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谢教授摇摇头,当年秦忱忽然失踪,这几年的履历一片空白,去哪里找证书?
  副会长叹气,“这可怎么办好?”
  叶馆长冷笑,“怎么办?你从网线爬过去杀了哈克呀。”
  他的冷笑话让众人笑不出来。
  谢教授的目光落在姜芫身上,话却是对着叶馆长说的,“叶老,您让这位姜小姐来一定是她有办法吧?不如就把这次当成一个考核,如果她能摆平,就加入国博加入我们专家委员会,大家都同意吧?”
  叶馆长给气笑了。
  “你当我老糊涂了?你们一帮老家伙都搞不定的,让一个小姑娘去搞定,茅坑里的蛆都没你恶心。”
  谢教授梗着脖子一脸的傲气,“我看您真是老糊涂,什么人都往这里拉,你才把国博当茅坑吧?”
  叶馆长早就过了退休的年龄,但上面器重他,一直让他镇压在上面,导致很多人都不能发挥,恨他的人可不在少数。
  谢教授第一次公然挑衅,也给众人开了口子。
  大大小小的声音压下来,就是一种公然的叫嚣,要不他自己退要不就让姜芫滚出去。
  姜芫虽然单纯,但又不是傻,很快就看透了其中的猫腻。
  她觉得很悲哀。
  当权力渗透后,就连学术都不那么纯粹了。
  她俯身过去,小声跟叶馆长说了两句。
  老人家先是惊讶,而后瞪大眼睛。
  姜芫轻轻点头,好像让他信任她。
  叶馆长捋捋胡子,终于点了头。
  这一幕都落在众人眼里,不知道他们在搞什么鬼。
  叶馆长淡淡道:“谢教授的提议不错,这件事我会跟上面去谈,交给姜芫来做。不过……”
  说完,他锐利的眼神扫视着以谢教授为首的众人,“要是姜芫她做到了,你们怎么办?”
  谢教授冷冷一笑,“能怎么办?当然让她进委员会,承认她的专家身份。”
  “还不够!你谢闻天要在内部学术网道歉置顶一个月,以后见到姜芫还要叫她一声师姑。”
  谢教授气得脸都青了。
  要是她真能做到,置顶道歉没什么,可让他叫一个20多岁的小姑娘师姑,不是纯纯有病吗?
  对了,听说老东西叫这丫头小师妹,说不定就是给她勾搭的,当了情趣。
  谢教授此时再看姜芫和鹤发童颜的叶馆长,怎么看都有奸情,顿时恶心不已。
  真他妈的一个学术妲己。
  今天,他就要扒了她的狐狸皮,给众人看看她的真面目。
  “好!”他拍板答应。
  叶馆长也不啰嗦,“那就等周一的记者会看结果,散会!”
  第230章 你手里的宝贝,是我的废稿
  散会后,谢教授还是气不打一处来。
  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给秦忱的母亲打电话。
  他们是同学,还是多年挚友,关系一直很好。
  谢教授把会议上发生的事抱怨了一通,最后总结,“你说得对,她就是个靠勾引男人上位的妖精。”
  秦太太杜落梅在老朋友面前说人坏话还是有些不好意思,“这也不是我说的,是白凤,她说姜芫在婚姻续存期间就出轨了陈默知,还生了个女儿,后来默知出事她又跟他分开,回头找周观尘,现在还住在以前两个人的婚房里,纵然这里面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内情,可就凭着婚内出轨这一件事,我就觉得这姑娘不地道。”
  “何止!你没看到她把老叶迷的,老叶那年纪都能当她爷爷了,一口一个小师妹叫着,看得人生理不适,叶家人也不管管,这样老叶死在她床上可怎么办?”
  杜落梅觉得他说得太不堪了,“不会吧,你可别造黄谣。”
  “落梅,在我们这个圈子里,你见到的这种人还少吗?”
  杜落梅叹了口气,“那这样说,周观尘跟她离婚是对的。”
  “对不对你要提防着她,今天我看她那样是在给小忱下绊子。”
  一听这个,杜落梅顿时生气了,“她敢!小忱受了那么多苦好容易回到我身边,要是谁敢伤害她,我一定扒了她的皮!”
  “你知道就好,那女孩儿挺会装柔弱,以后你可不要被她蒙骗。”
  杜落梅冷笑,“我就知道宋叶那种人教不出什么好孩子,果然。”
  提到宋叶,他们都沉默了。
  ……
  姜芫离开国博,在门口又看到了周观尘。
  最近,她总是在各种地方看到他。
  想了想,她上前要说一下房子的事,因为暂时不能走,就需要多住几天。
  可还没等过去,就看到车门打开,一个穿着新中式裙装的女孩走下来。
  是秦忱。
  周观尘替她关上车门,两个人相携走了进去。
  姜芫看了看那相称的背影,不由抽动嘴角。
  挺般配的,但愿周观尘这次觅的良配,幸福美满。
  她回家后,发现李姐和赵姐都在厨房里,一个大盆子里装了老大一条鱼,棉棉看的双眼放光,手舞足蹈。
  姜芫也惊奇,“这是哪里来的鱼?”
  李姐笑起来,“是先生送过来的,他知道您爱吃鱼,这鱼做鱼汤最是清淡鲜美,对奶水好。”
  姜芫确实爱吃鱼,还爱吃刺多的鱼。
  海棠无香,鲥鱼有刺,人生多遗憾。
  因为周观尘不爱吃,在结婚的那几年,翠微湾的餐桌上几乎没怎么出现过鱼这道菜。
  姜芫更不知道,他什么时候知道的自己爱吃鱼。
  迟来的关怀比草贱,更何况姜芫刚看到他和秦忱出双入对,转眼就对自己献殷勤,他到底要干什么?
  姜芫对李姐说:“我最近长湿疹不能吃鱼,做了你们吃吧。”
  李姐还想说什么,可看到姜芫冷淡的眼神,只好咽了回去。
  ……
  时间很快到了周一,从周五晚上到周一这三夜两天网络上几乎翻了天。
  这次,大家不骂明星不骂网红全都骂哈克,都牟足劲等周一上班,看相关部门怎么处理。
  因为哈克用的是个人名义,这上升不到外交层面,最后由古文字委员会来召开记者招待会。
  这次参会人员除了发言人跟各国记者,还有古文字委员会的几位重要领导,叶馆长,副会长以及谢教授。
  姜芫在一堆老学者身边,哪怕她穿着庄重的黑西装,也宛如红花开在枯枝间,分外引人注目。
  记者们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还窃窃私语,猜测她的身份。
  谢教授冷笑连连,这种时候他也明白国家大义是首位的,个人恩怨应该放一边,但叶馆长却不明白。
  这种大事竟然敢拿来捧姜芫!
  他们就不怕云层太高摔死!
  既然他们自己找死,他也不拦着,看看最后平不了事,上面怎么收拾他们。
  发言人五十多岁,五官硬挺话语犀利,几个回合间就把提问的记者怼的张口结舌。
  但无论他怎么舌灿莲花,一个重要的问题摆在那儿,说哈克没有证据,那么华国同样没有证据。
  死文字遇到了逝去的专家,连这段历史都要无证吗?
  最后,伊兰的记者终于站出来,他竟然连线了哈克,亲自来讨要说法。
  这给现场造成了不小了混乱,好一会儿才安静下来。
  哈克上次以学者身份来访问还得到了热情接待,这次他原形毕露,恶劣的脸上满是算计。
  “你们华国要是拿不出证据证明,那么下次跟你们对话的可不是我了,而是我们的外事部。”
  他这话可没什么威胁力度,华国从来就没有怕过谁。
  只是这事儿不掰扯清楚了,事后各国都会拿着当玩笑开,踩在华国的脸面上。
  发言人面无表情地看着哈克,“我们华国有句话叫求仁得仁,你要证据,我就让一位世界古文字协会认证的金夏文专家翻译翻译你羊皮卷上的内容。”
  此话一出,不但哈克愣了,连谢教授他们都愣了。
  他们不约而同看向门口,甚至忍不住窃窃私语起来。
  “老谢,世界上还有这样一位专家?你听说过吗?”
  谢教授摇摇头,“没听说,不是华国人吧?”
  就在众人的猜测中,姜芫站了起来,面对惊异的目光,亮出自己的证书,然后落落大方地对哈克说:“哈克先生,您手里的那份羊皮卷内容就由我来翻译。”
  哈克看着姜芫,一段时间没见,这女人更漂亮了,也更出乎他的意料。
  他知道她懂点金夏文字,可没想到她竟然有含金量这么高的证书。
  在她拿出的那一瞬,他就知道自己输了。
  果然,姜芫娓娓道来,讲述了一个异族王朝春耕秋收的故事,讲完后,她还晒出一组图片,“这是我们在海屿市海底沉船里打捞上来的瓷器,上面的文字恰好就是羊皮卷的内容。”
  众人看着一个个花瓶上的文字,虽然不认识,但跟羊皮卷的很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