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新一辈 第77节
至于示意三组组长去劝说,让梁英坚儿子接班,自然也是秦今朝的主意。梁英坚不同于段军,段军有实在的把柄在秦今朝手里,只能老实眯着。梁英坚这人毛病虽然多,但都不是致命的,因着他一贯的脾气、秉性,继续待在海州厂,就是个不稳定因素,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爆发。
所以,秦今朝想赶他走。
就在免职通知发下去没几天,梁英坚就办理了病退申请,并让他高中肄业的儿子接了班。很快,金安走马上任,成为海州厂史上最年轻的车间主任,但因为厂里已经有了一名年龄更小一些的副厂长,所以这位车间主任,也就不那么引人瞩目了。
又过几天,梁英坚离开了海州厂家属院,据他媳妇说,是去投奔董学农了。
将整个海州厂的中层干部调整一遍,秦今朝改革海州厂的第一步终于完成了,之后的路途就会好走许多。
秦今朝拎着今天后勤给捎回来的牛肉,一身轻松地跟自家媳妇一块回家。
两人分工,颜丹霞负责将这块牛腩肉切块,而秦今朝则负责烧火、炖肉。一起忙活着,一边聊着今天各自的工作。
颜丹霞在班上依旧是寡言少语,话不多,但一回到家,话就多起来,她和秦今朝总有说不完的话,不管说什么,他都喜欢听。
“……牛海虽说在去年在部里的技能比赛中,连初赛都没进去,但回来之后,刻苦了不少。大概是见识到了别家工厂钳工是怎么样的水平,受刺激,回来发愤图强了,对了,那句成语怎么说来着?”
秦今朝已经将炉子生好,将铁锅坐了上去,又倒了些开水,准备一会儿将牛肉焯一遍,去掉学沫,他随口而出,“知耻而后勇?”
“对,对,就是这句。”
随着大量的阅读、学习,身边还有秦今朝这个好老师,颜丹霞的文学水平,尤其是古文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
秦今朝笑,很自然地给她讲解起来,“知耻而后勇说的是春秋战国时的越王勾践,前期荒诞,后来卧薪尝胆、任用贤才,发展生产,意思就是说,人要知道羞耻而后改过。”
颜丹霞将牛肉切成均匀的小块,放在瓷盘里,又切了些葱姜蒜,还有土豆。她点点头,说:“虽然受天分所限,但靠着勤学苦练,牛海现在进步也很大了,所以,其他人不是没有上升空间,而是以前对他们的要求太低了。”
颜丹霞转头看着秦今朝,问:“我现在越来越觉得,你说要建立职工考核制度是正确的。这样才能激励职工们努力奋进,发挥更大的作用。”
秦今朝将锅盖盖好,站起来,说:“是啊,干多干少一个样,只是靠工龄、熬资历的情况下,工厂越来越像是一摊死水。等更多的港资、台资,甚至外资公司进来,在他们更为高额的薪资,更加科学的管理制度之下,像是海州厂这样的国营企业,早晚要被他们击垮。”
颜丹霞知道秦今朝不是杞人忧天,只是比别人捕捉的信息更多,更有前瞻性。她对秦今朝一向有信心,笑着说:“海州厂有你啊,不怕的。”
秦今朝哈哈笑,他们夫妻两个只需有彼此,就可以建立起强大的自信心。
俗话说,有钱没钱,娶个媳妇好过年,海州厂第一次集体婚礼定在了过年之前。
1982年的春节比较早,1月24号是除夕,经过研究,以涂主席为小组组长的筹备委员会将集体婚礼的日期定在了1月10号,周日,也就是腊月十六,黄历上说宜结婚、安床。
这一天,整个海州厂都透露着一种高兴的氛围,广播里播放着喜庆的唢呐曲,蔓延在整个厂区、生活区里。
随处可见地贴着很多大红喜字,还有诸如“喜结良缘,缘定三生”,“携手进步,共同四个现代化奋斗终生”等等条幅,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厂区大门口更是挂上了两个大大的,贴着金黄色喜字的大红灯笼,简直比过年还要喜庆。
举办集体婚礼的工人俱乐部一层大礼堂,更是张灯结彩,顶棚上挂着拉花、彩条,长长地耷拉下来,红红粉粉,形成好看的弧度。
为了节省空间,只在舞台下面留了前面几排座位,是给过来参加婚礼的男女双方亲朋,还有厂领导准备的。其他位置,零星放了些桌子,桌子上面摆着瓜子、花生、糖块之类的,全由厂里出资购买。
这次集体婚礼的费用都是由海州厂出的,还包括了这会儿站在舞台上,排成一排的二十对新人身上,穿的那身簇新的衣服。
女的是红色带松紧腰带的圆领防寒服,下面是黑毛呢料的裤子,男的则是一套黑色的毛呢干部装。
站在舞台上,红黑分明,看起来格外精神。
婚礼由涂主席和妇女主任吴兆仙主持。上午十点整,仪式正式开始。
涂主席和吴兆仙两人致开场词,又说了很多美好的,祝福的话语后,便由沈岳良这名证婚人致辞。
颜丹霞也坐在台下,这次是以副厂长夫人的身份,共同来见证这场婚礼的。她笑看着舞台上穿着打扮几乎一样的新婚男女们,感受着他们的略带着些羞涩的幸福,忽然在这些人中看见了一个眼熟的男同志。
竟然是薛洋,但站在他身边的,却不是高小萍。
不跟刘艳娟一块住了,就几乎没了获取厂里各式小道消息、家长里短的渠道,这一对劳燕分飞了?
自颜丹霞进入海州厂,就听说过这两人的故事,都说他俩是一对,但高小萍从来没有承认过,只说是好朋友,但总是焦不离孟的,有高小萍的地方,薛洋总会出现。
除了跟薛洋之间的故事外,高小萍的桃色新闻一直不绝于耳。颜丹霞甚至还听说有人传她对秦今朝有好感,不管是真是假,颜丹霞也没有深究。
两人在一起好几年了,几乎海州厂所有人默认两人是一对儿,没想到,薛洋竟然结婚了。
颜丹霞往四周瞧瞧,并没看见高小萍的身影,回忆起这几天晨间播报,好似也没听见她的声音,便也没再理会了,将注意力放在舞台上。
第72章
这会儿, 一群个子高矮差不多、相貌精神、满脸喜气的小学生们排队走上舞台,给新娘子们献上一束塑料花。
而后,就由新娘代表发言。
巧得很, 发言的其中一个新娘子就是薛洋的妻子, 她是代表“外来”新娘们发言的。发言之前, 涂主席介绍了这位女同志的背景,她是纺织厂的一名干事,干部身份, 海州本地人,就是9月末, 跟纺织厂举办的那次联谊会上跟薛洋相识的。
涂主席用了“有情人终成眷属”来形容两人感情,讲了两人虽然中途有波折,但终于结为夫妻的佳话。
薛洋的新娘子落落大方,毫不怯场, 讲话也很幽默, 听得台下观众们时不时鼓掌、尖叫、吹哨。
台底下还有工会的工作人员混在其中,引导着大家炒热气氛。
《化工日报》、《赵北日报》、《海州日报》等记者都早早到现场, 拍照、采访,闪光灯一直不停地对着舞台闪着。
新郎新娘们都不自觉都挺直了腰板, 脸上带着微笑,将自己最好的一面显露出来,非常珍惜这可能是人生第一次上报纸的机会。
这几家杂志社的记者,都是秦今朝专门请过来的,他想留给这二十对小夫妻一个永远铭记的美好记忆,可以留在报纸上、照片里, 永远留存。另外, 也是一个宣扬海州厂文化的大好机会。
一场集体婚礼, 办得隆重而又意义非凡。
晚些时候,秦今朝亲自带着小涂还有厂宣传科的同志宴请记者同志们吃饭,颜丹霞也正好有时间可以跟刘艳娟聚一聚。
自从结婚后,颜丹霞一半心思在工作上,一半心思在自己的小家里,已经很久没有和刘艳娟聊天了。
因着她成家了,过起了二人世界,嫁的又是副厂长,刘艳娟也不好主动来找她。她换了新室友,虽然人也不错,但大概是习惯了颜丹霞的事儿少,爱干净,总觉得跟人家处不到一块,就越加想念起颜丹霞的好来。
婚礼结束后,俩人正好在门口碰见了,颜丹霞就邀请她来家里玩。
也就听刘艳娟嘴里,听说了今天婚礼上险些发生的状况。
想要闹事的正是高小萍。她前两天回了老家探亲,回来后正准备过来集体婚礼现场看热闹,就被人告知,说是薛洋也会参加集体婚礼。
她一下就懵了,二话不说就跑去工人俱乐部。
为了维护现场的秩序,保证婚礼顺利进行,今年保卫处的很多同志,都在附近巡逻,厂里也组织了人手,做安全保障工作。
高小萍全厂知名,大家都认识她,知道她和薛洋的关系不清不楚的,看她此时表情不对,一副要去找负心汉算账的样子,谁敢放她进去啊?
两名带着袖标的妇女连劝带拽,就把高小萍给带走了。
“我正好在门口看见她,就也跟着去了。高小萍被那两人架走了,边哭边闹,非让人放开了她,我还是头一回看见她那样呢,平时特有礼貌,文雅得很,从来不说脏话,这回跟个泼妇似的,头发被弄乱了!”
颜丹霞洗了苹果给她,说:“这么说,高小萍不知道薛洋谈了对象,还准备结婚的事儿?”
刘艳娟啃了口苹果,摇摇头,说:“不是,她知道薛洋谈了对象,还是她撺掇着薛洋谈的呢。就11月份举办的那次相亲会,纺织厂不是又来了些女孩吗?我听见高小萍跟薛洋说,那个姑娘挺好的,就定她呗,跟你郎才女貌的,相配得很。我看了,就是今天跟薛洋结婚的这一位。”
颜丹霞纳闷,“那她那么伤心做什么?”
刘艳娟:“我听高小萍的意思,是薛洋让她回老家的,完了趁着她不在,就把婚给结了了。以我对她的了解,她这人一向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高小萍一直拿薛洋当自己碗里的菜,平时劝着他谈女朋友啊,结婚啊,就是说着玩儿罢了,她都没结婚,薛洋怎么先就结婚了呢?”
刘艳娟一想到自己还曾经喜欢过薛洋,就觉得丢人,那会还天天跟颜丹霞说薛洋的好来着。她咳嗽一声,说:“也不知道薛洋咋想的,结婚就光明正大的结呗,干嘛还非得瞒着高小萍,还把她支走。高小萍更好笑,一直不承认和薛洋的关系,见薛洋结婚了,比离婚了还难受。”
颜丹霞哪儿会懂得这两人的心思,反正这两人一直纠纠缠缠的,厂里很多人都默认他们是一对儿,如今,一个人结婚了,他们的孽缘不知道能不能结束。
“我看高小萍那伤心的样子,恐怕对薛洋也不是没感情,就怕以后,还和高小萍不清不楚的。”刘艳娟将一个苹果啃完,珍惜地将果核、苹果籽也吃掉,只剩下果蒂扔到垃圾桶里。
颜丹霞说:“以前是男未婚女未嫁,他们怎么样都无所谓,可现在其中一位是已婚的身份,要是再纠缠不清,可就是作风问题了,妇联得管,厂里也得管。”
两人聊着厂里家长里短的事儿,刘艳娟停不住嘴,只觉过瘾得很。
晚上刘艳娟下厨,用颜丹霞家里现成的肉、菜,做了丰富的一餐饭,两人吃得满足。
吃完了饭,刘艳娟都没多留,赶在秦今朝回来之前,就离开了。
大概是秦今朝当了副厂长的缘故吧,她现在看见他就有些畏惧,不太敢说话,无法将他当成是小姐妹的对象。
………………
年前,海州厂获批,拥有了“价格双轨制”的资格。
所谓双轨制,就是完成国家计划的生产目标之外的合成氨、尿素产品,可以加价出售,加价在20%以内。
而对于加价出售后所得资金,企业可自留70%,用于发展生产、研发、职工福利等,甚至是向外投资、联营,这对海州厂来说,绝对是个重大的利好消息。
而对于秦今朝来说,他一直等待的改革时机,也到来了。不过,按照国人的传统,先让大家好好过个年,一切都等到年后再说。
忙碌到年根儿,秦今朝和颜丹霞终于又回到了燕市,跟崔胜芳和秦志远相见,自然是欢欢喜喜的。
再回燕市,颜丹霞便觉这个城市又热闹许多,街上的个体店铺,比如小卖铺、服装店、理发店、饭店、小吃铺,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一直营业到大年三十才休息。个体经营者们的脸上带着笑容,精神饱满,一身干劲儿。
颜丹霞陪着秦今朝去修剪了头发,感受到个体经营者们的热情服务,回来后,感慨着说:“就这种服务态度,还不把国营理发店的生意都给抢去啊。”
个体的价格比国营的价格稍微高那么一点,但态度天差地别。后者说话好听、服务态度好、耐心,前者呢,经常是爱答不理,甚至是呲答、教训顾客,看人下菜碟。
但凡兜里头宽裕点的,都不愿意去国营店受这份窝囊气。
秦今朝点头,说:“是啊,市场供需结构发生了变化,这些国营商店不再处于垄断地位,优势也就没了,如果从业者的心态、服务态度和品质不做出调整,那么在个体、私营经济在市场竞争之下,必然落败。”
颜丹霞点点头,目光落在家里不远处的那家国营商店门口。
那家商店已经落了窗板,大门紧锁。但一名穿着军大衣,带着棉帽子,看不清年纪的男人却将这个国营商店门口这片区域给占了,摆起摊子来,摊子上的东西五花八门,既有衣服,日常用品,也有儿童玩具。
“来,瞧一瞧,看一看,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物美价廉,天南地北的好货这里都有……”
男人卖力吆喝着,听这声音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很多人都被这声音吸引过来,特意转弯儿,过来看一看。
颜丹霞两人也走了过来,这会儿摊子前蹲了好几个人,拿起货品来左看右看的,不停地挑毛病,那男人一点也不生气,由着他们挑剔,还好声好气地解释,不一会儿,就卖出去好几样货。
颜丹霞也蹲下去,拿起一只铁皮做的青蛙仔细看着,上面刷着绿绿黄黄的油漆,旁边带着个发条。
男人热情介绍:“这是上海玩具二厂生产的,你就拿着玩去吧,保准从儿子到小孙子,都不带玩坏的,你扭旁边的发条,上了劲儿它就能跑,没事,你试试,不买不要钱。”
颜丹霞真就拧了发条,然后将小青蛙放在略微空旷的地方,它便“咔哒咔哒”地跳了起来。
她不由得跟秦今朝相视一笑,这里面的机械原理很简单,不过,做成小玩具还挺有意思的。
“老板,多少钱?”秦今朝问道。
被人叫做老板,男人呵呵笑了两声,特地伸出手掌,比了个巴掌,说:“我这些货可不好上,是稀罕玩意儿,我专门去上海玩具二厂,求爷爷告奶奶才弄到的。”
“五块?”秦今朝问。
男人点点头,又挠了下头,打量着秦今朝和颜丹霞的穿着,觉得这两个不像是买不起五块钱东西的,又坚定地说:“对,五块钱,一分钱一分货,这东西虽说是贵了些,但它值。”
五块钱确实贵,赶上很多人家半个月的伙食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