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妹妹们对她,应该很失望吧。
  对,失望。那会她拦着三妹妹,三妹妹一定失望了。
  是她没用,她对不起妹妹们。
  心里头有些说不出的难受,一股无法言说的酸涩击中了她。不敢面对徐妙云的眼神,她低下了头。
  索性徐妙云并没有再追问下去的意思。
  目光落在徐妙容身上,徐妙云问:“大哥既然是去切磋武艺的,缘何赤手空拳,一样器物都不带?”
  “这……大哥武艺高强,并不需要什么器物。”
  徐妙容回了一句,想着那会徐辉祖说过的话,连忙又道:“大姐姐也知道,大哥是去北平练过兵,在白河沟打过仗,在齐眉山等等很多场大战中厮杀过来的。他只身一人,单枪匹马,亦或者赤手空拳,都不碍事的。”
  “你对大哥,倒是尊崇。”
  “那可不,大哥是朗朗乾坤的美姿仪,他本就骁勇善战,我大明有这般英雄儿郎,是我大明之福。”
  “妙容啊。”
  徐妙云有话想说,她放轻了声音,似打趣一般,问了一句:“若说美姿仪,安王好像比大哥更胜一筹吧?”
  “还……好吧。”
  徐妙容顿时住嘴。
  虽然朱楹生得的确好,可看久了,看习惯了,好像……也就那么回事。
  不想提他,正欲转过话题,外头朱棣却进来了。
  “难不成,我堂堂大明,就只有他们两个美姿仪?”
  “陛下。”
  徐妙云笑了,笑完,又道:“我大明疆土何其广袤,千千万万子民里,如何只得两个美姿仪?”
  “那你说,还有谁也美姿仪?”
  “臣妾不知道。”
  朱棣面上笑容一顿。
  他看着徐妙云,可徐妙云并没有要继续往下说的意思。没办法,他只得委婉道:“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单拎出来,很多人都对得上。可文武双全的,这世间,还是少啊。”
  话音落,状似不在意地扭过了头,其实眼角余光仍落在徐妙云的脸上。
  结果……徐妙云并没有出声。
  等了一会,她还是没出声。
  一股难言的尴尬蔓延开来,朱棣在心里“哎”了一声,不情不愿转移话题:“切磋武艺的事,魏国公已经同朕说了。皇后啊,你哥哥,的确是大明男儿的好榜样,可朕就不明白了……”
  “不明白什么?”
  “没什么。”
  朱棣赶紧刹车,他不明白,朱桂这个怂包,怎么就这么丢人呢?他好歹也是九大塞王之一,怎么就被徐辉祖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魏国公说的语焉不详的,这武艺切磋的,没意思。”
  “可臣妾觉得,挺有意思的。”
  “哪里有意思了?”
  朱棣越发郁闷了,你来我往,才叫有意思,朱桂都被人单方面打趴下了,哪有意思?要说有意思,他之前上阵杀敌,不更有意思?
  ?“你那是没看到朕上场。”
  没忍住嘀咕了一句。
  徐妙云哭笑不得,知道他还在纠结方才那句“美姿仪”,便顺着他的话道:“方才陛下还说,很多人武能上马定乾坤。这上马定乾坤的,不就有陛下?谁不知,陛下从前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只是从前吗?”
  朱棣面上一喜,郁闷一扫而空。
  可一想到,以后或许都不能打仗了,心中就有些说不出的难受。
  他明明是打仗的一把好手,排兵布阵,上阵杀敌,都是他最爱的。可现在,当了皇帝,好不自由。
  什么时候才能打仗呢?
  他越发郁闷。
  徐妙云看在眼里,轻叹了一声,道:“从前陛下英勇世无双,而今陛下,依然世无双。”
  世无双!
  朱棣的脸瞬间被点亮了,他看着徐妙云,眼睛里也带了笑。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夫妻两个相顾无言,徐妙容和徐妙锦也相顾无言。
  徐妙清不说话,不知在想些什么。
  “咳咳。”
  最终朱棣咳了两声,选择回归正题:“虽说切磋武艺是好事,可代王毕竟是亲王之尊,魏国公连赢三局,你来我往之间,恐有冒犯。朕……”
  “臣妾正想同陛下说呢。”
  徐妙云及时接住了话题,又道:“臣妾也觉得,他们几个,恐有冒犯。因此臣妾想为他们请个罚,几位妹妹们,不若罚她们闭门思过。至于魏国公,还请陛下裁定。”
  “那就罚他去五军营验收粮草吧。”
  一锤定音。
  徐妙容松了一口气。
  这“惩罚”,看似是惩罚,其实是在变相保护他们。她感觉,徐妙云其实已经知道了真相,而朱棣,在陪他们演戏。
  “十年修得同船渡,有的人上错了船,似二”里面那个二,对号入座,说的正是徐妙清。
  “皇后一向赏罚分明,朕并无异议。只是,朕觉得,闭门思过,对安王妃来说,不够。”
  朱棣突然冒出一句。
  徐妙容:?
  “魏国公和代王切磋武艺,说妥也不妥,安王妃未行劝阻,甚至反过来推波助澜。依朕看,她的性子,需要再磨练一番。不若送她几十本书,让她写了摘要递上来吧。”
  徐妙容:??
  她就知道,史书不是这么好上的。
  黑心朱棣,这是拿她当免费劳动力,让她替他打工!谁不知道,他打算编纂一部大典,如今翰林院人人写摘要呈上,供他筛选呢。
  翰林院又不是没人可用,为什么要把她拉进去?
  心有点塞。
  一直到出宫,她都不想说话。
  徐妙锦说了几个笑话,见她不笑。最终,纠结了又纠结,一跺脚,悄悄放低声音道:“妙容,其实我这里有一个投机取巧的好办法。”
  “什么办法?”
  徐妙容怏怏问了一句。
  徐妙锦手指着安王府方向,意有所指道:“你莫非忘了,你们府上就有一个现成的学问人?”
  现成的学问人?
  说的是,朱楹?
  “夫妻一体,你不爱看书,他爱看书,如今,这不要钱的书,不就来了?”
  徐妙清又多说了一句,徐妙容没吱声,脑子里却想到了那幅字。
  应似飞鸿踏雪泥。
  朱楹的确是个学问人,九成斋里,满满当当有许多书。如果把书给他,他应该会喜欢。
  只是......
  这样好像有些没道德了点。
  她没松口,脑子里小人互搏,一旁徐妙清却急了。
  徐妙清知道,今日之事,都是因她而起,四妹妹受的,是无妄之灾。
  想帮妹妹分担,正准备说一句“妙容,把书都给我,我来看我来写”,一个熟悉的声音却突然响起:“十三嫂,二十二弟妹,你们刚给皇后娘娘请完安吗?”
  是小袁氏。
  徐妙清并不想理会。
  小袁氏的行事作风,她已经有所耳闻。那日在宫里,小袁氏当着应天所有命妇的面对着妙容发难,她也看在眼里。
  不喜欢对方,有心想把话题挡回去,小袁氏却一脸关心地看着她,道:“十三嫂,你们府上,好像出了事!方才我从你们门口经过,看到里头乱糟糟的。”
  “我不知……”
  “十三嫂,你快回去吧。”
  小袁氏抢先一步开了口。
  她面上仍写满关切,其实心中却有些幸灾乐祸。代王府里出了什么事,她怎么可能不知道。朱桂和徐姨娘,那就是两朵奇葩!
  今日她进宫,的确是来给皇后请安的。可,她能早来,能晚来,偏偏挑了这个时间来,便是因为,她想看热闹。
  “代王……”
  有心想把代王府的事引出来,才起了个头,便被徐妙容打断了:“岷王嫂嫂,我听说,先前我送你的两株金鸡纳被人偷了?”
  “你……”
  小袁氏的心瞬间提起来了,当下也顾不上什么代王不代王的了。
  那两株金鸡纳的确被人偷了,偷金鸡纳的人也放了纸条,纸条上可是写了,会携万金来报。
  万金啊,那可是,好大一笔钱!
  想到钱,心头有些热切。又想到,最初那株金鸡纳本是自己的,云华堂,本该也能属于自己,那股热切便淡了不少。
  “对啊,被偷了。二十二弟妹莫非看不过去,还想再送我两株?”
  “岷王嫂嫂对金鸡纳爱的,真是深沉啊。”
  徐妙容由衷地感慨了一句,话锋一转,又奇道:“既是如此,岷王嫂嫂怎么一点也不难过?我本以为,嫂嫂又会大病一场,哪知道……哎,嫂嫂想得开,如此,我也就放心了。”
  你放心?
  小袁氏心头火起,心说,你怕是见我没病,才放不下心吧。
  “偷都偷了,我不想开,还能怎么办?”
  “还能报官啊。”
  徐妙容一脸不会吧,你难道还没报官吗的惊讶表情,“难道嫂嫂还没报官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