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伴读话说完之后,半晌没人开口说话,帝后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偏偏没一个接话说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反倒让伴读更加不知道帝后是什么态度,怪罪还是没怪罪?哪有这样把人晾着的?
  事关到南枝,伴读根本没有办法维持理智,克制内心深处的情绪。
  整个人都有些焦虑,不知道怎么能将南枝保护好,帝后既然选择私下问他,应该就是不想闹大私下处理的意思。
  伴读努力分析,试图寻找一个能够让小皇子全须全尾脱身的方法。
  不过这一切都还要看帝后的态度,他才好决定接下来怎么做。
  “找你?找你有什么用?”仁安帝接到皇后暗示,知道到他说话的时候。
  这话一点问题都没有,伴读想替南枝背锅,并不代表他真能像他想的那样,总不会帝后还真想和南枝算账吧?
  心乱如麻的顾清晏,一直没能获得一个明确回复,还是想不明白他们的用意。
  “千错万错都是臣的错,还请千万不要怪罪殿下。”即便很大可能自身难保的情况下,伴读还是选择站出来,将南枝护在身后。
  仁安帝朝着皇后看了一眼,对方正若有所思。
  “自然是你的错!”仁安帝这话接的也不客气,皇后抛出她的题目过后,当爹的自然也不甘示弱。
  听着皇帝的话,伴读总觉得有种微妙感。
  这种倒打一耙,可以说简直不要熟悉。曾经类似的场景发生过太多次。
  同时也是因为这份异样让伴读隐约觉得有些不太对劲,帝后似乎与他说的不是一件事?
  伴读理智快速回笼,虽说不清楚帝后这是闹哪出,但他明白帝后似乎还有些别的目的。
  无论如何他也只能见招拆招,硬着头皮继续下去。
  顾清晏果断不管那些他看不明白的状况,准备碰一碰面前这个重磅选手。
  “只是不知是何人在陛下与娘娘搬弄是非?”伴读话说的淡定,实则已经决定暗自先记下是谁要对小皇子下黑手。
  这一次他能成功混过去的话,他要好好去找这个告状之人算账。
  他的言外之意,可以说是非常明显,帝后二人自然看明白他的心思,同时心中对待顾清晏的评价又在反复波动。
  但有一点不得不承认,伴读确实足够护着南枝。
  “若是你知道又如何?”伴读的处理方式,也是他们了解对方的方式。
  知道?知道定然要睚眦必报报复回去啊!
  与南枝过不去的人并不多,一个个查过去,也能把人查出来。
  这种过于阴暗的做法,好像不太适在长辈面前透露,但这么点小问题对于眼下而言并不算什么。
  伴读面带犹豫,对着帝后有些失了方寸,实在是他自从进了书房起,都不是特别正常。
  一直不开口也不是个事,进退两难是什么感觉,如今他也算是体会了一把。
  伴读心里忍不住有些着急,毕竟他面圣前还和南枝说要早点回去,到底是谁告的密?
  眼下恐怕不能像他预计的时间回去了,心中对于告密的人更加痛恨。
  仁安帝似是而非的话,虽然没有直接肯定告密这个可能,同时也没否认,但对于伴读而言这就是承认。
  “只是恳请陛下与娘娘不要受奸人所蛊惑,此事与殿下真没任何关系,只是臣一厢情愿,殿下他并不知情!”即便知道这事承认下来,这么一说他肯定没办法善了。
  可他根本没有为自己忧心的意思,一味替小皇子开脱。
  不得不说眼光这一方面,南枝就没有看走眼过。
  帝后心中暗忖,对于顾清晏也稍微有了那么一点认可。
  不过皇后听到伴读说奸人蛊惑时,脸色不算太好。
  他们都知道没有什么奸人,而将这件事告诉他们的是宝贝小儿子,也就是南枝本人。
  听到伴读这么说,皇后心中自然不太乐意,虽说知道伴读是不知者无罪,可她还是不太高兴。
  毕竟她是南枝的母亲,将南枝从一尺长养到这么大,这其中花费的精力付出的心血完全不足为外人道。
  不止明面,暗地里帝后也做了不少准备,不然南枝的日子哪能过的这么轻松,连找麻烦的人都没有?
  还不是全都提前被他们察觉阻止了?不过这些暗地里做的一些事,帝后都觉得没必要与小儿子多说。
  反正都已经解决了,不会闹到南枝面前去。
  伴读敏锐察觉到屋里的气氛不太对,似乎从他说那个告密之人时,开始变得微妙。
  嗅到其中不同气息的伴读觉得有些事好像和他猜测有所出入,不过帝后都没开口,他反倒不太确定到底是什么情况。
  “你可知将你们关系说出来的人是谁?”皇后深吸一口气,努力克制情绪,毕竟她还没有认可伴读,觉得他能够通过她这一关。
  伴读心中一沉,意识到其中不对劲,之前由于太过震惊,很多反应都没去掩饰。
  可以说都是凭借本能行事,帝后也是故意审视他半晌,在他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时候说出这件事。
  特别是帝后并非用的试探口吻,而是笃定确有其事,伴读意识到他们并非是故意诈他说实话,自然心思就跑到怎么将南枝从这件事里摘出去。
  从解释遮掩他们关系到想办法让南枝变为不知情者,这一步步让他走到一个进退两难的地步。
  皇后的问题他反倒没有任何头绪,但听她语气,这人怕是身份也不简单。
  皇后其实对于伴读回不回答都无所谓,又朝着仁安帝使个眼色,不能她一个人在这里猛出力,另一个人在一旁看热闹。
  接收到皇后的暗示,仁安帝不着痕迹点头。
  “既然如此,不妨召见太子来将此事说清楚。”仁安帝决定再加一把火。
  逐渐冷静下来的伴读,被仁安帝的话又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还来不及去抓脑海中一瞬即逝的尾巴,立马再次陷入焦急之中。
  可以说这也是关心则乱,如果是正常状态下的伴读,可以说帝后开口就能发现其中异常。
  帝后最爱的孩子就是南枝,如果他们真有心怪罪,就不会一切如常论功行赏完之后,私下将他叫到书房,并且还让福禄守门。
  只有帝后两人来与他说这件事,这些在他正常时都不会放过的细节此时因为慌乱,担心连累南枝,而变得有失方寸。
  没有谁能够一直冷静,特别是软肋被别人捏着的时候,再强大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展现出脆弱一面。
  脆弱的时候简直不堪一击,伴读就是如此。
  不过即便如此,他也没想过将问题都推到南枝身上,更没为了躲避责任,就说小皇子才是主动开始他们关系的那一个。
  “陛下不可!此事与太子无关,是是臣之罪过,如果一定要罚一人,那也该由臣一人承担,不必污了殿下的耳朵。”
  伴读即便在慌乱中也努力保持克制,将问题都往自己身上揽,并且不惜将自己放的更低。
  听到伴读表态,帝后对视一眼,彼此之间心中形成默契。
  可以说对顾清晏的表现他们十分满意,考验勉强算是通过,只不过未来他们依旧会持续观察对方。
  不会有任何松懈的时候,一旦伴读出现什么变化,或者变心,他们他能第一时间减小伴读对于南枝的伤害。
  这其实对伴读而言并不公平,因为这辈子只要他和南枝在一起,大概都要受到南枝身边这些人的考量,并且定时还要观察他是否变心。
  可帝后是南枝的父母,可以说自己宝贝疙瘩成了另一个人的,他们自然做不到公平。
  伴读倒是一点也不介意,可以说只要能让他与小皇子一直在一起,这些人的审视于他而言没有任何伤害。
  更何况从他想要和小皇子在一起时,就考虑过这一系列的被刁难情况。
  不过这都是他们感情稳定之后,南枝确定不会再选其他人时,才要去面对的问题。
  只是他没想到小皇子完全不按步骤行事,他离开盛京第二天就将他们的关系没有任何隐瞒,在身边人过了一个明路。
  帝后决定暂且放过这个拐跑他们小儿子的家伙,于是气氛不再那么紧绷,他们说话的语气也带上几分柔和。
  “起来吧,别跪着了,枝枝要是听说,准得和朕闹。”仁安帝看着请罪跪在地上的伴读,不打算再刁难。
  这样一个大转弯,让伴读根本没能反应过来,如同脑袋上挨了第三棍,他都已经做好掉一层皮的准备,结果就是急转直下,他又突然活过来了。
  伴读抬头看向帝后,没有任何开玩笑的意思,就是让他起来,别再跪着了。
  他与南枝之间的事,貌似就这么简单的过去了?
  放松下来的伴读后知后觉想明白其中的异样。
  又回想起他面圣前南枝提醒的那一句,当时他没反应过,现在回头看,明明是小皇子在给提示,只不过他没能明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