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与顾氏一样,皇后说话时,语气温柔,让人不自觉的便想靠着她,听她轻轻说话。
  师菡恭恭敬敬的给皇后行了一礼,笑着抬起头,道:“许久不见,娘娘一切可还安好?”
  皇后萧氏,虽年过四十,可保养得当,皮肤光滑,眸光清澈,像是汩汩清泉中的水光。饶是皇后深居简出,皇贵妃掌管后宫,这些年,也从未有人能够越过皇后去,成为后宫之主。
  萧皇后神情温柔,指了指旁边的白菜,无奈道:“本宫一切都好,不过,午膳要委屈你吃素食了。”
  闻言,师菡莞尔一笑,倒是不太在意。
  说是吃素食,可皇后宫中的厨子,哪怕是做素食,味道也是一绝。
  皇后换了一身浅色华服,端庄得体,素雅贵气。
  她一边给师菡夹菜,一边不咸不淡的说道:“不必与高贵妃置气,她也是个可怜人,入宫这么多年,还不容易指望着母凭子贵,还没过上想要的日子,就被母族一脚踩进泥坑里。”
  师菡也是此时才知道,自岷州事发之后,夜斐然连夜回京请罪,与岷州高家划清界限,至今还被禁足在怜恩殿内,高贵妃更是被厌弃,至今连陛下的面儿都见不着一面。
  不过,师菡倒是觉得萧皇后说这话时,似乎一副见惯不惯的模样,平平常常,只像是在说家常。
  “多谢娘娘庇护。今日,想必要见我的是陛下吧?”师菡不是不懂事的人,昨日圣旨都传下来了,今日入宫却得了消息,说是皇后午间设宴,想必,是皇后故意在拖延时间。
  见师菡通透,皇后也不藏着掖着,笑着拉着师菡的手,“我挺喜欢你的。”
  师菡一怔,随即波澜不惊道:“多谢娘娘厚爱,臣女受之有愧。”
  “景王府那臭小子爱慕你,是他眼光好,你心悦他,是他的福分。几时成亲呀?”萧皇后垂眸看向师菡手腕上的镯子,似是感慨颇多的模样。
  师菡低下头,想到喻阎渊,忽的扯起嘴角笑了起来,柔声道:“得他所爱,三生有幸。至于成亲嘛…”
  一个人一生,能遇到一个喜欢的人,本就不易。若是那人恰好也心悦于你,更是不易中的不易。师菡是幸运的,前世懵懂无知,错过了他,幸好,今生她把他找回来了。成亲之事,她随时可以,只是,眼下绝非良机。
  “你若是应允婚事,他必会高兴的连自己叫什么都忘了。不过,你们尚且年幼,先让他急上几年也好。”
  皇后说着,恋恋不舍的收回视线,继而给师菡盛了一碗汤,轻声道:“今日陛下找你进宫,想必也是为了景王府岷州谋逆一事,此事无论真相如何,你该明白,陛下要的,是一个什么答案。”
  陛下要的答案。
  景王府好不容易调令,皇帝自然希望他就此继续凋零下去。谁知一个南疆内乱,纵然景小王爷亲去南疆并未公开,可能够朝夕之间平定内乱,定军心,稳稳固边境守将与城防官的人,除了景王府的小王爷,再不做第二人选。
  景小王爷,虽跋扈,不务正业,可在皇帝陛下的心里,始终是一团解不开的谜,更是一根刺。
  思及此,师菡深吸了口气,眼神坚定道:“今日,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保他平安无虞!”
  第221章 朕,不打听话的孩子
  “你既这么说,我就安心了。”皇后重新拿起筷子,温柔的给师菡布菜。
  “世家子弟,尤其是景王府和长公主府在背后,他的婚事自然是轮不到自己做主的。那年陛下原本是有意给他定下一门婚事的,他却一口回拒,陛下以为他心性不定,因此动了怒,当众责罚了他,在床上卧了一个多月,这才能下地。后来陛下又问他,娶还是不娶,他却说,自己已有心仪之人。陛下问他,心仪何人,他打死不肯说,只道是,既未两情相悦,何必给姑娘徒增烦恼。我也是后来与长公主闲聊时,才得知,他歆慕之人是你。”
  这些过往,师菡全然不知道。
  准确的说,关于喻阎渊曾经的一切,师菡都是模糊的。前世她不曾将注意力放在喻阎渊身上,今生更是在国公府忙的焦头烂额,全然不曾知晓,那个少年,原来那么早就为自己吃了这么多苦。
  师菡眼皮微微颤动,胸口闷闷的疼。
  “不知娘娘为何告知我这些?”
  她知道皇后是好人,也并非是对皇后有所怀疑,只是想知道,皇后的目的。
  皇后定定的望着师菡,拉着她的手,一字一句道:“好孩子,你只要知道,你是他唯一的软肋,只有你好,他才能安然,记住了吗?”
  她知道自己是他的软肋,可什么叫做她好,他才能安然?
  然而,不等师菡想明白,殿外便传来太监的声音。
  “娘娘,陛下马上用完午膳,故而特派奴才来请师大小姐去太极殿。”
  师菡眉心一跳,心情忽的沉重起来。
  皇后优雅的放下筷子,闻言,眼底满是厌恶的垂下眼帘,冷笑道:“本宫留个亲近人陪我用膳,如今也不行了吗?”
  一听这话,满殿的人跪倒一片,齐声高忽:“奴婢,奴才该死!”
  放眼看去,满殿的后脑勺。师菡叹了口气,起身恭敬道:“娘娘,臣女也该告退了,来日,臣女必定进宫给娘娘请安。”
  皇后点点头,拍了拍师菡的手背,欣慰的答道:“好。”
  师菡原本今日一进宫就该去拜见皇帝的,结果被皇后中途劫走,虽是拖延了不少时间,但该来的也不会少。只是,师菡怎么都没想到,自己跟着太监到了太极殿后,殿内竟是无人。
  太监领完路,便躬身告退。
  师菡忙拦住太监,“不知陛下何在?”
  总不能丢下她一人在这儿吧?
  太监垂着脑袋,恭声道:“师大小姐尽管候着便是,陛下的事儿,奴才不敢多嘴。”
  说完,太监似是担心师菡抓住自己问个没完,连忙弓着腰飞快的退出去了。
  太极殿乃当今陛下日常处理政务,召见朝臣的地方。而当今皇后,师菡对他并不算太熟悉。前世夜斐然入主东宫后,皇帝大病一场,政务几乎都交给了夜斐然,有时候连早朝都不上。
  因此,师菡对这位陛下的脾性,了解的倒没那么多。
  不过,想必皇帝陛下也没想到,他曾最不看好的儿子,最后能继承他的大统吧。
  师菡恭恭敬敬的站在桌案前五米开外的地方。桌面上的奏疏并未合上,以师菡的眼力,隐约可见一封写着岷州的奏疏。她心下‘咯噔’一沉,既想知道奏疏里写的是什么,却又清楚的知道,这里是皇宫,稍有差池,便是丢脑袋的地方。
  然而,师菡不知道的是,此时太极殿外殿,皇帝陛下已经站在角落里盯着她看了许久,一边看,一边点头,“如此女子,老七的确配不上她!”
  太监总管花莲公公一脸无奈,撇嘴道:“陛下的皇子,看上谁,都是她们的福分。”
  “哼!朕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你说,她会去看那封奏疏吗?”
  皇帝故意将岷州的奏疏放在最上面,又可以的调走了所有人,此时整座大殿内,肉眼可见的只有她一个。花莲摇摇头,笑的一脸淡定道:“陛下心里明明有答案,还要问老奴?这是帝师心尖上的宝贝,怎么会这点分寸都没有?奏疏,师大小姐必定是不会看的。”
  事实证明,花莲公公赌对了,师菡当真站在桌案前,一动不动,连眼神儿都没瞟一下,宛若没看见那封奏疏似的。
  老皇帝名唤夜缙澈,当年靠着长公主一手扶持,方才荣登大统。这些年,对景王府和长公主的偏宠天下皆知。因此,此番宫良率兵直逼城下,揭发景小王爷谋逆之事,才更让人震怒。
  当今陛下还没表态,朝臣和百姓都快将景小王爷骂了个祖宗十八代了。当然,追根溯源,连皇帝也给骂进去了。
  也不知等候了多久,师菡只觉得自己两条腿儿都快软了,殿外,这才传来太监的高唱声。
  “陛下驾到。”
  师菡没回头,径直跪下行礼。
  夜缙澈一袭白色常服从外面走进来,瞧着颇有几分闲庭漫步的感觉,经过师菡的时候,似是脚步微微有所停顿,紧接着,便走到玉案后坐下。
  “帝师家的小丫头,转眼,都这么大了?”
  老皇帝的声音听起来不像是生气,倒像是长辈日常关切晚辈。
  可面对老皇帝,师菡自然不敢如同像是面见皇后时那般放松,天心难测,这四个字,不是说说而已的。
  师菡露出标准笑容,不卑不亢道:“多谢陛下记挂,微臣替外祖父向陛下问好。”
  她自称微臣,便是与帝师府和国公府撇清,表明自己国子监博士的身份。
  今日无论老皇帝要问什么,总得顾忌这一点不是?
  果不其然,老皇帝眉头微微蹙了蹙,随后轻笑一声,“朕差点忘了,你就是那个朕钦点的武学堂掌事之人。写的一手好文章,还能通过国子监层层考核,年纪轻轻,便执掌武学堂,小丫头未来可期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