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苏曼巴不得他能吃,开学走的时候给他带了五十斤粮票和五十元钱。
怕他舍不得花钱,芝麻、花生和后山采摘来的核桃炒熟,用小石磨加上白糖磨成芝麻糊,装到罐头瓶子里,让他晚上睡觉时泡一碗喝。
自己做的香菇肉酱装了一大罐头瓶。烤了香葱饼干,装到刻了保鲜符的特制铁盒子里,让他当小零食吃。
张霄返校的时候是抹着眼泪走的,为了养大他们兄弟俩,奶奶付出了许多。他一定要好好读书,等毕业找个好工作,多挣钱,把奶奶和弟弟接到城里来享福。
收完秋后,也闲不着,地里的活虽然不多了,但屯里组织了采摘队和狩猎队。
屯子里的壮劳力在民兵队长的带领下,进山打猎。家里的妇孺老幼全出动,后山林子里的那些山货都要采摘回来统一卖给收购站。
就在众人忙得热火朝天时,知青点的郑娟突然要结婚了。
郑娟自从金手指没了之后,就一直神神叨叨,知青点的其他知青都是她的怀疑对象,查了许久,也没查出到底是谁偷走了她的金手指。
好在她之前一直患得患失,唯恐哪天金手指就消失了。因此早早地就囤了不少物资。
跟黑市头头做生意也赚了不少钱和票。这几个月,虽然她过得有点儿煎熬,但比起其他知青,日子还是过得相当滋润的。
没了金手指,她的心气儿也没那么高了,恰逢男主向她表白,他们两个就这样谈起了恋爱。
郑娟想得很清楚,金手指已经丢了,金大腿绝不能再错过。如果不是这场运动,她和唐飞是绝没有可能的。
现在机会就在她面前,只要她能跟唐飞共患难度过这一段黎明前的黑暗,她就能实现阶级跨越。
为了绑牢唐飞,郑娟使了点儿小手段,他们俩在一起了。食髓知味的唐飞恨不得天天跟郑娟黏在一起,他在跟爷爷商量后,和郑娟一起去领了结婚证。
两人盖了两间房,从知青院搬了出来。知青院那边没有宅基地分给他们,他们俩主动提出在靠近牛棚这边盖房子。
村里巴不得他们选靠近牛棚的地方嘞,那边一直空着,但就是没有人愿意靠近牛棚里那些被下放人员。
郑娟身上的黑锦鲤系统碎片被剥离后,运气就变得不是那么好了,当然也不算很差,毕竟有女主光环加持嘛,但有了之前想什么都能事事如意的对比,她总觉得自从丢了金手指之后就开始走背运。
贫贱夫妻百事哀,他俩都不是干农活的料,加上唐飞要接济在牛棚改造的爷爷和其他人,他们俩的日子越来越捉襟见肘。
郑娟之前出手大方,唐飞接济其他人,她看到了不仅不反对,反而会大力支持。现在金手指没了,她虽然囤了一些物资和钱票,但她花钱大手大脚,很快就尝到了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的滋味。
加上她怀孕了,好不容易攒点儿钱票,买一罐麦乳精和一些细粮,想给自己和肚子里的孩子补补,结果被他一股脑地全送去牛棚了。
在村里换了一只老母鸡,打算炖了补补身体,结果忙活了半天,母鸡炖好了。唐飞甚至连瓦罐都给端走给他爷爷和牛棚里几位爷爷奶奶喝。
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原本郑娟还忍着,后来她就直接跟唐飞吵起来了。唐飞觉得他爷爷正在牛棚受苦,多给老人家补补怎么了。还有牛棚里的其他人,跟他家都是世交,日落西山你不陪、东山再起你是谁。
世人皆说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如今这些世交落难了,正是他出力的时候。等以后他们官复原职,自己还愁没人照顾吗?
郑娟不想听他讲什么大道理,只一句话:“我现在怀孕了,不养好身体,将来亏得是孩子的身体。你要是不想要他,就直接告诉我,我不耽误你!”
唐飞能怎么办呢,只能在屯子里找相熟的人家打探谁家有多喂的鸡、鸡蛋卖给他。
第89章 炮灰奶奶奋斗成富一代3
苏曼整个秋天都没闲着, 下工后每天都背着背篓上山捡柴火。
老胳膊老腿儿的,练武是不成了。吃了大力丸和强身健体丸之后力气渐长,加上身体倍儿棒和运气好的buff的加持。
她每天上山都能遇到野鸡、野兔等主动来碰瓷。苏曼当然是毫不客气地照单全收, 总不能辜负人家小动物一片心意吧。
把它们通通装背篓里带回去, 做成腊鸡、腊兔。隔一段时间, 给张大军和张皓父子俩的那些经常往自家写信、寄东西的战友寄去点儿野味打打牙祭。这都是两个孙子长大后的人脉, 得维持好喽。
苏曼让大孙子张霄负责,每次收到信和物品后, 都会让他回上一封信,随信寄过去一个包裹, 里面装一些晒干的山货、香菇肉酱, 几斤小米、磨的芝麻粉和五谷粉之类的。
本地的更要时常联络感情, 张霄从小就是听着爷爷、爸爸的英雄故事长大的,他心中一直有一个英雄梦。但他也知道,爷爷和爸爸的牺牲对奶奶的打击有多大。
这个懂事的孩子, 向往部队不假,但他一直把这个渴望深深地埋在心里, 怕奶奶知道自己的选择后伤心。
他记得小时候奶奶经常擦拭装着爷爷和爸爸照片的相框, 然后对他说:“我们大宝不学你爸, 你爸不听话,我们大宝好好读书考大学,不去当兵……”
以奶奶对他的疼爱,如果他说去当兵,奶奶就算是不乐意, 也不会拦着他, 但他不想奶奶因此伤心。
直到苏曼问他毕业后怎么打算的,他犹豫再三还是把自己的愿望说了出来。
苏曼叹了口气:“当兵保家卫国这是好事, 奶不拦着。但是有一件事你要答应奶,去当兵后也不能丢下文化课,奶托人给你买的那套数理化自学丛书和语文知识大全带着,训练之余,文化课也得时时看看。
如果有一天,能考大学了,或者在部队有机会被推荐去军校读大学了,你一定要把握住机会去学习。
当兵有文化和没文化是不一样的,你爷爷以前常说,他就是吃了不识字的苦,以后子孙后代都得好好学习。能答应不?能做到的话,奶就同意你去当兵。”
张霄重重点头,那必须能做到啊,他本身就是热爱学习的好学生呢。如果不是无法高考,他也不会想着去当兵。拿到高中毕业证后,张霄在张皓几个战友的安排下,入伍去了兰州军区。
苏曼来了之后,一直循序渐进地给张霄哥俩调养身体,基因进化液、强身健体丸、益智丹、大力丸等等,但凡对身体有好处的他们哥俩都吃了、喝了。
张霄,已经喝过中级基因进化液的他经过系统的训练后那绝对是兵王一般的存在。
但苏曼不担心他木秀于林,这小子从小就知道藏拙,二宝那么一爱出风头的人都被他教的成了黑芝麻馅儿。无论家里吃了什么好吃的,出门一律跟人说吃的咸菜、窝窝头。
训练哪有不受伤的,张霄当兵走了之后,苏曼从仓库里找出一本破旧的医书,为此她还特意去了一趟县里的废品收购站,买了两本旧书回来。
照着里面的方子,带着二宝进山采药,晒干后磨成粉,装到一个个的小药瓶里,贴上纸条给大宝寄到了部队。
自家奶奶寄来的东西,大宝都很珍惜,弟弟在信里告诉他,这些药是奶奶照着医书上的方子,亲自去采药、晒干磨成粉的,让他好好保存,如果受伤一定要用。
他在一次训练受伤后,撒了苏曼寄给他的药粉,止血效果几乎立竿见影。
他自己倒没觉得有什么,跟他一个宿舍的战友王睿用了这个药粉后,觉得这药止血效果比保密配方的云南白药还要好。在征求了张霄的意见后,给自家军长老爹打了个电话。
“老爹,我战友奶奶给他寄过来的止血药粉可比咱家备的那种效果要好得多,一分钟止血。
部队想要采购的话,找我战友呗。他家是农村的,爷爷和爸爸都是在部队牺牲的……”
王军长笑骂:“你个浑小子,东拉西扯的是不是怕老子用了人家的东西不给钱?老子是那样的人吗?效果好不好你说了不算,我让人把药拿过来做检测试验,等药效确定了再说。”
后续经过试验,苏曼寄过来的药膏、药粉效果惊人的好,部队的领导去了一趟靠山屯,想要重金收购这几张药方。
苏曼直接把药方上交了:“这药既然能帮到部队、帮到为国家和人民流血流汗的战士们,领导您尽管拿去。
虽然我不懂什么大道理,但也知道,有国才有家。您要是给我钱,那就是打我脸呢,作为烈属,老婆子我也是有觉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