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思央有些不好意思,叹了口气后轻声启唇:皇上这些天,为了国事烦心又操劳,臣妾是后妃不得干政,不过也在前朝的事情,传在后宫也听了一耳朵。
胤禛没说话,眼神示意思央继续。
皇上之所以不同意十四爷带兵,也是怕掌控不住十四爷的性子吧。
胤禛的眼神随着这一句话,瞬间暗沉起来,周身的温度都降了下来,若是旁人自然是要胆颤心惊的跪倒谢罪了。
旁边候着的苏培盛都忍不住吞了吞口水,十四爷的事情,皇上一听到就心情不好,就连现在太后都不敢在提,也亏得贵妃敢直接说出来。
思央面上也出现了惶恐的神色,连忙跪倒,口中却道:皇上息怒,请听臣妾一言。
咿呀~
在榻上爬来爬去的福沛,感觉到了这边的动静,像个小乌龟一样,挥动着四肢想要爬过来。
胤禛在小儿子身上看了眼,深呼吸一口气,弯腰把思央扶了起来,:朕和你之间,哪儿有什么不能说的,瑶儿说,朕来听听看。
思央顺势而起,回握住胤禛的手,略有些委屈的道:皇上是君,臣妾终归是妾,有些话的确不当说,但臣妾也实在不愿看着皇上为难。
朝堂中都想快些的把战事平息,多人提议十四爷领兵,这一点上,臣妾知道皇上心中不痛快,但要是继续僵持下去,恐怕也事态会让人更为难。
这些胤禛怎么不知道,就是如此,才更让他气恼。
瞅了瞅他的神情后,思央把微翘的嘴角按捺了下去,继续道:说来,十四爷终归的皇上的一母同胞的亲兄弟,纵然皇上和十四爷中间有重重误会,还不是当初十四爷遭受了廉亲王等人的蛊惑,否则怎么就让你兄弟失和了。
兄弟失和,纵然有其他数字的原因,这其中也少不了,德妃康熙的搅合,不过这些已经不重要了。
朕不能放他。沉思良久后,胤禛摇了摇头,这回倒是没生气,声音却是很平淡。
如果放了胤祯,他有了兵权,对他的威胁很大的。
皇上不过是让十四爷去平叛而已,他府上的人可都留在紫禁城中思央适时的点出一句,未尽之言。
嗯?胤禛一愣,紧接着极快的看向了思央,眼眸眯了起来。
思央被盯住,微微赧然低声道:臣妾臣妾只是觉得,十四爷就算再对皇上有气,也不敢拿江山社稷做玩笑,毕竟这是祖宗费劲千辛万苦打下来的江山,宗族亲人都在,他也要多顾忌些。
胤禛沉默了,思央没再说,提点也就到这一步,不管前者用什么样的眼神看,她倒是镇定如初。
看来朕是要好好考虑一番了。胤禛把眼视线移开,放到了不知道什么时候爬到身边的小儿子身上,伸出手来,在他的脸蛋上挠了挠,很有几分慈父的样子。
皇上不要怪罪臣妾多嘴就好。挨了过来,思央拿着帕子把福沛嘴巴边上流的口水擦掉,另一边状似无意道:太后现在专心礼佛,和皇上之间的关系也好了不少,但手心手背都是肉,太后为了皇上也把对十四爷的挂念藏在了心里面。
臣妾刚生下福沛的时候,福惠还闹了小脾气呢,不过几天功夫,看弟弟看的比我这个额娘都要紧,到底是亲兄弟,骨血都是相同的。
胤禛不知道有没有把这些话听在心里面,但看他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或许是有那么一点吧。
主子这是要帮着太后把十四爷救出来?香岚以为思央这样做,是为了和太后之间的协议。
不是。
可是思央的回答让她一脑袋雾水。
让胤祯出来,总的来说,对思央是没有好处的,现在的局面对她很有利,不过,事实要防着万一,还得谨慎些好。
端着一杯清茶,倚着窗栏,看着院子内的景色,思央微微笑了笑:先给咱们的太后娘娘,卖个好吧。
作者有话说:
一更
第70章 三穿[10]
◎清穿年贵妃◎
思央对胤禛说完那话之后, 好几日都没有动静,而朝堂上自从胤禛大发脾气之后,众位大臣也知道皇上是不想要放过十四爷, 也就没敢多话,可是前线战事吃紧,也不能不做措施, 否则继续放任下去的话,会引发更多的事情出来,到时候就得不偿失了。
想也知道,纵然那番话有点戳中胤禛的心思, 也不可能让他这个疑心病这么重的人,一下子就想开的, 索性思央也没有再管了,就看他后面怎么做了。
每日好好的教养着福惠、福沛, 已经占用思央众多时间了。
当然了,后宫的那几个不安分的女人, 同样需要她费点心思盯着。
不过几日之后,当胤禛去了一趟永和宫之后,太后隔了几天突然就病倒了, 再之后在朝堂上, 胤禛竟然是意外的下旨召胤祯从寿皇殿回来,给出的理由是,太后病重, 身为人子, 胤祯应当侍疾。
这一道旨意下来之后, 其中有人就敏锐的察觉出了一些不寻常出来了, 但都默默的把小心思都隐藏了起来, 静静的观看事态的发展,再下结论。
胤禛登基之后,觉得兄弟们的名字和自己撞了,就全部把他们前一个胤字改为,音几乎相同的允,思央的记忆里面,胤祯是撞了两个字,都会被改掉,不过现在却只是改了前面的字,后面却没动,这其中为何她猜测应当和太后乌雅氏当初的病重有关。
胤祯哦,不,现在应该叫做允祯。
再次踏入皇宫这块土地,他有种重见天日的感觉,他被囚禁在寿皇殿看守皇阿玛的梓宫,他了解他的好四哥,此人睚眦必报,夺嫡之中,吃了他不少暗亏,怎么可能会轻易的放过他呢。
所以,他都已经有了被幽禁一辈子的打算,可没想到,竟然有给了他机会。
允祯,你把额娘的话听清楚了吗?乌雅氏想过很多,胤禛回怎么放了她的十四,却没有想到会是用这样的方式,她现在想起来思央所说的话,现在可以说是真的要实现了。
这到底是巧合,还是
乌雅氏现在也说不好了,她本来还对年家败了,思央当是没用了,如今看来,却不能妄下结论。
额娘我得到消息的时候允祯真的是以为额娘快要不行了,内心异常紧张,后来才发现原来并非如此。
谁心中没有野心呢,当初允祯被自己的皇阿玛封为抚远大将军,还称他为大将军王,他以为自己定是那个上位之人,后来后来的事情发生的实在是太快了,出乎他的预料。
皇阿玛的去世,四哥的登基,还有一系列的打击报复。
自己生的儿子,自己了解,乌雅氏伸手摸了摸儿子消瘦的脸庞,眼中满是心疼:不管你当初的抱负有多大,现在你也应该要认命,你四哥登基成帝已成定居,当初额娘也不相信这一切,可是
可是您还是接受了。允祯抿了抿唇,胸膛聚集着的一团郁气,告诉他不是这么容易就放下的。
你不要在拧着性子来了,现在有了机会让你四哥放你出来,那就应该珍惜这一点,别像老三和老十一样,那真的是会关着一辈子的。
乌雅氏也看透了,只要她的十四现在能出来,她也就满足了。
往后的事情,再慢慢从长计议就是。
如果当真让你带兵去青海,你可千万
额娘。允祯不悦叫了一声,打断乌雅氏的告诫,本想说的话,在看到乌雅氏比往昔苍老的面庞后,心中一酸,动了动唇后道:儿子明白,儿子不会做出损伤大清社稷的混账事。
有了这个保证,乌雅氏总算是放心了。
固山贝子允祯,衣不解带在太后病榻前侍疾多日,终是让太后病有起色,念起孝心,皇上特允许他搬回京城府邸,也准其重回朝堂。
臣妾可是把对太后的保证做到了。
请安的宫妃离开后,思央留了下来。
乌雅氏目光复杂的看了思央一眼,最后不置可否的一笑:哀家还真的是看走眼了,年家,呵,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能让朝堂中人提议允祯带兵,可不是真的偶然。
思央听完后,扬着眉梢看乌雅氏:太后怎么这么说,臣妾的娘亲现在,可是无一丝实权。
是没有实权,年羹尧是倒了没错,但这么多年年家的经营,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毁了的,后宫当中年家的女儿生养了两个小阿哥,谁难道真的是把年家给略过去了。
对于思央的装傻充愣,乌雅氏闭了闭眼睛,沉声道:说说吧,你接下来想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