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二月后,明军指派柳升刘忠等人镇压。
  寨落被围,明军如蚁,旌旗蔽天,寨中人心惶惶。她神色自若,未有半分惧意。
  安远侯刘升,以南平交趾东破倭寇北御蒙古之战功封侯得荣,自出征平乱那日便出言:“小小贼寇,不日即平。”以为此围天衣无缝,我军插翅难逃。她暗叹道:“太可笑了,逼民为寇,斥民骨踏…”既察其弱点便心生一计,乃遣心腹数人往敌营诈降,此数人皆忠勇之士,临危受命毫无惧色。至敌营,众人佯作惶恐之态,言寨内缺水,已陷绝境,决意自东寨门突围取水。柳升闻言自谓胜券在握,下令集中兵力,扼守东门,妄图断水以困死我军。其谓左右曰:“早说了,蒙古倭寇我都不怕,更何况这一届女流,哈哈哈哈。”我军寨中,她镇定自若部署有方,密令诸将整兵备战以待时机。
  夜中二更,月黑风高,正是破敌之机,赛儿执我亲率精锐,悄然潜行至敌营西门,西门明军因柳升之令兵力薄弱,她一声令下,我军如猛狮下山,奋勇冲击,我身在她手中,寒光凛冽锐不可当,明军猝不及防慌乱应战,然阵势已乱,难以抵御我军之猛击。她身先士卒,我舞如龙,所到之处,敌兵纷纷倒地,我军将士见佛母如此英勇,士气大振,皆拼死杀敌。
  西门敌军渐溃,我军势如破竹,冲入敌营,火光冲天,杀声震野。都指挥刘忠于东门闻变,方知中计回援西门,赛儿立于西门城上,待他策马归来,她翻身下城,手持我身怒目直视刘忠,高声斥曰:“刘忠!尔之所为,实乃令人不齿!尔今之荣耀,皆赖及妻所教箭术。然妻病故不思报恩,反将亲女送与他人作官禄之阶,如此薄情寡义之人,有何颜面立于天地之间!”刘忠闻之,面红耳赤怒曰:“妖妇,休得胡言乱语!”她冷笑一声继而又道:“今之大明与尔何异?初时,天下板荡,民不聊生,太祖奋起,率众征战,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然今之朝廷,横征暴敛,鱼肉百姓,早忘了当初何以得天下,忘了百姓之苦,尔等为官者,只知谄媚逢迎,搜刮民脂民膏。佯瞎来处,不知去处,如此行止,尔命吾收!”她将我系挂在腰间,从背后取出弓箭,将箭搭于弓弦之上,双手微微用力拉弦开弓。那弓弦在其手中渐渐绷直宛如满月,双臂紧绷青筋暴起,显其力之雌浑。她的目光透过箭镞,死死锁定刘忠之所在,呼吸渐缓,周遭之喧嚣似皆已不闻,心无旁骛,唯此一射。
  忽而,轻喝一声,双臂发力弓弦回弹,那箭如脱缰之野马,挟着风雷之势,疾射而出。那箭破风而行,所经之处,空气似亦被割裂,眨眼之间,已至刘忠近前。刘忠初时未觉,待惊觉箭至欲避已然不及,箭镞直入其胸,刘忠惨叫一声,轰然落马。烽烟三月,杀到安丘城时,出了意外。
  时她率军与城内明军相抗,未料都指挥卫青率缓兵忽至,且携火炮之利器。
  明军旌旗蔽日兵甲鲜亮,浩浩荡荡,总约五万之众。而我军仅一万之数,强弱悬殊,形势危急。战鼓擂动,杀声四起,她率先冲锋,我在其手寒芒闪烁,身姿越飞,瞬斩数敌。我军将士见佛母如此英勇,皆奋不顾身,拼死杀敌。然明军势大,以火炮猛轰我军阵营。炮声隆隆,火光冲天,硝烟弥漫。每有炮弹落地,便是一片血肉横飞,惨不忍睹。我军伤亡渐重,但士气未减,犹浴血奋战。她往来冲杀,衣甲皆染血,敌众如潮涌前仆后继,卫青指挥有度,明军阵法严谨步步紧逼。战至晌午,骄阳似火大地如炙,我军疲惫不堪死伤甚众,而明军攻势愈猛围圈渐缩。我军将士们或死或伤或四散奔逃,数名明军齐攻而来,剑斩刀砍矛刺棍打,她身躯摇晃缓缓倒下,我身亦脱手而出坠于尘埃。
  赛儿既亡,明军以为胜券在握,欲宣称大捷。正洋洋自得间,忽有一负伤将士奋力爬起怒目圆睁厉声道:“尔等已然被吾等诈过一次,怎仍不长记性?吾才是唐赛儿!”其声如雷,震人心魄。明军闻之,皆惊愕。
  未及反应,又有众多将士纷纷起身,齐声高呼:“我才是唐赛儿!”呼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明军中将领怒喝:“妖女已死,尔等休要装神弄鬼!”然众将士不为所动,依旧高呼不止。战场之上,气氛凝重,明军将士面面相觑,心生恐惧,将领见状,面露狰狞道:“管尔等谁是唐赛儿,一并杀之,以绝后患!”
  军令既下,明军欲动刀兵,然众将士毫无惧色,视死如归。一人高呼:“佛母根本不在此处,早在开战之际被吾等转送至别处,尔等又怎么可能找得到?”众人皆应和,声震云霄。明军闻此,心下惶恐,盖因陛下对白莲义军极为忌惮,若寻不得,恐遭罪责。一时之间,明军阵中骚乱四起,有者疑惧道:“莫非唐赛儿真未亡?此乃其计?”有者慌乱曰:“若佛母尚存,吾等如何交代?”将领面色阴沉,喝道:“休要慌乱!”然其自身亦心乱如麻。明军终动杀戮,刀光剑影,血溅沙场,然每杀一人,皆闻“佛母已走,尔等休寻”之语。残阳如血满地尸首,明军虽胜却无喜色,惶恐之中,将领速将此消息上报中央,一路疾驰,不敢有半分耽搁。
  帝王闻状,果真慌乱,下令关新出尼道于京师却一无所获,悚然而惊,赈青莱缓民生之饥。
  我于土隙中得见百姓拖儿携女面有菜色,于赈济之所领得些许粮米,眼中虽有暂得温饱之喜,然更多乃历经苦难之沧桑。
  次年我为碎铁,又闻帝诏休整,昔日繁重之劳役,诸多苛刻之规条,渐次废弛。道路之上,闻得乡人私语,皆言朝廷此番之变,乃唐赛儿以命相争之功。又蠲十七年前逋赋,免去年被灾田粮。闻此令者,田间老农,伏地而泣,涕泪纵横,曰:“吾等终得一丝生机,佛母在天之灵,当可安息!”我思尽前,忆起一桩旧事,那时宋浔在逃难路上遇一将死女娃,宋浔将她从锅中救出,她在宋浔怀中喃喃道:“谢谢妳,替我争还生息之瞬。”
  第44章 孙鲁班
  富春二虎,皆为步出,王涉步列,步视而虎重。
  大虎择亮,小虎随夫,全虎震山,虎剿而灭血。
  借豹除朱,姊全弟孙,大统择孙,虎明因血重。
  豫章朽虎,眼聋耳瞎,待小虎来,赌言却不悔。
  我是一支玉钗,今日方打好,我是一位夫人给自己孩子的礼物,夫人的大女儿名唤孙鲁班,今日刚出来这个小娃娃还没有名字呢,孙鲁班一身是泥地跑进来望着眼前的小娃娃只是痴笑着却不敢抱,她将自己身上的玉环扯下来又用清水将玉将水清洗干净才道:“阿母,今日大虎随阿父捕了两头豹子,阿父好高兴呢这组玉环便是阿父赏大虎的,大虎把它赠给小虎,等她长大了便带她打猎去。”那夫人是个极好的母亲,她将我放在孙鲁班手上说:“那阿母就先替小虎回赠妳玉钗喔。”这时孙鲁班口中的阿父也来了,他抱着小娃娃开口道:“小虎似妳,大虎似我”他看出夫人眉宇间的忧愁,拉着她的手:“放宽心些,朝臣们要的是有长子的皇后,吾要的是步夫人,他们不过是求一个来日或可谋反之机遇吾自然会给,妳别担心。”夫人不仅是个好母亲更是个善谋之人,她明白君恩留不住便让荐了一个又一个美人,明白若是有子依朝臣之性自己与大虎不是死于来时便是遗臭万年所以她从未希望小虎会是男子。
  大虎却不明白,她望着阿父离开的背影开口问夫人:“阿母,妳便当真不争上一争吗?”夫人拍了拍她的背答道:“妳阿父便是一路争出来的,没有人会希望身畔之人一直将自己做了又不想承认的一面上演,再说我也争了不过不是他而是我自己,妳长大了便明白了。”孙鲁班却是不明白,她只觉得阿母阿父这般好若不是朝臣多事自然不会有什么王氏李氏更不会有孙和孙霸,她想错了她以为父亲是爱她爱母亲的,可其实她也是棋子之一甚至如今的棋局还轮不到她。
  小虎有了全名,孙鲁育,小小的人身上却常常戴着一组长玉环,大虎长身玉立的人又是武场的一把好手平日里只戴我,宫人们常说两位公主好得不得了,可只有我知道,她也是怨过小虎为何不是男儿身的只是想通了自己可以踩着男子们上位以后自己也依然是女子以后才没了怨恨,她喜欢这个妹妹也是真的,小丫头刚学会走路的时候听见有宫人在说自己彪悍无情时竟要上去打他们,刚学会说话时便让阿父发落那些宫人,为着自己还差点被孙和那小子打了,刚学会吃饭时竟是要喂给自己。
  夫人每每见了姊妹一同玩乐嬉戏的样子也是乐呵呵的,就连她阿父瞧了也是说两个乖虎都是自己的好女儿。孙鲁班长大了许多到了要议亲的年纪,姊妹两个每天都有说不完的话选不完的人,最后定了那位颇有美名的周循,父亲喜欢自己瞧着也顺眼,先前还与孙和结了梁子,对她来说着实亏不了。
  红绸连天新人盥洗,同牢而馔酳酒合卺,妇夫交拜拜谢椿萱,答拜宾朋新人礼成,小虎眼泪跟扯断了线的珠子似的掉个不停,大虎拿这个妹妹一点办法也没有,还是夫人将她哄好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