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这是县衙装书籍文书的法子,我家主人也是学来的。”伙计一脸骄傲。
  林书阁轻笑,微微道:“很有新意,不过木牍难保存,用纸会更好。”
  “谁说不是呢?可是纸张昂贵还不好用,我们升斗小民,不如用竹简木牍。”
  李县令拿到改良造纸术的方法,定会找人试着制作纸张,“应该快了……”
  “什么快了?”伙计疑惑道。
  林书阁笑道:“没什么,伙计,两册多少钱?”
  “总共五百钱。”
  古代买书是真贵,穷人家的孩子吃饱饭都是问题,哪里的闲钱供孩子读书,光买书就能花光几口之家好几个月的口粮。
  买完书,当时李县令赏的两千钱也就花得七七八八了。
  养家真是愁人,不过家里粮食充足,自己还有工资,家里没有用大钱的地方的话,应该勉强够用。
  “仲宣,我们回家吧。今晚想吃什么?”
  “哥哥做得我都喜欢。”
  “昨晚菌汤还剩一些,热一热往汤里下点面,再拌个素菜如何?”
  “好,肯定很好吃。”
  ……
  甘州城郊,一排废弃的房舍,只剩断壁残垣院外枯草遮蔽,院内却热火朝天,淋晒、锤洗、打浆,人来人往,每个人都忙着自己的工作。
  这是在造纸。
  一个管事模样的人问旁边的工匠,“快了吗?我记得今日可以出第一批?”
  工匠回道:可以了,我带您去看看。
  二人来到最后的晾晒区,工人正在剥下晒过的纸,一层层叠起来,用裁纸刀裁成同等大小的纸。
  “真成了,拿笔墨来。”
  旁边的工匠眼疾手快地递给管事笔墨,管事激动地拿起毛笔写下一笔,只见墨迹清晰,一点也不晕墨,高兴地拍手,“等我拿去给县令大人瞧瞧,大家都有赏。”
  工匠个个喜笑颜开,这段时间一直连轴转,总算是做成了。
  晨光熹微,李县令正在看卷宗,阳光打在甘州县衙屋舍,稍微有点刺眼,他挪了挪位置,继续看起来卷宗。
  “大人,大人,成了,真造成了。”差役激动得面红耳赤。
  “大惊小怪的,成何体统,什么成了?”
  “大人,纸啊,下面的人来报,已经造出来了,人就在外面候着呢。”
  李县令一惊,继而狂喜,“快,快让他进来。”
  管事手捧着一个盒子进来,正准备拜见李县令。
  “不用多礼,纸呢?”
  “回大人,就在里面。”管事打开盒子,只见里面放着一叠切割整齐的纸,色如白绢,李县令拿起来一摸,触手细腻,无粗糙质感。
  他拿起桌案上的笔墨,写了两个大字,字迹依旧清晰,边缘没有晕墨,也没有渗透痕迹。
  “好,好,好。”激动地连说三个好字。
  “快去请林令史。”
  差役“哎”了一声,飞快地跑了出去。
  李县令激动地来回踱步,这真是大功一件啊,今年考核有暖炕的功效,再加上这洁白无瑕的纸,岂不是真要再进一步,该怎么献给郡守大人呢?还得再想想。
  林书阁,带上林书阁,此子果真不凡,看来得重赏,对了,那些工匠也得赏。
  “大人,林令史到了。”
  李县令看了一眼跟在差役后面的林书阁,越看越满意,同样的官服,怎么人家林令史穿上就这么好看,真是风姿俊逸,不像那个崔严,恨,死不足惜。
  “参见大人,不知大人唤下官来是有何事?”
  林书阁本来在忙着做年前各基层官吏最后的考核,突然被兴冲冲地差役传唤,说是县令大人找他有急事,来了之后,这李县令怎么也是一脸激动,难道是?
  “林令史,你看看这是什么?”
  林书阁顺着李县令的视线一看,纸?真造出来了?
  “林令史真是本官的福星,你一来,整个甘州县城甚至定远郡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是大功一件,不,大功好几件。”
  林书阁一眼黑线,李县令平时不苟言笑,今日这情景,可见真是十分激动。
  “大人谬赞了,是大人信任下官,爱护百姓,有大人在此,才是整个甘州县老百姓的福运。”
  李知县抚须欣慰地点了点头,这才是好下属,又会办事又会说话,升官加薪,必须升官加薪。
  “书阁啊,刘县丞年老已经退了,没有合适的人选,县丞之位一直空着,你就暂任这县丞的位置吧。”
  林书阁推辞道:“大人,下官资历不够,不比其他前辈,大人还是再择人选吧。”
  李县令笑道:“你博学多才,近日识破奸细,免我甘州县兵灾,献的改良纸张的法子更是大功一件,这县丞之位非你莫属。”
  “至于你说的资历,那崔主簿资历倒是够,可偏听偏信,任人唯亲,落得个什么下场。”
  林书阁面露疑惑,难道奸细之事和崔主簿也有关系。
  看到他的神情,李县令解释道:“崔严私放关传,已经判了斩立决,崔主簿昏昧不清,不知检醒,已经发去充军服役了。最可恨的是那奸细也是个小角色,没吐出什么东西来。”
  看来是崔严一人认了罪,崔主簿到底参没参与,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既然将关传这种东西私放出去,那罚去边境劳役,正好过一过边境士卒的生活。充军服役十分艰苦,养尊处优的崔主簿估计有得受。
  “所以,这县丞之位你是做与不做呢?”
  林书阁正色道:“下官多谢大人提拔。”
  “这样才对嘛。”李知县欣慰道。
  他将纸小心叠好,放回箱子中,“明日你跟我去郡守府面见魏使君,你说的压低价格,收为官用在全郡推广,还得亲自跟使君好好说清楚。”
  “下官遵命。”
  “好了,你下去吧。正好让周令史来见我。”
  林书阁走后,一旁的差役问道:“大人也要提拔周令史?”
  李县令望着窗外,他不是西北人,因政绩不突出,朝中也无人,才被发配到西北苦寒之地,本以为这辈子也就待这了,没想到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奸细之事是他二人办的,不能只奖赏一人,他资历久,除了性子急躁,当个主簿也够了。”
  “至于林书阁,他的成就远不止一个小小县丞。”明明年少有为,却不骄不躁,性格沉稳,又亲善爱民,有他在,自己也就可以放心外调了,毕竟这甘州自己也不能待一辈子。
  “大人英明。”
  “对了,林书阁家中是否还有一对弟妹要养,估计那点俸禄也不够,让课吏出个条子,就说林书阁捉拿奸细有功,赏五千钱。”
  “是,大人。”
  第12章
  林书阁干完手上的活,默默在心中计算升职之后的工资,这次直接连升两级,令史一个月只有九百钱,勉强温饱,花得多的话甚至得倒贴上班。
  县丞作为一个县城的二把手,食禄两百石,这两百石不会全发粮食,本朝的做法是一部分发银钱,一部分发麦、粟等粮食,要是全换成银钱每月差不多有三千钱。
  林书阁满意一笑,这是从温饱及格线跃到小康了。不过要去郡守府,家中还得再安顿一下。
  “淮亭兄,高兴傻了?哦不,现在要称县丞大人。”周度抬手作揖。
  林书阁想得出神,直到听到周度在喊他才回过神来,“别闹,我在想我要是去郡守府,家中无人照应,仲宣虽武艺高强,但到底是个孩子。”
  或许可以早日搬家,正好手中有现钱,可以在县城租一个宅子,正好上下班也方便。
  “二郎,你可有认识的牙人,实在一点的,我想在县城租个宅子。”
  “租什么呀,直接在县城买个宅子啊。李县令不是赏了你五千钱吗?”周度脱口而出,一点都没有贫苦大众的烦恼。
  林书阁一脸黑线,县城一座宅子价格从两千钱到几万钱不等,这点钱能买到什么房子。二郎这人,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看林书阁一脸无语,周度有点反应过来,“好吧,下值之后我陪你去瞧瞧。”
  丰盛巷是甘州县城最为繁华的地带,此刻人头攒动,人来人往,叫卖声不断。
  “二位大人这边请,这座宅子毗邻丰盛巷,左邻右舍要么是富贵人家,要么也是吃公粮的官爷,而且宅子阔达敞亮,价格也公道,一月两百钱。”牙人带着林书阁和周度来到一座宅子。
  林书阁看了一眼,宅子位于新源里,分为两进,院墙厚实,主屋宽敞,东西厢房各两间,院内有井正好打水方便,院间一棵梨树,这宅子地理位置也方便,环境也好,确实不错。
  “不错,就这儿了。”林书阁对牙人说道。
  周度点点头,“确实不错,离县衙也近,你就不用冷天赶路了。”
  牙人笑道:“这宅子主人也厚道,押金只收一百钱,这边是契书,大人这边签字画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