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说话之间,马车已停在宫门外。褚沅先跳下马车,查验过金鱼袋,才带着洛北进了宫。
  “圣上找我有什么事?”洛北好奇问。
  “吐蕃的使者来长安商量当年太后应下的和亲之事。”褚沅道,“圣上今日在宫中宴请,他们说,久闻圣上喜欢马球,他们的使节也是马球好手,愿与大唐的儿郎们竞赛一番。”
  打马球在大唐是个风靡一时的运动,不仅王公贵族们喜欢,民间男女也常常以马球娱乐。周边的突厥、吐蕃等地也有马球的风俗。
  这一次吐蕃的使节前来求亲,却带了不少马球好手,又主动提出要比试马球,定是存了在这项运动上压倒大唐的意思。
  褚沅说:“圣上已经安排一轮马球队的子弟和禁军的军官们试了试,最好的成绩也不过打个平手。
  所以圣上下令中止比赛,赐宴吐蕃使者,又叫禁军和近臣们举荐马球好手,要在宴席结束之后和吐蕃使者再对战一次。
  几个禁军提到了你的名字,圣上就让我宣你进宫。”
  夜色深沉,月光如水,皇宫内的马球场却被无数灯火照得如同白昼。
  皇帝李显还在宴席上,在此地主持大局的是太子李重俊,他今年才二十二岁,身着一身黄色袍服,双目之中有一股英武气息:“你就是洛北?”
  “是,微臣叩见太子殿下。”洛北低头行了礼。
  李重俊把他让起来:“大敌当前,不要多礼了。禁军们说你骑射无双,吐谷浑首领慕容曦光也说你是个神射手,这才把你宣进了宫来。这一场比赛的事情,褚学士可同你说了么?”
  “说过了。”洛北听裴伷先介绍过这位太子的情状,说他聪颖好学,只是有些耽于享乐,如今见面,也觉得这位太子资质不错。
  “哼,这群吐蕃人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如今就要让他们看看我大唐的气派。”李重俊恨声道,“咱们今天打的是积分制,先积二十分者胜。洛北你精通骑射,就同隆基一道担任前锋手,如何?”
  洛北低头称是。旁边那位身着深绿锦袍,内衬斑斓金边的少年也过来和他相见。
  洛北低身道礼,才打量这位俊朗的少年。李隆基是相王李旦的第三子,也是长安城中闻名遐迩的马球高手。
  “我和延秀会各自负责阻拦敌方。”李重俊叫来一边的淮阳郡王武延秀。
  洛北又低身道礼,他抬起头时,武延秀明显一顿:“洛……洛公子是?”
  “微臣才从凉州调任兵部员外郎。”洛北坦然道。
  武延秀不由得咽了口口水,俊秀的面容上神情紧张:“是……是这样啊。”他似乎才反应过来自己在大唐长安,而不是危机四伏的突厥牙帐:“这次,这次比赛,事关重大,你能行吗?”
  “微臣会竭尽全力。”
  他们各自上马跑了几圈,又换上绯色战袍,互相呼喝几声,彼此确认并无问题,才拿起打球用的球杖熟悉手感。
  “这次的‘月杖’倒是包得不错。”
  李隆基拿起球杖打量了一番。这球杖杖头弯曲成月牙状,杖身用兽皮包裹,威风凛凛的花纹看了就有气场。
  李重俊笑道:“父皇甚爱马球,登基之后便重建了马球队。场上你们恐怕也感受到了,那黄土不仅是被夯实过的。上面还洒了两遍油,可不要摔下马了。”
  他这话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李隆基敛容故作正经地道:“是,堂兄!”
  他们说话之间,乐工已经重新入场,奏起了雅乐。李显带着近臣们和吐蕃大臣一道坐上了看台。宫人们在他们身后拉起屏风,那之后便是宫廷贵女们的位置。
  吐蕃马球队的十人进了球场,他们身着墨绿色锦袍,所乘坐的吐蕃马比皇家的突厥马更矮小一些,也更不容易撞翻。
  两队各自向看台道礼,一只漆着亮白色的实心小球被放在了球场中央。一通鼓响——开球了。
  夜色下的马球比赛不比白日,灯火摇曳,光影交错,众人只能根据感觉和默契跑动位置。
  李重俊挥舞着马球杆率先冲向球场中央,挥出了第一杆,马球被他击飞好远。一阵蹄声如惊雷暴响,场上剩下的一众人忙飞马追赶。
  洛北、李隆基和一个吐蕃人先抢到了马球下落的位置,但马球下落之时,却是那吐蕃人率先起手,一个远射,直直要将球推进大唐的球门。
  李隆基深叹一声。洛北已经飞马追了上去,他对自己的骑术素有自信,竟在那球落入大唐球门之前飞起一杆,将球生生救了出去。
  看台上欢呼一片。武延秀接过此球,忙带着球往敌方球门奔去。两个悍不畏死的吐蕃人一齐上前,左右夹击。
  武延秀只得急令马儿后退,怎知那左边的吐蕃人速度太快,两人还是撞到一处,连人带马一起摔在地上。
  李显忙叫停比赛,让两边的仆役赶紧上来把人带马一起抬下去。
  马球规则中不必两边人数对等,少一个人也是无碍,只是对李重俊来说,他防守的担子更重了。
  果然,下一个球一开,一个吐蕃人便先抢到了球,他将球击到另外一位队友身边,两人一个精妙配合,还是叫吐蕃人先得了分。
  李显忍不住叫了暂停,又把李重俊叫到近前骂了几句:“这样的事情要是都能出差错,国家要你这个太子做什么?!”
  当众斥责太子,可是个严重的政治表态,在场的大臣无不惊讶。
  桓彦范劝谏道:“陛下,游戏而已,何必为此申斥太子。”
  李显面上一沉,口中却不表:“罢了,既然是桓卿求情,你且去吧,下个若是再不进球,朕就把你也换下来。”
  李重俊怀着重重压力来到场下,脸色苍白。
  洛北见他十分紧张,只得温言宽慰他几句:“殿下,一会儿场上微臣会回防到中场,如果来的吐蕃人太多,请殿下叫我名字。”
  李隆基也道:“殿下放心,下球必进!”
  李重俊受他们安慰,才觉得重振旗鼓,点了点头:“好,洛卿,隆基,这一球,可就看咱们的了。”
  第41章
  木球再次被放到了场地中央。鼓声再起,李重俊飞马向前,挤过两个吐蕃人的包围,率先击球。木球飞起,划出一个弧线,来到了半场之外。
  又是一阵马蹄奔腾,洛北已先到球边,一个吐蕃人随后杀到。那吐蕃人已看到了他的身影,却不拉缰绳也不减速,只狠狠地将球杖向下探去,硬生生要从洛北手上抄走此球。
  洛北心知自己再倒地受伤,场上的局面就会一发不可收拾,只好紧急一拉缰绳。马儿嘶鸣一声,前蹄高高抬起,躲过了撞过来的吐蕃人。
  洛北被这生生的一抄激起了火气,揉了揉自己的手腕,催动骏马向前奔去。三个吐蕃人向他合围而来,他巧妙地调拨马头,错开一人,又催动骏马高高跃起,在合围形成之前就跳出了包围圈。
  洛北身后的两个吐蕃人就没他那么高超的马术,两人收势不及,生生地撞在一起。吐蕃使臣忙请求暂停,将两位受伤的吐蕃队员连人带马抬了下去。
  木球再次回到了场中,洛北和李重俊打了个手势,示意这次他来抢球。李重俊脑袋上还顶着他父皇“下球必进”的压力,此刻也顾不上什么僭越不僭越,立刻点头应允,自己跑到了远处。
  洛北催马来到预定位置,鼓声一响,立刻催马赶到中场。那吐蕃人随后杀到,又想故技重施,强行探底抄他的球。
  他冷笑一声,只等那吐蕃人球杖一挥,立刻在木球飞起的瞬间,在空中将马球一断,一个挑球,把木球在空中高高抛起。
  马球划过一个优美的弧线绕过那吐蕃人的马身,那吐蕃人忙要转身回马。洛北已先他一步挤开他回身的余裕,又从地上一抄,将马球从地上抄起,带球向吐蕃队的禁区跑去。
  李隆基已在那里等待多时,见到洛北一个远推,立刻挥杆停住马球。那马球好像在他的球杆上生了根,随着他一路左突右奔来到门前,而后轻轻一推。
  李重俊会意,接过马球,挥杆射门。
  球进了。
  场边红旗高高举起,示意这次进球有效。李显顾不上皇帝的威仪,在看台上高声叫好,乐声鼓声连绵一片,连屏风后的女眷们都是欢喜鼓舞。
  “还有十九个。”李隆基远远地和洛北和李重俊打手势。
  重新开球之后,又是洛北率先触球。那几个吐蕃人见识过他的骑术,都不敢轻视,纷纷围了上来。他催马跃过几个吐蕃人的包围,又有两个吐蕃人随后杀到,堵在了他的前方。
  他提起缰绳,做出要从中跃过的姿态。那两个吐蕃人忙向中间催马,洛北却反身下探,给马球来了个凌空抽射,马球高高飞起,越过中场。
  李隆基等待多时,风驰电掣,立刻接过此球,上演了一出单刀破门。
  红旗再次竖起,场边几乎已经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吐蕃人也不甘示弱,吐蕃使臣已把队长叫上去嘱咐了一番。再开球时,吐蕃人的拼抢也变得十分凶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