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欺负老实的她 第40节

  晋王,皇太弟,这等皇室之事薛含桃当然无从得知,她只从王牙媪的口中知道晋王有一个女儿仪静县主。
  “至于侮辱我的出身,就要问坤宁殿的那位,她打的一手好算盘,竟然想着夺走我的皇儿记在她的名下。不可能,绝不可能!小桃,我才是你的亲人,你一定要说服崔世子帮我。”
  薛贵妃说将来继承崔家的人是崔伯翀,而朝中崔世子的名望也是崔家最大的,只要他表态支持她,崔皇后安能再嚣张。
  薛含桃是怎么回答的呢?崔皇后与薛贵妃,她肯定站在自己堂姐的一边,而且小皇子本就是堂姐的亲生儿子。
  她回答自己会和世子说的。
  然而一直到今晚,薛含桃都忍着没说,只是更加努力地讨好崔世子,寻找着开口的时机。
  然后,世子自己说出来了。
  她用被子蒙住自己的全部,深呼吸了许多下,悄悄地,怯怯地,一点点地用自己的柔软唤醒沉睡的巨兽。
  黑暗中,崔伯翀的眼睛很亮。
  他沉沉地低笑,夸她是个好姑娘。
  然后在他温柔带着鼓励的口吻下,薛含桃不得不被迫着更加卖力讨好,让他知道,野生的桃子被家养了一段时间,不仅果皮变得细腻,果肉也多出了风味。
  显然,这一招的作用是立竿见影的。
  婚后,薛含桃第一次被允许和他面对面,虽然还是看不清他脸上的神色,但她觉得很满足。
  只有两人相对,才算是交谈。
  “小皇子…是我堂姐的孩子。”她含糊表达了自己的意思,“不能被抢走。”
  “他是你堂姐生的,没人可以抢走。”崔伯翀平静地告诉她,“这也是你嫁给我的原因。”
  否则,皇帝也可以将她嫁给那只苍蝇。
  “我与皇后之间没有所谓的姑侄情谊。当初我的母亲去世,是她提议定国公崔羿尽早和我外家划清界限,娶曹夫人进门。坐上后位之后,她也不止一次提起过让曹夫人的儿子成为世子。”
  “那一天,我告诉她,如果我的世子丢了。将来,她若生下皇子,便一定会被庶出取代。”
  薛含桃第一次听到他说起自己的过往,愣了一下,原来世子也会被人嫌弃,“世子不会被任何人取代。”
  崔伯翀眯起眼睛,拍了拍她的后背,让她不要停,“后来,我被立为世子,她可能是怕我怨恨她,便开始时常召我入宫。只是关系一直淡淡的,等到我十六岁凭我自己立在金銮殿之上,不仅皇后,所有崔家出身的人都视我为骄傲。”
  十六岁文采斐然的少年郎,成为所有人的骄傲,薛含桃一想到这个画面,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
  笑过之后,她又觉得不大对劲。
  “世子保卫了汴州城,难道皇后和其他人都不觉得惊喜吗?”
  她开口询问,黑暗中崔伯翀定定地看了她半晌,含住了她的唇瓣。
  不觉得惊喜,而是惊吓。
  不觉得是骄傲,而是祸害。
  文臣可以成为相辅,武将只会被人猜忌,更何况他那样年轻,立下的功绩又无可辩驳。
  逃不走的百姓们欢天喜地地为他立长生牌位,正要逃走的天潢贵胄只想他真的变成一个牌位,因为他们成为了货真价实的笑话。
  所以,大胜归来的他没多久就遭受了金人的刺杀,没多久不算严重的伤口就快速恶化,没多久他的父亲和姑母就预备着为他准备后事。
  最后,是孙医圣闻声而来,用手中珍藏的丹药为他续了命。
  仅此一颗。
  续来的命终究不长,他还是活不了多久。不过已经足够他查清真相,金人刺杀是真,有人冷眼旁观是真,有人在他的药中动了手脚也是真。
  皇帝授意,皇后传达,定国公崔羿领命,亲自送他去死。
  崔伯翀当然有恨,可那又如何?曾经的父子亲情不是假的,天下也禁不起再动荡。
  他只是冷着心肠做回了崔世子。
  这一刻,薛含桃什么都不知道,不过她尝到了一点血腥气,冰冷的味道。
  于是,她伸出手臂,认真地抱住了他。
  桃子是温暖的,她的血肉也是。
  第40章 她从世子的马车中出来。……
  翌日,天阴阴的,又冷一些。
  一大早,世子去上朝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立太子的事。不过,薛含桃觉得他的心情应该不错,因为自己眼疾手快把温暖的手炉递给他时,他接过手炉摸了摸她的头。
  “枕边有个锦囊,是给你的。”崔世子说下了早朝之后他还要去一趟枢密院接待一位故友,让她不必等他。
  “嗯嗯。”薛含桃乖巧地应声,她今日也要出门呢,按照世子昨夜的话去画坊试一试。
  “带上罗承武。”他淡淡叮嘱了一句。
  “嗯!”她不仅会带着罗护卫,还会带着阿凶,“若有人敢欺负我,就让阿凶吓他。”
  闻言,崔伯翀的眼底闪过一丝笑意,只是一瞬即逝,他转身留给她一个挺拔优雅的背影。
  薛含桃站在房门处安静地注视他离开,等到什么背影也看不到了,她走向大黑狗的屋子,叫了一声阿凶。
  大黑狗听到她的呼喊,立刻抖抖毛发从窝中出来,跟着她到更温暖的大屋子里面。
  “阿凶,你今天吃鸡肉还是鸭肉?”薛含桃一边询问大黑狗,一边脚步轻快地去找世子口中的锦囊。
  找到了,她怀着喜悦打开,发现里面是摆放整齐的铜板,数了数有一百个,应该是上次陛下赏赐的福币。
  铜板下面还有一张小小的纸条,言简意赅地写了四个字,“买烤栗子。”
  “世子真奢侈啊,用陛下赏赐的福币买烤栗子。”薛含桃小声嘀咕,眯着眼睛笑成了弯弯的月牙。
  阿凶也呜呜叫了两声,一声是鸡肉,两声便是鸭肉。
  “好,那我让果儿姐姐对厨房说,今天喝老鸭汤。”
  “呜~呜~”
  “啊?你要吃烤鸭,不行,烤鸭味重容易掉毛,老鸭汤里还可以浸泡菘菜。”薛含桃无情地拒绝了大黑狗,从小院移过来的菜不能浪费。
  阿凶不大情愿,结果主人告诉它今天带它出门,它精神起来,进食的时候将讨厌的菘菜也吃进了肚子里面。
  用过膳后,薛含桃来到了温暖如春的书房里面挑画,跟着世子学画一段时间,她积累了不少画作。其中画的最好的一幅主人公是威风凛凛吓跑敌人的大黑狗,临摹最逼真的一幅是…世子说那是前朝大师之作,名九州定海图。
  薛含桃仔细地将两幅画放进背篓里面,朝眼神哀怨的果儿姐姐挥挥手,和阿凶一起出了府门。
  她要去的那间画坊和书阁相邻,距离比较远,一路走过去,果儿姐姐会觉得累。但薛含桃已经习惯了,她把走路当作锻炼自己身体的一种方式。
  或许在她的潜意识里还有一个原因存在,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要是自己回到原本的世界没有马车坐那可怎么办?
  罗承武不远不近地跟在她的身后,看着前方的世子夫人走了半个时辰仍旧精神奕奕不见劳累,心里微有敬佩。
  有贵妃姐姐和皇子外甥作靠山,还嫁给了他家世子,换作寻常人,早就膨胀地与天比高,不说横行霸道,起码也要有锦衣玉食香车鸾驾,挥手便是千银百金。
  可世子夫人,骨子里仍是从前的她。似乎特意容易满足,吃穿用度从未有要求,除了进宫其他出门的时候都是用自己的两条腿。
  不对,也还是有变化的,罗承武回想印象中的小姑娘,一直闷着头,身材瘦小,笑容也总是小心翼翼的。再看现在,她背着背篓,脑袋不再垂下来,背影舒展轻快,不时好奇地打量周围的人,笑着让大黑狗跟紧她……
  这一刻,别人眼中一向冷酷威严的罗承武面色变得柔和起来,明明天气在变冷,他却觉得和煦的春日快要到了。
  前方走着的薛含桃并不知道严肃唬人的罗护卫心里会想这么多,她慢慢地认出熟悉的街道,眼睛骤然变亮。
  再
  经过一条街就到画坊了,卖画的价钱比卖书要高得多,也不知道今日她能赚多少银子。
  “去去去,闲杂人等一律滚回路边,不得到街道中央。”
  “县主尊驾要从这处经过,尔等若有不识趣的胆敢冲撞冒犯,一律杖责。”
  “你,还有你,不想活了,还敢往前走,这边的路都不准过,必须等县主尊驾过去。”
  走在路上的百姓包括薛含桃被一群突然出现的官兵呵斥着,推搡着,赶到了角落和边缘处。
  民不与官斗,面对凶神恶煞的官兵,没有一个人敢反抗,像是温顺的小绵羊挤在一起。
  薛含桃害怕自己和阿凶被挤开,急忙要把大黑狗放进背篓里面,可是阿凶吃胖了,背篓似乎盛不下它。
  她着急地请求旁边人为她让出一点空间,然而所有人都畏惧着官兵,没有声音搭理她,反而见她是个姑娘,故意挤占她的位置。
  阿凶见主人被挤,连声吼叫,结果迎来了官兵不悦的注目。
  焦灼之际,罗承武和几个护卫露面,用一身蛮力隔开了拥挤的人群。
  薛含桃终于站稳身体,惊魂未定地抱住大黑狗,朝罗承武几人道谢。然而,她的声音刚出口就被锣鼓喧天完全遮盖。
  她下意识地看去,街道中间全部被清空,官兵们恭敬垂立,先出现的是几辆敞篷的马车,上面放着厚重的箱子,一旁有身着锦缎的仆人看守。
  浩大的排场,彰显着主人身份的尊贵。
  薛含桃默默地望着由两匹枣红色的大马拉着,周围各有十名仆人跟随的华顶鸾车经过,心道这位县主不知是谁。
  小皇子满月宴那日,她见到了皇室的公主郡主们,她们身上都有一种贵气,但不像是有如此场面……
  “恭迎仪静县主!”
  一名官兵为薛含桃解了惑,听到仪静二字她恍然大悟,有一个可能被立为皇太弟的父亲,这位县主果然身份贵重。
  没想到这么巧,薛含桃才在堂姐的宫里想起过这位仪静县主,今天就遇到了她的鸾驾。
  天之骄女,应该不只是身份尊贵,旁的方方面面如学识如智慧如仪态等想必也凌驾于绝大多数人之上。
  薛含桃失神的时候,鸾车停下了。
  “我只是路过这处,不必兴师动众,让他们都离开吧。”伴随着夜莺婉转的声音,一名无法用言语形容其美丽的女子跃然出现在车驾之上,她的目光轻轻扫过四周,对着官兵们摆了下手。
  “是,谨尊县主之意。”
  “县主宽和,你们都走吧。”
  “你,还有你,呆着做什么,县主何等贵人,你们能瞻仰到其真容已是三生有幸,居然还敢赖着不走。”
  人群再次流动起来,这一次薛含桃没有被挤到。她随着旁边的人走了很久很久,直到大黑狗用牙齿咬住了她的裙摆,薛含桃忽然发现,原来自己越过了画坊。
  她回过身,脑海中还停留着仪静县主高高站在车辕上的美丽与华贵。
  虽然因为她被挤到了角落,但薛含桃觉得她是一个完美的女子。仪静县主声音悦耳,相貌秀美,姿态高贵,吩咐官兵让他们离去时更是……仿若温柔的神女啊。
  走进画坊里面,用两幅画作换来了惊人的十五两银子,薛含桃却只有一点高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