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但是现在,两只眼都闭上,也救不了他们。
  “你们两个真不让人省心,一个偷梁换柱,一个拔苗助长。”
  “赵叔王叔,你们收拾收拾,明年重新报种植课吧。”小景老师掩面发愁,“你们把菜种成这个样子,如果让你们结课了,家崽会怀疑学校老师的教学水平的,本着负责的原则,你们两个这一门课保不住。”
  赵叔的老伴李阿姨忽视他救助的目光,冷酷开口:“我都跟你说了,平时让你多努力,你也不听,非要走歪门邪道。现在晚了,要挂科了。”
  “出去别说我跟你是两口子,丢死人了。”
  可怜的赵叔不仅成绩不保,李阿姨放学也不跟他一起回家了,勒令赵叔在学校装作不认她,誓死要跟他撇清关系。
  大家都在围观吴阿姨长势喜人的嫩绿韭菜。
  无人在意的角落赵叔和王大爷互诉衷肠,抱头痛哭。
  “王哥,兜兜转转我们还是稳居倒数。”
  “谁说不是呢,这就是命,还好有你陪我,咱们下学期继续当同学,老赵。”
  “王哥,你物理复习的怎么样了?”赵叔再次发出了灵魂提问。
  “别提了,根本就没看多少,准备直接考了。”
  “哎,我也是,我们真是同病相怜。”
  实际上,王大爷已经在家偷偷复习,每天“为难”他儿子给自己讲题。
  赵叔还是没他心眼子多。
  ……
  最后,老师们商讨的结果是实践成绩给他们两个打一个最低分,加上平时表现分,总分能及格。
  并且热情地建议他们下学期继续选种植课。
  虽然分数还没有两个叔的年龄大,但是两个人已经很满足了,但是需要考试的课程就没有这么好过了。
  第140章 辅导作业,愁的还是同一辈人
  周五放学,钱大爷领了数学作业回家过周末,教数学的苏浩老师说务必把这些题目搞明白,期末的题目就从这里面随机抽。
  他本来想直接找范叔的答案,结果范叔着急去接温阿姨下课,人早就跑没影了。
  听说两个人在筹备婚礼,钱大爷决定少给他们1块钱的份子钱,以表达不满。
  邹叔倒是没跑,在纸上画新石雕的草图。
  他比钱大爷心大,觉得知识都学进脑子了,不用提前做题,直接考试就行了。
  “送到眼前的考试题不能不要。”钱大爷决定回家让儿子小钱给他讲题。
  正好儿子小钱和儿媳小莹要辅导孙子大宝的功课。
  “手机世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加他一个也不多。
  回家的时候,儿子儿媳还没下班,他老伴钱大娘接完孩子正对着短视频傻乐。
  钱大爷故意弄出很大的动静,把崭新的课本往桌子上一拍,大声道:“我要开始写作业了,都保持安静。”
  钱大娘毫不在意,在沙发上翻了个身,拍了拍正在玩奥特曼卡牌的大宝:“大宝和你爷爷回屋写作业吧,你有不会的题去问他,你爷爷是大学生,他有文化,他什么都会。”
  “爷爷,你真的这么厉害?我有一个不会的题,你一定要给我讲。”
  大宝一脸期待地看着钱大爷。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小学一年级的题目有什么难的?拿出来我分分钟给你做完”钱大爷满口答应,开始读题:
  “一个西瓜小红买差五元二角,小亮买差二元八角,两个人合买差一元,问这个西瓜多少钱?”
  钱大爷沉默了,一年级的题目不应该是个位数加个位数等于几吗?怎么一下子这么高级了?
  大宝还在焦急等待答案:“爷爷,你到底行不行啊?看出答案了没有?”
  “大宝,你这题写对了能直接上本科嘛?”
  大宝摇摇头:“爷爷,什么是本科?”
  钱大爷烦躁地挠头。
  “小红也差,小亮也差,两个人都凑不够钱还吃个啥西瓜。”
  钱大爷又把卷子推了回去,认真道:”大宝,这道题怎么算的不重要,爷爷要教你一些生活小妙招,来解决这个题。”
  “是什么,爷爷你快说。”
  “你听好了,钱不够,他们两个可以讲价呀。”
  “他们是小朋友,不会讲价怎么办?”
  “那就别吃了,没钱吃什么西瓜。回去找他们家长手机支付。”
  刚进门的小钱听见钱大爷的回答两眼一黑,“别听你爷爷瞎说,你先写语文,我一会儿给你讲。”
  大宝拿出语文作业写了三分钟,钱大爷等不及了:“大孙子,爷爷帮你写,写完赶紧让你爸爸过来给咱们讲数学。”
  “爷爷你也要写数学题?”
  “当然了,爷爷在学校学的数学,比你的难多了,但是爷爷学得可好了。”他边说边写大宝的语文试卷。
  “错了,第一题是划掉错误的,爷爷你怎么打对勾?”
  这边小钱既要辅导小的,又要辅导老的。
  ……
  傅览山直接启用钞能力,给老傅找个家教“突击补习”。
  家教老师是个男大学生,教简单的几首唐诗鉴赏,周末两天,一天两个小时,工资是平时的三倍,他觉得自己捡了大便宜。
  跟傅览山的助理小李沟通时全程很有礼貌,一直用“咱们家孩子”称呼。
  进门看了一圈,也没找到要补课的孩子。
  打电话问了才知道,要上课的人是一个西装反着穿,墨镜、大背头的老头。
  大学生凭借职业素养和对钱的尊重,憋着不笑,认真讲题。
  “首先我们先读这首诗,初步感知一下作者的情绪情感。”
  “我知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老傅抢答
  “《咏鹅》思什么乡?”大学生震惊:“叔,你不要乱套公式。”
  老傅不觉得自己错了,自信反驳:“我背一遍,你听着,人家诗里就是这么写的。”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大学生彻底笑趴下了,“叔,你是在搞笑嘛?”
  “你背的是‘鹅的静夜思’?”
  ……
  梁姨和杜姨作为好姊妹,携手拿高分。
  两个人找了个图书馆一坐就是一下午,梁姨不仅复习了手机课的操作题,还写了历史班的时间轴,顺带看了钢琴的谱子,准备周一回学校再练习几遍。
  杜姨拿出了她厚厚的英语“学霸”笔记,复习完单词之后,还自学了语法。
  ……
  这个周六周日注定不平静,期末考试在周一陆续开展。
  第一个考试的是手机班,除了期中考过的操作题,还有笔试,也就是做试卷。
  李老师带着试卷站在讲台上,不放心地叮嘱叔叔阿姨们:
  “题目都是我们上课强调过的,不要有心理压力。”
  “一定记住,试卷拿到手先写名字。”
  “有谁需要加大号字体的卷子,举手示意一下,我给你拿。”
  卷子发完之后,教室里一片安静。
  李老师欣慰地发现,叔叔阿姨们的状态还不错。
  表面上看没什么问题,但是下面有人开始“蠢蠢欲动”。
  叔叔阿姨七嘴八舌地讨论:
  “第一题选什么呀?”
  “这考的是什么?下列哪一项是教这门课的老师的名字。”
  “老师姓李。”
  “这四个选项都是姓李啊。”
  “叫李什么来着,我这记性不好。”
  “你问问老张吧,我想不起来了。”
  第一题就难倒了一众叔叔阿姨。
  大家平时都“小李”“李老师”来回叫,没人直接喊老师大名。
  有聪明的叔叔阿姨想到了好办法。
  “我给李老师他爸老李发个信息问问。”
  “老张,你还有这人脉,真不错。”
  五分钟后,还没等来答案的叔叔阿姨急了。
  “老李还没说?我看着前头的杜姐选择题都写完了。”
  “快了快了,别催。”
  “哎呦,你们整这么麻烦,直接问就好了。”
  最后一排的叔叔高高举起了手:“老师,你叫什么名字?”
  第141章 考试?考一下试试
  李老师摆摆手,示意叔叔坐下,随即朗声道:“是不是有很多同学在纠结第一题填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
  还在激烈争论的叔叔阿姨们齐齐点头。
  “上了这么久的课了,还不记得老师的名字,确实让老师有些伤心,不过我也体谅大家,大家不用太担心,老师不能直接告诉你答案。”
  “但是,我可以给大家一个提示,大家要善于观察你的周围,说不定答案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只是你们没有发现。”
  “如果还是不知道的话,可以随便编一个,给老师编个帅一点的名字,李彦祖、李于晏这些我都可以接受,但是其他的我不接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