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打开门去厨房,水缸是满的,苏曼将水收进空间撒到地里浇菜,用清洁符把大水缸清理干净,注满井水。
锅、炉灶也都清理干净,添半锅水,淘洗半碗大米倒进锅里,从橱柜里翻出来几块红薯,削皮、淘洗、切块放到锅里。盖上锅盖,大火煮开后,小火慢熬。
等熬得差不多了,锅里放篦子,把馒头摆上面馏一下。旁边的炒锅刷干净倒油,炒了个小葱鸡蛋,又做了个地三鲜。
闻到饭菜的香味儿,张霄和张雷哥俩都起来了,张雷年龄小沉不住气,从卧室出来就开始喊:“奶、奶,您今天炒鸡蛋啦?”
苏曼拿着锅铲从厨房走出来:“对啊,奶今天给你炒了你最爱吃的小葱鸡蛋。赶紧去刷牙洗脸,吃了饭你还要上学去呢。”
张雷上小学五年级,现在的小学都是五年制,初中和高中都是两年制。
说到上学,苏曼问张霄:“大宝,你年纪还小,就算是回来挣工分,也挣不了几分,还是继续上高中吧。”
张霄摇头:“奶,我已经决定了,这高中还是不读了。现在学校乱得很,上高中其实也学不到多少东西。我回来再不济也能给你帮帮忙。”
苏曼没吭声,只是给他夹了一筷子鸡蛋:“赶紧吃,吃饱了再说。”
第88章 七零炮灰奶奶奋斗成富一代2
吃完饭, 张雷背着书包去了村尾的小学,苏曼则把张霄拉到自己房间,让他看看自家厚实的家底儿。
这孩子孝顺, 总觉得苏曼把他们兄弟俩养大不容易, 想早点毕业回来帮家里干活。
“大宝你也看到了, 咱们家不缺钱。奶虽然懂得大道理不多, 但也是扫盲班儿毕业的优秀学员。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这个道理还是懂得。
虽然现在考大学停了,但它不会一直停滞下去。国家要发展, 社会要进步,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咱别的不说, 县城招工简章上每次都说要高中生对吧?
你要是上完高中, 你爸在武装部的战友高伯伯, 就能帮着给你找个工作。
到那个时候你一个月挣几十块钱的工资,不比在家一天挣工分强吗?就算你天天都能挣满工分儿,一年到头才分几个钱?
将来你若是留在县城工作了, 奶也能跟着你去城里享福。这么好的事情你还犹豫什么?你要是成绩实在跟不上,奶肯定不说让你去读高中。你明明能考上却不去上, 是不是太可惜了?”
张霄仔细想了想苏曼的话, 很有道理, 他如果高中毕业去县城工作,就能把奶接到县城享福了。
就这样,张霄读高中的事情就这么定下了。因为高中已经开学了,吃了饭,苏曼去大队部给张皓战友高文亮打了个电话, 托他帮忙问问, 现在去上高中晚不晚。
高文亮很快就打回来了电话:“婶子,我已经问过了, 大宝原本就考上高中了,现在报到时间虽然稍微晚了一点,但不影响他入学,让他来吧。”
三天后,苏曼给张霄收拾了两个大包裹,一个里面装着被褥,另一个包裹里则是苏曼给他赶制的衣服。
原主家里有一台缝纫机,是张霄亲妈秦书的陪嫁。说起原主这个前儿媳,也是个有故事的人。
她们50年代下乡的那一批人,是为了建设农村主动报名的有志青年。下乡后繁重的劳动磨灭了她们的理想,身娇体弱的秦书病倒了。
拖着病恹恹的身体坚持去河边洗衣服的秦书,不小心跌落河里,回家探亲的张皓将她救上了岸。
秦书衣服全都湿了,张皓救她的时候,身体有了接触,村里传得沸沸扬扬的,张皓只能娶了秦书。
两人的感情不算好,虽然因为聚少离多的缘故没有红过脸。但翻看原主的记忆中得知,张皓其实早有心上人,这次探亲回去是要结婚的。
结果因为救人,娶了秦书,对他的冲击很大。但无论如何,作为男人,他娶妻了,就会为这个家庭负起责任。
秦书这边,也有青梅竹马的恋人,出了这样的事,她心里也是极为痛苦的。
好在两个人都是理智之人,木已成舟,只能接受。有了孩子之后,两人感情升温之际,张皓出事了。
谁也不知道秦书是怎么想的,不知是为了逃避,还是解脱,张皓的抚恤金她拿了四分之一,然后托关系回了老家杭城,自此后再也没有出现过。
这缝纫机是秦书当初结婚时,娘家给买的陪嫁。是秦书的心头宝,平时用的时候十分爱惜,现在苏曼用着很是顺手。
三天时间,苏曼借口身体没养好,在家踩缝纫机,给张霄哥俩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做了三套衣服。
鞋子是从空间仓库里扒拉出来的回力鞋和劳保鞋。就连被褥也都是做的新被套,里面塞的新棉套。
穷家富路,除了粮食,苏曼还给了张霄二十斤粮票、二十块钱。县城工人的工资一个月二十多块钱就能养活一家人。
堂侄张海洋请假,借了单位的破吉普回来啦着张霄去高中报到。苏曼张张嘴,她原本说自己送,但想想自己的年龄,堂弟张青山肯定也不愿意,叮嘱了大孙子张霄几句,就让他跟张海洋一起去县城。
张海洋拍着胸脯保证:“伯娘放心,我一定把大宝安置妥当再回单位。”
张霄涨红着脸:“叔,我都这么大了,不能再喊小名了。”
张海洋拍着他的肩膀:“大宝长大了……傻孩子,不管你长多大,在叔眼里都是孩子。”
送走大孙子,苏曼又歇了一天,把家里里里外外都收拾了一遍。
之前大孙子在,很多地方她不好大整,现在精明的大孙子去上高中了,剩一个憨吃憨喝的臭小子好糊弄得很。
下午放学回家推开门,张雷都不敢进门了,害怕自己走错了家。
苏曼听见动静从厨房走出来:“二宝,你个臭小子站在大门口干吗呢?怎么不进来?是不是在学校闯祸了?”
二宝看到苏曼,松了一口气,哒哒哒跑到她身边:“奶,咱家咋大变样了?”
苏曼漫不经心地塞他嘴里一口鸡肉:“奶今天闲得没事,就把家里拾掇了一遍,怎么样,奶能干不?”
二宝的心早就被鸡肉给吸引走了,哪里还有心思去纠结家里突然那么干净的问题。
苏曼给他焖了大米饭,炖了黄焖鸡,二宝这孩子连吃两大碗饭,撑得瘫在椅子上一动也不想动。
苏曼示意他歇会儿把碗筷给刷了,自己去他和大宝屋里,把他们俩的被褥拿到外面拍打晾晒,当铺盖用。
苏曼这两天做的有新被套,换上后,晚上二宝就可以盖新被子了。
二宝觉得自从奶奶病好了之后,自己就掉进了被窝里。衣服、被褥都是新的,天天有鸡蛋吃,今天还给他炖了鸡肉吃。
唯一不好的就是越来越讲究了,餐前便后都得洗手,天天洗脸、洗脚。问就是老师说要讲卫生,要不然会生病。
苏曼问二宝:“如果让你选,不用讲卫生和不能吃鸡蛋和肉,你选哪个?”
二宝咽了咽口水:“我选肉!”
“不错二宝,知道怎么选就行了,奶今天去后山捡柴时捡了一只野鸡,咱们今天吃鸡汤面。”
苏曼每天上工基本上都是混日子,每天挣够六工分就行了。都知道她掉进水里之后身体一直没养好,几个聊得来的老姐妹,没少关照她。
说到聊得来的老姐妹,苏曼那叫一个如鱼得水。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嘴是真碎啊,东家长西家短的,就没有她们不知道的。
苏曼干着活,还不耽误听她们讲各种劲爆的八卦。
什么刘寡妇和她表侄子偷情啦、什么王大牛媳妇偷人了、隔壁村的秃头支书跟一个女知青好上了,为了掩人耳目,让他二儿子娶了这个女知青等等。
苏曼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地感叹一句,做一个合格的捧哏。
“人心不古啊!这该死的老东西忒不是东西了!”
“艾玛丫,真的?你消息可真灵通!”
天天有八卦听,苏曼发现自己慢慢地竟然爱上了干活。
收秋的时候,张霄放秋忙假回来帮忙收庄稼了。苏曼一方面找到张青山,让他不要给自家大孙子安排成年人的重活,孩子正长个子呢,可不能给累得不长了。
另一方面天天杀鸡宰鸭,强身健体丸当成糖豆丢到小哥俩的水壶里,晚上还会在水里加十分之一份的基因进化液。
在家干了十天活的张霄和张雷,黑了、瘦了,整个人却精神了。张霄个头还往上蹿了不少,饭量也增加了。
他自己吃着饭都发愁,这要是开了学还这么能吃,还不得把家里吃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