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还是不会的,你可以空着,因为这题答对不加分,答错扣10分。”
教室里叔叔阿姨绞尽脑汁想答案,“所以李老师说了这么多还是没说出来他到底叫什么?”
“瞎蒙一个呗,他的意思就是我们可以瞎编一个,重点是写到卷子上。”
“那能行吗?考个试还把老师名字改了。”
“信我绝对能行,大不了联系一下李老师他爸老李,让老李承认李老师还有个小名,这样就说得通了。”
“算了算了,我还是自己找答案吧。”
有人寻寻觅觅找不到,有人一低头就看见卷子标题旁边标题处写了——“出卷人:李由”
直呼功夫不负有心人,李老师诚不欺我,果然答案它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有人看了半天也没看到,只能救助旁边人。
这边阿姨刚告诉同桌的叔叔:“李老师叫李由。”
另一边的叔叔就瞪着眼睛问:“刘什么?他不是姓李嘛?”
“不是刘,是李由。”
“什么刘?他真的姓刘嘛?他不是姓李?”
答案说给他都写不上,气得阿姨不想说话。
另一组传纸条的倒是顺利把纸条传出去了,就是阿姨在誊抄的时候没看清楚,把李由写成李田了。
还有记不住李老师的名字,但是记得李叔的了,于是在“本课的授课老师”的答题线上写了——李党建之子。
一个名字让叔叔阿姨发挥地千奇百怪。
终于大多数人都结束了第一题,总算是磕磕绊绊开始了第二题。
第二题之后就是李老师上课反复强调的基础操作,许多都实操过很多遍,叔叔阿姨们在生活中也学以致用,越发熟练。
之后的答题很顺利,刚开考20分钟,时间刚过了不到一半,就有阿姨自信地交卷了。
杜姨看了一眼面露惊讶,竟然有人比她写的快,她心下一紧,加快了写字的速度。
李老师拿到阿姨的试卷,翻看了一下,不确定地开口:“琴姨,你确定要交卷了?”
琴姨开朗道:“我写完了,题还挺少的,轻轻松松。”
“你真的不再看一下,时间还早,你台,拿回去检查检查有没有少写的?”李老师试图把卷子递回去。
琴姨果断拒绝:“不用,我都检查完了,肯定没问题,不用改了。”
“那好吧。”李老师把试卷放到讲台上,叮嘱琴姨,“你先回位置上,等十分钟再出教室,回去再想想你的卷子有没有问题,我在这等你。”
琴姨乐呵呵回去了,自信心十足,“我都写完了,能有什么问题。”
十分钟后,她蹭得一下站起来,三步并作两步冲到李老师面前,扭捏着开口:“李老师,能不能把卷子还我一下。”
“我还有一页没写完,你看我这记性,忘了卷子是双面的,我只写了一面。”
琴姨光顾着正面,忘记翻页了。
琴姨把试卷拿走,李老师下去转了一圈。
发现大部分叔叔阿姨都写了到简答题的部分。
有的人写字,有的人剑走偏锋画步骤图。
大爷非常严谨,将单位精确到毫米,又用铅笔改了一遍又一遍,终于画出了一个完美的——手机的形状。
他又如法炮制画“手机”画了十分钟,这一看就是国画班教出来的好学生,画的画倒是挺好的。
仔细一看,还是个偏科的,手机课学过的操作,没一个步骤对的,让李老师很受打击。
还有叔叔在纸上画像,李老师歪着头看了半天,越看越觉得这画像他自己。
这应该是把老傅期中考试用的“感情牌”招数改进了一下,从画儿子的画像到画老师的画像,一看就知道是谁出的主意。
他忍了又忍,还是开口:“叔,多给我画几根头发,你这只画三根毛有点过分了,画画要写实一点,你仔细看看我再画。”
“还有把我的眼睛也画大一点,尽量往帅的方面靠靠。”
“对,就这样画,我挺喜欢的。”
他绕着教室走完一圈,发现还有十分钟考试就结束了。
写完的已经开始检查试卷了,没写完的心里正急躁,眼睛乱瞟,小心思也蠢蠢欲动。
一片寂静中,手机快门的声音被无限放大,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几乎一瞬间,李老师快速锁定了目标。
拍照的叔收起了手机,等着要答案的另一个人还浑然不知,急切地催促:“拍好了没,把照片发我,没时间了,我快写不完了。”
“别催,太着急容易出问题。”叔叔悠然自得,一抬头对上李老师微笑的目光。
挠着头尴尬地解释:“我说我在复习上课讲过的拍照技巧,李老师你信嘛?”
李老师在心里叹气:“叔叔阿姨们太‘努力’了,接下来就靠我了,我也要努力捞一下他们。”
……
与此同时,林晴岚准备开展家崽和网友们期待已久的“云监考”。
虽然,老年大学的考试没有说非要为难叔叔阿姨们考到多少分,但是该有的形式不能少。
期末相较于期中评价方式改了,家崽收到的不是具体的分数,而是分成三档,一档是一朵小红花,以此类推。
当然每个科目叔叔阿姨们至少都能拿两朵。
毕竟,家崽会真的要开,成绩单还要发到子女们手里。
家崽们等这一天等很久了。
第142章 你等着我叫我爷爷过来
云监考的第一天,有些提前知道考完试要开会的家崽们,紧张地守在直播间,跟第一年送孩子上幼儿园的家长一样,一万个不放心,生怕整出幺蛾子。
一边紧盯自己家老人,一边疯狂截图,转发朋友圈。
对比之下,网友们纯粹是来凑热闹的。
【让六七十的老人做试卷,好歹毒的行为,试卷哪里领,给我妈也安排一份写写。】
【我以后也要赚很多很多钱,然后给妈妈报书法班,钢琴班,画画班,英语班……】
【家庭里要有人负担学习重任,我肯定是不行的,希望我爸妈在老年大学为了我们家光明前途努力学习。】
【现在挣钱多难,我们子女也不是一定要爸妈成龙成凤,有多大出息,最起码能养活我们仨。】
【楼上真是智慧子女的典范,已经转发给我们家老人看了,真的是,我们这些做孩子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刚才把视频转给我50岁的爸,督促他向同龄人学习上进,结果他给我80岁的爷看了,我爷已经抽出皮带准备单打了。】
弹幕上热热闹闹,教室里暗流涌动。
这节考诗词鉴赏,著名搞笑素材诞生地。
老李自认为在最后一排角落无人在意,低头,抬手给嘴里塞了一个压扁的小面包。
他的动作被摄像头拍得一清二楚,他儿子李老师也看到了他爸的高清专属吃播。
【最后一排的叔好有节目,别人奋笔疾书,他埋头苦吃。】
【叔这一套假动作看来没少练。】
【叔看起来才700多个月,正长身体呢,能吃是福。】
【看给咱叔噎的,这吃的是没馅的面包吧?在这方面叔还是没有我们年轻人经验。】
在一片玩梗和热闹的调侃发言里,李老师的评论格外醒目:李党建你完了,回家再跟你算账。
李叔看不见,他悠然地哼着小曲,装作弯腰捡笔,蹲地上喝了口保温杯里的枸杞。
然后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一个塑料袋,从里面拿出来一支饱经风霜,笔头都被咬烂的中性笔,把试卷摆正,一脸认真。
当大家以为他终于要开始答题时,他把试卷举过头顶,虔诚地闭上了眼,开始作法:“各路神仙快显灵,考试成绩样样行。”
幸好他没站起来大喊,不乔老师就要喊人把他架出去,单独考试了。
紧接着,李叔又把卷子的四个角撕掉了。
写上四个选项,团成纸团抓阄。
“切,只有实力不过关的人才相信玄学。”坐在他旁边的老傅不屑道。
“你盘你的破珠子,少管我。”
“我这是开过关的佛珠,能保我开天眼,一眼就能选出答案。”老傅盘着手串,沉迷于扮演老佛子。
盘串也串不起两个人的成绩濒临挂科的悲惨命运。
上午考完试,乔老师下午就改完卷子,上传到成绩单,李老师看到了李叔成绩。
紧接着一周,李老师血压就没低过,终于共情了年轻时候看见他成绩后暴跳如雷的李叔。
风水轮流转,小时候他不好好学习,气得李叔抽皮带揍他。
现在,老了的李叔不好好学习,李老师想拿皮带揍李叔,又觉得有点倒反天罡。
他一忍再忍,最终忍无可忍。
谁家老人上老年大学还能考鸭蛋回来。
他很想知道他爸在二胡考试的时候都干什么了,能让年纪也不小的二胡老师气得给他发小作文告状,还给校长写申请信坚持要给李叔打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