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君若好过了不少,绽出欢颜。
景天回来复命,禀道:“包括宋玉在内,共有七个活口。”
“知道了。”
宋玉走进来时,一瘸一拐的。他腿上中了冷箭,当下拔出来,敷衍地包扎了一番。
顾月霖和李进之凝眸打量,见宋玉二十出头,面容清秀,形同文弱书生。比对着样貌,想着他做的那些事,深觉这的确是个衣冠禽兽的胚子。
宋玉站定,对兄妹三个行礼,“冒昧前来,多有唐突,恳请三位恕罪。”语毕,深凝了君若一眼。
君若不想倒胃口,敛目把玩着酒杯,看都不看他。
顾月霖问道:“受何人唆使?”
宋玉又看了君若一眼,“君夫人。”
“我瞧着你是真活腻了。”顾月霖语气森冷。
“我可以对天发誓,是真的。”宋玉忙道,“前几日,外面那二十个人前去找我,带着君夫人的信件。”
语毕,取出一封信,转手交给一旁的辛夷。分明是为了意外早有准备。
信上的字很一般,言辞全是大白话。
顾月霖扫一眼,交给君若。
君若查验一番,道:“是她写的。”转手递回去。
君夫人在信中说,近来听友人说了一些事,涉及江湖中的程放、京城竹园的顾月霖,二人可能是父子。
友人给了她二十名杀手,要她选个合适的人带队去竹园,将除去君若之外的人全杀掉。此事做成,可得李进之、顾月霖手中全部财产,她愿意分三成给宋玉。
顾月霖看着君夫人写的信,有一刻气得脑筋打了结,直犯迷糊。
君夫人有没有想过,若她的打算成真,人单势孤的君若就会落到宋玉手里,宋玉要是当即把生米做成熟饭怎么办?这女人到底把亲生女儿当什么?
他把信递给李进之。
李进之气得直磨牙。
顾月霖问宋玉:“君夫人在何处?”
“正在来京城的路上,因为……我想和君大小姐从速成婚,需得她成全。”
那就好,不需他们奔波到别处。
为君若要个说法是一定的,而君夫人所说的友人是谁,也有必要听她亲口说出。
君若提笔写了几张字条,问顾月霖:“先私了再公了可好?”
“我正是这个意思。”来的这些亡命徒,交给锦衣卫刑讯才解气,但在那之前,得问出他们效忠的人是谁。
君若将字条交给辛夷,“拿给杨柳晓风,让她们当即送出。”活口需要她的人手讯问,死了的那些也得尽快扔到乱坟岗。
李进之凝着宋玉,眸如鹰隼。
宋玉额头上沁出了冷汗。
顾月霖摆手示意景天,“带下去,关起来。”
李进之和兄弟妹妹商量:“我有个专门整治人的宅子,不妨将活着的这些安排到那里,主要是不想脏了蒋老爷子这干干净净的地儿。”
顾月霖和君若都无异议。
天亮之前,君若的人手赶过来,分头行事,使得竹园外恢复如常。
君若、李进之决定一起回城里一趟,亲自刑讯,以便尽快问出那些杀手是何人收买。
顾月霖同意,要不是怕蒋氏担心,就也一道去了,好歹能开开眼界。
晨曦初绽时,君若和李进之带上心腹,策马去往城里。
于是,早间请安的便只有顾月霖一个,落座后解释道:“进之、洛儿有急事要办,过几日回来。”
蒋氏察觉出一些异常,却没过问,只是道:“一年之计在于春,他们两个家大业大,这就要忙碌起来。只是可惜,方才我做了疙瘩汤,本想着要你们一起尝尝。”
“疙瘩汤?新得的食材有番茄么?”顾月霖道。
“没番茄就不能做疙瘩汤了?”蒋氏笑眯眯的,“洛儿做饭菜总有许多新奇的点子,我这算是举一反三。”说着起身,“去饭桌前老实等着,我给你盛过来。”
顾月霖大乐,依言行事。
过了一阵,蒋氏亲手端来白瓷大海碗,放到桌上,给顾月霖盛了一小碗。
“好香啊。”顾月霖由衷道。
蒋氏拍拍他的肩:“快尝尝。”
做法也没什么新奇的:白面搅成絮状,等加了高汤的水开了下锅,再放些切好的香菇、青菜和小小的牛肉丸子,末了加盐和香油。
顾月霖就着炒时蔬,连吃了三碗,胃里的暖意蔓延到四肢百骸,惬意之至。放下筷子,他已开始琢磨午间吃什么,“娘要是得空,再给我做一回烧茄子行不行?”
他本不喜欢吃茄子,怎样做成了摆到面前,也懒得伸筷子。前天蒋氏做了一道烧茄子,他本意是捧场罢了,尝了尝,竟觉得特别可口。
“真喜欢吃?”蒋氏喜上眉梢,却故意逗他,“难道是为着少吃些?”
“哪儿啊,”顾月霖笑容清朗,“真喜欢吃您做的。以前听人说,烧茄子做好了比肉香,我觉得是胡说八道,如今可是自个儿打脸了。”
蒋氏喜滋滋的,“一定给你做。往后也要这样,想吃什么就跟我说,我现在最爱琢磨做菜。”
“我会的。”
母子两个得以一日三餐都在一起吃,曾出现的隔阂倒又消减几分。*
顾月霖本以为,起码要等个十天八天的,李进之和君若才能回来。
不成想,三日后,兄妹两个便结伴归来,意味的只能是已问出那幕后之人是谁。
第68章 “我不作死,我只是要造反。”
“那六个杀手,有四个招了。”君若取出口供,放到顾月霖手边。
顾月霖懒得看,“你们直接告诉我是谁。”
“那人来头可不小,我们根本动不得。”李进之面露难色,“长宁长公主。”
顾月霖眉心微蹙,“居然是她?”
“不可思议。”君若叹息道,“我娘和我舅舅一两日到京城,到时再问问我娘。”
不得不相信,却又没办法相信。
因为长宁长公主实在是个人物,买凶杀人根本不是她做得出的事儿。
先帝在位末年,起了内乱,年近十五岁的长宁随军平乱,两军阵前身先士卒,立下赫赫战功。待到战事平息,先帝从私库中去了五十万两白银,命工部为爱女打造府邸。
先帝驾崩后,皇帝对长宁看重且尊敬。
长宁的婚事不顺,皇帝连续两次由着她休夫再嫁,到第三次,长宁出门游历期间传信回来,遇到了意中人,已经结为连理。
美中不足的是,驸马身子骨不好,需要常年卧床将养。长宁游历回来前两年,驸马从不曾出现在人前,之后病情好转,常年不在京城,在外地为长宁打理产业。
久而久之,从皇帝到官员贵妇,浑忘了这个人的存在,连长公主的婚书、驸马的姓名都无人知晓,怀疑长公主因为心寒无意嫁娶从而撒谎的不在少数。
皇室之中,最不缺千奇百怪的事,但官员百姓都不敢在明面上议论,万一犯了忌讳,保不齐要掉脑袋。
而今兄妹三个想起长宁这些是非,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失踪多年的程放,只是谁都没说出口。
如果那位驸马爷是程放,很多事情就说得通了。
可也有说不通的地方:
长公主嫁给江湖中人也不算什么,宫里不少身手一流的侍卫就出自江湖,江湖庙堂看似相距遥远,实则不然。
那么,如果程放要做驸马,长公主没道理问他要大笔银钱,高手如云的长公主府,不要说一个亦正亦邪的程放,就算是人人得而诛之的货色,也护得住。
若那个人是程放,他为什么多年来躲避着世人?
长公主又有什么理由要杀顾月霖?
杀就杀吧,为何不用死士,而是收买杀手?投石问路?
越想越是思绪紊乱,顾月霖索性暂且搁置,说起事实:“如今每晚都会启动机关防贼,子时之后,仆人都不能离开所在的院落,你们让心腹行走时注意些。”
君若、李进之颔首,说这样也好,心里踏实。
李进之道:“那些杀手过一阵灭口了事,宋玉是决不能留了,君若让他自己写好口供,明日到顺天府投案,死在他手里的少年男女不少,他如何都活不了。”
君若有些遗憾,“要不是我娘不识数,认准了他做女婿,我就把他留在手里,由着性子整治。”
顾月霖道:“事有轻重,与那个人渣撇清关系是当务之急。”
君若点头,随即笑起来,“有好处,正经人家一看与我订过亲的上不得台面,会更质疑我的品行,只会有多远躲多远。”
顾月霖接道:“而且,宋玉来竹园的事,你大可以用来拿捏你娘,可以趁机禁止她再干涉你的婚事,你爹应该喜闻乐见。”
“对对对,”君若点头如小鸡啄米,“我手里可有她的亲笔书信,再敢跟我叫板,我真把她告到官府。”
李进之道:“我去见了星予一次。等君夫人到京城,他会请锦衣卫的人过去敲打一番。她做的那些破事儿,哪怕是长公主也不能为她解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