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姨,这个又不是冬天穿,年轻人这样搭配时尚。”景欣冉给潘姨看了几张破洞裤搭配衣服的图片。
  潘姨有些失落,她以为孩子裤子破了,自己刺绣的手艺就能派上用场了,原来是她误会了。
  “不是破了就好。”潘姨又仔细把裤子收好,把褶皱捋平,问景欣冉:“景老师,咱们去首都比赛要去多久呀?”
  “我侄女最近在找工作,压力也大,我想着家里要留个人。”
  潘姨知道小梅一直想快点独立,能挣到钱给潘姨养老,但是现在就业不容易,好几次她都看见小梅独自抹眼泪,她也帮不了孩子。
  景欣冉想了想答道:“不会很久,去两天住一晚就回来了。”
  ……
  晚上潘姨又悄悄把小梅的破洞裤放了回去,正好跟回来的小梅碰了个正着。
  小梅最近在找工作,暂住她大姨也就是潘姨家里。
  小梅算是潘姨带着长大的,她家里的情况比较复杂。
  小梅的爸妈相看两相厌,在小梅3岁的时候就离婚了,各自组建了家庭。
  小梅在两家之间辗转,她爸妈都不想出她上幼儿园的费用,认为对方要比自己出的钱多。三岁的孩子连自己都照顾不了,还要小心翼翼地在爸妈各自的新家里讨生活。
  最后是回老家过年的潘姨看不下去了,给孩子拿了钱,声明了钱是拿给孩子上学用的,潘姨一走,这钱就被小梅爸妈分了。
  钱拿走了,他们还想把“小梅”这个横在他们奔向新生活中间的麻烦解决掉。
  于是大冬天把孩子送到潘姨家门口,扭头就走。
  潘姨安顿完冻成“雪人”的孩子,赶回老家,指着鼻子骂他们不配为人父母,拎着根棍子要来了小梅上学的钱。
  小梅的童年时光是在潘姨家度过的,对她来说潘姨才是她亲妈。
  长大后的小梅很关心潘姨在老年大学的生活。
  潘姨儿子成家之后搬出去住了,儿媳孙女也只逢年过节才回来,小梅的到来让潘姨不再孤单。
  她陪潘姨报到,在潘姨上第一节 非遗课的时候准时在直播间陪伴,给潘姨买材料支持她学刺绣。
  最近到工作忙得焦头烂额,小梅回家也报喜不报忧。
  “大姨,你今天在学校怎么样啊?”小梅若无其事地跟潘姨闲聊,聊着聊着话题就从学校拐到家里的琐碎事。
  “你爸那个老东西,一把年纪了还要二胎。”潘姨唾骂一句。
  小梅一怔,不知道该不该说:“他跟我说了,生了对双胞胎,他说我作姐姐要给孩子包红包当见面礼。”
  潘姨瞬间就变脸,怒道:“真不要脸,你刚毕业还没工作哪有钱给他。”
  “我没给他,给了他,我妈那边估计要说我偏心,只给他们不给小东。”
  小东是小梅妈妈二婚生的孩子,只比小梅小两岁。
  潘姨提起这个妹妹也没什么好脸色,“你做的对,他们谁都不能给。”
  “不说他们了,大姨我衣服口袋破了个洞,你给我补一下。”小梅笑着把那件破洞裤往里边放了放,拿出衣服给潘姨。
  她知道潘姨的心思,已经想好一会儿怎么夸了。
  潘姨喜笑颜开,“你等着,我在学校学过刺绣,大姨给你露一手。”
  她们之间关系不像小梅的父母那样是索要和给予,而是一种相互陪伴。
  漂泊的青年和空巢老人都担心对方过的不好,偷偷塞钱这种事经常发生。
  潘姨如愿在小梅破了洞的口袋里绣上了几朵小花,也给小梅的世界增了亮色。
  ……
  另一边学校里,关于花的故事也在上演。
  去年种植班刚开课的时候,带着叔叔阿姨们上了一节实践课,是在教学楼前面的小花园里除草种花,还闹出过王大爷“指花为草”,“认草作菜”的糗事。
  花栽下去已经有小半年时间了,水仙长势相当狂野,沿着小路成片地长。
  现在正是花季,白色的花瓣包着嫩花的花芯,娇艳欲滴。
  除了水仙还有月季、郁金香、百合、兰花,大一些的还有桃花、樱花。
  春天这片小树林是一个好去处,入眼都是五颜六色的小花。
  王大爷作为种花时挖坑最多的人,很关心花的长势,最近他敏锐发现花被人摘了许多,这可是大事。
  学校里有“采花大盗”!
  第265章 包叔要转学?!
  王大爷又仔细的数了一遍,水仙大概少了一小片,郁金香也少了几朵,桃花和樱花上有明显被剪断的枝条,甚至连带刺的月季都没能幸免。
  王大爷匆忙跑回教室,喊道:“大事不好了,学校有偷花贼!”
  正在为了备战“世界老年大赛”练习切割、焊接、木工手艺的大爷们同时抬头。
  “什么!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竟然有人敢在我们眼皮子底下摘花!”周大爷拍桌而起。
  叔叔阿姨对学校都有一种强烈的情感,一草一木都是在他们的见证和呵护下长大的,跟自家孩子没啥区别。
  大爷们集体出动,势必要调查出事情的真相。
  李大爷拿着不知道从哪儿掏出来的放大镜,凑在桃花树前面仔细地观察,言之凿凿:“不对劲,十分有九分的不对劲。”
  “这些被剪掉的枝条都是不起眼的侧枝,就算少了,一时半会儿也发现不了。”
  张大爷抱住樱花树,手指戳了戳枝条上平整的切面,“我也觉得不对劲,这个切面很明显是剪刀剪的,偷花的人是有备而来的,还带的有工具。”
  “而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刘大爷作为“五大金刚”的神算子军师,点出了很重要的一点:“你们看这里。”
  刘大爷指着水仙花丛旁的一串脚印,摸索着下巴分析:“脚印杂乱,有大有小,肯定不是一个人的,我怀疑是团队作案。”
  “怎么办我们要告诉老师和校长吗?”王大爷惊慌。
  “不要慌!”刘大爷站出来,主持大局,“我们现在还没有明确的证据,要进一步地调查。”
  “所以我们现在是在探案吗?”李大爷激动道。
  “老周,之前看那个动画片里是咋说来着?”张大爷捅了捅周大爷的胳膊。
  周大爷犹犹豫豫道:
  “任何时间?”
  “任何地点!”
  “五个老头,出发办案!”
  热血的五大爷趴在地上寻找蛛丝马迹。
  真让他们发现不少线索。
  比如这个摘花的人他不是直接把花薅起来的,而是从边边角角摘下一两朵,看上去丝毫不影响整体。
  又比如他们摘花的时候,他们甚至把杂草也除掉了,让这些花草的生存状况看起来更好。
  王大爷他们一致觉得这个“摘花贼”,看起来是个很善良,很爱花的人。
  但是为什么要偷偷摘花呢?这些花又拿去干什么?
  ……
  办公室里林晴岚得知了新消息。
  “包叔要转学了?”
  林晴岚很惊讶,因为包叔是这个学期刚来的新生,还没在常青树上多久。
  包叔的长相很有特点,像弥勒佛,面目慈祥,有啤酒肚。
  性格也非常的豪爽,在钢琴班还当上了课代表。
  前段时间开教师会听钢琴老师表扬过包叔,说他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在音乐方面的悟性很强。
  包叔的儿子小包也感到很遗憾:“林校长,我工作调去隔壁市,估计以后在那边久居了。”
  “我爸年纪大了,我不放心把他一个人留在这儿。”
  “要搬走的话,再来这里上学肯定不方便,所以我想请你帮忙问一下隔壁市有没有合适的老年大学,我爸在那边安顿好之后也能继续上学。”
  电话里的小包如实说。
  林晴岚应下来帮包叔联系学校的事情。
  寒假期间本市的几家老年大学林晴岚熟悉的差不多了,再加上多次出去参加交流大会,小林校长现在也是人脉很广的校长。
  包叔转学这件事很突然,他本人这几天也闷闷不乐的。
  叔叔阿姨们发现了包叔的情绪变化。
  消息第二灵通的老傅,从消息最灵通的夏夏老师那里打听到了原因。
  “老包要转学了。”老傅神秘兮兮道。
  “转学?转到哪儿去?什么时候走?”孙大爷还没跟包叔交流过跳绳的技巧,包叔就要转学走了。
  “你说老包都要走了,我们能做点儿啥?”
  李叔觉得至少该有个欢送仪式之类的,让包叔开开心心地转学。
  “咱们给他准备点吃的,比如泡椒柠檬凤爪,你们觉得咋样?”孙大爷举手提议。
  “我觉得不怎么样,我投薯片一票。”老傅十分警觉地反对。
  “和平大使”廖叔在“吵架”的苗头生出来之前掐断了这段对话。
  “我们应该想老包需要什么?不是我们想吃什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