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宋二叔当即叫来随从,让他去叫人过来抄书。秦驰送来的除了宋家的医书,还有部分是从刘家抄出来的。
  宋锦要做什么,他是知道的。
  宋家就是因为医书遭来横祸。
  起初宋锦急着去京师找人。
  后来仔细想过,又稳住了。
  宋宽的线索过去了数月,宋锦赶过去作用并不大,按照收到的消息,秦驰的人几乎快要掘地三遍,还是没有将人找到。
  宋锦要去京师寻人。
  同时想要给家族谋求一份保障,也想要给当上太子的儿子,增添一份助力。
  故而她要将宋氏祖传的医学典籍公开,甚至会再编写一本通俗易懂的医学册子,把一些常见的普通病症和疗法传扬开来,让一些贫苦的百姓可以预防或是求医,不至于小病拖成大病。
  宋锦知道此事一旦成了。
  必是传芳百世的大功绩。
  宋锦有此念头,实则就是临时起意。
  是回来的途中,在城外无数的难民,求医困难让她起了恻隐之心。
  对于宋锦的做法,宋家人很是支持。而宋锦要带走的医学典籍,自是手抄版本。
  没多久,来了几个宋家的小辈。
  排排坐好替宋锦抄医书。
  几个宋家小辈,一边抄一边八卦。
  比起宋锦一个人抄录时热闹多了。
  “我来书房前,刚听到了一个事儿。”有个宋家小辈鬼鬼祟祟的说道。
  旁边抄书的姑娘问:“什么事儿?”
  “昨日城外某庄子出了个大案,有个举子被他养的外室刺伤了,官差赶去的时候,人快要没了,啧啧。”
  “外室这么嚣张了么,敢把姘头给霍霍了。”
  “嘿嘿,有人认出来了,那外室说是白府正经的小姐,以前还是才女来着,早几年是病逝了,谁知人没死去给人当了外室。”
  “白府?白大儒的府上?”
  “对对,就是紫阳书院里教书的白大儒,这白家的小姐真不讲究呐。”
  几个小辈越说越起劲。
  一旁的宋锦听着听着就不对味儿了。
  第448章 来信
  宋锦询问了几句。
  得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脸上的表情真是一言难尽。
  秦明松去见白翠微。
  不知怎么的闹了起来,被白翠微刺伤。
  一般情况下,秦明松不可能让事情闹大,尤其是他还在守孝期间。而是他伤重昏迷,伺候的人以为出人命才会去报官。
  前世二人情比金坚的模样,宋锦再回想起来像是看到了笑话。
  “白氏为什么要伤人?”
  宋锦问向那个最初说八卦的堂弟。
  小堂弟站了起来,举手兴奋道:“姐!这个我还真知道呢,是那举子的原配怀孕了,白氏质问男方不守承诺。男的说了句她又不能生,他总不能绝后啊,白氏一个激动,抓起剪刀就刺向他……”
  小堂弟一边说,一边比划。
  亲眼目睹似的,说得入目三分。
  旁边一个小姑娘道:“这白氏是个傻子吧,男人恩爱之时,山盟海誓多了去。到头来又能有几个男子不变心?咱爹对我娘也说好,可也纳了两房妾室呢。”
  宋锦瞧说话的姑娘看去。
  得了,这是堂伯家的妹子。
  秦明松必定是给了白翠微什么承诺。
  自从白翠微手臂残废又无法怀孕,后来跟宋绣闹得也是格外难看,自尊心极强的白翠微,性子也越来越偏。
  白翠微大概是恨秦明松的。
  正说着这个八卦,官府那边居然来人。
  木婷匆匆过来说道:“是知府大人得知您在宋家,便派人过来知会一声。”
  特意过来通知一下宋锦。
  宋锦大写一个无语。
  “给个赏银来报信的官差,木婷,你带人去衙门处理下,需要请大夫的就请,另外派人去秦家沟通知一声。”
  宋锦压根没有要替秦明松遮掩。
  木婷欢快的应了声,又快步离去。
  书房里一群小辈此时安静极了,一个个缩着脑子,装模作样的奋笔疾书。
  他们是没有料到说个八卦,竟然说到了自家亲戚的头上,更没想到那个举子会是宋绣嫁的男人。
  宋锦环视了几人一眼。
  小堂弟犹犹豫豫站起来,“大姐,对不住,我不知道那是二姐夫。”
  “不知者不为过。”
  宋锦没有要怪罪的意思。
  宋家人回来这么久,宋绣依旧不曾回来一趟,秦明松也不曾来过,礼数也就那样。要知道秦驰那个大忙人,都正式登门拜访过一回,宋家人上下就没有不认识他的。
  真是没有对比,还显不出秦驰。
  宋锦离开书房。
  回去住的小院。
  见到了屋里多出一个衣箱。
  “这是谁送来的?”宋锦指着箱子问。
  伺候的丫鬟过来恭敬道:“回大小姐,东西是秦姑爷派人送来的,二老爷说送来您的院子,秦姑爷还给二老爷他们也送了礼物。”
  宋锦看了眼箱子,心情复杂。
  挥了挥手,示意丫鬟退下去。
  人走至箱子前,掀开了箱盖。
  是一件白狐大氅。
  大氅由大红羽纱面和白狐狸皮制成,面料极为珍贵。羽纱是由百鸟羽毛织成,是他国的贡品,极其稀少和昂贵。
  宋锦将大氅拿起来。
  在箱底赫然见到一封信。
  秦祈安致书锦儿如面:
  时至隆冬,寒风凛冽,万物凋零,而吾心之念卿,犹春花之不败。今特遣使送上狐皮大氅一件,此氅质地柔软,温暖异常,愿卿披之,可御冬日之严寒,亦如吾心之愿,时刻相伴卿侧,虽远隔千山万水,而情意不减分毫。愿卿见物如见人,能体会吾之深意。
  书至此处,情难自禁。盼卿得暇之时,能赐书一封,以慰吾相思之苦。吾必翘首以盼,静待佳音。愿卿保重身体,一切安好。
  祈安顿首再拜。
  后面便是书信的日期。
  这信看似相思,不如委婉提醒她一个月过去,该给他写信了。
  当即宋锦磨墨,修书一封。
  大概内容是她收到宋父在京师失踪的消息,向秦驰求证。末了写上愿君凯旋而归,荣耀加身。
  寥寥几句,简单直白。
  宋锦将信封口糊好,本想叫木婷送去顺安商行,方想起木婷去衙门了。
  傍晚时,木婷回来告知,“东家,秦举人看起来不太好,正高烧昏迷,白翠微昨夜在牢里撞墙自尽了。”
  “白府可有出面?”
  宋锦对于白府的印象一般。
  木婷回答:“白府不承认白翠微的身份,说人早几年病逝,不是长得有几分相像就是白家姑娘,警告某些人莫要造谣。还别说,真有人信了白府的鬼话。”
  白翠微现今消瘦又憔悴,有点疯魔又显老态,跟以往清雅恬淡的大美人相比,确实只能见到有几分相像,说不是同一个人,也是有人信的。
  木婷又问道:“秦举人伤得挺重,东家要怎么安置他?”
  “秦家人还没出面吗?”
  宋锦不太想掺和此事,主要是膈应。
  木婷又道:“估摸是在来府城的路上吧。按我说呀,这秦举人也真是的,明明是守孝期间,居然还来府城见外室。”
  “我记得白氏不是在黟县吗?”宋锦很久没关注过白翠微的动向。
  “大概是留在黟县,想过安生日子不易?”木婷不是没听过宋绣和白氏闹起来的八卦,“在府城外面的庄子居住。只要人不出去,也不怕别人会说闲话。”
  在不同的县城,也不用担心宋绣来寻麻烦。
  最终宋锦没有出面。
  但看在秦家大房的面子上,还是请宋二叔出面,去请了府城医术最好的大夫来给秦明松医治,再把人安置在别院。
  秦明松的情况何止不好。
  人发着高热,正值病危之时。
  衙门给请的大夫说,剪刀刺伤的肺腑,就算侥幸能活下来,以后也是个药罐子。
  宋二叔给他用了上好的药材,又用上了“回春”的方子,才把人堪堪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当天夜里,秦家人到了。
  秦老头和他两个儿子,还有族里几个叔伯。一行人连夜赶路,风尘仆仆过来。
  宋二叔和大堂伯出面招待。
  在食住上面,礼数周到。让秦家人对宋家的观感很好。
  秦明松醒来得知惊动了官府,羞愤得差点晕厥过去,后来又知道白翠微在大牢里自尽,激动得眼前一黑,便人事不省。
  秦家人连忙去找大夫。
  大夫批评秦家人不能让病人过于激动。
  秦老头连连应是。
  想着外面的事情,还是瞒着点儿。
  可刚才该说的也说了?
  秦明松这次昏迷又是一天一夜,醒来过后便变得沉默寡言,好半天才开口请求秦家人去买一副棺木,又请人去衙门给白翠微收敛遗体,安葬在城外一处山脚下。
  https:///yanqing/20_b/bjzf1.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