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什么赌?”
徐妙容瞬间来了兴趣,虽然她有些怀疑,打赌是刻在老朱家一母同胞几个兄弟里的基因。朱橚这法子,怕是和朱棣学的。
“赌我能不能帮你解决三个麻烦。”
终于将心里话说出来了,朱橚悄悄松了一口气,身旁当背景板兼任纪律委员的朱楹想说话。他瞥了弟弟一眼,快人一步:“别说话。”
徐妙容哭笑不得,反问他:“你又怎知,我一定会遇到三个麻烦?况且遇到了麻烦,我自己,或者旁人,不能解决吗?”
“有的麻烦,只有我才能解决。有的麻烦,我能比别人解决的更好。”
朱橚却胸有成竹极了,话音落,还挑了挑眉,激将道:“二十二弟妹,你可是跟四哥打过两次赌的人,这一次,你不会怕了吧?”
果然是跟黑心皇帝学的。
徐妙容轻笑,“好啊。”
她应的太干脆,朱橚还有些没反应过来。
“戏弄岷王嫂嫂这一桩,便算你帮我解决了第一个麻烦。此外还有两个麻烦。我虽应下了你的赌,可有些话要提前说。所谓麻烦,是找上门的麻烦,而不是你制造出来的麻烦。”
“懂懂懂。”
朱橚的脸有点黑,其实,他的确打算,没有麻烦制造麻烦也要上来着。如今二十二弟妹提前申明,他只能偃旗息鼓,做个好人。
不过……
如今二十二弟妹两口子可是应天府的红人,人红是非多,他就不信,他不制造麻烦,麻烦不会找上门。
在心里祈祷了一回,他乐滋滋地走了。
他走了,徐妙容看了朱楹一眼,也打算走。可,才刚迈出步子,便被朱楹叫住了。
“杨荣说,明天一早,来府上拿文稿。文稿在书房,一会我叫人给你送去。”
“嗯。”
徐妙容点了点头。
前天在后宫,朱棣已经说了,要把她的贺词写进史书里。杨荣还在翰林院上班,和她核对文稿的,是他,还是他。今日宫中有宴,她忙着与命妇们虚与委蛇,与娘家人谈笑风生,杨荣要把文稿给她,让她先行核对,不便递交,转托给朱楹,也能理解。
不过,原先杨荣都是带着皇命直接往王府里来的,如今,竟然“偷懒”* 借由中介的手一步到位了?
“王爷和杨修撰,关系好似还不错。”
试探着说了一句。
说起来,她也觉得,杨荣和朱楹的关系比以前和睦了不少。好像就是自展销会后,杨荣对他,有几分好脸色了。
展销会。
忍不住想得远了。
“杨修撰满腹经纶,才高八斗,我一向仰慕。”
朱楹出了声,把杨荣赞了一回。
徐妙容只觉得奇怪,可,看他的样子,又不像是说谎。想了想,杨荣马上要开大,然后一路开挂了。和他交好,哪怕没收益,也没风险。
便又隐晦地提醒了一句:“杨修撰才学斐然,想来定能直上青云。”
“你那段贺词,是即兴发挥的吗?”
哪知道朱楹却转了话题。
徐妙容心里猛地一紧,她感觉,对方好像在试探她。
“是即兴发挥的。”
点了点头,她又道:“其实原本打了腹稿,只是一见着皇后,全都忘了。也不知是何缘故,脑子里只记得还在娘家时的事,那些话,便顺口说出来了。”
“情之所至,自然流露,也是正常。”
朱楹的神情淡淡的,细细回想那段贺词,莫名的,他想到一段话。
“不是只有华丽的文字,才能承载世人最朴素的情感。有时候,随口说出来的话,却有着直击人心的力量。一切没有情感的言语,不过是泛泛而谈,我在修史的时候,往往恨不得把它们全部删掉。”
这是杨荣托他请徐妙容帮忙润色文稿时说的话,彼时,她的陈词也刚刚上了史书。杨荣嫌他无动于衷,因此质问他。
其实,那时候他是惊诧的,只是,太烦她,所以连带着那段陈词,不想,不愿,也不屑听。
贺词是前晚从后宫传到前朝的,他惊讶于其中用词的朴素,也惊讶于言语的直白。越发觉得,这不是能从她嘴里说出来的话。
可,事实摆在眼前,由不得他不承认。
他想,大概问题还是出在那碗“神水”上吧。可“神水”,当真会有这么大的功效吗?
“我记得,你以前并不爱看书。”
似是陷入回忆之中,回过神来,他说了一句。
徐妙容眼睫毛轻轻一颤。
她确定,对方在试探她。
也是,从前的她胸无点墨,言之无物,现在的她,却两次被人摘抄了语录写进史书里。这前后的反差,谁见了不得说一句,不可能吧?
可事实的确如此。
说起来,她也想抓着杨荣问一句:你们是不是有点太随便了?
但一码事归一码事,眼下,她……似有些不好意思地看了朱楹一眼,说:“人嘛,总是要开窍的。”
不等朱楹回答,又道:“都说富贵险中求,其实若是……不妨也试一试。”
她这话语焉不详,也没带主语,可朱楹听懂了。
其实你若是眼红,不妨也试一试喝一盏神水。
这话补全了,应是这样。
神水,他不会喝。那些神神叨叨的东西,多是心术不正之人利用世俗的贪欲捣鼓出来敛财的工具。他厌恶这些,也向来避之唯恐不及。
话题戛然而止。
及至出了九成斋,一路上,徐妙容都没有说话。月桃觑着她的脸色,没忍住问了一句:“王妃,可是心里不舒坦?”
徐妙容哭笑不得,反问:“你看我像不舒坦的样子吗?”
月桃为什么会这么问,她心里清楚,无外乎是以为,她被那句“不爱看书”勾起了伤心往事。可往事已矣,往事跟她又有什么关系,她只是……
“月桃,你有没有觉得,王爷似乎有些……过于配合了?”
问了一句。
也没指望月桃回答。
月桃也的确回答不上来,她压根没明白这话的意思。
徐妙容却没有解释的意思。
她在想,老早之前那句“你若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只管提,本王会让他们鼎力相助”。
原本她以为,朱楹不反对她的所作所为,甚至还主动伸手相帮,是因为他心里有愧,他想弥补。
可,细细想来。在朱棣面前帮着自己说话、主动送银子、帮忙拿下展销会的场地、协助自己取得李氏的罪证、帮自己摸清崔娘子两口的底细……
桩桩件件算下来,好似有些超过弥补的范围了?
她不信他的道德感这么高。
“你说,他到底想干什么?”
又嘀咕了一句。
心中既有了疑惑,她便叫人日常多留意几分。然而府里一切如常,九成斋里,也没什么异样。倒是魏国公府那头,忽然送了帖子来,邀请她回去吃饭。
第46章 全都是参她和朱楹的折子
魏国公府西花厅。
徐家三姐妹并曹氏、沐氏两个一起说着话, 五人里头,曹氏、沐氏以及二姑奶奶徐妙清三个是生了孩子的,是以她们三个就着各自的孩子说的兴起。
徐妙容对这些不感兴趣, 徐妙锦未成家,对这些更不感兴趣。姐妹两个自成交流圈,各自坐在一张方凳上说着闲话。
徐妙锦问:“你怎么就说出了那番话了?”
“那番话不好吗?”
徐妙容反问她, 知道她说的是那段贺词。
“好,好的不得了。”
徐妙锦压低了声音, 又问:“可我想不通, 你为了讨好安王,学他附庸风雅,写文说话全带着韵脚格律, 怎么现在, 又不讲究这些了?”
“三姐姐。”
徐妙容有一点点郁闷, 讨好安王和附庸风雅,怎么听,都不像好话。她之前, 的确“讨好”朱楹了的, 可那时候, 她是她,现在, 她是她。
两回事。
至于朱楹是不是附庸风雅, 想到展销会上那几个字,有心想替他说句话, 又觉得没必要, 干脆装没听见,回说:“此一时彼一时, 我现在想通了。”
“你早该想通的。”
徐妙锦看了她一眼,眼中写满了安慰。
要她说,成婚,不就那么一回事,嫁谁都一样,反正天下男人都一个样。前头妙容一心扑在安王身上,就跟中了邪一样,瞧着安王千好万好处处都好。
她就不明白了,这安王,不就是比旁人容貌出众了点,比朱家其他人正常了点,怎么就把妙容迷成了这样?
如今妹妹幡然醒悟,再不做那些掉价的事,她心里那叫一个爽,忍不住便劝道:“既然你对他不在意了,不若跟我一道,去给菩萨供香抄经吧,就当,多了一个爱好。”
可我不想要这个爱好呀。
徐妙容在心中直呼不行,供香,是要花钱的。抄经,是要出力的。不管哪样,她都不大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