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宋锦不信任朝廷,却相信秦驰。
  秦驰早在数年前便知柳家造反,理应早有布局。百姓只知道叛军大败,内情却不会随意传开,实际就是如宋锦猜想的,秦驰早些年就有布局,安排一些好手潜伏在叛军当中,几年间一步步凭本事往上爬。有好几个凭着战功,混到了核心人物的身边,收到命令刺杀叛军的将领。
  几乎是在同一日动手。
  叛军几个将领,同一天非死即伤。
  一时间叛军群龙无首。
  朝廷大军抓住机会,连连攻打,潜伏在城内的朝廷的人趁机打开了城门,放朝廷大军入城,打得叛军节节败退。
  这次朝廷大捷,秦驰的布局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是这些事情尚未传开,等到他日论功行赏之时,自是会公诸于世。
  宋锦在药坊里时常会听到南方打仗的消息,偶尔才会听到秦驰的只字片语。其实宋锦不是什么都没做,将自己的势力与顺安商行交接之际,让她收到了一条关于宋宽的线索。
  “可信度有多高?”
  宋锦心头震惊的看向邢纶。
  邢纶又道:“九成是真的,当初叛军秘密将宋老爷带去京师,临近京师遇到一股蒙面人埋伏,消息说蒙面人死伤惨重,并没有劫人成功。”
  宋锦算了算时间。
  正是在她和孩子离开京师不久。
  “这消息是从顺安那边的人嘴里得知的?”宋锦询问的角度刁钻。
  邢纶肯定的点头,“是的。”
  他们一些手下和据点,由顺安接收,当中有人意外从顺安的人嘴里打听,便将这个消息传回了济方,再转到了邢纶这里。
  宋锦回想起那几日秦驰的异常。
  很可能他是得到了她父亲的消息,却隐瞒了她,果然他终究是让她失望了,这么多年他不会不知道,寻找家人是她的执念,这么大的事情,他竟然隐瞒了。
  第一次宋锦对秦驰的信任有了缺口。
  宋锦要确定一件事,“这么说,我爹是在京师失踪了?”
  “是的,听说秦大人一直派人在寻找。”
  邢纶将事情如实的禀报。
  宋锦当即决定将重心转去京师。
  两人商议过后,邢纶又匆匆离去。
  眼下很多事情需要邢纶出面主持,不说转移出去的势力,就是本来属于宋家的东西,济方正一步一步的归还给宋家。
  今局势未定,只需求稳。
  生意缩减也无所谓,济方最大的收入就是用船队跑商。
  宋锦和木婷回去府城。
  娄汝翰带人护送。
  路上碰到了一些逃难的百姓,拖身带口,神态麻木又瘦骨嶙峋。见到宋锦等人的马车,有人蠢蠢欲动想要上前乞讨。
  娄汝翰等人抽刀,将这些人吓退。
  宋锦掀开一道车窗帘子,掀起一道缝,望着路边逃难的百姓,心里不是没有感触的,这天下乱起来,首先要受苦的就是百姓。
  “难民多了?”
  宋锦记得上次出城,还没有看到。
  木婷说道:“打仗了,应该是逃避战乱。现在这徽州知府还好,得知有难灾立马让衙门的差役在城门前搭起了草棚子,让灾难落脚,又有烧起热锅,勉强发放吃食。城内的一些家族,也架了棚子施粥。”
  在城门前的空地。
  差役搭的草棚接收难民。
  会有大夫过来检查,防止瘟疫,有户籍又身体没生病的难民,会有人来给他们登记造册,再及时分去徽州各个村落。
  一切井然有序,有条不紊。
  宋锦知道官府只要做实事,百姓就不愁没活路。很多时候最让百姓苦不堪言的,是官员的腐败和贪婪,遇到不公求助无门。
  马车停在门前。
  经过了一番检查,成功进城。
  车行驶在街道上,路过两家处药铺,宋锦意外见到多是关门。
  “怎么回事?”
  宋锦指了指关掉的铺门。
  木婷跳下马车去打听,不一会儿就回来了,“东家,说是府城的药材短缺。不是药铺不想开门,是没有药材,来看病的人也抓不到药。”
  “再往前走。”
  转过一条街道。
  以往由于没有坐堂大夫的济方药铺,生意向来是一般般,出入也是清贫的百姓,今日所看到的济方药铺是客似云来。
  来抓药的人排成了长龙。
  第447章 宋锦的打算
  最近府城多出了不少面生的人。
  大多数是躲避战乱,长途跋涉下病倒的人不少,求医的人也多了起来,造成了一时的药材短缺,也就是济方药铺存库较大,才能撑到现在,还是在没有涨价的情况下。
  宋锦看到排除的多数是百姓。
  在外面还有些人明显有病,却没有求医。
  因为济方没有坐堂的大夫。
  宋锦收回了目光,对木婷吩咐道:“你让娄汝翰去同掌柜说一声,铺子里的药材如果不够,可以去黟县调来,再去请两个大夫来药铺坐镇,免费给外面的百姓看诊,所有的花销由我来承担。”
  “好的,东家。”
  木婷应声就去跟娄汝翰说了。
  娄汝翰去找药铺寻掌柜,将宋锦的意思传达,药铺的掌柜顿时高兴得连连道谢,连忙安排人去调取药材。
  木婷有些不解,“东家之前捐赠了一批药材,黟县那边的存库本就不多,再调走一批的话,后面谈好的交易,怕是会无法如期交货了,要赔偿不少银子。”
  “国若不稳,生意不做也罢。”
  对于某些商人来说,国家动荡,赚银子更狠,但这不是她宋锦,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视之有度,用之有节。
  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在力所能及之时,尽绵薄之力。
  宋锦此举是凭良心。
  济方义商的名声,彻底在徽州打开,还有早前捐赠粮食给西北军一事,先皇明成帝赐字等等,都在徽州传开,包括济方帮忙贫苦百姓种植草药,改善生活等善举。
  幕后的东家也浮出水面,是徽商宋宽之女宋锦。
  宋锦是何许人也?
  当今小太子之母,权倾朝野的秦祈安大人的发妻。
  此事后来传扬甚广,是目前宋锦不知的。
  从黟县回来的宋锦,休息过后,见过家中的长辈说了情况后,便一直窝在宋家的书房,翻阅医学典籍,抄抄写写。
  宋二叔找了过来。
  “提到我和秦祈安了?”
  宋锦将医书放下,捏了捏微微发胀的太阳穴,“外界不知我和他和离了,把我和他放在一起也不奇怪。”
  “锦儿,再这样下去不行。”宋二叔语重心长道,“和离了,还不对外开,你再想嫁人就难了。”
  和离的事,仅宋家人知晓。
  宋家人在休养当中,几乎是闭门谢客,宋锦和离的事情,他们也没有往外说,故而外面并没有传出和离的风声。
  宋锦知道长辈操心,对此她也很无奈,“二叔,这事情不需要我们操心,等秦祈安什么时候在京师再娶,和离的事情自然而然就传开了。届时我再想如何也没有人说什么。”
  “总不能要等他再娶,你才能嫁人吧。”
  “不然呢?”宋锦反问。
  宋二叔被噎住。
  宋锦目前是没有考虑过再嫁。
  只是不嫁的打算,她没有同人说过。
  当然她没有要给秦驰守着的意思,仅是不知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说不定以后她会碰到了想再嫁的人呢。
  宋二叔的脸色有点黑。
  宋锦笑嘻嘻的说道:“二叔,正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在秦祈安没有再娶之前,我先嫁人了,他的老脸往哪儿搁呀,小心眼的,两家结仇都有可能。”
  “他不会这么小心眼吧?”
  “赌别人不犯小心眼,可不像咱们老宋家的行事作风。”宋家的家风向来是求稳,宋锦又一本正经的说道,试图说服宋二叔,“宋家对上秦祈安,跟蚂蚁对上大象没两样,还想要偏安一隅就难了。”
  “说不过你。”
  宋二叔领教到了宋锦厉害的嘴皮子,“可是锦儿呀,你真能放下吗?这放下可不是男人,而是泼天的荣华富贵!”
  宋锦撩起眼皮,“咱们宋家人稀罕么?”
  “不稀罕,不稀罕!”
  宋二叔把违心的话说得很大气。
  宋家人如果有野心,便不会几代人守在徽州当着普通的药材商人。
  不求荣华宝贵,只求子孙安稳。
  宋二叔尊重宋锦的意思,可又不希望她冲动行事,日后无法挽回,“二叔担心你日后会后悔。”
  “以后怎么样不知知,起码我此刻想这样做。”宋锦态度恢复了认真。
  “既然如此,二叔就不多劝了。”
  宋二叔看了眼宋锦抄录的医书,“要不要二叔喊几个人来你抄?”
  “那最好不过了。”宋锦承情。
  https:///yanqing/20_b/bjzf1.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