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天光乍泄,林书阁被禁足府中,没了政事烦闹,倒也难得过了一段清闲的日子。
  阳光正好,他早上将书房里的书拿出来晒了晒,意外翻出当年谢谌送给他的一本游记,如今想来,应当是老张写的。
  林书阁躺在榻上,百无聊赖地翻看着,老张从前倒是足迹遍布西北,事迹也写得新鲜有趣,他不觉看入了迷,不知以后还有没有机会也走一遭。
  “大人可真清闲,外面可是满城风雨,人人自危。”
  林书阁打眼一看,竟是贺青燃,“你胆子倒大,竟敢此时来找我?”
  “我原先就是大人部下,谁要说说去,况且明眼人都知道,陛下虽说将你禁足,又停了职,但并未罚你,反而因这流言抓了不少人,明明就是不想怪罪大人,谁还敢在这节骨眼管我与大人见面呢?”贺青燃说完,见林书阁没动,也没客气,坐下给自己倒了一杯茶,“还是大人府上的茶好喝。”
  林书阁笑道:“说吧,又发生了什么大事?”
  “大人怎么知道有大事发生?”贺青燃问道,说完心中猛得一惊,“这次难道又是大人……”
  见林书阁没否认,贺青燃惊得张大了嘴巴,“大人知道此事幕后主使是廷尉大人?”他心中千涛骇浪,抬头看着林书阁镇定自若的样子,“大人真知道?你是如何得知的?”
  “猜的,幕后之人的处事风格与从前借仲宣身世大做文章很像,当时陛下曾让阮大人与廷尉大人彻查流言之事,可后来却不了了之,我后来想了想,自己查自己,自然没有结果。”林书阁说道。
  传言大多属于捕风捉影,可确实好用,幕后之人端坐人后,只凭借三言两语便可以将别人卷入漩涡之中,若操作得当,大多能全身而退。
  这次不只是揪出一些小官员吗?若不是林书阁让人查的时候感觉实在太过熟悉,也不会往深了想。
  贺青燃又敬又畏,对林书阁道:“那大人可知廷尉大人为何要这样?剿灭丁党之际,他投靠陛下,陛下因他弃暗投明,并未追究其过,反而继续让他担任九卿之一的官职,他如何看不清局势,非要做此事呢?”
  “名利动人啊,阿燃,陛下灭掉丁党之后例行封赏众人,廷尉府因从前丁党众多自然多有空缺,于是廷尉大人自觉被架空权力,心中怨愤难当。”
  林书阁与易池打过交道,知道此人看重利益,永元帝当时为了削弱丁党势力,主动拉拢他,易池也被功名利禄迷了眼,果然弃了在他看来即将一败涂地的丁岩何,投了永元帝。
  可丁党一除,永元帝却并未重用他,易池做事反而掣肘甚多,他定会觉得是永元帝在针对他,尤其是看到阮青昀、林书阁等人一个个被委以重任之后,心中愤懑尤甚。
  而朝中与他同等想法的必然不是少数。
  “所以他才借助此事浑水摸鱼,想坐山观虎斗,不论是陛下还是大人,不管谁输谁赢,对他们都有好处。”贺青燃醍醐灌顶,喃喃道。
  他一拳砸在手上,“可真恶毒啊,陛下没有追究他的过错,他竟然如此行事?若陛下真信了传言……唉,不过事情既然已经查明,想必陛下要放大人出来了。”
  林书阁淡淡笑道:“不会。”永元帝又不是因此事才将他禁足的,猜疑之心,再加上他当日顶撞天子,藐视君威,永元帝应当是还没想好要怎么处置他。
  “为什么啊?大人,文武百官都在猜陛下究竟为何要将你禁足,有人说是因你与谢校尉关系的缘故,还有人说你却与传闻一致,果真包藏祸心,”见林书阁轻飘飘瞥来一眼,“我自然知道大人忠肝义胆,怎会有此等心思,不过大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没什么,是我冒犯陛下。”林书阁低声说道。
  贺青燃呆愣愣地看着他,果然林大人才是陛下近臣,冒犯陛下也不过被禁足而已,看现如今的情况,谁也说不上哪一天就被放出去官复原职了。
  他呆滞的表情太过真实,林书阁笑道:“不说这些了,南郡开发之事如何了?梁王殿下可已经出发?”
  知道林书阁不想再谈此事,贺青燃将想问的话咽了下去,回道:“陛下颁布旨意,命苍溪郡守和郁原郡守奖励耕织,劝课农桑,普及防疫,开垦荒地。还让梁王殿下将新粮种带去了边远几郡,每年税粮可以缴纳新粮种和棉花代替。”
  官方带头种植新粮,又纳到赋税体系中,想必土豆、棉花等物在南方各郡很快就会普及开来,一代代开发下去,必定能再现后世南方富庶,不知道自己有生之年能否见到这样的盛况。
  和贺青燃聊完之后,林书阁在心中默默算着日子,既然事情已了,罪魁祸首已经伏诛,他也该动一动了,总不能一直待在家里吧。
  战旗蔽日,谢谌咬着绷带将伤口处理好,看着眼前来投降,跪伏在地的右贤王,“何歆,给燕都写一封战报,就说大军不日即将押送匈奴右贤王和由谷蠡王返回燕都。”
  “是,大人。”何歆回道,声调铿锵。
  第221章
  清晨的阳光掠过地平线, 天边火红一片,整个天空氤氲着淡淡的雾气。突然,一片军旗刺破了清晨的寂静, 旗帜连成一片,与远处的天边交相辉映。
  接着, 马蹄声如闷雷一般响了起来, 惊起了一群飞鸟, 也惊醒了燕都城内的士卒。
  士卒醒了醒盹,站在城墙上远远望去, 只见高高扬起的“谢”字旗朝这边极速行来,他大喜道:“大军凯旋,快去禀告诸位大人,大军凯旋。”这话刚喊完, 城门内外顿时热闹起来, 进进出出的百姓也听到了刚刚士卒的喊声,不约而同往前挤。
  清晨街道上的商铺也开了不少,听到这边的动静, 纷纷探头询问发生了什么事。在被告知谢校尉打了胜仗回来之后,霎时人声鼎沸,一个个往城门涌去,势必要凑这个热闹。
  几名士卒连忙上前组织秩序, 为大军清出道路。
  谢谌策马走在最前边,一见到他,围观的百姓高声欢呼起来, 谢谌与虎贲校尉、屯骑校尉等人见过礼,心中隐隐带着期待,目光一寸寸巡过路边的人, 左找右找也不见林书阁的身影,连林萱和林清远都不在。
  “大人在找什么?”何歆看到他的动作问道。
  “这你都不知道,定然在找林大人啊,不过我也没看到他在何处,是不是在府内等着大人呢。”老张脖子伸得老长,四处张望着。
  “不对啊,咱们大人今日归来,林大人怎么会不来迎接?”何歆越想越不对劲,不由自主地看向谢谌,谢谌朝他点点头,何歆了然,即刻下马去打听了。
  大军继续前进,谢谌得先去拜见永元帝,身后跟着的匈奴贵族好奇地看着燕都,他们见过定远郡的繁华,只觉得汉人治国生产确实有一套。
  没想到今日见到大燕都城才知道什么叫一国之都,街边的商铺琳琅满目,各种布匹、瓷器、吃食应有尽有,房屋建得巍峨高耸,连路边行人都穿着十分光鲜。要不是得先去朝见大燕皇帝,他们必得先下马直奔商铺而去。
  何歆很快回来,悄声与谢谌将最近发生的事说了,当听到何歆说永元帝不知为何将林书阁停职禁足,至今已半月有余时,谢谌握着缰绳的手青筋暴起,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大人,”老张小心翼翼道:“我们得先进宫,有什么事等见完陛下再说。”
  见他眉头紧锁,面沉如水,何歆也道:“林大人只是被禁足,”刚说完就迎上了谢谌的冷眼,他硬着头皮道:“可见必定不是什么大罪,我们见完陛下再与林大人详谈。”
  谢谌眼中犹带冷意,心中冷哼一声,还能因为什么事,他一甩马鞭,带着众人策马而去。
  何歆急急跟在他身后,就怕他一个不顺心跑回林府,直接把林大人从府中抢出来,再去找陛下问个说话。
  后面又看他是朝宫城的方向而去,这才放下心来。
  云福宫内,永元帝早就收到了今日大军凯旋的消息,大捷的战报也早就放在他案头了。
  这次远征匈奴,大败匈奴主力,右贤王和右谷蠡王率众来降,只剩呼尔克与左贤王西逃而去,大燕彻底掌握积微山以西广阔土地,疆域空前扩大,说不定可以再现前朝在西域的壮举。
  他扫了一眼丹陛之下一众文武百官,龙心大悦,接见完匈奴贵族之后,他封右贤王与右谷蠡王皆封为列侯,右贤王长子赐汉姓,此后居于燕都,其余部下将领封护匈奴校尉,以示恩德。
  一众匈奴贵族听完后喜出望外,他们皆知这是大燕皇帝对他们的怀柔政策,但封赏之厚他们也没想到,毕竟木邪单于可是传首至燕都的,随即俯身行了大礼。
  永元帝看着大燕百年来的强敌跪拜在自己面前,心潮澎湃,大燕几代皇帝都未能将匈奴降服,如今终于将心腹大患除去,他作为大燕天子,总算不负祖宗。
  封赏完匈奴,接下来便要封赏这次战役的功臣们,靖远侯与定远郡守皆大加封赏。一众随谢谌出征的武将也被赏了银钱,升了官职,像何歆和老张等杀敌众多者,被封了五官中郎将和虎贲中郎将等爵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