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这一声,倒真有几分公主的魄力和威严。
  侍女尽数被她屏退,她也不需要再装表面和善:“姜樾之,本宫原谅你借物暗讽,但本宫也不会一直忍让你。”
  “本宫?”姜樾之面带嘲讽,“殿下如今好是气派呢。”
  一个眨眼间,姜樾之脸上的戏谑消散不见,一抹阴沉浮现,眼底带着狠厉缓缓靠近:
  “那又如何,再过些时日,我也可自称本宫,你也得在我面前恭恭敬敬行礼。你不忍让我,又怎知,我会忍让你?”
  “你——”居然拿嫂嫂的身份压人,许是第一回见到姜樾之这幅模样,祁元意心中也隐隐发寒。
  毕竟她如今的一切,都是通过背刺姜樾之得来的。
  姜樾之起身,在她四周踱步:“看来之前是我将你护得太好,竟让你成了如此蠢钝的模样。把我叫回盛京,却同我撕破脸,你怎么想的?”
  祁元意闭上眼,压抑着愤怒和不甘,再睁眼时,又是那副情深意切的模样:“我也是为了你好,你能坐上太子妃之位。你对家族便再也没了愧疚,不辜负老太君的期望,不是你自小的愿望么?”
  听她说起往事,姜樾之越发觉得好笑:“是啊,那殿下自小的愿望是什么呢?”
  祁元意被问住,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听她道:
  “每日无毒的饭菜,那些难听的污言秽语。各宫对你我二人的针对,陛下莫名的偏心,都不是无缘无故变好的。”是我一直为你抵挡风霜,只因为在自己最形单影只的时候,你对我说了一句。
  “还好是你来到我身边,我定不会像九妹那样对你。”
  “祁元意,我从不欠你什么。”姜樾之冷漠开口。
  其实自打知道真相后,她对她便无半点期盼。那些失望早就被她自我疗愈,面对祁元意她问心无愧。
  祁元意冷冷笑着:“你这是来兴师问罪,还是……替谁讨公道来了?”
  除夕夜失手的消息传来,祁元意狠狠惩戒了那些办事不周的人。而姜樾之一直对她的邀约视若无睹,今日突然造访,目的不会是单单为了来指责她。
  姜樾之拿起断簪在手中把玩,闻言瞥她一眼:“我劝你,莫要再惹怒我。”
  祁元意大笑着,嘲讽意味明显:“你居然会同九妹一般,为一个魁郎失了心智。柳时暮初次找到我时,我还当他是痴人说梦,你堂堂靖国公长女,储妃最佳人选,怎会为色所迷?”
  姜樾之毫无情绪看着她。
  “没想到,你竟会为了他,亮出你的利爪。”笑声不止,夹杂着她断断续续的声音,“柳时暮,当,当真将你,迷惑个彻底。我这步棋,下得真好。”
  姜樾之凑近她,用断簪尖锐的部分抵在她的脸颊上:“是啊,殿下这步棋走的确实足够好。我还得谢谢你,被他送到我身边。”
  笑声停止,祁元意看着她眼里的认真愣了神,她是真心爱上那个小倌。
  和九妹的玩弄戏耍不同。
  她是认真的……
  “你疯了,姜樾之!”她高声喝道,身体过于激动脸颊不住的往簪子上靠。因为震惊,甚至忘记自己如今被挟持着。
  姜樾之也没有收手的意思,坦言道:“我也觉得我疯了,所以你莫要试探一个疯子的底线。我真的会搅动整个皇城,让你……身败名裂。”
  啪——
  断簪被她狠狠掷在地上,祁元意被她的狠劲吓得浑身一颤。
  姜樾之抬步就要走,祁元意在身后叫住她:“你不怕我同父皇皇兄告状吗?”
  “你若敢,大可去。”姜樾之没有丝毫畏惧。
  “姜樾之,我答应你不再动他。你也趁早给我收回你那心思,皇室中人最是无情。你马上就是皇家人,要早些学会才是。”
  姜樾之轻哧一声,脚步未停离开此地,只留下一句:“那就在我仅剩还有心的时日里,再护着那个人。”
  第87章 媚术“t要学会如何勾引男人。”……
  雨水时节,冰消雪尽,春雨渐降。栎浮山被笼罩在蒙蒙细雨之中,霭霭停云,濛濛时雨。
  去岁初春,姜樾之也是这般走在栎浮山涧水旁,听到朗朗读书声,见到白衣挺拔的俊秀先生。
  好似从那日开始,她的人生就变了。
  姜樾之隔着涧水看向另一端,这一次没有领读的夫子,也没有上山寻找仙女的稚童。茫茫山间,只余她们三人。
  “冬雪消融……时间过得真快啊。”南星历经这么多事,也不再是之前不谙世事的少女,见到此情此景竟也会发出感慨。
  姜樾之仰头看雨:“二月十九,还有二十天。”
  侍女们知道她在倒数着什么,却无能为力。
  “犹记得昨儿送来了婚服吧。”
  竹沥应是:“金线交织,缀满珍珠宝石,奴婢再没见过那样好看的婚服了。”
  既然无法改变,不如说些高兴的:“内务府一点也不敢苛待娘子,送来的吉礼册子奴婢看得眼花缭乱的。”
  姜樾之安静听着,好半晌才道:“昨儿惹了母亲不高兴,咱们早些回去给母亲告罪。”
  二人紧随其后,南星却奇异地回头看了一眼。往日都道——若是娘子不开心了,咱们多去栎浮山散心。
  日后,可不能如此随心所欲地来了。
  来到山脚,南星吩咐小厮将马车牵来。
  姜樾之却抬脚进了山下的凉亭,那人湿漉漉的身影似乎还在眼前。雾一般的雨水凝聚顺着他的脸颊而下,凤眸低垂。
  原来都是装给她看的。
  “观娘子面相,乃豁达之人,必不会圈地自困,也不会后悔今日之举。”
  耳边似乎回响着他的声音,那日她心情郁结,是他一句话疏解了她的心事。
  原来这也是假的么?
  姜樾之出了神,双眼渐渐发散:“可柳时暮……我后悔了。”
  眼前似乎出现一道白色身影,站在远处,静静伫立,就这样站在雨中。
  姜樾之眼神微动,回过神来,忽地站起身去细看,发现并无人。
  “娘子怎么了?”
  马车这时已经来到跟前,姜樾之摇头:“许是我看错了。”说完便被人搀扶着上了马车。
  马车辚辚而行,一人从暗处走出。他紧紧抿着唇,生怕自己发出一点声音。
  自姜樾之上山起,柳时暮便一直跟着她,看着她越发消瘦的背影,看着她进退无路的强颜欢笑。
  他兀自一人进了亭,坐在她方才的位置。
  “枝枝,我不该出现在你面前的。大婚在即,你不该再为我分了心神,动摇你的决定。”
  他掩面苦笑,只要远远地看你一眼,就足够了。
  —
  “一会儿绕路去古云轩,买些母亲最爱的茶叶。”姜樾之低着头,心情有些蔫蔫的。
  侍女相视一眼,想到了今日娘子会去栎浮山的缘由。正是因为与大夫人发生的摩擦。
  说起这些事来,就连侍女们都觉着焦头烂额。
  因为自打楚侧妃入宫后,就受到太子殿下盛宠。入宫近两月,竟日日宿在侧妃院子里,就连刚晋了位分的慧良娣都受了冷落。
  可这事如何能着急,日日催着娘子想法子,人都还没嫁进去呢,就使些阴招。娘子起先还能随口应和两句,可昨日大夫人竟在家宴上公然指责娘子阳奉阴违,不把她这个母亲放在眼里。
  全家人都在指责她,说何氏都是为了她以后着想,她该乖顺懂事。
  娘子还不够乖顺?回来这两月多,每日学习宫规礼仪,学着打理家事。抽空还要学习琴棋书画,博览群书。
  长辈的话都听着,要娘子做什么都是二话不说默默完成。有时候她们甚至觉着,府中人就是在试探娘子的底线。看她是不是真的诚心悔过,测试她的服从性,以此能更好的控制娘子。
  为了大婚,这个要忌口,那个不可多食。她们就没听说过历代有几位太子妃能憋屈成自家娘子这般。
  等拿着赔礼回府时,甚至还未落轿大夫人身边的人就急忙过来请。
  姜樾之未来得及回屋更衣,便急匆匆赶到正院。
  “母亲,这是您最爱喝的茶叶。”姜樾之将茶叶递过去。
  何氏接过放在一旁,连拉着她的手道:“樾之,母亲同你商量个事。”
  姜樾之心中隐隐不安:“母亲请讲。”
  “你也知道如今东宫楚氏一家独大,你比她晚入宫,虽然身份能压过她一头。但保不准东宫已尽数被她收买,太子的宠爱,你需要牢牢把握。”
  又是老话重提,姜樾之听得耳朵生茧。
  “母亲放心,待我入宫,定会好好操持内事,管好姬妾,同殿下相敬如宾。”
  何氏摇摇头:“前几日,舒伯侯家三房夫人,刚嫁进夫家,并不受夫君喜爱。可如今将夫君拿捏在手中,那些小妾也治得服服帖帖。也是九公主人脉广,才为我们打听出一二其中的诀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