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驶得万年船,娘娘想的没错儿。”夏嬷嬷说道,“明日我亲自过去试试她,若真像宋公公说的那样,应该就十拿九稳了。”
一般人对茄子花都不会有这样的反应,如果张妈受不了,那基本上就可以确定她是尉福了。
第二天,夏嬷嬷找来了几朵茄子花儿,就放在袖筒里,带着个小丫头往后头来寻张妈。
张妈的厨艺好,皇后吃了一顿之后就指明让他一日三餐都负责,因此他几乎整天泡在御膳房,别的地方都去不得。
夏嬷嬷来找张妈,打着见老姊妹的幌子。
御膳房的人自然是认得她的,见她来了都连忙问好让座。
夏嬷嬷说道:“我不坐,我是来看老姐姐的。”
说着走到张妈身边:“知道你是个大忙人,轻易不敢打扰。不过总得过来瞧瞧,也全了咱们老姊妹之间的情谊。”
又指着那小丫头说:“我没有金子银子给你,只是亲手做了双鞋。你好歹试试,若不合适,我再改去。”
那小丫头手上捧着一双鞋,肥肥大大的。
张妈只看了一眼,说:“这鞋蛮好的,多谢你费心,我现在试不得,这地方腌臜,一试就脏了。”
夏嬷嬷本也不是让他试鞋的,绕到他身后说:“瞧瞧你忙的,发髻都乱了,我替你拢一拢吧!你这两只手都占着呢。”
张妈正在那儿弄鱼,上好的松江鲈鱼,虽然开了膛,却还是活跳的。
张妈杀鱼心脏并不除去,所以那鱼直到烹熟之前都还是活的。
张妈并不在意,夏嬷嬷一面给他弄头发,一面就用袖子里装着的茄子花儿擦过张妈的脖颈。
弄好头发之后不动声色地走到张妈对面和他说话。
“如今天气热,你可千万在意些,别中了暑。我那儿有六一散,回头给你拿些过来每日冲着喝。”夏嬷嬷继续献殷勤。
“我那儿有去暑的药。”张妈头也不抬,“我喝不惯六一散,太涩口了。”
这时御膳房的小太监连忙拿了个小杌子来给夏嬷嬷:“您老快请坐,别站着呀。”
又给她捧过一碗茶来,还有刚炒熟的南瓜子。
夏嬷嬷又跟那小太监说了几句话,但她一直留意着张妈。
又过了一会儿,张妈只觉得脖子后发痒,可他又不能用手去挠。
就用衣领使劲儿地蹭,可是越蹭越痒。
“老姐姐,你怎么了?”夏嬷嬷问。
“没怎么,”张妈嘴上说着,可是后背却越痒越厉害,渐渐的,整个脖子上都布满了红色的丘疹。
夏嬷嬷一见他这样心里就有数了,嘴上却还说着:“哎哟,别不是被什么毒虫子给咬了吧,这天气就容易有那些毒虫子,咬一口浑身都起疹子。”
御膳房的人见了也吓了一跳,说:“快去请太医吧!”
此时张妈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他也不说破,忍着难受,把鱼收拾完放在蒸锅上,又用清水洗干净了手。
说道:“不妨事的,用芫荽叶子搓一搓就好了。”
说着到厨下拿了一把芫荽在后脖颈处来回蹭了蹭,果然那红疹就渐渐地消退了。
“哎呦,这是个偏方儿啊!”夏嬷嬷笑着没话找话,“方才真是吓了我一跳。”
张妈浑不在意道:“这是老毛病了,年轻的时候就有。”
夏嬷嬷把茶碗里的茶水都喝了,又抓了一把南瓜子说道:“眼看着你们就忙起来了,我也不在这儿添乱了。老姐姐,你有空就去找我说话。缺什么少什么,也别见外,只管跟我说就是。”
“我还忙着就不送你了,”张妈很随意地说,“你知道我这人的脾气,从来不会闹虚的。再说我不送你,自有人送你。”
果然,就有两个人把夏嬷嬷送了出去。
夏嬷嬷一路嗑着瓜子儿专捡阴凉处走,等回到宫里,那把瓜子儿也嗑完了。
恰好静妃来找惠妃说话,夏嬷嬷进屋的时候,两个人正在那儿闲谈呢。
又聊了好大一气方才走,她走了之后,夏嬷嬷才向惠妃说:“娘娘,这回算是十拿九稳了。”
“你试过了?”惠妃的眼睛亮了亮。
“没错,我假装给他挽头发,用茄子花在他后脖颈上擦了擦。果然没一会儿他那里就骚痒难忍起了红疹。”夏嬷嬷说,“再不会错的,天底下哪还有这样的巧合去?”
“既然是这样剩下的就好办了,只需要让皇后怀疑到他,到时候验明正身就好。”惠妃说,“抓住了他一个,剩下的也跑不了,他们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如此一来,娘娘可就立了大功了。”夏嬷嬷高兴地说,“这样咱们国舅老爷想做相爷就更容易了。”
“还说呢,前朝这会儿乱死了,前几日一片声儿地推举吕凤鸣,随后吕凤鸣私宅侵街的事儿就被翻了出来,还说他家里养着十几个歌姬,行为有失检点。
随后王聪又冲到了前头,就有人检举他逼死了家中婢女,心性残暴,难当大任。”惠妃冷笑着说,“所以我跟哥哥说不用那么着急往前赶,等前头那些人互相咬的差不多了再说。”
“娘娘说的在理,依我这笨想头儿,也是别做出头鸟的好,毕竟好饭不怕晚么!”夏嬷嬷陪着笑说。
“先别说别的了,把这个张妈摁住是正理。都说表壮不如里壮,咱们在后宫稳住了,比什么都强。”惠妃说。
第328章 有心听
应杉和宫长安追着一只猫跑到了皇后宫里。
惠妃正在那里陪着皇后说话,两个孩子跑了进来,笑着问安。
“这么热的天不要到处乱跑了,当心中暑。”皇后对他们的态度倒也算慈柔,“这儿有新做的果子茶,凉丝丝的,小孩子想必爱喝。”
宫女连忙端了两碗果茶给他们两个人。
“这男娃娃就是淘气,瞧这一头的汗。”惠妃嘴上笑着说,眼睛却狠狠地盯着宫长安,越看越觉得他长得像沈芙,尤其是那双眼睛。
“跟着你们的人呢?”皇后问。
就有两个小太监连忙从外间进来回话。
“如今天气热,他们不必做功课,只是每日清晨听听讲而已。余下的时间必然是要玩儿的,可你们跟着的人千万要小心。不要磕着碰着,别被毒虫子咬着,更别热着。饮食起居也都随时照管好,万不要大意了。”皇后想想到自己这些日子并没怎么过问应杉,不免有些过意不去,趁着这个机会嘱咐嘱咐跟着的人。
那两个太监连忙答:“皇后娘娘叮嘱的是,小的们时时刻刻都谨记着。王妈妈他们也都事事尽心,不敢怠慢了一丁点儿。”
“本宫知道你们都是好的,也不过是白嘱咐嘱咐你们。”皇后微微笑了一下,“陛下今日要来我宫中用午膳,你们两个也一起吃吧!人多热闹些。”
皇后之所以这么做,就是想让皇上觉得她是个慈爱的人。
董家出了事,皇上没有责备她一句,但皇后知道,到什么时候娘家都是自己的靠山,她要想办法让董家再恢复到以前如日中天的地位。
皇上不年轻了,这些年操劳国事,积劳成疾,精力也大不如前。
皇嗣已经无望,只能收养宗室子弟。
皇后心里明白,只要自己稳坐东宫之位,董家就还会东山再起。
“这离午膳的时候还早呢,皇后娘娘不妨歇一歇。你们二位随着我到那边玩儿去,好不好?”惠妃和颜悦色地对宫长安和应杉说道。
她知道皇后其实不喜欢吵闹,尤其不喜欢小孩子。留他们一起用午膳也是另有他意,并不是因为喜欢。
她这么多年在皇后身边自然清楚,因此这个时候当然要恰当地帮皇后分忧。
果然皇后听了之后点点头说:“也好,你们先到惠妃娘娘那儿去玩儿吧!午膳的时候我叫人去领你们过来。”
惠妃于是带了这两个孩子出来,一面走一面说:“其实我宫里头还收着不少玩意儿呢,都是两位公主小时候玩儿的。”
应杉听了就说:“那都是女儿家玩儿的,我不喜欢。”
“也不尽然,二公主小的时候就是男娃的性格。她有许多玩的都不是女孩子要的,什么提线傀儡、走马转轮、鹞子风筝之类的。”惠妃笑着说,“至于九连环、华容道也多的是。”
“还有风筝呢!我想放风筝。”应杉听了立刻说。
“这时节不成,风筝只有在春天的时候才好放飞。夏天地气乱了,风筝飞不起来的。”惠妃说,“好在我宫里有个小太监,最会玩儿提线傀儡,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叫他给你们演。”
应杉是小孩子,听说有好玩儿的,当然高兴了。
立刻拉着宫长安,让他一起快走。
“宫四少,你今年多大了呀?什么时候的生日?”惠妃看着宫长安开始套他的话。
其实她把这两个孩子带出来,还有一层目的就是想从宫长安这里问到点儿有用的东西。
https:///yanqing/20_b/bjzf2.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oit.html" title="只今"target="_blank">只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