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贺美娜道:“不管当时是如何争论的,你们还是做了正确的决定——如实陈述。”
  高工苦笑:“然后第一轮就被刷下来了。不予资助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个dili,专家建议我们进一步优化后明年再报。”
  贺美娜道:“为什么后来没有再申报过了呢?我看资料里就只申报过这一次啊。”
  高工笑了笑,道:“贺博士,你知道科腾那年中标的项目是什么吗。”
  贺美娜摇头:“不知道。”
  高工道:“那年中标的是一种咪唑类抗过敏口服药,名字叫做敏宝乐,来自一家名叫艾乐吉的制药公司。因为是科腾计划重点扶持项目,敏宝乐很顺利地完成了临床三期试验,上了市。因为其立竿见影的舒缓作用大受欢迎,顺理成章进入医保,连带着艾乐吉也借壳上市了。”
  “进入医保三年,敏宝乐被爆出有严重肝肾毒性不良反应,使用风险大于效益,退市了。又过了半年,一位调查记者发布了一篇调查报告,公开了敏宝乐的所有原始文件——原来早在申报科腾项目之初这种药物就已经确定有非常严重的肝肾毒性,但是申报文件压根没提。”
  “不仅如此,从临床试验到上市再到进入医保,艾乐吉一直通过贿赂相关公职人员来为它保驾护航。”
  贺美娜背脊沁出一层寒意:“原始数据是新药研发的地基。在虚假的地基上建起的高楼大厦无论多么金碧辉煌,无论有多少人为它背书,最终都会坍塌。”
  高工讽刺地笑了笑,继续道:“这篇报告一出来,舆论哗然,民怨沸腾。受贿的公职人员很快被抓起来坐了牢。但是艾乐吉的实控人,也就是敏宝乐项目的负责人艾某早在最高点时抛售了公司股票,带着全家人移民加拿大了——贺博士你看,坍塌前地产商已经卷钱跑掉啦。”
  他永远记得自己读完这篇报告之后脑中只有八个字——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您稍等一下。”贺美娜起身从包里拿出一支药膏,“您说的敏宝乐是不是这种凝胶剂的前身。”
  高工接过来看了一眼,道:“对。就是它。因为民怨太大了,明丰站出来收购了艾乐吉,帮他们收拾烂摊子,用了五六年的时间将敏宝乐其中的主要成分进行了结构改造,保留了功效,降低了毒性,制成了这种凝胶剂。”
  贺美娜道:“我读初中的时候敏宝乐已经禁止口服了。但是在一些小诊所里治疗过敏还是会用热水将它化开后外敷。”
  “这……完全违反了用药规范啊。”
  “奇怪的是,它真的有效。”贺美娜道,“我读高中的时候这种抗过敏药变成了黑色膏体;读大学时又进一步升级成薄荷味的浅绿色凝胶,药效一直都很好。”
  高工道:“现在一支多少钱?”
  贺美娜道:“六元四角。”
  高工将药膏还给贺美娜:“一支小小的,几乎没有什么利润空间的药膏,明丰都能站在病人角度一再做出创新,孟家人是有良知的。”
  贺美娜追问道:“那生发酊呢?放弃了?”
  “敏宝乐从明星药物到陨落,再到改造成功的这段时间内,我们的生发酊一直没能优化出来,反而因为高昂的研发费用把公司给拖得半死不活。”高工勉强地笑了笑,“又苟延残喘了几年,被万象收购了。”
  “当时我真心希望明丰能收购成功,也许生发酊项目能起死回生。戚总给拜尔酊改名维特鲁威之后,大刀阔斧地砍掉了很多不赚钱还赔钱的项目,研发经费也越来越少……说实话维特鲁威比后期的拜尔酊赚钱多了,马华礼乱搞的这两年我们也撑住了,但是……”
  他遗憾道:“现在市面上的生发剂包括米地诺尔酊,没有一个真正好用的——唉!”
  贺美娜想了想,道:“您知道当时明丰敏宝乐项目的负责人是谁吗。”
  高工摇了摇头。
  离开会议室之前,高工突然问了贺美娜一个问题:“贺博士为什么不问我当时是哪一派,隐瞒还是坦白?”
  “不用问。”贺美娜道,“如果您是主张隐瞒的那一派,就不会对9062n87所有的原始数据都这么紧张,一一审核。”
  高工那张平实的,普通的中年男人的脸上出现了一丝动容:“谢谢你的信任。”
  贺美娜想了想,又问了高工一个问题:“那您有没有后悔过呢。”
  “痛苦过,也不甘过。但我不后悔。”高工道,“再来一次我仍然会如实陈述。”
  高工离开会议室之后,贺美娜又工作了一会儿,精神渐渐地无法集中起来。从读书到工作,她听过很多新药研发中的奇闻轶事,但敏宝乐事件她还是第一次听说。她在网上找到了那篇调查报告,读到一半只觉得周身发冷,甚至隐隐有些反胃,索性合上电脑,锁上会议室,回到房间。
  马林雅不在。
  贺美娜愣了一下,看了看腕表已经快十二点了,于是发了条短信给她。
  那边倒是很快回复了。
  “脚踝还有点疼。在朋友这边按摩。”
  “注意安全。”
  马林雅没有再回复。贺美娜简单收拾了一下房间,仍然沉浸在那篇调查报告所带来的震撼当中——怎么能从上到下烂成这样?
  她喝了点热水,慢慢地也觉得自己对于一桩旧闻是不是过于义愤填膺了,除了让自己情绪波动之外并无好处,索性套上件又大又厚的连帽卫衣下楼去散散心。
  她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长廊上厚厚的地毯,走到电梯前,按下按钮。
  电梯从顶楼下来。门打开,里面站着头戴棒球帽,一身运动服的鲁堃。
  他戴着耳机,靠着轿厢,微低了头不知道在想什么;电梯门开了,他漫不经心地抬起头来看了一眼,见是贺美娜站在外面,不由得一怔,下意识地站直了身体,摘下一侧耳机。
  因为贺美娜印象中的鲁堃总是抹发胶穿西装,所以她一开始并没有认出来电梯里的年青人是谁。礼貌微笑后她一脚踏进电梯,然后猛地想起他们有一次在明珠广场见面,鲁堃就是这个造型。
  她看他那样子好像要打招呼,但是又因为刚才那个疏离的,明显不认识他的微笑有些尴尬;毕竟是后辈,贺美娜索性大大方方地问了个好:“鲁主任好。”
  “你好。”
  电梯门缓缓关上。
  “你到哪一层。”
  “大堂。谢谢。”
  鲁堃按下了lobby那一层。
  电梯很安静。
  安静到只有楼层数字不停地跳跃。
  最后还是鲁堃打破了沉默。
  “贺博士这几天熬夜了?黑眼圈很重啊。”
  “呃……在赶进度。”
  “你们毒理实验结果出来了吗。”
  他怎么知道?
  是了,尚诗韵说过每一个潜在竞争项目的进展情况他们掌握了百分之八十。
  “没有。”
  鲁堃惊讶了:“还没有?”
  “我们都安排好了。最后一组数据会在最后一天出来,刚好赶得上。”
  “太赶了。最后一天网络一定会瘫痪。”
  太牛了。
  四句话没有一句好听的。
  杀人诛心也不过如此了。
  其实她根本没必要有问必答,她已经不是他的下属了。
  “鲁主任。明丰的申报题目确定了吗。”
  贺美娜问出这个问题鲁堃并不意外。
  他甚至一直在想她什么时候才会问这个问题。
  “没有。”
  这次轮到贺美娜惊讶了:“还没有?”
  电梯停在了四楼。健身中心到了。两人互相道了一声再见,鲁堃走出电梯。
  贺美娜步出酒店,深深吸了一口新鲜清爽的空气,又把胸腔里的浊气都吐了出来,可能吐纳的动作幅度太大,她干呕了两下,然后又控制不住地咳了数声。
  她从包里摸出来一个口罩戴上,又把卫衣帽子拉上来一直遮到眼睛,两只手插进衣袋,整个人紧紧地裹在卫衣里,闻着衣服上松柏木质调的香味,顶着凉飕飕的夜风,沿着街道慢慢地向右走去。
  街上没什么人;大多数的店铺已经关门;派出所旁边有一家二十四小时营业的便利店。
  一个女孩子推着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女孩子正准备从便利店里出来,贺美娜帮她们拉开店门,推轮椅的女孩子道了声谢,又俯下身去和轮椅上的朋友讲话。
  “真的找不到了吗……”
  “我爸说是外地游客买走了,怎么找得到……”
  “那可怎么办……你准备参赛的作品……”
  两个女孩的身影渐渐远去;贺美娜进店买了些零食和饮料,又挑了几串关东煮,加了许多辣酱。
  她本身就有末梢血液循环不畅的问题,现在秋分还没到居然觉得手脚凉凉的。
  如果危从安在就好了。她真想把手手脚脚都放到他身上去取暖;但是他不在,她只能坐下来把这碗热腾腾的关东煮吃完了让身上热一点再回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