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谢谌眉眼淡淡,笑了一声:“王衡从前只是大父麾下一名小兵,一次战役中大父见他颇为英勇便提拔他做了亲卫,后又因连升几级,可他为人嫉贤妒能,看不得有人比他强。苏烈便是大父在他之后提拔的小将,跟随大父打了几次胜仗,军功渐高,大父便升了他的职。”
第198章
“王衡便认为是大父偏心, 认为大父没有再提拔他的原因是自己出身卑微,而苏烈世家出身。他心中妒意越重,在一次战役中竟然使暗箭要害苏烈。”
林书阁惊道:“竟是如此。”
“苏烈武艺高强, 不止识破了他的诡计,甚至当着所有人的面揭穿了他, 大父不知王衡多年来竟然存着这样的心思, 又气又怒, 但又念着他跟了自己多年,打了一百军棍, 又降了他的职,命他思过。”
谢谌苦笑道:“原来竟因为这件事,他便记恨大父,记恨苏烈, 甚至转投丁家, 合谋陷害大父,以至于谢家、苏家皆没。”
“小人之心,仲宣, 这种人自己犯了错绝不会将过错归咎自身,不管谢公当年如何,只要罚了他,必定遭他记恨, ”林书阁想着王衡的偏执心理,“就因为这件事,他便要谢家全族尽数死尽, 谋反之罪,祸及全族啊,他受谢公大恩, 不仅不思回报,反而忘恩负义,以怨报德,真是枉为人。”
谢谌抬头看了看被乌云遮住的月亮,“哥哥,大父若是知道王衡背叛他的原因是这样,不知道会不会感叹识人不清,后悔当年没有处置了他,不然谢家也不会……”
“仲宣。”林书阁伸手摸了摸他的脸,“就算没有王衡,也有……”
“我觉得林大人说得对。”突然一道声音传过来。
林书阁惊慌失措地放下手,朝一边看了过去,只见老张和何歆都在,两人表情十分悲愤,明显已经听了好久。
“你们一直都在?”林书阁咽了咽口水,有些自欺欺人道,那岂不是听到他和谢谌说的话了,也看到,幸好他们没有做过分的举动。
“一直在啊,大人不知道吗?”老张挤眉弄眼,“我们大人刚刚还瞪了我一眼呢。”他趁机告状道。
“王衡太过恶心,早知道刚刚就应该下重手,起码让他吃点苦头。”何歆装模作样感叹道,“不过大人,他说的书信你们是怎么拿到手的?”
有其他人在,林书阁没跟谢谌算账,他道:“王衡多疑且狡诈,昨晚吓过他之后,他说出来书信之事,但依照他的秉性,肯定不会轻易将书信轻易交出来,自然会回去将东西妥善保管,然后再用假的来试探我们,所以我与仲宣便让人盯着他。”
“果然,不出我们所料,他一回去便悄摸去了一个地方,那里便藏着他说的与丁家来往的书信。阿洵告诉我和仲宣,他回去之后慌慌张张的,见书信齐全之后,便放下心来。”林书阁道。
其实王衡平日里十分谨慎,藏书信的地方偏僻而隐秘,他一般不会随便涉足。但这次撞鬼让他心神大乱,他不敢赌那究竟是不是鬼,反倒担心书信还在不在原处,正好让时时刻刻盯着他的仆从看到了藏书信的地方。
“原来如此,正是他的多疑让他自食恶果。”何歆道。
其实林书阁还没说完,就算仆从没有找到书信,他们没有拿到关键证据,只要今日他开口承认就够了,书信可以伪造,就跟当年王衡伪造谢家谋反的证据一样,照样可以将他捉拿,让他尝尝什么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过,既然找到了,他们也不必再费心思。
至于为什么要让他来谢家,林书阁看了看谢谌,让这小人跪在这里认错,正好祭奠谢家亡魂。
何歆和老张沉思片刻,几人都没说话。何歆眼睛朝老张抽动几下,老张立刻道:“不管怎样,终于将那畜生缉拿了,反正阮大人和陛下都站在谢家这边,一定可以先帮谢家平反,到时,大人便可以恢复身份了。”
“对了,天色很晚了,我和老何先回去了,明日还要训练士卒呢,那群兵油子,一个比一个难缠。”说着,二人抬脚立马溜了,跑得比兔子还快。
“谢谌。”林书阁微笑着看向谢谌,“刚刚怎么不告诉我有其他人在?”
“我以为哥哥知道呢,”谢谌表情十分无辜,“他们又不是外人,况且我们又没做什么坏事。”
林书阁气结,“跟我回去。”
谢谌亦步亦趋地跟了上去,“哥哥别生气了好不好,我下次一定告诉你。”他好生好气哄着林书阁,回身看了一眼谢家旧宅,满目荒凉,他又看了一眼林书阁,淡淡笑了一下。
林书阁注意到他的动作,“走吧,让人将这里恢复原状,下次我们光明正大地回来。”
谢谌眸色幽深,直勾勾地看着林书阁,轻声道:“好。”
第二天是休沐日,林书阁一大清早就被尹宏安派人请了过去,对于放假加班这事林书阁深感气愤,但又看在尹大人一把年纪还这么劳心劳力的份上,遂忍了。
“林大夫,你可算来了,上次按照你说的我们又种了几株,长势不错,不过快入冬了,还是得等到明年开春才能看看到底能不能成。”
林书阁见他精神头十足,精力比自己还好,叹道:“尹大人,等开春了你再找人去南郡试试棉花和土豆,尤其是棉花,可能会有奇效。
“你说真的?”尹宏安惊道。
这个时代南方开发不足,不论是人口还是经济都不足以和中原相提并论,一直到后世经济重心南移这种情况才会对调。
棉花在后世南方广泛种植,棉纺织业十分发达,甚至创造了衣被天下的美誉,现在的棉花只是在西北生根发芽,就连燕都和其他北方地区种得都不是很多,还没有发挥出它的真正作用来。
“我说的自然是真的,不过种的时候还需要摸索,南郡气候不同于北方各郡,气候、季节这些都得考虑。”林书阁道。
“小事小事,等开春了我与陛下说明情况,让他颁发诏令,只要能种好的赏千金,效果自然立竿见影。”尹宏安激动地满脸通红,丝毫不在意自己说的话有多吓人。
林书阁要不是知道他与永元帝有师生之谊,恐怕都要被吓到,据说这位大人素爱农事,在永元帝登基之后,自请调任这边,只为了研究各种农作物的收成。
林书阁摸着下巴想了一会,状似不经意道:“我听说有一种谷物叫作玉米,产量极好,可在南北各地生长,而且极其耐旱,比粟、麦好种。可惜,此物在一个叫做美洲的地方,距离大燕甚远,需要有大船才能到达。”
尹宏安又惊又喜,差点要拉着林书阁摇晃了,一遍遍道:“真有此物?此物长什么样?需要多大的船能到那地方?”
“很远,海中波涛汹涌,一不小心就会有生命危险,因而必须要有大船。”林书阁提醒道。
“林大夫,你……”尹宏安想着林书阁在西北引进的粮种,造出来的火药以及刚刚说的玉米,看向他的眼神越来越钦佩,“你究竟是何人?”
林书阁噗嗤笑了一声,“大人这是什么话,我出生西北,又多与西域小国打交道,这些都是听那些商贩说的,我还认识一名西域商贩,棉花、土豆和辣椒种子都是他帮我找的,不过玉米之事,我也是听说而已,当不得真。”
尹宏安却不管他说的,美滋滋想着引进粮种后万民富足的场景,又问道:“玉米长得何种模样?”
“等我今日回去将它画出来……”
“不用,阿裕,拿纸笔过来。”尹宏安大喊一声,片刻后便见上次那名小吏颠颠跑了过来。
“拿来了,大人。”
尹宏安将纸笔戳给林书阁,一老一小眼巴巴看着他,林书阁无奈,只能将玉米的形象给二人当场画出来。
尹宏安像捧着御赐之物一般,对小吏道:“阿煜,快让人抄录几份。”
林书阁看着二人小心翼翼的模样,哭笑不得,和尹宏安一起看了看暖棚里各色作物的生长情况,便听有人禀报谢谌来了。
应该是来接自己回家的。
林书阁立刻丢下手上的辣椒种子,拍了拍袍子上的土,对尹宏安道:“尹大人,今日便先这样,有事让人过来找我即可。”
“知道了,知道了,他是你什么人啊,你一听就跟魂丢了一样。”老头一边说着一边跟着林书阁往外看。
“二郎,你是谢家二郎?”尹宏安看到谢谌,神色惊讶,双眼含泪道。
“大人认错了吧?这是卫校尉。”林书阁肃着脸大声道。
尹宏安目光来回在二人之间巡视,随即想到今日发生的事,他虽然每日醉心农事,但最近的风言风语自然也是听说了的,知道眼前二人不想承认,长叹道:“既然如此,便当我老眼昏花了吧,你们走吧。阿煜,帮我送送他们。”
“谢……走吧,我送你们出去。”那名叫阿煜的小吏也收回了震惊的表情,温声说道,但眼睛就没离开过谢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