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英奶奶,小棉姐的朋友来看你了。”小桃朝屋里高声喊。
  身材干瘦的老人拄着拐,摸索着从屋里出来,手里筒的光下一双昏黄的眼睛突然迸发出亮光,“你是小棉的朋友。”
  林晴岚迎着老人期许的目光,重重点头。
  老人摸着黑去开灯。
  突如其来的光亮让林晴岚的眼睛里涌出了眼泪,不知道是刺激的,还是因为被眼前的一幕触动。
  小桃在絮絮叨叨地叮嘱英奶奶“奶奶,我都跟你说了,开灯费不了多少钱,你这样摔了怎么办。”
  英奶奶沉默着伸手去拿实木矮柜顶上的饼干盒。
  小桃附在林晴岚耳边小声说:“我觉得英奶奶可能有点不清醒了,她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老是把我认成小棉姐。”
  英奶奶从饼干盒里拿出几个包装完整的小面包,塞给林晴岚她们,慈爱地看着她们:“快吃吧,这么晚过来看我辛苦了,你们吃饭了没,我给你们下碗面。”
  林晴岚慌忙摆手拒绝,拉着英奶奶坐下,正色道:“奶奶,我这次过来是想问你几个问题。”
  英奶奶无措地搅动着手指,小桃在旁边安抚她。
  根据英奶奶所说,许棉是突然失踪的,她去报了案,因为她儿子执意要给许棉办葬礼,坚信孙女还活着的英奶奶和他们大吵一架,他们便不再隐藏,把英奶奶强行送回老家。
  英奶奶对夺回房子的事兴致缺缺,她只想知道许棉去哪里了。
  但是听到林晴岚说房子是许棉奋斗多年攒下的,她肯定不愿意看见房子在这一家三口手里被作践。
  英奶奶被说动了决定要告她儿子一家,把他们赶出去。
  林晴岚问到了关键的房产证,“就是个红本,这个很重要。”
  “这个小棉之前让我收着,幸好我回老家的时候带着。”英奶奶不认字,但是她知道这些证件很重要,全部用布包包了几屋,压在箱压,“她办这个的时候我也去了。”
  房本打开小桃和林晴岚吓了一跳,房子的产权名字是英奶奶。
  官司就更好打了。
  许棉估计早就料到了今天要发的情况,才为英奶奶铺垫好了一切。
  事情快要结束了,恶人即将被惩罚。过了黑夜,天明要来了。
  林晴岚忙碌的这几天,老年大学的叔叔阿姨们还给她准备了惊喜。
  第130章 进了常青树就是一家人
  林晴岚请了专门的律师来打官司,不仅要那一家三口滚出许棉家,还要从他们身上薅到钱给英奶奶养老。
  律师一听她们的诉求和案子细节,拍着胸脯,压上的职业生涯保证肯定胜诉。
  为了方便沟通房产官司的相关问题,林晴岚把英奶奶接到了教师宿舍暂住。
  英奶奶今年82了,身体不是很好,许棉一年半载回不来,林晴岚暂时没想好怎么安置英奶奶。
  虽然有许棉朋友的身份,英奶奶还是对林晴岚心存警戒。
  英奶奶已经超过了常青树招收学生的年龄标准,但是他们学校有谢姨这样的先例存在,所以林晴岚在考虑让英奶奶下学期报老年大学,她也能及时关注到英奶奶的身体状况。
  现在紧要的是先处理完房子归属问题,让英奶奶回到她和许棉的家。
  另外,让林晴岚有些纠结的是称呼问题。
  在老年大学,本身学生的年龄之间就存在五十多到七十多的跨度,能差出一辈人。
  但是林晴岚不管年龄,一律喊叔叔阿姨,住年龄小的喊,他们听了也高兴。
  英奶奶是随着许棉的辈份喊的,为了方便,林晴岚跟奶奶商量后喊她英姨。
  起初的几天英姨很不适应,总是说她会给林晴岚添麻烦,每天一个人自言自语,精神头也不太好,但是叔叔阿姨们经常结伴来跟英姨聊天,带着她逛校园,她慢慢也放松下来,不会再拒绝交流。
  英姨最喜欢的是餐厅旁边的小菜园,因此她和种植班的吴阿姨格外有话题。
  每次看完菜园和种植班的实验田之后,英姨总是格外兴奋。
  “学校这小菜园长势是真的好,小棉很喜欢种菜,要是她看见这些菜园一定很开心。”
  “她从小跟着我在田间地头帮忙,很小的时候就拎着水桶一趟一趟提水浇地了,长大了比我这个种了一辈子地的老婆子懂的还多。就是可惜了没报考她喜欢上农学专业。”
  提起自己的孙女许棉,英姨脸上是骄傲和怀念。
  林晴岚听着不自觉想到许棉能靠她种植的爱好和经验在另一个世界安身立命,闯出一片天。
  “英姨,你要不要跟着种植班上几节课试试?我觉得你真的很适合这门课。”林晴岚真诚的建议,英姨有经验而且感兴趣,让种植课肯定是如鱼得水,种植班的两位老师肯定高兴能收一个这么好的学生
  “我真的可以吗?我又不识字,也没读过书,上课会不会听不懂?”英姨指了指自己,有些惶恐。
  “不会的,我们种植班不认字的也有,但是他们的实践成绩很好。”
  回答的是吴阿姨和谢姨,她们身后还有一大群常青树叔叔阿姨们。
  “种植班不需要认很多字,老师会用图片和画讲清楚,不用担心听不懂老师讲课。”
  “而且我们的很多课是实操性质的,就是下地操作,不用每次上课都坐教室里,下地操作你肯定可以的。”吴阿姨兴致勃勃地给英姨介绍。
  谢姨耐心解释:“你有种菜经验,可以教别人。”
  “同样的,你如果想学认字,我们也可以教你。”
  “比如教我怎么种菜,我非常需要有人救救我和我的菜!”王大爷兴奋地举手。
  王大爷作为把水仙认成蒜,把风信子认成洋葱,还要怪它们长得随便的“农学差生”,是种植班老师的“心腹大患”。
  “你教我,我总是把菜认成杂草,全班就我的韭菜长得营养不良,比别人的矮一截,还死了一半。”
  “要是它们再死,我的成绩就保不住了,急需有人帮我渡过挂科危机。”
  “但是你想学认字,就别找我了。找梁妹子,她文学水平高。让我教你,我怕把你带沟里。”
  王大爷的话突然带起“争当小老师”的热潮。
  叔叔阿姨们争先恐后地介绍自己能教英姨什么。
  李叔和老傅的回答也没让众人“失望”。
  李叔信心满满:“我教你玩智能手机,保证不出三个月你就能出师。”
  “我教你点外卖,不用三个月,三十分钟就学会了,我比他要快,而且比他教的东西简单。”老傅不甘示弱。
  “不就是点外卖嘛,我也能教。”
  “我点外卖的次数比你多,我比你熟练。”
  两个人一言不合,又要吵架。
  林晴岚轻咳一声。
  李叔反应迅速地捂住老傅的嘴:“上次的教训忘了,还敢在小林校长面前提起外卖。”
  老傅委屈,“你不是也说了,为什么锅要让我背?”
  “而且,我会的东西只有这个勉强能拿出手。”
  “难道让我教她吃喝玩乐,这不是带坏人家吗,我儿子要是知道了,能跑到学校骂我。”
  众人笑成一团,在欢乐气氛的感染下,英姨也跟着笑得开怀。
  她真诚地向大家道谢,“谢谢大家的好意,遇见小林校长和大家是我这几年最开心的事情了。”
  “谢什么,进了常青树我们就是一家人!”叔叔阿姨异口同声道。
  气氛正好时,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嗓子:“糟糕,忘记评教了。”
  经叔叔阿姨们提醒林晴岚才想起来,前几天行政处的孟文文老师跟她汇报过,到评教的时间了。
  孟文文已经把评教的流程和方法通知给各班老师,让老师们给叔叔阿姨传送到位了。
  所谓“评教”,就是在学期结束前对教师和教学进行一个评价。
  主要是想看看叔叔阿姨们对课程的反馈和建议。
  让学校和老师们明白他们的诉求,之后教学中可以有根据地改进教学方向,这也是大中学校的一个必要环节。
  为了方便叔叔阿姨使用“评教”功能,学校开发了一个专门程序。
  给喜欢的老师点亮笑脸,一键评价,也可以写评语。
  叔叔阿姨有什么说什么,老师们都能坦然接受,他们付出了努力和真心,至少这学期老师们对自己都很满意。
  孟文文忘记告诉林晴岚了,她的名字也在评教系统上。
  第131章 好评如潮
  这天常青树的家崽们回了家,看见自己的上老年大学的爸妈郑重其事地坐在书桌前。
  他们特意打开了台灯,面前放着本子和笔,眼睛不好的还戴上了只有办正事才戴的老花镜,对着手机屏幕一脸严肃地戳着。
  家崽们还以为学校“压榨”老人,给布置了很多作业,问了才知道是在评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