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对,朕打算重新攒造鱼鳞图册。”
朱棣的声音淡淡的,他似乎并不想多做解释。拍了拍自家二十二弟的肩膀,只问:“你愿意替朕跑这一趟吗?”
朱楹,他似是愣了一下,反应过来便要推辞,“父皇有言,亲王不得擅自离开……”
“朕问你,你愿意替朕跑这一趟吗?”
“臣弟。”
朱楹直视着他的眼,沉默了一瞬,而后,“愿意。”
“那不就结了,这事啊,不着急,等开春,你们再出发吧。”
朱棣又说了一句。
徐妙容正琢磨着这个“你们”是什么意思,便又听得:“这次的事,你出力最多。朕都记下了,朕也不问你想要什么了,朕这里记你一个愿望。日后若是有想要的,只管来找朕,朕一定会应允。”
这是……在同她说话?
徐妙容有些不敢置信,反应过来,心中狂喜。
朱棣今日,过于爽快了。她现在身心愉快,就像,吃了一个鸡蛋一样!
愿望留给她,主动权在她,那敢情好。
但,为了防止他赖账,她还得……“陛下,你给臣妇写个条呗。”
“朕难道还会赖你的帐不成?”
朱棣气笑了。
徐妙容本以为他不会应承下来她的“无理”请求,哪知道,今日他的心情好像格外好,骂骂咧咧了几句,竟然真的叫人摆笔拿墨,给她写了一个条。
拿着条,她感觉,自己就像走在春天里。步履轻快地出了宫,呼吸着外头的空气,她都不觉得冷了。
待回到府上,刚一进里屋站定,她便转身问了朱楹一句:“王爷又在算计些什么?”
第79章 二十二叔他们会遇到危险?
“算计?”
朱楹手上动作并不见停, 他正脱了最外头的氅衣,无意一瞥,又瞥见自个发间沾了几粒雪。料想是方才进来时树上落下的, 一边拂过那雪,另一边又道:“你怎知我在算计?”
“这个简单。”
徐妙容回他,觑着他的动作, 又道:“因为王爷从来就不是贪图口腹之欲的人。”
上回的橘子。
昨天的羊肉。
哪个他都没有多吃两口!
明明那橘子有一大筐,羊肉也有一大锅。
她记得, 当时他特地问朱椿要了来自蜀地的橘子, 朱椿给了他一大筐。如果不是因为爱吃,他为什么要开这个口?而爱吃,却又连橘子带框都送给了她, 还能是因为什么, 只能是因为, 朱椿给的太多了,而他不重口腹之欲,浅尝辄止!
还有昨天, 她留心观察过了, 他夹羊肉的次数, 可比在宫宴上夹菜的次数多多了。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羊肉好吃, 他是爱吃羊肉的。
可, 爱吃,却不像她和朱椿一样, 几乎没停筷子。这同样说明, 他对自己很克制!
这样一个克制的人,当真会提前好几个月, 从离应天甚远的地方订杨梅,还把这事闹得朱棣都知道吗?
橘子,那是时令的水果。
羊肉,同是现成的食物。
而杨梅,却要大费周章才能获得。她不觉得,他是这么能折腾的人。
况且,吃杨梅就吃杨梅,离应天最近的无锡、苏州就有杨梅,何必舍近求远,非要要仙居的杨梅?若说因为他对杨梅产地有要求,倒也能说得通。
可,当真会这么巧吗?
前脚他说他想吃仙居的杨梅,后脚朱棣就派了他去兰溪攒造鱼鳞图册,而那兰溪,还恰恰好,就在仙居附近?
世上的巧合有诸多种,但不是每一样她都相信的。
看着朱楹,她等着他回答。
朱楹也的确回答了,他说:“谁说我并不贪图口腹之欲?”
他面上并未表露什么,徐妙容心道,装,你跟你四哥一样装,“王爷上次还给了妾身一筐子橘子呢。”
小声说了一句。
言下之意,你贪图口腹之欲,你不把橘子自个留着,都给我干什么?
“我不喜欢吃橘子。”
哪知道,朱楹却回了这么一句。
徐妙容撇嘴,本想回他“你不觉得你这话前后矛盾吗,不爱吃橘子却又问人要了橘子”,突然,她似想到了什么,堪堪住了嘴。
不爱吃橘子,的确没必要问人要橘子。
可不爱吃橘子,却问人要了橘子,有没有一种可能,那橘子不是替他自己要的。如果不是替他自己要的,那么……
一个荒诞又真实的答案呼之欲出。
想到当时在平山堂里,吃橘子吃得起劲,结果最后上了火,只得日日捧着金银花茶的“那个人”,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尴尬了不是。
“其实妾身这个人吧。”
她嘴皮子动了动,甩锅的话张口就来,“一向不擅长拒绝别人,结果便是,常常委屈了自己。以后妾身要向王爷学习,不喜欢的,就明确表示出来。”
都怪他非要送她橘子,如果他不送她橘子,她就不会上火。所以问题的源头,还在他。
都是他的错。
好心也有错。
朱楹……他是有一瞬间的愕然的,反应过来,他先问:“所以那筐橘子,你吃着……委屈?”
徐妙容只觉得,他这句“委屈”,语调好像还轻轻上扬了。
不好说是,因为会前后矛盾,也不好说不是,因为那样显得她太凉薄。正绞尽脑汁想说辞,却又听得:“可我怎么记得,那筐橘子,好似连皮都没剩?”
连皮都没……剩。
啪的一声。
徐妙容感觉,自己的脸像是被谁打了。橘子肉,叫她吃光了,橘子皮,她也没浪费,全拿去做实验,捣鼓橘子味的花露水了。
“物尽其用,每一样东西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所以妾身让它们发挥自己的意义去了。”
搪塞了一句,她又问:“就是不知,这杨梅之于王爷的意义,是什么?”
“杨梅之于我,便如,橘子之于你。”
朱楹好似回答了,又好似没回答。
徐妙容撇嘴。
什么意义,都是鬼扯。若说橘子的存在有意义,那么意义便是,她爱吃,吃了会高兴。所以朱楹的意思是,他喜欢吃杨梅,吃了杨梅,他也会高兴?
又想到刚才朱棣那句“你小时候,好像是爱吃杨梅”,原本她以为,那不过是随口一说,可,看样子,竟然是真的?
“我的确喜欢吃杨梅。”
像是在知道她在想什么一样,朱楹先说了这么一句,而后话锋一转,又道:“此次去兰溪,也的确是我求来的。”
徐妙容抬头。
正琢磨着这个所谓的“求”是什么意思,便又听得:“我早知皇兄有意重新攒造鱼鳞图册。”
“所以王爷才特地叫人放出了风?”
徐妙容心知,订杨梅一事,的确是他有意为之。
可她还是有些不明白。
姑且不论他是如何得知朱棣想重新攒造鱼鳞图册,并且选定了兰溪为攒造之始的,就说攒造鱼鳞图册一事,一向为户部所辖。
鱼鳞图册,那是朱元璋在时就定下的土地登记簿册。当时在博物馆里看到,她还感叹过,这图册,对强迫症可太友好了。
一本图册,便记录了一片区域的土地情况。图册首页,好似一张脱水版土地总览图。无数块边界清晰的土地,如鱼鳞一样次序相连,共同组成了一张一目了然的2d版总图。
而图册后面,每一片“鱼鳞”被单独拿出来,做成了分图。分图旁边详细备注了诸如土地位置、土地面积、土地肥沃程度、土地所有人等信息。
绘制图册,耗时耗力。按照惯例,这事要么会交给户部,要么会交给国子监的监生。可朱棣竟然交给了他,而他,竟也知道,朱棣会交给他。
“王爷怎知,陛下属意你去兰溪?”
她径直问了出来。
朱楹却没立时回答。
好半天,他才开了口,道:“其实,我并不确定,他会把这件事交给我,我只是……”
只是什么,他却没说了。
徐妙容有些无语,他却又说了一句:“我心里有一种感觉,但并不十分明确。”
一种……感觉。
徐妙容险些被气笑了,她觉得,他这个人还挺抽象派的。郁闷地看了他一眼,却见他神情严肃,整个人都有些凝重。
“王爷。”
“也许有一天,我们不用去之国。”
嗯?
徐妙容瞬间住了口,眼睛眨了眨,她仔细回味他的话。
不用去之国。
为什么不用?不去之国,他说了算?
心中有无数的疑问疯狂往外涌,与此同时,又好似有什么东西一点点冲破迷雾,逐渐变得清晰起来。正要细究,那变得清晰的是什么,却又听得:“江南的春天,甚是美丽。你记不记得,上次我问过你,想不想去乡间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