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他说老傅是他新认的义子。”
李老师觉得有点头晕目眩,老傅儿子傅览山知道他在学校给人当儿子嘛?
……
此时的教室里老傅和李叔也因为“父子关系”吵起来了。
两老头很幼稚,李叔用一袋面包收买老傅演“儿子”。
老傅出资一块巧克力要把便宜占回来,老傅把巧克力强行塞给李叔,“该你管我叫爹了。”
李叔争辩:“不行,今天还没过完呢,我还是你爹。”
“我是,你不是!”
“你不是,我是!”
卓阿姨看着他们两个突然眼前一亮:“我觉得你们非常适合演一个话剧。”
“什么剧?”吵架的两个人立马分开。
“《白雪公主》。”卓阿姨点评道,“我向学校申请了开一个话剧社团,到时候第一个剧目可以排练童话。”
童话大家耳熟能详,情绪的表达也比较简单直接,适合没有舞台基础的新演员去演。
“演员的话就在大家中间找,效果好的话我可以联系导演,给大家拍个短片。”
“大家有意向的,可以先找我报名。”
卓阿姨早就做好了规划,办话剧社是她一直以来的心愿。
“你看看,我就知道我适合演白马王子。”老傅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领带,满脸得意。
“起开,卓同学说的明明是我,跟你有什么关系?”李叔不甘示弱。
“要演《白雪公主》,我能演毒苹果嘛?”沈阿姨在一旁提问。
“我想演猎人。”正直的吕大爷喜欢有挑战性的角色。
穆叔挠挠头,笑容憨厚:“有没有没有台词的角色?”
他也想演话剧,但是他社恐。
“你可以演一棵树。”沈阿姨提议。
“只有一棵树哪里够啊?”吕大爷也加入了讨论中。
“我也要演树!”
“我也想!”
几位叔叔阿姨毛遂自荐,报名演“树”的有十几个人。
现在竞争最激烈的角色竟然是“树”,而且竞争的是不同品种的树。
……
“等一下,你还没说我们两个谁适合演王子呢?”老傅还记得他们的“王子之争”。
他们都坚定地认为自己才是那个“天选之子”。
卓阿姨笑容中带着几分揶揄:“我没说适合你们的角色是王子,比起王子我觉得你们更适合演魔镜和王后。”
“现在还缺小红帽、灰姑娘、小美人鱼和青蛙王子这些角色。”卓阿姨一个一个的盘点。
众人一头雾水:“不是演《白雪公主》,怎么还有小红帽,灰姑娘,到底要演几个?”
“忘记说了,我们要演剧目全称叫作《新白雪公主外传》,简称《白雪公主》。”
卓阿姨构思的剧本当然不是一般的童话,而是集合了奇幻、冒险、温馨、搞笑等诸多元素为一体的童话故事大乱炖。
“还有几个重量级角色,这个有身高要求,可能比较难找,大家有适合的可以推荐一下。”
“什么角色?”吕大爷听完卓阿姨童话故事大乱炖的剧本,提问都变得小心谨慎起来。
卓阿姨解释:“白雪公主和七个大高个,我们需要七个长的高的人来演小矮人。”
时代变了,小矮人可以不用戴假胡子了,因为他们爆改“七个大高个”了。
卓阿姨其实还没说完,这个剧本里不止有七个小矮人,还有七个葫芦娃和舒克贝塔。
只不过现在要紧的是找到演公主的人选。
“谁来演公主呢?”
卓阿姨开始了细致的观察,试图从同学们的举动中找出“白雪公主”。
第263章 钟姨备战大赛练英语
钟姨要去参加“世界老年大赛”。
只是不是代表英语班去的,她要作为叔叔阿姨中顶尖厨艺的代表去参加交流会。
参赛的时间确定在一周后,马上就要出发去首都了。
要参加世界交流会,练英语的事情迫在眉睫。
“走出校门,不能给咱学校丢人。”钟姨给自己打气,顺便放出bgm哄自己学习。
“梦想的旅途,我背井离乡,肩上扛着行囊,装着对未来的梦想……”
这是钟姨跟她女儿蔡云云学的。
据蔡云云所说,每次工作没动力的时候,就放个歌哄自己上班。
顺便买点吃喝哄着自己上班,给自己打完鸡血,偷偷在公司电脑下植物大战僵尸杂交版,继续挣窝囊费。
这是蔡云云的生存之道。
她不理解为什么20多岁不能上老年大学。
钟姨作为被羡慕的对象,在上老年大学的年纪捧起了单词书,从“apple”开始背。
为了能够好的张嘴说英语,钟姨给自己立了一个规矩,从现在到比赛这中间的每一天都要用英语跟其他人交流。
从早上进校门的一句“hello”,开启了她自信的一天。
她现在迫切的需要人跟她对话,抓到了第一个幸运群众杜姨。
杜姨作为“学霸”当然是会英语的,早些年当医生的时候还是“卷王”,为了能看懂文献,自学英语。
面对钟姨问出的:“how are you?”
她自然而然地答:“not bad,may your smile be brighter than yesterday.”
钟姨愣了一秒,脸上写满了不理解:“不对啊,跟我学的不一样呀。”
“你再说点儿,我记一下。”钟姨拿出了她的单词本,并且骄傲地宣布:“从现在开始我要用英语跟大家交流。”
“enish, you know?”
杜姨点点头,“i believe you can do it.”
很显然,这句话对钟姨来说稍微有一点点难度。
钟姨的英语属于以前学了一点儿,马马虎虎。
现在学了一段时间,也收获了三瓜两枣。
她能说出口的单词很有限。
“what?where?”
“你说什么?”杜姨听着她连着两个疑问词顿了一下。
“我问你在说什么,你要去哪?”
“我去教室。”杜姨听到她开始说中文,也跟着说。
“教室我知道,是class room。”钟姨终于碰见一个认识的,兴奋道:“走,我们一起去class room。”
“今天先不say english了, tomorrow再say。”
钟姨学习英语的同时还要备战厨艺交流大赛,为此她没少研究《厨王争霸》里的中外争锋。
中午还要去找吴师傅切磋交流一下。
……
同样在准备“世界老年大赛”还有许阿姨在的非遗班。
外出交流可是绝佳的文化宣传窗口。
而且非遗课还是常青树最早建设的品牌特色课程。
心灵手巧的阿姨们开班大半年学的都是真本事。
刺绣、漆扇、绒花、剪纸、编绳这些都是阿姨们的拿手绝活。
既能出作品办展览,也能逢年过节送亲友,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技能。
非遗班里刺绣技能学的最好的是潘阿姨,她自己年轻的时候在纺织厂干活,后来开过裁缝店,平时还会自己做衣服。
最大的爱好是给孙女的芭比娃娃缝漂亮的小衣服,也会给孙女做衣服。
一些平平无奇的布料到她手里就能摇身一变成为精美时尚的服装。
她在非遗班学刺绣也是想给自己做衣服的手艺“锦上添花”。
潘姨现在正在完成这幅绣品是一只熊猫。
是作为“世界老年大赛”的礼物送给国外代表队的。
这只熊猫不是她一个人的作品,而是整个非遗班的阿姨们每人负责一个部分,共同完成的。
潘姨作为公认的能手,由她负责收尾工作。
非遗老师景欣冉给阿姨们提供指导。
她是这次“世界老年大赛”常青树代表队的青年教师代表之一。
非遗班要负责的事情中最主要的一件就是展品的整理。
大赛设有展览摊位,可以带阿姨的作品去展示或售卖,主要还是用于交换,进行文化交流。
一收拾,景欣冉发现了不少好东西。
阿姨们的作品都保存完好,标了时期,放在一块不难看出阿姨们的进步速度很快。
原来只会简单剪雪花状的剪纸,现在已经能独立完成人物小像和整幅的作品了。
搭配上书法班的春联,直接承包家里的过年两件套。
“景老师,你帮我看看这里绣什么好呢?”潘姨呼唤景欣冉来帮助。
景欣冉以为潘姨问的是“熊猫图”,直到她看着潘姨从包里拿出一条叠的整整齐齐的破洞裤。
第264章 关于花的故事
潘姨的外甥女小梅看着自己“离家出走”的破洞裤,陷入了沉思。
破洞裤现在在潘姨手里。
景欣冉不解:“潘姨,这裤子它本来的设计就是这样子的,不是破了。”
潘姨穿针的动作一顿,“穿上这个不冻膝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