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有人说,北方世家掌控朝堂,南方世家掌控钱粮。
  事实上,也没有这么绝对,北方有世家做生意,南方也有世家做官,数量上嘛,也差不多。
  反正,世家占据了大半官场,也占据了大半生意场。
  想要消灭世家,杀或是让更多出身非寒门的人做官,也要支持那些,没有什么背景的商人。
  杀是最快的,却容易引起大乱,所以不能乱杀,要有序的杀,没错,就是给这些世家排上队,让他们领号等死,也不是没有活的办法,要么他们能赢迟晚跟虞九舟,还有千万支持她们的人,要么妥协,转而成为她们的人。
  想来,在没有面对绝望之前,大部分世家都会坚持的。
  如若不然,今日朝堂上,便不会有人因此发难。
  迟晚站在虞九舟的左手边,只比虞九舟低一个台阶,她的眼睛是闭上的,明显在闭目养神。
  一袭红色蟒袍站在那里,给人压迫感十足。
  本来虞九舟是让人给她做一把椅子的,她说,椅子的压迫感,没有站着强。
  就是不知道,她闭上双眸站在那,是怎么站得这么稳的,很多人站着闭上眼睛,多少有点儿摇晃,潜意识里觉得自己摇摇欲坠。
  虞九舟冷眼看着朝堂上一个又一个人站出来,一双眸子变得阴冷。
  她们的耳边传来,这些人义正词严的话语,到底是真的正义,还是为了利益,恐怕只有她们自己知道了。
  “陛下,从姜维扬带领船队出海,至今已经两年四个月二十七天,却没有传回来一点儿消息,臣以为,可以给船队家人抚恤金。”
  “陛下,太宗时期,大周开过海上贸易,结果带来了倭寇,海上倭寇横行,沿海百姓受罪,如今好不容易海面平静,重启海上贸易,是否会为大周带来强敌。”
  “陛下,我大周完全可以自给自足,自产自销,不需要跟外族做生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陛下,我大周乃上国,拥有世上最先进的文化,那些茹毛饮血的蛮夷,有何好贸易的。”
  “启禀陛下,海上贸易会让他国文化影响大周,从而影响百姓,臣以为,不可进行海上贸易。”
  听听这些人的话,听起来都是为了大周好,一个比一个说得好。
  但那些支持海上贸易的人也不是吃素的。
  “启禀陛下,臣与他们意见不同,我大周缺的是黄金白银,海上黄金白银那么多,能用丝绸,瓷器,茶叶等换回,我大周何愁缺银子用。”
  “陛下,我大周最不缺的就是丝绸,瓷器,茶叶,好东西我们可以自己留着,那些品质稍差的,完全可以换成银子。”
  “圣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外族蛮邦,虽是茹毛饮血之辈,像北宁骑兵养马,难道我大周就不可学吗?”
  “所谓自产自销,当真销得掉吗?据臣所知,我们大周有更先进的技术,然而,因为销不掉那么多,所以一直没有投入使用,要是能销到海上,对大周而言,何乐不为?”
  “没错,再说了,不是在讨论姜维扬带领的航海队伍吗?如今这又说什么,重要的是,航海队伍还没有消息,而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要真是遇到什么了,臣不信那么多人会全死了,当年下海,从未有过这种情况,总会有人回来报信的,一个人都没回来,要么是他们还在海上,要么是被灭口。”
  “若是依然漂泊在海上,那找到回来的路自然就回来了,若是被灭口了,臣请陛下派人搜寻,并严查。”
  此人话音刚落,对面又开口了。
  朝堂仿佛成了一个辩论场所,正反方自由辩论的感觉。
  迟晚忽然睁开了眼,目光移向虞九舟,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立即明白了对方心中所想。
  于是……
  她们溜了。
  今天肯定是吵不出什么结果的,就算吵出来什么结果,结果也必须是她们想要的那个结果。
  迟晚跟虞九舟肯定不会下场的,以她们对朝堂的掌控,也用不着亲自下场。
  皇帝跟王上都离开了朝堂,众人还咋吵呢,好一会儿才有人提醒。
  陛下生气了?那有人遭殃了。
  所有人的心里出现了这个想法。
  结果迟晚也不见了。
  王上也生气了?那有人要死了。
  在大周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得罪了皇帝还有可能活,得罪了秦玉王,皇帝必不可能让你活。
  一场朝堂辩论,在迟晚跟虞九舟的离开下结束。
  她们自然有别的办法结束这场辩论,但有些事情,不必说出来。
  虞九舟迈步往寝殿走着,“你我对航海的态度,全天下都知道,他们竟然还是反对。”
  看来大周刚过了两年好日子,她们太久没有提刀了,让那些人开始觉得,她们是好脾气。
  迟晚握住虞九舟的手捏了捏,“他们这么多年,在海上赚得盆满钵满,突然不让他们赚了,他们当然不满意。”
  “但无妨,国库吃肉,那些商人可以跟着喝汤,但要是有人想连肉带汤全部端走,那就别怪我们不客气。”
  因此,她们一言不发地离开了朝堂,吵吧,大声些。
  她们给朝堂上的态度就是,这件事没得商量,吵也没有用,她们是不会改变的,直接离开,就是给那些人这个态度。
  虞九舟笑道:“这群人,还真是迫不及待。”
  两年时间一过,就开始谋划了。
  迟晚勾起唇角,手自然的揽上了虞九舟腰身,多细的腰,藏在这袍子之下都看不出来。
  虞九舟无奈拍了一下她的手,“好好走。”
  干嘛呀,人家情侣走路上搂腰不是很正常的嘛,果然是古代。
  迟晚委屈撇嘴,虞九舟余光看着她不满的表情,轻咳一声,吸引了她的注意力,就在她扭头看过来的瞬间,飞快地在她的唇上印了一下。
  别说低头跟在她们身边的人没看到,迟晚都还没细细感觉呢。
  两人回到寝殿,就看到了下课的姐妹三人。
  现在是正统六年,晨晨跟归一生于圣元二十九年,如今是七岁。
  鱼鱼生于正统二年,目前还没有满四周岁,不过已经启蒙了。
  三人的课程安排得很满,一半不会回来打扰她们过二人世界的。
  相比于还小的鱼鱼,晨晨跟归一已经开始接触朝堂事务了,小的时候多尝试,才知道以后喜欢什么。
  就目前来说,晨晨对政务比较感兴趣,而归一更喜欢骑射模拟打仗。
  但她们才七岁,最后喜欢什么,到现在还说不准。
  “娘亲,母亲。”姐妹三人一本正经地行礼。
  迟晚挑眉,也假装正经模样,要不然这家里,不正经的就她一个了。
  “今日学了什么。”
  晨晨主动上前,“今日学,开展海上贸易的利弊。”
  “哦?”虞九舟来了兴趣,“你们如何作答。”
  晨晨作答:“女儿以为,天下之大,我大周哪里去不得,开海,利大于弊。”
  归一:“海域也是大周疆域,不仅要守,还要打。”
  鱼鱼:“海边,好玩。”
  还真是各有各的说法,但说得都有道理。
  迟晚开心地笑笑,“不错,今日奖励晨晨归一算术二十道,大字十篇,鱼鱼大字一篇。”
  姐妹三人:“?”
  虞九舟忍不住笑出声,确定这是奖励?
  甭管是不是,总是要接受这个奖励的。
  迟晚可不想跟老婆亲密的时候有人来打扰,自然要把她们给支开了。
  第146章
  好消息, 在越来越多人说船队回不来的时候,终于有人传回了船队的消息。
  船队正在往大周码头行驶, 预计半个月后抵达江宁港口。
  江宁上岸,距离京都更近,且可以在大周水路上行驶一圈,对大周上下宣告,船队回来了,声势浩荡,且收获颇丰。
  半个月后的,船队靠岸,江宁全体官员亲迎。
  谁不知道, 当今陛下,秦玉王, 非常看重航海, 要是航海失败那就算了, 可如今航海成功了, 能预想得到, 参与航海的这些人, 会就此平步青云。
  特别是为首的姜维扬, 船队的总官兵, 之前在灭倭时,就获得不小的功劳, 一跃升为参将, 后组建船队, 直接升任总兵官。
  这相当于由正三品参将,一下子升任为正二品的都指挥使,这个跨越不可谓是不大。
  要知道, 武将到了都指挥使,就能独统一军了,比如迟晚是皇城司都指挥使,这一个衙门都听她的,然后直隶帝王。
  武将到了都指挥使再升,就是五军都督府了,要是陛下欢喜,甚至能给姜维扬封爵。
  而且谁都知道,下海肯定不会只有一次,后续还有很多次,只要她能一直受到重用,封侯是迟早的事。
  这样一来,江宁肯定要巴结着。
  毕竟江宁出过叛乱,后面虽然重建,但地位一落千丈,从仅次于京都的地方,变成与普通地方差不多的一个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