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晴雯看去,见那孩子生得粉雕玉琢,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颇有几分巧姐儿模样,不由得喜道:“可不是嘛!”
  她捏捏孩子的小脸儿,向武松道:“厨房里应该还有粥,你去拣稠糊些的给孩子盛一碗。”
  武松随手召来一个小喽啰,吩咐了,问晴雯道:“这女子是你的故人?”
  晴雯笑道:“只顾欢喜呢,忘了介绍了。”
  她拉过鸳鸯,向武松等人道:“她叫做鸳鸯,是我……”
  若要说清她与鸳鸯的来历,只怕要费不少波折,且异世异魂到底让人惊骇难信。
  晴雯正踌躇间,鸳鸯接口道:“我们是两姨表姐妹,多年未见,幸而再次重逢。”
  “对!”晴雯忙点头赞同,“是两姨表姐妹......”
  无人注意处,武松挑起了半边浓眉,用口型向晴雯道:“说谎!”
  晴雯不理他。
  杨志喜道:“原来武家弟妹与这位鸳鸯小姐是亲眷,如此更好了。”
  至于具体好在何处,他一时却说不出来。
  鲁智深哈哈笑道:“都是一家人,洒家让小喽啰打扫房屋,安顿这位鸳鸯妹子。”
  “有劳大哥!”晴雯笑盈盈地谢过,拉了鸳鸯的手,先指着鲁智深道:“这位是鲁大师,我们二龙山上的大头领!”
  她凑到鸳鸯耳边道:“他就是花和尚鲁智深!”
  鸳鸯虽也没读过水浒原著,但常陪着贾母听戏,鲁智深的醉打山门是常演的热闹戏,宝姑娘生辰宴上还特意点过,如何会不知道?
  她深深行个万福,起身时不由得又多看了两眼,见这鲁智深面圆耳大,鼻直口方,眼神不闪不避,通透中带着直爽,一副不怒而威的佛爷模样。
  晴雯又拉她至杨志面前:“这位是杨二哥,江湖上有个名头叫作青面兽杨志。”
  鸳鸯垂头行了礼,面上微微发红,称道:“杨二哥!”
  杨志面上的青色胎记也染上了绯色,忙道:“无须客气!”
  晴雯拉过武松,昂首挺胸自豪地宣布:“这位是景阳冈三拳打死老虎的武松!”
  她略低了声音,带着三分羞涩道:“是我的丈夫!”
  鸳鸯方才虽已有了三分猜测,此时还是不免惊讶。
  武松对妻子的介绍则十分满意,上前大咧咧地拱手:“姐姐!”
  介绍完众人,晴雯接过鸳鸯手中孩子,拉她道:“你的房子还得收拾,走,先到我屋里歇着去。”
  鸳鸯随她走到后院,进了干干净净一处小院子,院内栽植枣树,窗上贴着窗花,廊下挂着五彩缤纷小石子组成的风铃,温馨中透着盎然生机。
  若非建在二龙山上,就是寻常夫妻的居所,一点看不出是山寨盗匪的住处。
  晴雯推开房门,让鸳鸯进去。
  房内布置更加精致,床帐上绣着大片大片的芙蓉花,桌上摆着一簇腊梅,搭着同色梅花绣布。
  椅子上都罩着刺绣繁复的罩子,两把大戒刀挂在墙上,一件未做完的男子长袍搭在椅背上,冲淡了满屋的精致气息。
  鸳鸯在一张椅子上坐了,接过孩子,笑道:“以前在大观园时,你可没有这般勤快。”
  晴雯冲了茶水,倒进一盏烟雨色薄瓷杯子,推给鸳鸯道:“收拾我自个儿的家,自然要勤快些。”
  小喽啰送了粥进来,鸳鸯喂小孩子喝了,又替她换下尿布,哄她睡着,才与晴雯坐下慢慢喝茶。
  两人对坐,大观园时的记忆纷至沓来,一时恍若梦中。
  鸳鸯拉着晴雯道:“妹妹,你好好和我说说,这不是做梦吧?”
  “当年我明明听说你病得咽了气,宝二爷还写一片长长的芙蓉女儿诔来祭你,如今竟活生生地出现在我眼前,真让人不敢相信。”
  晴雯含泪笑道:“那一世的晴雯确是已经死了,宝二爷做再长的祭文又有什么用?他甚至不敢在太太面前替我分辨一声。”
  她站起身,轻抚挂在墙上的戒刀,缓缓道:“在这个世界,若有人敢那样对我,我夫君必将十倍偿还。”
  鸳鸯拭了眼泪,揶揄道:“看来,你对武都头是十二分地满意喽。”
  “当然,”晴雯道,“在那张都监府上醒来时,我发现自己又成了一个奴婢,简直是心死如灰,这样任人欺辱地重活一世还有何意义?”
  她眼睫低垂,面颊晕红:“直到后来,我才由衷感谢上苍,原来这一切都是为了让我遇见他。”
  “从今以后,水里火里,杀人放火,我也只跟着他。”
  见以前的小姐妹得到幸福,鸳鸯由衷替晴雯欢喜。
  晴雯回过神来,问她道:“你呢?好端端地怎么跟着杨二哥上山来了?”
  鸳鸯叹道:“我与你一样,在这个世界醒来时,也重新成了一个丫鬟,还是商家娘子的陪嫁丫鬟。”
  “那家老爷姓吴,几次要讨我做小,幸而娘子量小多番阻拦。后来娘子生了对龙凤胎,那吴老爷视男孩若珍宝,视女孩若草芥。吴娘子便让我带着小姐住到偏院里去,一个月也不见上一面。”
  “这次举家搬到东京去住,我多番恳求,吴娘子才勉强愿意带着小姐同行。”
  晴雯一拍桌子,站起身道:“都是十月怀胎生的,凭什么女孩就要受冷落?”
  这一拍之声,惊动了床上婴儿,她又嘤嘤啼哭起来,鸳鸯忙去哄了半天。
  晴雯压低声音道:“鸳鸯姐姐,你别再回去了,就带着小姑娘在我们这二龙山上住下。”
  鸳鸯哄着孩子睡着,拉晴雯至一边,轻声道:“其实我也想得明白,这样上了二龙山,即便回去也要被疑清白,可这孩子到底还需要亲娘……”
  晴雯一口截断她的话:“她亲娘如今在哪里呢?只怕巴不得撇下这个累赘,姐姐这般护着她,才像是她的亲娘呢!”
  “瞎说什么呢!”鸳鸯轻啐一声,“我看你才要做娘了。”
  晴雯拍着肚子道:“我倒是想做娘,可惜到现在也没啥动静。”
  “你呀!”鸳鸯伸指在她脑门上点了一下,“嫁了人,说话愈发没有遮拦了!”
  晴雯笑道:“要什么遮拦,难道还有人敢因我说话不合礼数,到这儿来将我赶出去不成?”
  鸳鸯无奈叹气:“你这蹄子,惯会恃宠而骄,看来这武都头实在是疼爱你的紧。”
  她坐在椅上,低声道:“我自然不想回去,那吴老爷比当年贾府的大老爷有过之而无不及,又没有老太太在此护着我……”
  她一咬牙,拿定了主意:“我不走了,以后情愿给你做个丫鬟服侍你......”
  晴雯连连摇手:“姐姐说的什么胡话,咱们是姐妹,互相扶持就是了。大家都是一样的人,有手有脚,谁也别再提服侍别人的话!”
  鸳鸯眸中涌出泪光,倒了两盏茶,递给晴雯一杯,道:“对,以后咱们都不再做丫鬟!”
  两人喝了茶,放下杯子相视而笑。
  午后时光恬静而安逸,晴雯拉着鸳鸯在自己房内吃饭,把武松打发去和鲁智深同席,小姐妹俩叽叽咕咕说不完的话。
  黄昏时分,有人敲门道:“弟妹,给鸳鸯小姐的院子收拾好了。”
  晴雯开门,见是杨志,忙笑道:“有劳二哥!”
  杨志腼腆一笑,转身走了。
  晴雯回身招呼鸳鸯道:“这杨二哥平日话也不多和我说一句,今日不知吃错了什么药,殷勤得很。”
  鸳鸯微微一笑,并不答话。
  给她准备的小院子离晴雯家不远,新扎的篱笆墙上还挂着绿叶,围着三间小屋子。
  晴雯笑道:“这篱笆倒是别致,不知是谁这般手巧?”
  推开房门,床帐、桌椅都是新从库房搬来的,晴雯又笑道:“这么有心,看来是定要留姐姐长住了。”
  鸳鸯轻抚绣着鸳鸯的床帐,一时感慨万千。
  前世今生,她都是家生的奴才,从未有过属于自己的家。
  今日上午,她还抱着个不到一岁的孩子,漫无方向地走向苍茫天地。
  不过半日过去,黄昏暖暖的阳光洒满院子,篱笆上青藤鲜嫩欲滴。
  在二龙山上,她有属于自己的小家了。
  第163章
  二龙山上的生活,简单粗犷中透着温馨,如果不去细究山上经济来源的话。
  十余天过去,鸳鸯带上山的小娃娃的父母,并没有来讨还女儿的意思。
  鸳鸯悄悄给她起名叫小巧儿,像自己的孩子一般疼爱。
  此前,鲁智深曾在山下救得一位常婆婆,因她孤苦无依,便带到山上教小喽啰们奉养。
  常婆婆闲来无事,看鸳鸯是个年轻姑娘,独身带着个孩子,找鲁智深说和了来帮忙照看。
  鲁智深自然热心,帮常婆婆在小院里收拾了间屋子出来,让她们相伴居住。
  一日,两人带着孩子在院中晒太阳,常婆婆指着那一排篱笆墙道:“这篱笆上的叶子落了就光秃秃的,不太好看,等开了春可以请杨头领挖些花藤来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