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丑了吗?我可是老长时间没照过镜子了。”
  “好看。”许仲纪说,“怎样都好看。”
  一时静默。
  崔清看了他一会,终于说:“二郎,你不必为我鸣不平。你又说的什么,不公正?别这么看我,我还不知道你?许老将军虽有威望,到底是灵帝旧臣,又曾受公子檀恩惠,陛下心中未必不忌惮。须知将门里,马革裹尸是幸事,功成身退更是不易,这是福气,你要惜。”
  许仲纪点头,“多谢你的告诫,我记得了。”
  崔清声音终于带出一丝怅惘,却依旧平和:“其实阳关那边,陛下不赏,我也要守。我不是为他守的。就像我这个将军,陛下再忌惮,他也得认。他不得不认。陛下或许能决定我的生死,但无法左右我的意志,那对我来说就没什么公不公平。我何必揪着这点不公不放给自己找堵?不只是我,我阿爹你阿爹,我阿翁你阿翁,我和你的祖祖辈辈,哪个不是这么过来的?”
  “二郎,你看,世道不公,自古皆然。我们逆不了世道,但能争自己的命数。”崔清转头笑道,“朝廷再打压,细柳营还是铁打的细柳营,细柳营的主帅,也还是我崔清。”
  盛夏少寂,一寂如许。二人相隔而立,再无有话。崔清把住缰绳,沿河远眺,许仲纪追她目光望去,天尽头,一片白日高烧。
  临别前,崔清欲重新戴盔,手势突然一顿。
  下一刻,许仲纪听她轻声道:“但还是……多谢你。”
  第175章 三十二 试弓
  方才许仲纪一言不过插曲,君臣依旧言笑晏晏。秦灼抬酒杯与祝蓬莱轻轻一碰,笑道:“祝兄好口才,故事讲得如此生动,我还以为祝兄正在当场。”
  祝蓬莱也微微一笑,说:“若在当场,还在这儿么?”
  秦灼酒量不浅,但在人前只说易醉,杯中酒水只啜一口,便搁在案上在望向场外。他一抬眼时目中有些恍惚,眼光定了定,竟没能即刻挪开。
  天子卫戍守上林,按时辰更易班次。左卫退去,换了一批肩饰金豸的上来。秦灼就是在这千百人里一眼看见了那张脸,分明是那样平平无奇的脸。
  似感受到有目光相注,阮道生反应敏锐,当即回望过来。眼仁漆黑,见是秦灼似乎也没有波动。
  一时之间,秦灼突然忘记要做什么,端起酒杯,又草草吃了一口酒。
  如今白日当空,狩猎时辰已至。皇后瞧了瞧日头,对皇帝端庄笑道:“陛下要下旨开场么?”
  “不急。”皇帝说,“朕看在场不少年轻儿郎,先取一物,供他们活动活动身手。”
  皇帝话音一落,专司库房的内侍黄参便走上前,将一只盖红绸的托盘捧出来。
  皇帝将红绸一揭,盘中露出一把长弓。
  龙筋,檀身,通体朱红,雕饰太阳火焰纹。
  秦灼手指骤然握紧,气息急促,眼睛死死盯在那把弓上。
  许淩云揖手问道:“敢问陛下,此物可是名弓落日?”
  “还是老将军慧眼识珠。”皇帝抚摸弓身,“这是南秦文公之物,朕视其如宝,珍藏许久。今日夏苗,亦是大典,便以此做个开场彩头。这把强弓弓力足有三石,你们这些少年郎里谁能拉开,朕便赏赐给谁。”
  落日弓本为高皇帝赏赐,南秦君主代代相传,非大公不得持。以此为赏,是为重赏。
  皇帝立在台上,拍拍托盘,问:“谁愿先试?”
  “我。”
  这道声音一落,秦灼胸中剧烈一震。
  猎场角落,一张仅供一人居坐的小案后,一个红衣女孩站起身。
  皇帝眉头一皱,没有开口,皇后已然含笑说道:“这是男儿游戏,郡君一个女孩,又不参与猎场,还是旁观比试更适宜。”
  “适宜。”秦温吉凛声道,“敢问皇帝陛下,鸠占鹊巢,窃人家珍,这就是天朝的适宜?”
  皇后蛾眉一蹙,警告道:“郡君,慎言。”
  “朕记得落日弓在南秦只做君王弓。”皇帝抬抬手,示意皇后不必多言,“郡君,若是你兄长秦灼在场,朕赐弓给他名正言顺,因为他是你父的嫡长。但你若持弓,未免坏了你们自家礼数。”
  “原来陛下不曾忘记我兄是我父嫡长啊。”秦温吉大不敬地直视皇帝,“我父逝后善逆篡立,我兄几番泣血上书,请陛下主持公道。当时当日,陛下可曾记得他是嫡长?如今用我亡父的遗物来落我亡兄的口实,臣听在耳中,真是心寒齿冷。天朝若真的正大光明,何必用死人的东西、拿死人说话!”
  “大胆!”永王坐在席间,厉声喝道,“南秦郡君,你竟敢出此悖逆之言!可知诽谤圣天子该当何罪?”
  “原来我直陈是非是诽谤,为人子女,讨要先父遗物是罪状。”秦温吉冷冷看他,“若这就是天朝的规矩和公道,秦温吉第一个不服!”
  永王冷笑几声:“郡君好教养。按你的说法,尔叔父秦善正任当今大公,陛下把这弓赐给他才是合情合理。天家收容此物至今,已是体谅你至极。莫说是你,哪怕你哥哥活着——叫他一介流妓效雌之人持弓,只怕文公九泉下也难以瞑目!”
  他这话说得难听至极,秦温吉尚未变色,皇帝已断喝一声:“住口!”
  秦温吉再悖逆,到底是文公遗孤。永王对其辱兄,哪怕争得口舌上风,已失天家体统。
  出人意料,秦温吉并没有失常暴怒。她杏眼圆睁,热泪满蓄,浑身轻轻颤抖着,但又似拼尽全力按捺什么。少顷,她突然扯开一个微笑,脸上伤疤狰狞,看得人毛骨悚然。
  秦温吉抬手拂去面上水迹,双眼剜向永王,一字一句道:“王爷,慎言。”
  “这样罢——黄参。”皇帝唤道,“先请郡君试弓,若能挽至满彀,朕便将此弓赐予郡君。”
  落日弓若还给秦温吉,便代表朝廷立场的微妙转移,秦善如今居于大公宝座,闻此难免有不臣之心、徒生事端。永王急声道:“陛下。”
  秦温吉截然问道:“皇帝陛下此言当真?”
  “君无戏言。”皇帝看向她。
  黄参快步下阶,将弓托至秦温吉面前。秦温吉抚摸弓身,手指微微发颤。众目睽睽下,她轻轻呼吸着,将那把大弓持起。
  落日弓阔二尺,长五尺,粗细如小儿臂,只端在手里便遮去秦温吉半个个头。皇帝并未给她扳指,她深吸口气,咬牙赤手搭箭引弦。
  重重华盖阴影后,秦灼无声攥紧酒杯。
  落日弓弓力之巨,寻常男子都难以拉开,更别说温吉一个尚未及笄的女孩子。皇帝冠冕堂皇地以此为诺,实则是对她再度羞辱。
  你连你阿耶的弓都拉不开,又怎配持它。
  毕竟,机会已经给你了。
  ***
  场上,弓已半开,持弓的手剧烈摇晃,鲜血沿弦滴落。
  秦温吉额上数条青筋分明,双目鲜红,两颊剧烈颤抖,强行屏气,不肯漏出一息。
  如此勉力僵持一盏茶的功夫,秦温吉到底筋疲力尽,双手再握不住弓。只听吱呀一声哀吟,长箭松脱,落日弓已重重跌在地上,秦温吉后却几步,双臂微微颤抖。
  黄参正要拾弓,秦温吉已抢先一步将弓抱起来。
  “郡君。”永王开口问,“你要欺君不成。”
  秦温吉身形挺直,冷冷睨向永王方向,那目光寒如冰锋、利如箭矢。她嘴唇微动,永王以为她会说“我父兄若在”之类的话,他连应对之语已咬在嘴边,但是她没有。
  接下来,秦温吉横臂将弓拿起,重新放在托盘上。这姿势像是赏赐而非奉还。她手指离开弓身前,缓慢、郑重地沉声说道:“我秦温吉言出必行,今日认输。”
  ***
  席间,祝蓬莱看向秦灼,有些诧异道:“贤弟这是怎么了?”
  秦灼似乎有些难受,勉强挤出个微笑:“胃痛犯了,老毛病。”
  祝蓬莱点头说:“那就不要吃酒了。御酒烈得很。”
  秦灼也颔首,手指松开酒杯,指节因用力而泛的苍白尚未消退。
  他们低声说话时,黄参已奉皇帝之命,请在场诸位世家子弟一一试弓。不可思议的是,竟无一人能挽至满彀。
  皇帝面色有些难看,只沉眉不语。皇后觑其神色,温和笑道:“在场诸公子太过谦让,只怕不肯争胜。”又转头对皇帝道:“妾有一言,不知陛下可否一听。”
  皇帝握一握她的手,“梓童直言便是。”
  皇后温婉一笑,“我朝少年多英杰,又何须拘于门第。在场儿郎但凡能开此弓,无论出身何处,均能一试。一来是名弓配英雄,二来,也能作抡才之用。”
  “梓童所言甚是。”皇帝微微抬手,示意黄参去值守禁卫处,“诸君不必谦逊。”又叫道:“稍等。”
  黄参走到皇帝面前,见皇帝从拇指上旋下一物,放在盘中。
  正是皇帝常年佩戴的开弓玉戒。
  皇帝道:“这算朕新添的彩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