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黛玉每晚修炼心法,一年后脱胎换骨,再不受疾病困扰。
祖师又传了她一套进阶心法,两年过去,已可施法作术,低空腾云。
她谨记悟空在书中的教训,暗暗藏拙,并不在人前卖弄,只在夜半无人时,悄悄在后山练习。
这一夜,黛玉练了一会儿剑法,又在崖边,习练腾云之术。
刚要翻下云层,忽听一人喝彩道:“好!”
慌得黛玉忙按落云层,翻身跪倒,拜道:“师父!”
祖师立于一块山石之上,呵呵笑道:“你这娃娃,天资高绝,心思也细,懂得不现于人前,甚好,甚好。”
黛玉忍不住道:“师父,为何这些妙法不能教给师兄们呢?”
“我在此开山收徒,原为的就是有教无类,让所有向道者皆有进修之阶。”
祖师缓缓走下山石,叹道:“可惜,天道有定,灵蕴有数,我们这里得道的多了,他处就会有缺。”
“久而久之,岂会不引得有心人觊觎?你这些师兄们都是凡人,一无根基,二无护恃,一时得了仙道,长久反而误了性命。可叹,可叹!”
黛玉默然。
祖师又道:“你如今修道刚有些小成,暗地里就多了灾谴。”
黛玉悚然,惊道:“是什么灾谴?”
祖师笑道:“说是灾谴,不过是上位者阻人上进的手段罢了,并不足为惧。”
他抖一抖袍袖,低叹道:“久未在外走动,这些后生小辈便认不得我了。”
黛玉敏慧,立时反应过来,问道:“可是有人来找师父寻麻烦?”
“还没什么人能找你师父的麻烦呢!”祖师微微一笑,“只是有些恼人罢了。”
“玉虚宫的元始天尊屡次传信,邀我前去推演混元道果。我也有意去见见故人,玉儿,你可愿随我到昆仑山小住?”
黛玉有些惊讶,算算日子,很快就是祖师三敲首、悟空夜悟道的日子了,祖师此时离开,悟空师兄该怎么办?
她斟酌语句,轻声道:“这是师父对弟子的关爱,弟子自然愿往。可若让师兄们就此荒疏了功课,弟子心底着实不安。”
祖师哈哈大笑,一挥拂尘,一人双化,一者风姿玉立,一者白须飘飘。
那白须祖师笑道:“我带你上昆仑山,让他留下教你的师兄们,可好?”
黛玉恍然,笑道:“师父思虑周全,倒是弟子多虑了。”
次日一早,黛玉别了杜鹃、白兰,又找悟空辞行,恢复本来女像,跟着白须祖师,驾云前往昆仑山玉虚宫。
至昆仑山下,白须祖师按落云头,向黛玉笑道:“这玉虚宫,我已是有万余年未到过了,如今天色尚早,我带你走一走当年的路。”
黛玉欣然领命,师徒两个便扮做一对游山水的祖孙,一步一步登山游玩。
昆仑山顶常年冰雪覆盖,黛玉身子单薄,虽修了仙体,冷风一吹,依然能感受到丝丝冷意。
祖师顺手搓了一捧雪,化作雪白的一定貂裘斗篷,递于黛玉。
黛玉裹着斗篷,跟着祖师,行走在雪山之巅。
前世最不羁的梦里,也不曾想过此时情景。
祖师兴致颇高,指点周边风景,讲起当年往事:“那时候,老君还未出关化胡,元始老儿也只是个天王,我曾与他们在此辩经论道,他两人说不过我,就在那顶峰之上与我拼酒。”
“直拼了三百个日夜,滴下的残酒汇成一条溪流,流入附近村庄,使得方圆百里的百姓、鸡鸭猪羊尽皆醉了。”
黛玉陪师父站立在一处突出的陡崖,遥望远方白云遮掩的雪峰,想起当年豪迈,也不觉心驰神往。
两人说说笑笑,一路上了玉虚宫。
宫门外,守着四名童子,见得来人,四双眼睛一起看了过来。
但见,来者一老一少。老者白发白须,六、七十岁相貌,拄着一拐木杖。幼者身薄体弱,十六、七年纪,裹着御寒披风。
看起来都不像是得道长生的仙家,童子们顿时失去兴趣,只推了那最小的童子过去打发。
那小童子怏怏地走过来,不耐烦地道:“此是仙家福地,凡人切莫靠近!”
祖师笑道:“老朽听说,元始天尊最是礼贤下士,曾发下宏愿,天下有才之人,无论高低贫富,只要读得明经史,看得清文章,皆可与他相交!”
童子愈发不耐烦了:“快走!快走!说什么颠话?”
“原来,已是颠话了吗?”
祖师微笑,不待童子再出言驱赶,从袖中摸出一片泛着金光的金叶,递过去,温声道:“故人来访,有劳通禀一声!”
那童子瞬间变了脸色,其余三个童子纷纷围了过来,将祖师上下打量一番,一起弯腰行礼道:
“原是贵客,仙尊早有吩咐,持金叶的贵客,直接请进去就是!”
两童子毕恭毕敬地在旁引路,一童子飞身去报。
祖师收起金叶,向黛玉笑道:“幸亏我记得带上请柬,否则咱师徒就得打道回府喽!”
黛玉笑着接道:“凡人认衣装,神仙认皮囊,看来是通理了。”
两个童子住了身,再次作揖道歉。
祖师收起拐杖,化作拂尘,正色道:“你们才多大年纪,不过是上行下效罢了,那教坏你们的才该道歉呢!”
“多年未见,一见面就指桑骂槐,菩提兄也不太厚道啊!”
远远地,一人大笑御风而来,宽袍大袖,仙风道骨,满头乌发,看起来不过二十上下。
祖师已迎上前去,与那人以平辈之礼相见。
黛玉心道:这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原来竟是元始天尊吗?
又听祖师回首招呼道:“徒儿,过来拜见仙长!”
黛玉上前行礼。
元始天尊笑道:“好俊俏的女娃儿,怎么有些女娲门下的气息,别是你这老儿从别处拐来的罢!”
祖师笑道:“听闻老君到处宣扬女娲是他的化身之一,不如待他到了,请他辨一辨,是否他门下走失了人口!”
元始天尊哈哈一笑,携了老祖的手,径入宫内。
这玉虚宫占地极广,亭台楼阁一层层依山势而建,前后绵延百里。
祖师带着黛玉,随天尊腾云驾雾,约有半盏茶工夫,才至天尊住处,宝华殿。
已有众多仙尊在堂内相候,看见元始天尊急急出迎,只带回一位貌不惊人的老者和一位弱质纤纤的女子,都有些失望。
天尊请祖师坐了上首,众人方才争论正急,却被打断,此时廖廖寒暄几句,便又继续开启辩论。
黛玉被分派在小辈之尊位,一位淡粉衣裙的小姑娘坐在她下手,数次以目相视,一副不服气的模样。
众仙长论到激烈处,都忍不住手舞足蹈,口沫横飞,一时室内仙力纵横,金光四射。
黛玉修为尚浅,有些抵受不住,胸口一阵发闷。
她不愿意丢了师父的脸,便假作透气,不动声色地走了出去,站在栏外崖边,才觉略平稳了呼吸。
突听背后有人道:“你是哪里的散仙,竟有能耐坐在我的前位?”
话音未落,已有数道疾风袭向黛玉。
黛玉刚摆脱胸闷气短,尚未调匀气息,一时不妨之下,竟直直向崖下跌了下去。
她强压惊慌,设法自救,头顶上那偷袭之人却惊叫起来:“呀!你怎么这般容易就掉下去了?”
人被打了就会倒,不是顺理成章的事吗?
这山崖甚高,黛玉的腾云之术尚未熟练,又听耳边寒风呼啸,目眩神昏,几次施力欲稳住身形,皆不过翻起两三丈,就又继续下坠。
眼见得要跌入谷底,一只手忽揽在了她的腰际,带着她翻滚卸力,终于在谷底站稳脚跟。
清冽而不失磁性的嗓音在耳边响起:
“小姑娘,你无恙否?”
第7章
黛玉退开两步,才看清是个丰姿俊伟的青年男子,身穿一领淡鹅黄袍服,温文有礼中又带着三分倨傲。
黛玉强压下气血翻涌,敛衽为礼道:“我无事,多谢仙君相助!”
那仙君拱手回礼,一双茶褐色的眸子,毫无波澜地掠过黛玉头顶,淡淡道:“既无事,在下带姑娘上去吧!”
黛玉犹豫了,方才情况紧急,卸力翻滚时被一陌生男子抱在怀里,犹有可恕,如今她已无事,还要接受那样的肢体接触吗?
她抬眼,看向上方的万丈崖顶,暗暗运转气息,这高度,若借力几次,她应该上得去。
可那崖刀削一般,附了厚厚的积冰,并无甚借力之处。
仙君看破她所想,举起一只手道:“若姑娘不嫌弃,便借在下的手臂吧!”
“这如何使得?仙君于我有救命大恩,岂能辱及神躯?”
黛玉毫不犹豫地拒绝,目光仍在崖壁上逡巡,看到几处微微突出的尖石,盘算可行之处。
实在不行,她可以从来路再走一次,不过费些时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