样讽刺。
  姜辛夷在墙根底下见到几个如姜紫芙般年纪大,衣衫褴褛,瘦得跟麻秆似的,眼睛直勾勾地看着过往的路人,见着一个同情他们的,就跟饿狼扑食一般一窝蜂围上去的小孩,心里十分不适。
  他抱起绵绵转身回客栈:“算了,不逛了。”越逛心里越沉重。
  姜家其余人也觉得没什么好逛,纷纷打道回府。
  还没走上两步,一个只有姜辛夷腰高的小乞丐,走过来撞了他一下。
  作者有话要说:
  修了一点点。
  第74章
  姜辛夷下意识地低头去看,腰间的荷包果然不见了。
  “跟上他。”见小孩跑得不是很快,姜辛夷抱着孩子跟了上去。
  这小孩有点意思,没有跑太快,七拐八拐地也没有找个地方藏起来,一直引着姜辛夷一行人到一座废桥上。
  他站在桥墩子上,手上拿着那个荷包,明明瘦弱得下一秒就要被江风给吹进河里,脸上却一丝惧意都没有,眼睛黑沉沉地瞧着跟上来的姜家一行人。
  姜辛夷把孩子递给姜大年,朝他的方向走过去。
  “……别过来!”小孩将荷包举到江面上,气势凶狠,“你一过来我就将荷包丢下去。”
  荷包里其实没放多少钱,就是塞了些药丸瓶子,看上去鼓鼓囊囊的。
  丢就丢了,姜辛夷也不是很心疼。
  他只是很好奇,这小乞丐引他到这儿来做什么,闻言,当真停下了脚步,问他:“你想怎样?”
  “那里。”小孩指了指桥下面的一个洞口,“你把里面的人救活,我就把荷包还给你。”
  姜辛夷凑身去看。
  桥洞里躺着个拿破棉被捂得结结实实的妇人,由于光线不好,姜辛夷看不太清她的面容,通过她不停起伏的症状推测,应该是风寒引起的肺部问题。
  在这个医疗条件极其落后的古代,这个小小的风寒,很容易就会要掉这个妇人的命。
  这小孩一看就是走投无路之下,不得不偷他的荷包,以此来引诱他救治。
  不得不说很聪明。
  姜辛夷没有不愿意救治,他好奇地问小孩:“你怎么知道我是个大夫?”
  “你……身上有股药味儿。”小孩犹豫了下,还是道了出来,“我以前在其他大夫身上也嗅到过。”
  姜辛夷哑然。
  赶路这一个多月,他就没碰过药材,就算衣服上有以前残留的药味儿,那也应该淡到几不可闻,没想到这小孩儿竟然嗅得出。
  他的嗅觉该有多灵敏?
  意识到这点,姜辛夷漫不经心起来:“荷包里的银子没多少,如果我没看错的话,你让我救的这人应该得的是肺痨,一个荷包可不值得我出手。”
  “这……”小孩压根没想过姜辛夷会来这出,手里的荷包跟烫手山芋似的,丢也不是不丢也不是。
  他的目光重新往姜辛夷身上的玉佩等物瞧去。
  “别瞧了。”姜辛夷好笑,谁赶路会把身上值钱的东西摆出来告诉别人,我很有钱快来抢我,“我身上这些东西,价格也都不贵。”
  小孩:“……”
  一直很冷静的小孩难得露出些局促来,他皱着眉头问姜辛夷:“那你要怎样才肯救人?”
  姜辛夷:“你给我当徒弟吧。”
  在长丰县的时候,不是没人上门求着姜辛夷收徒,可姜辛夷一验那些人的资质,都是些普通大夫的资质,姜慕荷就能教导。
  这还是他第一次碰上个嗅觉灵敏的,正好他的药物研究,需要这种鼻子灵的帮他分拣药材,收个徒弟带着玩儿也不错。
  “啊?!”小孩愣住。
  姜辛夷扬眉:“不愿意?”
  “不是,我愿意!”小孩完全没想过会有这个转折,怕姜辛夷不愿意,没有犹豫地跳下桥墩子,对着姜辛夷跪了下去,磕头叫道,“师父。”
  小孩实心眼,每一个响头都磕得结结实实,看上去有种要把自己头给磕碎的架势。
  姜辛夷受了他三个响头,下到桥洞去救治妇人。
  妇人跟他想得一样,积病成痨,幸好他先前医治过不少肺痨病人,很有经验地从衣袖里取出银针、药片等物。
  小孩呆呆地瞧着姜辛夷的衣袖,再低头看看自己手上的荷包,死活没想通,那样窄窄的衣袖里是怎样藏下那么多东西的。
  还有这个大夫的救治方式也与别的大夫很不一样,看上去有种故弄玄虚的感觉。
  该不会是遇到骗子了吧。
  “咳咳咳咳咳——”他正这样想着,被姜辛夷施过针的妇人骤然坐起来,咳了一堆黑痰出来。
  方才起伏到呼吸困难的胸膛一下就舒缓下去,人也变得舒服了许多。
  她迷迷糊糊睁开眼瞧着面前的姜辛夷,见他手里拿着银针,知晓她是大夫,伸出烧得发烫的手,握着姜辛夷的手,虚弱地说:“大夫,不好意思啊,我家娃子是不是给你添麻烦了。”
  “没有。”姜辛夷拍拍她手,“他现在是我徒弟了,你跟我走吧。”
  这里不利于他们母子俩生存,也不利于他后续的治疗。收了徒,姜辛夷也没有让徒弟睡桥洞的道理。
  他不是圣人,救不了满地的乞丐,救一两个人还是可以做到的。
  “走,娘,以后我当牛作马报答师父都行。”小孩被姜辛夷药到病除的高超医术给惊呆了,以前,也不是没有大夫给他娘看过病,可他们都没有姜辛夷这般让他娘舒坦过。
  意识到自己可能拜了个很了不起的师父,他放下满身的警惕,主动上前来背起妇人,这很有可能是他们改变命运的机会,他必须抓住。
  妇人诧异地瞧着姜辛夷,不太清楚姜辛夷为何愿意收她的孩子,但能让她的孩子有个栖身之所这个诱惑,她拒绝不了,在小孩背上一直对姜辛夷道谢。
  姜大年和赵二娘见姜辛夷救了对乞丐母子也没多说什么。
  他家现在有能力了,遇到这种可怜见的,能搭把手就搭把手,就当是给家里积福了。
  看小孩小小的,还没有姜紫芙高,就要背一个比他还高得多的大人,赵二娘还想上去搭把手。
  小孩摇头:“夫人,我背得动。”
  赵二娘也没当回事,以为孩子认生,不愿意让他们触碰。
  姜辛夷注意到他局促地搓了搓脚后跟,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脏污,难堪地红透了耳根子。
  回到客栈,找店家给他们开了一间房,给了他一两银子:“我这个人洁癖得很,把自己洗干净了,再来找我。”
  小孩握着银子,眼睛红红的。
  姜辛夷没有管,打算回自己的房间换身衣裳再去抱绵绵。刚刚那一通救治,不用说,身上不知沾了多少细菌。
  绵绵跟着看了一路热闹,早把徐鹿鸣给忘记了,见小孩背着妇女离开了,忽然出声对姜辛夷道:“扎扎扎……”
  才丁点儿大,就知晓他阿爹是个大夫了,还知晓扎针治病嘞。
  姜辛夷笑得不行:“扎过了,得明天才能扎了。”
  也不知孩子有没有听懂,反正姜辛夷解释了一通,她便没再嚷了。
  晚些时候,小孩拾掇干净来到姜辛夷房中,姜辛夷一句洁癖得很,这小孩在屋里都快把自己的皮给泡皱了。
  也就是这个时候,姜辛夷才发现,他救的居然是个小哥儿。
  先前看他胆子大,性子倔,自尊心还强,还以为是个小子呢。没承想,洗干净,麦色的皮肤配着额头上的竹钿,还挺好看的。
  注意到姜辛夷的目光,小孩局促地捏了捏衣角,不好意思地说:“街上有花楼里的龟公掳小孩,不打扮成小子,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人给捂走。”
  姜辛夷点点头,指着他前面的座位,让小孩坐,问他:“说说你的情况吧。”
  既然是收徒,姜辛夷自然要把他的信息都给打听清楚,才好因材施教。
  小孩名叫李净慈,今年才十二岁,原是江西临川人,他爹李文斌多年前中进士,在刑部谋了职位,官运亨通做到刑部郎中。
  当了五品官后,他爹逐渐瞧不起一路陪着他的糟糠妻,嫌她大字不识一个,嫌他没替他生个儿子,以膝下无子为由,休了他娘,另聘了一户六品官员家的女子。
  “休就休,这个官家哥儿我还不愿意当呢,我们原是要回江西的。”李净慈眼睛红红的,“可我娘一时受不住这样的打击,感染了风寒,我求他,求他再宽容我们一些日子出府,他不愿意,一日都等不了。”
  “我只得带着我娘出府,没了五品官员夫人这个名头,请不到御医,只能找普通大夫。”李净慈低下头,“药材很贵,娘吃了很多副都不见好,没钱了,大夫不愿意给我们医治,住的客栈掌柜嫌我娘天天咳嗽,不让我们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