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虞九舟登基六年,文治乃变法强国,民富安康,武功更明显了,平定内乱,驱赶外敌。
  打废了北宁,把南越几乎夷为平地,东海倭寇尽灭。
  上位短短六年,就做了别的皇帝一辈子都没有做到的事。
  就是迟晚知道的,历史上做到这些的皇帝,那也是屈指可数。
  虞九舟证明了自己做皇帝,就算比之太祖太宗也不差,皇帝这个位置,她做得不错。
  不管满朝文武承不承认,至少百姓们承认,当今陛下正统皇帝,为百姓带来了好日子,以前吃不饱,卖儿卖女是常有的事,现在老人孩子能吃饱,他们这些中年人,吃干的也能吃八分饱。
  这对百姓们来说,几乎不敢想。
  虞九舟跟迟晚走在田间,两人难得走出京都,本也是为了出来散心的。
  正月的天气还很冷,田间没有人做事。
  等到进到了村落,她们在村口看到了一间不同于周边的房子,那是一间由砖砌成的房子,这个村子以前叫什么她们已经不记得了,现在叫红砖村。
  是大周第一个做砖厂的村,当初建窑炉,弄成砖厂,村子还不同意,现在赚到钱了,别提多开心了。
  烧砖这件事,很多年前就开始了,只是在工匠的努力下,改善了烧制条件,让烧砖投入没那么高。
  要是有了蒸汽机,说不得日后草房全部变砖房。
  当然,这是需要时间的,基建需要时间,一点一点地把大周变得更好。
  这家砖房,应该是“村委会”,其实就是村子里议事的地方,砖厂属于国有,里面也是有吏的,这里就属于砖厂衙门了,平时村子里面有什么事情也在这里。
  迟晚牵着虞九舟的手走了进去,就听到有人在念着什么。
  “正,这就是咱们陛下,正统皇帝的正,现在是正统六年,这四个字,大家学会了吗?”
  “会了。”
  回应的声音整齐划一。
  紧接着教人的女声再次响起,“这三个字是秦玉王,今天我们就学这七个字,正统皇帝,秦玉王。”
  “我们对陛下跟王上不会陌生,因为陛下跟王上,我们才有这样好的日子对不对。”
  众人高呼:“对。”
  迟晚跟虞九舟站在院中,看着屋里的情况,心情莫名激动。
  一间能容纳二三十人的屋子里,大家都坐在一起,中间有两个炉子,炉子上烧着热水,每个人的手里都有一个竹杯,里面冒着热气,用来暖着手。
  这些人看起来都是村民,冬日里面人少,也可能是现在是休息时间,外面冰天雪地的,一行人进来暖和暖和,还能喝口热水。
  正好,这个时候进行扫盲是最合适的。
  新法里面,有扫盲的任务,不说张嘴闭嘴之乎者也,至少能看懂朝堂的公告,或者是理解能力加强,不被人忽悠。
  像这样的衙门里面,弄上几个炉子,再烧些水,为了省下家里的炭火,村民是愿意过来的。
  没有活的时候,怎么都是一天,与其在家里受冻,或者浪费家中的炭火,不如到衙门来暖和暖和,还有热水喝。
  里面的人看到了迟晚跟虞九舟,见两个翩翩玉人,穿着华贵的衣裳,众人的视线都被吸引了。
  迟晚一袭道袍,外面披了一件青色兽毛披风,虞九舟一身玄色圆领袍,外面同样是玄色的兽毛披风。
  这样的打扮,非富即贵。
  看到她们,立马有人走了出来,“两位贵人可是有事?”
  迟晚笑了笑,“在下与娘子出游,正好听到里面的读书声,就想进来看看。”
  来人点头,“两位贵人若是没事,就进来喝杯水吧。”
  “就不打扰你们了,我们该回了。”
  迟晚笑着拒绝了,本来就是她们扰了村民们读书。
  来人目送着她们离开,总觉得来人熟悉,一时半会儿却想不到对方是谁。
  等人走远了,她还在念叨着,“道袍,道袍,小道士?”
  “是陛下跟王上!!!”
  “怎么可能,陛下跟王上怎么会来我们这里。”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她身边的村民笑她是不是傻了。
  “就是陛下跟王上,当年王上是小道士的身份来过我们村,王上借住在我家,陛下连夜过来接王上回去,王上还给我家留了十两银子,银子我娘现在还留着呢,那时我十三。”
  现在的她已经长大了。
  “真的是陛下跟王上?”
  村民们的眼睛里露出了兴奋,他们这辈子都没见过比砖厂厂长更大的官了。
  等众人跑出去时,看到的只有车队的影子。
  迟晚歪靠在马车里,没有什么坐相,“没想到遇见熟人了,她以前还是个小孩,现在居然这么大了,还教人读书。”
  虞九舟心情也很不错,尽管今天她们只是出来散步,并不是体察民情,就这一路走来看,京都附近的百姓过得都不错。
  她们这么多年的努力都有了成果,心情怎么不会好。
  听到迟晚的话,虞九舟也想了起来,“你逃走时住的那家农户?”
  迟晚轻咳一声,“什么逃不逃的,我那不是刚出门就后悔了嘛。”
  她要是真的想逃,短时间内,虞九舟找不到她。
  “要是找不到你,我可不能保证,我会变成什么样。”
  把整个大周给掀翻?还是做出很多坏事,能肯定的是,她一定会变成一个暴君。
  迟晚笑着躺在了她的腿上,她知道虞九舟的偏执,况且是明君是昏君,全在一念之间。
  “我在姐姐心里这么重要?重要到姐姐要变成一个坏女人了。”
  迟晚在调侃虞九舟,实在是,一本正经的老婆太好调戏了。
  “坏女人?”虞九舟挑眉,难道是在说她坏?
  明明每次,都是她咬紧牙关,说迟晚是个坏蛋的,在榻上,这人确实坏得很。
  迟晚拉着虞九舟的衣领,使得她不得不低头靠近,“对啊,坏女人。”
  虞九舟被气笑了,“那你呢,你是坏蛋?”
  “没错,坏女人跟坏蛋,天生一对。”迟晚理所应当地说。
  她们俩可不就是天生一对嘛。
  虞九舟轻轻地拍了一下她的脑门,“好,天生一对。”
  这女人,说话是越来越宠溺了,迟晚沉溺在里面,一点儿都不想出来。
  来自姐姐的宠溺,没人能拒绝。
  一边搞事业一边谈恋爱,这样的日子,不要太舒心了。
  ……
  大周平均每个月有四到六次早朝。
  正月因为放假,朝会只有三次,今日就是正月的最后一次朝会。
  朝会上,各部门进行了一次总结报告。
  报告形式自然是迟晚想出来的,部门内做了什么,过程如何,结果如何,都是需要汇报的。
  当然了,这些是能宣布的报告,总得让文武百官,让天下的百姓知道,朝廷在做什么。
  能汇报完报告,按照流程,再问问朝堂百官有没有事,无事就可以退朝了。
  然而,有人不想这么快退朝。
  “陛下,臣有本奏。”
  “准。”
  “航海贸易数万人,数百条船,在姜维扬的领航下已经离开快两年半了,至今没有消息传来,他们的家人找到了朝廷,想要抚恤金。”
  抚恤金?要抚恤金就代表着,他们的家人都认为出海的人都死了。
  当年航海意气风发,如今却不得消息,有些人相信他们没死,可有些人却觉得他们死了。
  大海无情,海上状况瞬息万变,没有人能保证他们还在,出去寻找的队伍,到目前也没有传回来消息,这怎能不让人怀疑他们是否还在。
  而数万人的家人,就算只有一半认为他们死了,来找朝廷要抚恤金,人数就是乌压压的一片,这样一来,消息会迅速传遍大周,所有人都会认为,船队没了。
  数万人,数百艘船,千万两白银,就这么扔进了大海里,以后再重启海上贸易,谈何容易。
  况且,要是那些人没死,大周反倒是宣布了他们的死亡,若有人前往截杀呢?
  无论如何,就算报失踪,也不能报他们死亡。
  抚恤金朝廷给得起,但不能给,不能让失败的情绪蔓延至大周,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只要船队还没有消息,就不能说船队没了。
  船队是否还在,有人认为没了,有人认为还在,他们的目标不一样,主张自然也不一样。
  有人想继续封海,获得利益。
  倭寇哪里来的?大部分是世家养的,养这些倭寇,自然是想自己占据海上贸易得来的利益。
  海上贸易赚钱,大周一开始就出海,一初确实证明了海上赚钱,后来突然就损失更多了,就是因为出现了倭寇。
  倭寇劫掠商队,导致海域逐渐控制在世家的手里。
  徐晨露消灭倭寇,大周重启海上贸易,那些世家的利益受损,他们是最不希望海上贸易成功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