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他们城里的孩子读书远比乡下要方便和容易,向遥能读到高中,并且成绩也好,就已经说明她是个很不错的苗子了。
不过有一点,她们这些下乡知青要是想走工农兵的路子回城,是难上加难,但是本地农村的孩子上完高中,被学校推荐去上大学的机会,却是要多上许多。
就是听说向家不让她继续读完了,可惜……
向遥本人倒是没什么感觉,她都已经穿书了,那上不上学,其实也没有多少执念。
更何况,她已经是读过一次大学的人了,对大学生活,已经没有什么感觉啦!
翁雨虹知道这个话题不能深入,否则是戳人家痛处了,连忙将注意力放在林燕燕之前说的那话上,问道:“燕燕,那你说丁有志跟张雪梅,又是怎么一回事啊?”
林燕燕摸了摸辫子:“我哪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我只知道他俩还不是一次走在一块儿,好几次晚饭后,我都看见他们肩并肩溜达了。”
翁雨虹粗了蹙眉,一般不是处对象,谁会晚饭后还跟异性一起散步溜达?
向遥回想了一下丁有志其人,一下就从那人模狗样的面貌上判断出来,这人是个海王无疑了。
就双抢那会儿,有一回她提了两大捆秧苗去水田那边,遇上了丁有志,这人还笑眯眯地非要帮她忙,那双眼睛偷偷打量她,还当她看不出呢。
毛病!
“回去我得问一下丁有志。”翁雨虹作为知青点的小队长,是很有责任心的,“绝对不能让他坏了我们知青的名声。”
林燕燕对这一点倒是没有意见,她虽然挑三拣四,对其他知青们都没多少好感,但是这不是最近有了新目标么,她可能不能让人给搅和了。
想到新目标,林燕燕又忍不住瞅了向遥一眼,那眼神幽怨极了。
她甚至怀疑,那天聂百川是不是就是因为被外人瞧见了,才狠心拒绝她的……
要不是这样,她何必退而求其次呢。
向遥感受到这股目光,回望了过去,心里第二次感叹——
毛病!
这姑娘,上次在乡村爱情图里,那叫一个泫然欲泣楚楚可怜,原来那只是限定款,人私底下,厉害着呢。
瞧瞧,白眼都要翻上天了。
晃晃悠悠一路,总算是到了县城。
向遥在一处岔路口跟另外三人分别,等三个人的背影消失不见了,她才转身,回忆着聂百川此前的指点,一路打听。
“婶子,请问你知道甜水巷子是往哪个方向吗?”
到了凿石路,向遥走到一户开着门的人家面前,向一位正在勾着毛线的老太太问路。
谁知她刚问完,那老太太就十分警惕地看了她一眼,语气不是很友善:“你打听甜水巷干嘛?”
向遥弯了弯眼睛,笑眯眯地:“我找亲戚呢,我家里说我这亲戚就住在甜水巷子,但我是第一次进城,找来找去都找不到呢。”
那老太太上下打量向遥,觉得这姑娘长了一副嫩白模样,一看就不是什么乡下人。
还说什么第一次进城,分明就是骗人的!
她可不信,没准这是红袖章伪装来套她话的!
“什么甜水巷苦水巷的,这县城可大了去了,我不清楚,”那老太太淡声说道,“你去问别人吧。”
向遥看出来了,这老太太哪里是不知道啊,分明是不愿意告诉她。
不过这也让她更加确定了,甜水巷子,肯定有这些当地人都知道的暗地里的生意。
既然这老太太也不愿意说,向遥也不强求,又转身去其他地方问人。
这回问到了一个满面含笑的大姐身上,这大姐也挎了一个篮子,像是要去买东西,见着向遥问甜水巷,也警惕地打量了她一下。
在向遥说了跟上一次一样的理由之后,这大姐的反应倒是不一样。
她凑近向遥,小声问道:“妹子,你这篮子里带了啥呀,都是送给你亲戚的?”
向遥眨眨眼睛,一脸天真:“大姐,我看你人挺好的,也就跟你说实话了。是我这亲戚想弄点花生给小孩儿当零嘴,这不,我正好进城办事,就给他家捎带一点呢!”
至于是送还是卖,她并没有直接说,但大姐还是听出来了,这哪里是捎带一点,分明就是专门带过来卖的嘛。
大姐眼睛一亮,扯着向遥的胳膊,亲亲热热地说道:“妹子,你这篮子姐都是花生啊,给姐瞅瞅呗?”
上丰县不兴种花生,这可是稀罕物,她要是能买一点回去,没事儿就嗑巴几颗,那可美得很!
向遥装作没听懂她的意思,掀开篮子上的布片儿一角,半是炫耀半是热心地给对方看。
“喏,这都是我娘费了些心思弄来种出来的哩!你看看,每一颗都很饱满,没有一粒是坏的!”
大姐吸了口气,盯着那篮子露出来的一角,眼里尽是馋意。
她左右看了看,小心翼翼地说道:“妹子,你跟姐说老实话,你家这花生卖不?”
向遥没想到这还没有进甜水巷子呢,生意就来了。
她垂着眸子,像是思考了一下:“大姐,其实我家亲戚也要不了这么多,我娘的意思,也是要是有别人想要,多少也换点钱呢!”
大姐眼睛里的光亮更盛了:“你卖点给姐成不?”
第28章 瓜瓜瓜瓜瓜瓜完蛋啦!
向遥有些为难:“大姐,我这花生是家里辛辛苦苦开荒用自留地种的,数量也不多,价格……”
物以稀为贵,她得先摆明态度,为之后的讨价还价做铺垫。
大姐笑得和蔼,一脸的“我懂我懂”:“你给姐一个价,比百货铺子里高一点那也很正常,但可不要高太多了,姐过日子也不容易。”
黑市交易其实也不一定就卖的更贵,有些农家货既新鲜又便宜,但要看物品的紧俏程度。
像随处可见的黄瓜苦瓜,那拿到这里来卖,肯定是不值多少钱,人家在市场里也能买到,只不过是图个新鲜。
但花生就不同了,或许在其他地方这算不得什么,但在上丰县的铺子里,这可不常见呐。
向遥抿了抿唇,像是下定了决心:“大姐,你看这样成不,我知道年节的时候我们公社的供销社里,干花生是卖九毛钱一斤,我这也不多要你的,我走了三个小时才到县城,你就给我多个辛苦费,一块二,成不成?”
她也是悄悄打听过的,平时不办大事儿的,大队里的人肯定不会买副食品,但一到了年前,大伙儿多多少少会去买一点撒子、江米糕之类的,也有人买过花生,就是这个价。
贵得很!
不过这大姐嘛,穿的衣服体体面面,体态又丰腴,一看就是家里条件还不错的,为了吃,肯定是舍得下本。
要不说还是城里人好呢,看上的东西,说买就买。
搁他们向家湾,一年到头也就分到一百多块钱,买个针线头都得权衡半天哩!更别提副食品了,那都是办大事、过年的时候才会舍得买一点。
但大姐家的钱也不是风吹来的,她也得讲价。
大姐果断还价:“妹子,你这个价格还是贵了点噻,咱们这么合眼缘,姐把你当亲妹子看,你就给姐便宜点,一块钱,行不?”
两人意思意思地来回拉扯了一下,最终还是向遥点头,同意以一块钱一斤的价格卖两斤干花生给大姐。
大姐高兴了,连忙去隔壁家借了一杆秤来,等那秤杆子高高翘起,她利落地将秤一放,完成了这宗交易。
向遥倒是不计较她这点小心思,等拿了钱,她看了看剩下的花生,问清楚大姐甜水巷的方向,就离开了。
经此一事,她也摸清了这边私下交易的情况,只等到了甜水巷,就能跟人打游击,一批一批地将她的西红柿和花生、西瓜都给卖出去。
不过,西红柿和西瓜都卖不上太多价,一斤也才一毛钱不到,她肯定还是优先卖花生。
先后路过两条街道,向遥果然见到了红袖章在巡逻,她目不斜视地走了过去,一看就不像是要去黑市兜售什么的人,因此并没有惹出怀疑。
等到了甜水巷,向遥就更加警惕起来了。
不是她非要疑神疑鬼,实在是一到了这儿,她就敏锐地发现,很多人都一副疑神疑鬼的表情,打量人的眼神都不经意间透露出些尖锐。
可见近期确实如聂百川所言,在严打割尾巴呢!
但向遥面上不显,仍然装作只是路过的样子,从容地走进了甜水巷。
“妹子,你来做什么的?”
一个身材颇为矮小的中年男人注意到这小姑娘,左右看了看,凑到向遥面前,小声问道。
向遥眨眨眼睛:“叔,我来找亲戚,送点咱乡下的吃食呢。”
中年男人眼睛瞟了瞟她挎着的篮子,知道了这小丫头不是来买东西的,而是来卖东西的。
于是顺势问道:“送的啥啊?”
虽然他也兜售物品,但同时也干二道贩子,遇着好东西,会赶紧买下来,再卖给相熟的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