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老人征战沙场多年,本是见惯了生死的,可看着萧恪笑着说出要命的话,却也是被吓得哆嗦了一下。
  “老臣记住了,一定转告几位将军,绝不敢再背弃贺家。”
  “呵!那最好……”萧恪越过老者掀帘下了车,老者愣了一下,也扭头掀帘跟了出去。萧恪人还站在马车边上,看到老人探头出来,笑道,“京兆府大狱阴冷,葛老将军还是快去接你的孙儿回家得好,本王还要回府给阿绥贺生辰,便不送了。”
  说罢便转身离开回了府。
  燕郡王府的大门关上,老人像是被抽干了力气一般瘫趴在马车里,仆从见状赶忙过去询问。
  老者却摇了摇头,握紧了手里萧恪丢过来的令符,喘了几口粗气后说道:“无妨,快些去京兆府接人!快些走!”
  车夫以为老太爷是焦心孙少爷在牢狱里受苦才这般着急,殊不知老者是对燕郡王府产生了畏惧,只想立刻离开。
  马车离开前,他掀开车帘最后看了眼王府的牌匾。
  那一刻,老者有一种预感,那位郡王爷日后怕是要成为萧家王朝最凶恶的怪物。
  第九十一章
  “唉……”
  男人斜靠坐在廊亭一侧,一条长腿随意搭在长凳上,歪头看着天上月却不由长叹了一口气。
  这样不羁忧郁的姿态若换作是名素衣抱剑的风流侠客或许恰到好处,可放在如今朝中炙手可热的皇室郡王身上便显得有些违和。
  本来赏月品酒的沈亟忍无可忍,走过去一把夺了男人手里的酒盅,微怒道:“难得的美酒就要被萧兄糟蹋了。你既不饮,那亟便代劳了。”
  另一人端坐在亭中石桌旁,见状在旁笑道:“敏之慢些,这酒还有许多呢!今日月圆,随时可赏,王爷从午时便没怎么用膳,还是先拿些个糕点垫垫,免得伤胃。”
  沈亟却不管那许多,端着酒杯走回来坐下,一边笑骂道:“翟兄快别理他,由着他在这里化作那望夫石!”
  原本望月出神的男人听到这话,终于回过神来,起身随口斥了一句:“没大没小的,回头我就教御史台的人参你一本。”
  沈亟闻言却还能笑出声,并没有把萧恪玩笑似的警告放在心上,反而扭头同一旁浅笑的青年说道:“翟兄快瞅瞅这个人,说他是望夫石,被说中了就恼。”
  溪吾书斋的东家笑着摇头道:“侯爷该是有十日未回京了,不怪王爷心不在焉。”
  沈亟却道:“那去燕州那两三个月倒是忍得住……”
  “沈敏之,你差不多得了啊!”萧恪笑骂了沈亟一句,从他面前抢了整壶酒走,复又坐回先前那位子上去,过会儿想起什么似的回过头懒洋洋问了一句,“我听说你的妻弟也在今年会试的举子之列?”
  “萧兄有什么打算可得提前同我说清楚了。我这小舅子性子憨直,又是岳丈大人家中的独子,此次他上京凉州那边特意来了信要我照顾着,若是他在京中出了什么事,岳丈大人非得拿把刀冲到京城来跟我拼命不可!”
  “呵。你沈敏之也有怕的时候?”沈亟和他岳丈的事萧恪前世听过一些,当年太常寺被血洗,一众官员吓得肝胆俱裂之时,唯有沈亟主动请缨走到了齐帝身边。就在他一跃成为太常寺卿后不久,他那位时任平甘知府的岳丈大人就单枪匹马杀到了京城,要让女儿同沈亟和离,最后闹到京兆府和出身皇室的康王出面才把老人家劝离,不过沈亟的名声自那时便多了一条惧内好拿捏。
  “萧兄可别吓我,我胆子小。”
  “你就胡诌罢!懒得同你说那么多!”萧恪听到沈亟说这话,不由笑骂了一句。不过之后也没再提沈亟妻弟的话茬,毕竟刚刚沈亟那话里话外已经明示了他岳丈并不打算参与京中权力纠葛,萧恪听懂了自然不会再生招揽对方的心思。
  “我那小舅子本也不适合玩这些心思,倒是我听说此次入京赶考的举子之中有个妙人,萧兄若是有空不妨去留意一番。”
  沈亟虽没让萧恪接触自家小舅子,却推了个人出来。
  还不待萧恪问得更多,坐在一旁的翟淼便联想到了沈亟所说之人,也在旁道:“沈兄说的那人在下也听说过他的名号,倒是个妙人。”
  萧恪闻言挑眉,“能让你俩这么说,不知究竟妙在何处?”
  “看起来王爷近些日子确实公务缠身,这人入京头一日便惊动了京兆府,街头巷尾都在传这人的事,王爷竟不知他?”
  萧恪如今掌握御史台一院,平日里京兆府和京内巡卫有个什么风吹草动照理来说都逃不过他的耳目,这举子一入京就惊动京兆府,萧恪却不知道,倒令人有些意外了。
  “京兆尹……”
  看着萧恪仔细琢磨的模样,沈亟在旁揶揄了一句,“萧兄这些日子怕是偷偷出京,远远守着,一守便是小半日,这公务自然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似的糊弄着,难怪今日侯爷不回京,你才有空来赴宴,可来了又跟块望夫石似的杵着。”
  萧恪白了沈亟一眼,随口斥道:“你夫妇鹣鲽情深,日日腻在一块,哪晓得我这相思之苦。再说御史台那事,我是能不管就不管才好,本就是恩威并施的表面活计,我还真当真不成?”
  酒杯举到唇边,男人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深深嗅了一口那浓郁的桃香,饮下尽兴后方反问了一句道:“可底下人并不是这么想,我可不信萧兄私下没安排。”
  “嗤!非得点出来,就显得你脑瓜子贼!”萧恪笑骂一句,算是半默认了沈亟的话。
  翟淼在一旁代为解释道:“方才沈兄所提的举子确实是个奇人。这举子是潮州一渔村出身,说起来倒是与在下母国离得十分近。据传此人男生女相,长相异常貌美,后来长大了些便引得不少权贵垂涎。”
  潮州与中洲国毗邻,出身渔村的人经常会横跨江河往返于两国之间,也因此在那边人口贩卖十分常见。若此人真如翟淼话中形容的那般,该是早被拐到哪家富户家中充作娈童了。如今却能来京参加会试,单凭这两句确实有一点点令人心生好奇了。
  萧恪没接话,只是半侧过身,示意翟淼接着说下去。
  书斋的年轻东家朝萧恪举杯示意了下,才接着说道:“只是此人虽长相雌雄莫辨,却天生神力,在下母国那边有传言说此人力大可举鼎,是而当地无人敢动他分毫,入京赶考前听说出过家、入过道,还做过镖师,练得了一身本事。在下这书斋里恰有一常客认识与他同住客栈的举子,说此人科举不为功名,只为了却双亲遗愿,中榜了便继续过他的逍遥日子,俨然一副自己必中的模样,这才惹得赶考的举子同他发生口角,推搡打闹间险些拆了那家客栈,这才使得那家客栈掌柜报了官,最后还引得京兆府的人出面才了解。不过要说此人确实也有自负的本钱,听说这人是去年赶上三年一度的科举,便从潮州的县府一路中榜中举,直考到了京中来。王爷说,此人……算不算得上是妙人?”
  “妙!我记下了,若是事成,请你们喝酒。”
  确实称得上是妙。不提这人当过和尚、道士、镖师的经历,单是难如登天的科举,此人头次考,便一路挺进会试,如若没有良师指导或是官家背景庇护着,确实是凤毛麟角之才。不过这样桀骜不驯又对功名利禄不甚在意的人,想要招揽他也确实不是易事。
  翟淼笑言道:“说起酒,王爷先前告知在下的那户人家,书斋已同那户当家的谈妥,往后若是有了好酒,必为王爷留一坛。”
  “嗯?什么酒?”一提酒,沈亟立马来了兴致,忙在忙追问。只是问翟淼,人家也只是笑着摇摇头扭头看向萧恪,“萧兄快快说来,我听得好酒,心痒难耐了!”
  萧恪道:“告诉沈兄也不是不行,只是……”
  话说一半,勾得沈亟心痒痒,也顾不上桌上的美酒,连忙起身凑过去。
  萧恪这时却扭头对一旁的翟淼道:“方才喝了不少酒,胃里烧得难受,你去吩咐人烧些热饭热菜来。”
  翟淼是这溪吾书斋的东家,若要饭菜大可直接唤下人去做,会这么说,只能是接下来的话萧恪没打算让翟淼在旁听着。毕竟他不同于沈亟在朝为官,他们仨虽然能看似亲近平和坐在一块喝酒,但却避不开翟淼出身中洲的事。
  青年倒也不急不恼,起身朝萧恪拱手行礼后便从容地退了出去。
  他老老实实往厨房的方向走去,走了大半程跟着他的‘尾巴’才没了踪影。拐过一处高墙,自有亲随跟上来。
  “大公子,我们的人都被防在了外围,听不清燕郡王说了什么。”
  “早说了那也是个心思重的,让人都撤下来。”翟淼带着亲随来到一处僻静地方说话,面上已不见方才逢场作戏的虚伪笑容,“母国那边这些日子可有信儿回来?”
  “半月多前是最后一封,算算日子,正是三公子角逐王位的时候,想来也是这个缘故才一直没有回信儿传来。不过三公子素来有稳重,又有大公子在外谋划,那位只是占着个嫡出的身份,必然争不过三公子,想来不久后便该有捷报传来。公子暂且宽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