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他的同行们面面相觑,几秒钟之后终于反应过来,get到这个梗以后一齐爆发出大笑。
“杨,真看不出来!”
“nice one,杨!”
第120章
杨鲁宁是在等到所有人都走的差不多之后他才慢条斯理地从座位上起来, 他作为会场中心唯一一个记者中的亚洲面孔,虽然显眼,但却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侧目和打量。
他把戴着的工作证收进包里, 带上工作电脑穿过忙碌的人潮, 时不时会有他擦肩而过的工作人员在对上眼神之后点头微笑示意, 相互之间即便不知道姓名但表面上的客气和礼貌很是周到。
杨鲁宁的表情一直都没有特别热烈夸张, 直到穿过会场后的一个公共公园,他在看见等在一旁树下穿着浅色大衣的英俊青年时才露出来一个热烈的笑:“丹尼。”
丹尼埃克对着他的堂哥点点头, 再招了招手。
美国人可能会嫌弃这种打招呼的方式过于冷淡, 但对于中国男生之间的互动来说可能刚刚好。
“鲁宁哥。”丹尼埃克字正腔圆地叫着自己这位非常符合刻板印象的亚洲精英男性形象的堂哥,“最近怎么样?”
外国人学中文时除了第一句“你好”之外,总是还想问“how are you”的表达,但对于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来说,就算是最亲密的朋友之间都很少会进行这样的问候。
杨鲁宁当时在学英语的时候就很是厌烦英语国家的人之间这种虚假客套,他单纯觉得这是一句废话,毕竟无论是发问的人还是回答的人其实未必就见得真的是真心在关切对方。
不过丹尼埃克问了, 他还是要回自己这个堂弟:“还行吧。”
这个典型性的中国式回答让许久没有见面的两人一起默契地笑了出来。
这么一笑, 两兄弟之间多年未见的生疏感就消散的差不多了,杨鲁宁把自己的工作包不客气地递给丹尼埃克:“哎哟, 你帮我拎一会儿,累死了。”
他从北京飞到纽约来跟活动也没来得及倒时差,本来是该派给底下人来跑腿的辛苦活,但他看到最近的新闻还是想着有心过来当面关心一下这个美国堂弟的近况。
丹尼埃克应该庆幸他在中国的那帮家人从不关注欧美乐坛娱乐新闻, 年轻的这一辈里也只有他们两人年龄相仿。
丹尼埃克乖乖提着他的电脑包, 就像小时候每次假期回国时跟在这个大哥身后被他领着探索城市新地图那样合格地扮演拎包小弟:“你还是先去家里休息一下吧,先睡一觉再吃点东西?”
“嗯。”杨鲁宁没有客气,他这次来美国前就已经跟丹尼埃克约定好了日程, 工作结束完了之后当然就是按照这个堂弟的安排,不过该问的还是得先问一下,“你现在是一个人住吗?”
丹尼埃克带着他走到车前,在拉开车门之后杨鲁宁立即意识到自己刚才问了个蠢问题。
“嗨。”车上坐着的人已经换了便服卸掉了妆,不过那张但凡是有审美的人见过了都很难从脑海中抹去印象的帅脸妆前妆后确实差别不大。
杨鲁宁盯着车内坐的这位炙手可热的世界巨星,30分钟前他们争先恐后采访的话题主角,实在是没有想到丹尼埃克居然还会带着他一起过来接自己。
还好他不是负责问问题的前线记者,他这次过来就是个监工。
如果把那些辛辣问题在镜头后问出来的是他本人,他想都不用想就知道此刻会有多么尴尬。
路易斯打完招呼之后,丹尼埃克就轻推了一下自家堂哥:“先上车,上去再说吧。”
杨鲁宁弯腰进了车里,犹豫了半秒之后坐到了路易斯对面的位置。
还好这是加长林肯晚宴车不存在像保姆车那样一排两位的尴尬。
丹尼埃克直接上来坐在了杨鲁宁的旁边,他对着两人相互介绍了一下:“路易斯,这是鲁宁哥,我中国的堂哥。鲁宁哥,这是路易斯,我朋友。”
后半句话他是用中文说的,路易斯听不懂,不过他的眼神看过来时丹尼埃克在说最后一个词的时候还是因为心虚停顿了一下。
杨鲁宁收起惊吓表情之后开始意味深长:“原来你们是朋友啊。”
丹尼埃克被堂哥阴阳怪气了一番,但当着路易斯的面他也知道自己不太好露出什么端倪。
杨鲁宁对着丹尼埃克扬了扬眉毛,在对方露出撇嘴的表情之后憋着笑对着路易斯伸出手:“你好,我是杨鲁宁,你可以叫我rooney。”
他是照顾着美国人不会发中文的音,最开始学英文的时候就为了方便他们给自己取了个发音相近的英文名。
路易斯却握了握他的手,却没有按照杨鲁宁说的英文名,而是开始鹦鹉学舌发出类似卢玲的音节。
“按照中国的说法,丹尼是你的弟弟,那我是不是也需要叫你叫鲁宁哥?”眼前的大明星意外地平易近人。
杨鲁宁再次瞥了一眼丹尼埃克:“啊,你要叫的话也行。不过你是跟丹尼同岁吗?”
“是。”丹尼埃克替路易斯先回答了,“不过他生日是11月的。”
“那确实跟你差不多。”杨鲁宁又转过头去看路易斯,“没事儿,我们不讲究韩国人那一套,你想怎么叫都行,丹尼叫我哥是因为那是亲戚辈分关系,我们中国人同辈人之间年龄相差不大直接喊名字是没问题的。”
路易斯就跟着丹尼埃克一起喊“哥”了。
这一细节让杨鲁宁忍不住又多看了丹尼埃克几眼。
杨鲁宁虽然小时候英文启蒙的很痛苦也很抵触,不过这么多年下来的工作学习经验积累后,他的英语水平也足够跟美国人进行日常交流。
路易斯的口音并不难听懂,甚至还因为他的职业身份在说话时字字入耳清晰很难让人走神,杨鲁宁知道路易斯对自己交流时刻意选择简单的词汇和表达,当丹尼埃克和路易斯对话的时候那才是他们聊天的正常语速。
英语母语者在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时候如果刻意想不让在场的非母语者听懂是有他们自己的一套办法的,不过显然路易斯和丹尼埃克的素质比杨鲁宁之前留学美国时的硕士同学要高,他们意识到在场的第三个人是非母语者之后也降低了语速和简化了表达。
“现在还是有很多狗仔跟在后面,我们不太方便直接去酒店,只能先去我家了。”丹尼埃克对杨鲁宁解释,“哥你现在有什么想吃的我可以让厨师先做。”
杨鲁宁想喝老北京疙瘩汤配炸酱面:“你有会做中餐的厨师?”
“你想吃什么直接点呗。”丹尼埃克耸肩,“不保证做的跟你在北京吃的一模一样,但勉强还行。”
“你不是刚创业吗?”杨鲁宁啧啧,“看来公司效益不错啊。”
杨鲁宁的眼神从自家堂弟身上移到路易斯脸上:“你喜欢吃中餐吗?”
“喜欢。”路易斯的回答也很专业,“健身的时候特别喜欢吃火锅,清汤的那种。”
“还好你没跟我说最喜欢的中餐是左宗棠鸡。”杨鲁宁极大地松了一口气,“不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回复你。”
路易斯对着他抬了抬眉毛:“那要是我说我还吃过咸豆腐脑,你是不是又得大吃一惊?”
“看来你带他去过不少中餐馆啊。”杨鲁宁用胳膊肘撞了一下丹尼埃克。
丹尼埃克用眼神示意路易斯先别说话,他还没在自家堂哥面前出柜呢。
秒懂的路易斯开始解围:“我和丹尼本科期间就是好朋友了,我们很长时间都会待在一起,丹尼喜欢的食物我也会想要尝试,所以我跟着他吃过不少中餐了。”
他们两人从外表上看起来确实没有特别
直到丹尼埃克把杨鲁宁领进他的房间里,在杨鲁宁询问的眼神不断暗示下,丹尼埃克才终于受不了直接摊牌:“鲁宁哥,你别老这么看我,感觉挺奇怪的。”
“你心虚啥?”杨鲁宁蹲在地上把行李箱的滚轮擦了擦,“我啥都没说。”
啥都没说,但其实啥都说了。
丹尼埃克没必要跟他继续装傻下去,看着杨鲁宁这样,他只好说:“路易斯是我男朋友。”
“……如果是这样的话你没必要在我面前遮掩,这都7102年了,就算在大陆大部分人也不歧视性少数群体。”杨鲁宁把行李箱推到角落里,“不过你爸妈知道吗?”
丹尼埃克虽然一直在西方长大,但他到底还是能理解一点亚洲小孩谈恋爱都需要家长认可的那种心理:“他们都知道。”
杨鲁宁的反应也非常中国化:“没想到叔叔的思想也很开明嘛。不过你一开始不跟我说是怕我介意吗?我在你心里不至于这么封建吧?”
“这不是怕吓到你吗?”丹尼埃克耸肩,“毕竟你的年龄摆在这里,万一有点什么高血压脑溢血,谁知道呢?”
杨鲁宁字正腔圆对着他亲爱的堂弟来了一句国骂,然后把他推出了房间:“滚滚滚,刚下班我时差还没倒过来呢,你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