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小青梅不争了(重生) 第90节

  而她似乎渐渐明了,明了姑母为什么答应王夫人的求见了。
  “怕你,借此机会,向前一步,临朝称帝。”
  萧芫脑中嗡得一声。
  “他们都担心,担心乾阳老王爷倒了,端王被圈禁了,若先帝再一去,便再无人能制衡你。”
  “这个最怕的人,正是先帝自己。
  若李氏江山在他手中亡了,他便是死,也不能瞑目。”
  至亲至疏夫妻,到头来最忌惮的,竟然是枕边人。
  先帝病重,姑母当年身为皇后,就算不曾亲自照料,也会每日过问,盼着他能早些痊愈。
  可是先帝竟然,就这般看待呕心沥血为他打理江山的发妻吗?
  若不是为了他李家江山,姑母当年何至于那般辛劳,连自己的身子都顾不上,连……腹中的孩子,都没能保住。
  萧芫气得再站不住,准备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替姑母骂一顿再说。
  可刚在屏风处露了半个身子,就被王夫人的话震在原地。
  “所以,他将主意打到了你肚子里的孩子身上。”
  声线沧桑,王夫人低低佝偻着腰。
  隔着明明暗暗的光线,隔着一整个宽阔的殿堂,萧芫看见了姑母的眼。
  她望不到汹涌的波澜,甚至看不到丝毫的惊痛与哀伤,那目光同往常一样,只是……平静得有些死寂。
  下一刻,姑母看到了她,嗔怒与责怪又提起生机。
  萧芫抿唇,倔强地摇了摇头。
  “要害你的人太多,他只需要稍稍放任。但,你身边不止宫中的人,还有萧家人。”
  “这很好办,你刚正不阿,行事不偏不倚,连最亲近的臣工都是直臣能臣,萧家是占了好处,可在他们眼中,远远不够。”
  太后:“你是说,萧正清?”
  王夫人摇头:“我不知。”
  萧芫眼前模糊成了一团,泪滴下去,湿了青砖。
  除了姑母的亲生弟弟,她的亲生父亲,还能是谁呢。
  她的祖父,一共就只有一儿一女。
  当年朝纲祸乱,危在旦夕,姑母在外宵衣旰食地力挽狂澜,在内,却被夫君和亲人一同釜底抽薪,失了自己的骨血,落下多年的病根。
  他们怎么能这么残忍啊!
  尽心竭力,就只换来这样的背叛吗?
  要让姑母如何自处啊。
  “后来的事,你应该都知道。我想说的,也就是这些了。”
  太后颔首,“你去吧,去寻宣谙暂且安置。”
  王夫人缓缓直身,双手向前相握,拱手弯腰,举过头顶,双膝跪地,深深三次叩首。
  “臣妇,谢皇太后殿下恩典。”
  风穿堂而过,仿佛有无形无尽的箭雨萧萧呼啸,不知穿透了何人的心房。
  倏然之间,天色暗沉如墨,随着一声轰隆巨响,大雨终于倾盆。
  萧芫绕过屏风,锦履在青砖之上映出模糊的倒影,耳边好安静,安静得只有风声和雨声。
  踏上台犀,她蹲在了姑母身前,以最熟悉的姿势,枕在姑母膝上。
  太后同样以掌抚过她的长发,可一向温热的手掌,却有些冰凉。
  萧芫泪水停不下来,湿了姑母的深衣。
  太后端坐着,脊背从始至终都是最雍容的弧度,眸光宽容地包容着前方,包容着这一整间肃穆恢弘的大殿。
  也包容着万载千秋,高堂之上这个最尊贵的位子。
  在萧芫眼中,姑母足以与那些最伟大的帝王相较。
  是姑母,将烈宗留下的,散落破碎的砖瓦一片片拾起,几十年的辛劳,对抗内忧外患,才让她所生之世有了繁华与安泰的模样。
  是姑母教导了李晁,教导了下一代能够扛起天下的君主,所谋之深远,覆盖了整个江山社稷的百年之计。
  他们不明白姑母的心,只以小人之腹想着眼前利益,一片片尖刀刺向姑母,让姑母身后千疮百孔。
  萧芫真想让他们全都消失,一开始就不要存在于这个世上。
  太后始终没有低头,只是良久,一声轻轻的叹息,淡得像云雾随风飘散。
  殿外风雨拍窗,檐下雨珠如帘,雷声不再,只余愈响的雨点绵密而长久。
  太后嗓音很缓,只单纯陈述着。
  “当年,你祖父让予嫁给先帝时,予一开始并不愿意。”
  “是先帝找上门来,承诺和予共治天下,要将这个破碎的江山重建起来,予被他口中的愿景吸引,最终答应。”
  “他也确实做到了,成婚的那些年,他事事以予为先,哪怕意见和予相左的,是他自己。”
  自嘲般笑了一声,“予不是没有怀疑过,当年他病好后,对予不知比从前好了多少倍,日日宿在予的宫中嘘寒问暖,对予定下的事再没有二话。”
  “却一直心事重重,后来御医说,他是郁结而亡,予还以为,他是忧心边关。”
  萧芫仰头,“可是,为什么呢?”
  那也是先帝自己的孩子啊。
  “傻芫儿,”太后抚过萧芫的额角,微凉的手已然温热,“因为,他想要的,他们想要的,并非仅仅是予腹中的孩子。”
  萧芫眼神恍惚一瞬,身子猝然打了个寒颤。
  渐渐反应过来后,血脉骤凉,如坠冰窖。
  面色白得不成样子。
  ……是什么意思?
  是说,当年先帝,和萧正清,都想要姑母的命吗?
  是了,那时姑母离临盆不远,女子生产本就是一道鬼门关,更何况是胎儿那么大的时候强行用药呢。
  女子因生产而亡太常见了,谁都不会怀疑,是最好的动手时机。
  萧芫紧紧抱住姑母,身子不受控地发颤。
  原是如此。
  原是如此啊。
  至亲之人的背叛与歹毒,才是最最伤人的。
  让人如何不心碎,又如何能撑得住呢。
  前世,姑母本就因为黔方惨案焦头烂额,陈年旧疴积重难抑,又突然得知了这样的真相……
  短短几日就能挺过来,能抱着她安慰,已是很好了。
  太后揽住萧芫,拍着她的背。
  眸光倾垂,含着看破世事的悲悯,“这样的事,芫儿,若非你如今掌管内宫,已能独当一面,我不会让你知晓。”
  “帝王家的猜忌,信任与利用,总是顷刻之间,便全然变了。”
  “予不怀疑先帝的真心。”
  “一开始和予共治天下的彼此信任是真的,后来忌惮想除去予也是真的,最后,对予的补偿与愧疚,更是真的。”
  “人心本就难测,更何况,是帝王之心。”
  萧芫不住地摇着头,泣不成声,“芫儿就不会变,芫儿对姑母的心,永生永世都不会变。他们变了是他们的错,和姑母无关,姑母本就是对的。”
  太后笑了,“傻丫头,这世上像你这样傻的,能有几个啊。”
  “姑母不许说我傻。”萧芫哭着看向姑母,“芫儿巴不得世上所有人待姑母之心,都和芫儿一样。”
  太后为她抹去泪水,娇嫩的小脸哭得红彤彤的,这般惹人怜。
  “莫哭了,往事再如何,也都已过去了。”
  “这个时辰呐,也该歇息了。”
  第78章 雨霁
  云如染墨, 不住地翻滚搅动,晌午时分,竟宛若夜半。
  内殿里, 萧芫细心将所有门窗关紧,在靠外的地方点亮寥寥几盏灯烛。
  低头,竟在烛下看到了个熟悉的锦盒。
  她一手将锦盒拿起,一手端着盏烛台, 回到了姑母榻前。
  烛台放在榻边小几,她抱着锦盒, 矮身坐在脚踏上。
  明亮的声线刻意放缓,放柔,“姑母,岳伯伯他们又来了信啊。”
  太后半靠着引枕,闻言掀开眼皮,牵了下唇角, 笑叹:“是啊,予竟然忘了。”
  萧芫:“姑母, 我给您读岳伯伯的信吧, 就像小时候您读故事哄我睡觉一样。”
  太后很轻地应了一声,闭上眼。
  萧芫低头,发现自己看不清字, 忙悄悄抹了把眼,从头开始,一个字一个字认真地读……
  世上欺瞒、陷害、憎恨之人不知凡几, 可总有无私、关爱, 为一人、为大义,不计后果向前之人。
  满腔赤诚, 字字句句间再规整也遮不住的真心关怀,明灯一般渐渐驱散所有阴霾。
  萧芫自认不是什么好人,她直来直往,虽不曾主动害人,但也不知倚仗姑母权势明里暗里报复过多少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