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李寒手捧圣肉,继续往城中走。脚步一抬,耳边阴风怒号,家家户户洞开房门,每家都走出人,拔出石板上的尖刀,缓慢向街上围拢。街上日光如月光,月光惨亮血光光。脑浆一般红白斑驳的光芒里,脚步声潮水一样漫涌。肉。一个人叫。一个人叫一万人叫。肉,给我肉,给我肉。
  李寒颈上未干血迹散发出比兰麝香气还要馥郁的沉檀香气,那块圣肉在他掌心勃勃跳动,如同心脏,砰,砰,砰。灵光神光般飞掠脑中,李寒咬一咬牙,合口将整块肉生吞入腹。那块肉像一条活鱼,滑溜溜活泼泼,入他腹中如入大海。围拢而上的人群是岸边的垂钓者,岸上人永远无法窥得它是如何安详无声地遨游。
  肉。他们在岸边也在李寒身边叫道,肉,给我肉。
  李寒说:“我有肉给你们。请给我一把锋利的刀具。”
  一把柴刀跃起,李寒接在掌中,往手背上一划,连个油皮都没有剐蹭。再是剪刀、菜刀、杀猪宰羊刀、牛耳尖刀,千百刀具轮番上阵,手起刀落,火花溅射,李寒肌肤如新,宛如金刚不坏身。
  人群中有声音:“看来要请那把刀。”
  一旁也有附和:“一定要请那把刀。”
  李寒静静等候。
  突然,天边如降闷雷,如鸣黄钟。街道尽头,八个赤膊汉子肩抬八杠木座,座上莲台,台上社神金身端坐,口如含朱,身似兰麝。社神落地,突然像个死去多年又长生不老的人。一时之间,众刀振动,嗡嗡声如同叩头,高声叫道:“请高高高奶——”
  社神朱唇微启,撩开獠牙帘子,吐出一条晶莹剔透人舌头。那根人舌头落地,向上扑通一跳,化作一把弯刃匕首。
  李寒取过这把高高高奶之刀,裁割肌肤,终于能够划破皮层。一滴鲜血坠落,五光十色,众人匍匐在地,争先恐后张嘴来接。那滴五彩血液砸入口腔,一股前所未有的香气震荡。众人泪光盈盈,无比虔诚。李寒却将刀丢开,坦诚道:“不够。”
  众刀会意,高声鸣叫:“请太太太爷——”
  如同应声,社神左胸正中登时裂开三寸见方圆窟窿,掉落一颗七窍玲珑人心脏。心脏落地,砰一声烟雾飞散,化作一把直刃短刀。刀锋薄如蝉翼,刀身溢彩流光,射出万丈霞光。李寒的手穿过光柱,将太太太爷之刀拿在掌中。
  众刀肃穆,见太太太爷气定神闲,露出九万年后仍吹毛立断的满口银牙。太太太爷的矫健身姿随李寒手掌飞快滑动,只听哧啦一声,宛如飞叶割破空气,船桨裂断河流,李寒手臂被切开一个大口。太太太爷翻跃跳动,一块鲜肉掉落,一层薄薄油脂如同雪层,覆盖着澄澈明亮一块红肉,简直是一块红色的冻冰!血迹沾染在地,散发出祥云般的五色之光。
  众人齐声叫道,肉,肉!十年、百年、千年难得一见的圣肉!这圣肉的质地比今日的胙肉还要紧密!
  李寒说:“放我通行,我会把肉都割给你们。”
  众人起身,众刀闪避,李寒终于迈得动脚步。一人行则万人行,每行一步就要割一块肉,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三角肌,背肌、大腿肌、小腿肌,每一块肉掉落,就有一个人捧碗上前接肉退去。李寒五彩斑斓的鲜血蜿蜒,在他脚下拖成一条绚丽彩缎。太阳惨白的脸都被这光芒映得满盈气色。
  最后一个人接肉离去时,李寒已行至城头。城头一身圣人冠服迎风摇摆,像个挂着的人。李寒抬头看向那具放干血液、剜掉心脏、等待三日后分给众家的人,像看一块风干的肉。他认得那块肉。圣人的肉,老师的肉。他自己的肉。
  李寒在城下掘土,白色土壤如同积雪,挖到最底,是一眼明如铜镜的清泉。李寒在泉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是一具俊俏挺拔、剜尽血肉的洁白骷髅。骷髅张口,吐出一块完好无损的圣人的肉。那块肉在他白骨的腔中完成一系列奇妙反应。如同宝石切割,色泽更加艳丽。如同美酒发酵,香气更加馥郁。这股肉香砰然弥漫,所到之处,鲜花盛开,彩云翻卷,百鸟齐鸣,宛如一个迟来的春天。
  李寒抬头,城上圣人衣冠摇曳,如神仙垂降。李寒一双脚五十二块足骨支撑他直身挺立,眼窝里骨碌转动的眼珠四射光芒。他面向天空也面向圣人遗骸,大声叫道:“我是第一个吃圣人之肉的罪人,我是第一个向圣人捅刀的凶手。我今以一身血肉代圣人布施世间,我惟愿圣人登天不再归来!尚飨,尚飨!呜呼哀哉!”
  李寒的祝颂响彻天际,天际云层抖擞颤栗,哗然四分五裂,绽开一片色彩奔腾的天空。赤橙黄绿蓝靛紫的云彩涌动,如同朝霞映射下海面的涡流,涡心投落无数光束,利箭般将李寒射穿,也手臂般将李寒包揽。一缕新苗在光辉照耀下破出雪白坟包,迅速抽高长成。碧叶低垂,如含羞少女。枝干遒劲,似持节云中。无数金黄羽翼火红冠子的大鸟停栖在树,翅膀如同火焰,宛如神鸟金乌。这株神树不是扶桑,而是扶桑太古的鼻祖。扶桑木的祖宗弯腰将李寒托举,李寒只觉身轻如燕,在无数太阳祖宗的飞舞包围下飞过白云,飞往天外天,天外之天处,那件圣人衣冠飘如旗帜。李寒不想抓住它只想追随它。这一刻他突然也不想跟随它,只是目送它。圣人衣冠在云头鼓荡,五色羊角之风灌满每一条褶皱,将儒冠革带的青色染成天衣般的绯红。李寒听见轰隆一响,彷佛上古的龙吟之声。一条朱红虬龙飞跃而出时,烈烈如火的圣人衣冠里长出新的手脚骨肉,一个崭新的形似青不悔的天人如同凤凰涅盘般在绯红衣衫里复生。
  他在云端降落,像另一个李寒。
  李寒没有热泪盈眶,他站在天边也站在城下,虔诚而冷漠。
  就是这一天,李寒的神灵通达天人之际遨游无上圣境,而他的肉胎伫立承天门下,仰望老师高悬的头颅。他比历史更早洞见,五年后,也是在这座城门之下,迎接他的将是今日青不悔的结局。
  他这样一双如同天人的慧眼,他这样一副七窍玲珑的心肝,他看穿了制度看穿了人心甚至看穿了命运——自然,他也一早看到了自己的选择。
  那更没有什么可逃避的。
  天空异香浮动,音乐震荡。李寒的意识如乱坠天花,濒临涣散。这时候,一股神圣的感情从他心底茁壮而生。他得记下这曲子,他直觉一切命运的奥义都包藏于此。
  他要窃取火种一样把开尽生命玩笑的神曲窃入人间。
  承天门下,围观者越簇越紧。他们不敢上前,上下打量这名面貌陌生的年轻人。这人立在罪人尸身下,双眼发直,如同痴呆。
  突然,他伏身跪倒。所有人吓得浑身一颤。他们以为这个古怪的年轻人会磕头痛哭,但他没有。
  他写词。
  手指划地,鲜血流溢。
  上好丹批,天成朱笔。
  他在批点玉升年最后最具色彩的一天。
  这怪诞的一幕是李寒发疯谣言的初始,但他得于天人的逻辑,世人又怎能理解贯通?
  第二日清晨,逆贼青不悔尸身不翼而飞。
  被软禁的府邸中,郑素支起火盆,打开书箧,取出青不悔的全部书稿。
  青不悔之死一度在梁王朝的仕宦阶层讳莫如深,直到奉皇五年,他们迎来李寒的死亡。在他死后众人开始思索,李寒到底留下了什么?但他们都没得到确切答案。没人将李渡白和流星挂鈎,流星转瞬即逝,而他焚烧的光焰足以割裂时代。这给了时人灵感,他们这才想到死在新朝前夕的前朝丞相——是的,也是丞相——他用一腔热血来飨死亡,李寒背叛过他的生命,却又收殓并蹈袭了他的死亡。人们突然记起,他二人并非什么不两立的仇敌,李寒又何止他的继承,更是他的学生。青不悔也本非什么国贼和罪臣,他只是多了一点幼稚和许多叛逆,比李寒少了一个昭帝而已。这引起了他们研究的兴趣,但他们翻烂史简都没翻检出点什么,这才是最为人惊讶的:青不悔死不过十年,却干净得彷佛杜撰,像神鲧、刑天和共工,像一切散佚的传说。他是有过诗书的,李渡白奉皇元年所歌《踵汤》多疑为其作,而他或许正是李寒口中“驷赤虬兮绯衣”的天人;自然,他更有过论著,但正如我们所知,在他死去的前一个夜晚,有半数被他付之一炬,而剩下的一半,在他死后的第一个白日,也被他的外甥亲手烧成了灰。那些灰烬,那些火光,正是他永生的息壤、断折的干戚和腰斩的不周。而李寒不同,他终究留下了点什么。它们被物化成碑石、法律和君王的眼泪,但这绝不是全部。死的是丞相,而李寒不死。他正是被留下的。
  上述乖于共识的片段本该削删干净,但出于对时代和历史的尊重,我们还是将它保留下来。时代和历史里多的是我们无法理解之人和无法理解之事,像之后故事里无母而生的梁太子玠,和之前故事里不像活人的这位李寒。他们在见证时代的同时也被时代见证着,他们在记录历史的同时也被历史记录着。如果非要找点他们真实存在的证据,可以听听梁明帝继位后,坊间依然传唱的那支《破阵子》牌子,那是李文正公在玉升末年的仲夏时分,为他逝去的老师、逝去的青春、逝去的壮阔岁月所书的第一笔挽辞。哪怕他所题当日,立刻被滚滚风尘吹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