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没有人知道准噶尔这位骁勇善战的年轻汗王到底丢失了什么珍宝,竟不惜生灵涂炭,挑起兵祸。
  “我去问问。”吕云黛听得云里雾里,决定亲自去问问策零。
  她趁夜赶往三十里外的准噶尔军营,赫然发现策零竟在此地囤积重兵。
  到底是什么至宝?总不会狗血烂俗的说她是至宝吧。
  吕云黛立即否定这荒唐的猜测,她了解策零,他素来以大局为重,绝不会任性妄为,儿女情长。
  她正要潜入准噶尔军营内,竟听见莲山南麓杀声震天。
  吕云黛赶忙赶往莲山南麓,果然瞧见四爷正与策零在交战。
  吕云黛心急如焚,赶忙冲到二人马前。
  “汗王息怒,您到底丢了什么至宝?我愿意为您尽力寻回。”吕云黛闪身将四爷挡在身后。
  策零满眼失落,眼眶发红,朝着被芸儿护在身后的无耻亲王怒喝:“定是他!是他不知在何时偷了我的骨笛!我日日都佩戴,只有他才能如此神通广大。”
  胤禛轻蔑嗤笑:“汗王甚至不知在何时丢失此物,那说明这贴身佩戴之物,对汗王并不重要。”
  “都是骨头,汗王又如何能区分真假?”简直强词夺理。
  “骨笛?”吕云黛想起早年间送给策零的定情信物,没想到他竟幼稚的为了区区骨笛开战。
  “那骨头本汗日日摩挲,自是记得。”
  “既记得,又如何如今才来兴师问罪?”胤禛嘲讽道。
  “那是因为我这几个月都在寻绳子,绳子断了,我找不到一样的绳子,才没有佩戴着。”
  策零气的面色铁青,悬挂骨笛的红绳不知为何断裂,他特意让人去中原寻一模一样的红绳,没想到却被人钻了空子。
  他日日都会摩挲骨笛,自然察觉到手感不对。
  世间能如此无聊盗取骨笛之人,只有是眼前这个无耻亲王,再无旁人会对骨笛下手。
  “汗王,可否就当那骨笛被我收回,请汗王立即撤兵可好?”吕云黛无奈的转头瞪一眼四爷,不用猜就知道肯定是四爷派人偷走的。
  他那小肚鸡肠的性子,哪儿能容下她的骨头佩戴在别的男子身上。
  “把骨笛还给我,你已夺走她,为何连骨笛都不放过,强盗!无耻之尤!”策零气的破口大骂。
  “本王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若不退兵,再战便是,何必啰嗦。”胤禛不屑轻笑。
  “汗王息怒,请容我回去找找。”吕云黛气哼哼抓住四爷的缰绳,拽着他的坐骑拔步离开。
  今日前来迎战的数百亲兵都是王爷的心腹,此时一个个垂着脑袋乖乖跟着离去。
  策零亦是只带着心腹前来,倘若那无耻亲王再敢敷衍他,他明日就下战书开战,再不是今日这般客气。
  吕云黛牵着马儿走出百步,忽而腰肢一紧,被马鞭卷起,落在四爷怀中。
  “爷是不是偷走了骨笛?别闹了,快些拿出来还给他,又不是什么价值连城之物。”
  吕云黛没料到四爷竟会如此幼稚的去作弄策零。
  “爷不知你在说什么。”
  “成!”吕云黛不再多言,回到军营内,她趁着四爷被参将请走,悄悄来到四爷的书桌前,从暗格里取出个巴掌大的匣子。
  四爷无论去哪儿,都会带着这个匣子,奴才们都戏称那是四爷的聚宝盒,都在好奇那匣子里到底装着什么宝贝,值得四爷到哪儿都带
  着。
  吕云黛虽拿到匣子,但却束手无策,那匣子的材质极为特别,像是金属,但却触感温润,只有一个方形的小凹槽,该是锁眼。
  钥匙不知在哪,可她从未瞧见过苏培盛有方形的钥匙。
  倏地,她攥着挂在脖颈儿上的私章,迟疑片刻,她将印章按入凹槽。
  只听匣子内传来一阵机簧运转的咔哒声,吕云黛心中窃喜,也不知四爷的宝贝匣子里到底藏着什么稀世珍宝。
  她打开匣子,脸上的笑容僵硬一瞬,继而满脸通红。
  怎么有几撮毛??
  毛质细软,显然不是他自己的头发,而是..咿..竟然是孩子的胎发。她顿时满眼笑意。
  总共有四搓绑着红绳的胎发。
  显然是小阿哥们的胎发,她记得每一个孩子满月剪胎发之时,都是四爷自己亲自执金剪。
  他还真是不折不扣的好阿玛,竟将孩子们的胎发带在身边。
  将胎发放好,吕云黛的目光落在被黑缎包裹的物件上,打开黑缎,她诧异不已。
  为何有两个骨笛?她的骨笛当年不是丢在草原了吗?为何会在四爷手里?
  好啊!哼,原来四爷不仅偷了策零的骨笛,还偷了她的。
  吕云黛将骨笛攥在掌心,再次将目光落在匣子内,那匣子拢共有三层,第一层藏着的物件就如此让人匪夷所思,也不知被四爷深藏在第二层与第三层的又是什么稀罕物。
  第一层还剩下一封信,吕云黛好奇展开信笺,倏地手里一空。
  情急之下,她只瞧见殉,暗六,儿臣几个字眼。
  殉??吕云黛顿时毛骨悚然,岂有此理,四爷竟想让她殉葬!!
  他连死都想算计让她殉葬!
  吕云黛胆寒的转身看向正在焦急关匣子的男人。
  “爷不是要让奴才殉葬吗?现在就殉吧!”吕云黛眸中忍泪,朝着那人伸出脖子,将佩剑递给他。
  “胡说什么!”胤禛没料到她会打开这匣子,此时听到她满口的殉葬,一头雾水。
  “奴才都瞧见了,爷亲笔写的。”吕云黛愤恨瞪着四爷手里的匣子。
  “吕云黛,到底你何时才能全身心信任爷?哼!”胤禛取出私章,打开匣子,恼怒的将他书写的遗书丢给她。
  气的拂袖而去。
  吕云黛接过那封信,展开一瞧,登时尴尬抬眸看向四爷,可哪里还能瞧见他的身影。
  没想到四爷竟留下了遗书,洋洋洒洒的内容都是如何安顿几个小阿哥以及对康熙爷的溢美之词。
  原来他写的不是殉葬,而是在向康熙爷呈情,若他殉国,求康熙爷将大阿哥生母暗六吕氏交给大阿哥弘晖照料。
  看落款时间,竟是在与准噶尔大战之时,那时她刚诞下大阿哥没多久。
  他或许担心战死疆场,才留下这封遗书。
  他竟在那时就开始安排他的身后事,安排她的归宿,吕云黛忍不住潸然泪下。
  此时那人忽然急步踏入帐内,伸手抢夺她手里的骨笛。
  “这是奴才的..”吕云黛愧疚的不敢抬头看他。
  “呵,你别忘了!你是爷的!”胤禛抓住她的手腕,将骨笛夺回来。
  “爷藏骨笛做甚?”
  “陪葬!”胤禛冷冷嘲讽道,她即便死,骨头也不能离开他。
  势必要与他葬在一起!哪儿都别想去。
  “....”
  她小心翼翼伸手,想握紧他的手,却被四爷轻轻推开。
  “哼,有些人平日里在财神庙长跪不起迷信至极,却半点不知忌讳,连身上的骨头都随便乱送!”
  “你当真不知骨殖不全,则魂魄永不超生,无法。轮回?再无来生?”
  “就是就是,六子,连我们当太监的都知道这个理儿,势必要与割下的宝贝一起下葬,方得圆满,如此才能投胎入轮回。否则魂魄只能禁锢在残缺不全的尸骸中,永世不得翻身。”
  苏培盛表情极为严肃。
  吕云黛被四爷主仆二人严肃的措辞吓着了。
  “爷,那可千万要保存好奴才的骨笛,呜呜呜完了,奴才做这对儿骨笛之时,还削掉一大半的骨头,这该如何是好啊!!”
  吕云黛欲哭无泪,早知道就把取下的两根肋骨完整保存好,再化成灰咽回去。
  此时暗二气喘吁吁站在帐门外:“王爷,准噶尔下了战书,明日在莲山以东开战。”
  第72章
  “他真是糊涂。”
  吕云黛气窒,准噶尔才脱离战火休养生息没几年,压根无力与大清开战。
  “我去与他说清楚。”吕云黛心急如焚。
  “你以为那废物还能与爷背水一战?笑话!”胤禛轻蔑嗤笑。
  这些年来,那废物简直愚蠢至极,竟在准噶尔组建西洋火铳军,甚至还请来洋人训练准噶尔莽夫。
  洋人的奇技淫巧,又如何能抵挡大清八旗雄狮,简直不自量力。
  “传令,即刻点兵一万出征!”
  一万人,足以将那些草原莽夫打得满地找牙。
  此时吕云黛反而罕见的沉默,并未阻拦四爷。
  她记得历史上雍正帝在军事方面简直不堪一击,甚至在雍正九年打了鸦片战争前最惨烈耻辱的败仗——和通泊之役。
  和通泊之役,雍正帝与一生死敌策零鏖战,却一败涂地,他输在瞧不上西洋的奇技淫巧,最终被策零的大军逼得八旗将士割辫血战,大批将领与权贵自杀殉国。
  此战造成十三名将领殉国,使得雍正朝军事人才断层,一个能打仗的将领都没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