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伴读按照过往章程面圣,同时向仁安帝汇报这次与北狄对战大致经过,以及怎么成功活捉到这五万人。
  可以说从边郡回来的伴读,在朝臣眼中又有了不同的含义。
  如果说之前他们看到的顾清晏,是代表着九皇子伴读这一层身份,看中的是他背后的南枝。
  那么这一次对着这位带着功勋回京受封的小将军,他们看到的不再是他背后的南枝,而是看到冉冉升起的朝阳。
  顾清晏本身变得极为有分量,可以说他不仅给自己争取到一个拥有姓名的机会,同时也加重南枝的份量,让小皇子能够更有底气去推行想做的一切。
  其他人的复杂心思并不影响这次论功行赏,仁安帝也没有表现出什么对顾清晏的特殊待遇。
  只是在退朝之前将人扣下,让其他人先退下。
  由于仁安帝表现一直很正常,顾清晏又还是九皇子的伴读,同时从关系上来说,他还算是仁安帝的侄子。
  虽然这个侄子已经隔的有些远了,但毕竟也算是有些关系。
  仁安帝作为长辈想要勉励一下小辈也很正常,于是所有人也都没把这件事当事。
  包括顾清晏本人都没意识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也只当仁安帝是有事要交代。
  毕竟他离开盛京这么长时间,身上又带着替小皇子组建情报网的任务,这些安排都是私下办的,仁安帝要单独留他太正常。
  结果皇帝什么都没说,而是静静打量他很久,就像是第一次见他时那样,顾清晏心中不明就里,却还是低头任由仁安帝打量。
  “跟朕来。”单从声音听不出喜怒,也没给伴读反应时间,而是直接带着福禄朝前走。
  也不管伴读到底跟上还是没有跟上,顾清晏看着仁安帝离开的背影,自然不敢耽搁,连忙加快脚步跟上。
  宫里不能随意跑动,可以说能够肆无忌惮无视宫规的,只有南枝一人,即便是仁安帝也会默守宫里的规则。
  不过仁安帝自己重规矩,却没有要求小儿子和他一样,对于南枝的一切他都非常纵容,除了对于小儿子的喜爱外,他好像从南枝出生起,就带有没来由的愧疚。
  复杂的情感让他对小儿子的一切行为,都多有包容,无论守不守规矩,做什么事他都能接受,并且也不让其他人去改变南枝的天性。
  跟着仁安帝到书房的伴读,意外发现皇后也在,心中开始觉得不太对劲,本能觉得这事好像和他一开始想的不太一样。
  “参见皇后娘娘。”意外归意外,但该有的礼数一点没少。
  皇后挥挥手,让他免礼,随后就像是之前的仁安帝一样,没有说半句话,而是以审视的目光打量着他。
  这到底是怎么了?
  如果说帝后看他不顺眼,想要做什么,那么根本不需要私下这么打量,以他们的地位而言,直接开口就行。
  是想要他做些什么吗?
  伴读在心中猜测,帝后没有开口,他也不好直接回话。
  就在他胡思乱想,还没找出一个靠谱的理由,皇后就开口了。
  “清晏,你和枝枝是不是在一起了?”皇后没有半分遮掩直接了当,打了伴读一个措手不及。
  根本来不及开口,大脑一瞬间空白,眼下这种情况明显是他没想到的。
  他也没想过南枝会将他们的关系说出去,并不是他觉得他们之间的感情见不得人,而是他清楚知道他们这段关系,会成为南枝的阻碍。
  为了阻止小皇子去推行一些东西,那些人自然会无所不用其极,他们这段关系就是最好的靶子。
  伴读第一反应就是有人要对付南枝,在帝后面前说了不利于南枝的话。
  此时伴读脑子动的飞快,开始琢磨怎么将小皇子受到的影响降到最低,既然帝后选择私下找他,想来也是和他一样要保住南枝。
  想明白这一点之后,伴读暗自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南枝受到半点伤害。
  皇后开口说完话后,帝后二人就在不着痕迹观察伴读的反应。
  此时整个书房就只有他们三人,连福禄都被仁安帝打发去守门。
  二十二岁的顾清晏,对于帝后而言和孩子没太大区别,面对这种措手不及的突袭应该会表现的十分生涩。
  让帝后出乎意料的是伴读掩饰的十分不错,如果不是最开始那一下的僵硬,恐怕他们都要怀疑是不是小儿子提前给人打过招呼。
  或者在边郡时,定国公和昭阳说漏了嘴,眼下看来并非是顾清晏提前知道了什么,而是情绪克制的好。
  仁安帝眼底闪过一丝欣赏,正是因为对方有能耐,他才会考虑让对方给南枝当伴读,年幼时就不简单,长大之后更是了得。
  如果这小子没有拐跑他们家枝枝,恐怕他会更欣赏对方一些,失去这个前提之后,这么点欣赏就有些不够看。
  更加不可能因为这么点欣赏就放过伴读,直接松口让顾清晏通过考验。
  只能说初步算他合格,接下来还要看他到底是怎么理解以及应对皇后的问题。
  比起仁安帝的欣赏,皇后则是更多想一层,这样善于遮掩自己情绪,会不会让南枝很累。
  一段关系如果需要一方不停去猜另一方的想法,想想都觉得累,如果这样的事发生在她的枝枝身上,皇后简直觉得自己要窒息。
  不过她理智克制住自己的反应,准备等着顾清晏的回答。
  第314章
  皇后看着不远处的顾清晏, 这个小儿子郑重说想要共度一生的人。
  她的年纪完全不可能一直陪着小儿子,她一定会先一步离去。
  可她无法放心南枝,小儿子刚出生时那么小, 那么虚弱, 连哭的声音都很小, 哼哼唧唧与奶猫没有多大区别。
  从南枝出生起, 她就担心她没办法将小儿子好好养大成人,她总有一种无法看到南枝长大的恐慌。
  这份恐慌让她除了亲眼确认, 没有办法放心将小儿子交给任何人。
  可她无法陪小儿子一辈子, 特别是看到小儿子长大成人以后,心底隐约有所预感, 她大概不会提前再失去她的小儿子了。
  对于重置之前的事皇后根本不记得分毫,可是残留在灵魂深处的哀恸并没有减少分毫,她无法相信皇帝, 也无法相信其他任何人。
  她能相信的只有她自己, 如今又出现了一个极有可能与她的枝枝共度一生的人。
  皇后不会拒绝南枝,但她需要确定伴读确实是那个值得托付的人。
  即便顾清晏表现的特别好, 皇后也不会完全放心,她不会反对南枝去寻找自己的幸福。
  只是她无法做到那种丈母娘看女婿, 越看越顺眼的状态。
  伴读并不知道皇后心绪这么复杂,也不知道如果他没能给出皇后想要的答案,那么她为了小儿子的幸福, 恐怕会当一回恶人。
  让面前这位前途大好的年轻人, 关到一个只属于南枝的位置。
  既然小儿子想要人,她就将这人当礼物送给枝枝好了。
  皇后端起一杯茶,掩饰眼底的冷意,甚至仁安帝都没有察觉出皇后还有这样的想法。
  如果南枝知道皇后此时的想法, 恐怕会尖锐爆鸣。
  他亲娘在他不知道的时候黑了个彻底,这种事放在大夏确实算不上什么,即便皇后平时再怎么没架子,也改变不了她是权利顶端端坐多年的女人。
  可以说碰到特殊情况,她的想法就会自然而然靠近她这个阶层该有的冷酷。
  皇后很少有这种想利用身份,去让小儿子达成所愿的想法。
  主要是从小到大,小皇子对于物质上的需求不高,可以说让帝后都十分省心。
  后来再大一点之后,想做什么事,还没有等到他们出手,南枝自己就将事情解决,他们大多也就是帮忙收拾残局,或者帮一些小忙。
  对于顾清晏,这是南枝第一次这么认真的和他们说想要什么,最起码在皇后看来,南枝想要的她都能想办法给。
  “此时与殿下无关,只不过是臣有妄念,殿下并不知情,请陛下、娘娘勿怪罪枝、殿下。”伴读下意识想叫小皇子的名字,之后又觉得不合适。
  毕竟他是在请罪,如果帝后的意思真是想要找人为这件事负责的话,他就不应该和南枝表现的太亲近,这样才能将所有责任揽到自己身上。
  垂着头的伴读,明显没发现听到他的话后,帝后的神色变得极为奇怪,同时帝后也明白顾清晏到底误会了什么。
  皇后忍不住沉默,很难想象不久前她在想怎样黑暗的决定,看向伴读的目光自他进门后第一次带上认真。
  不得不承认一点,枝枝的眼光还真是一如既往的好。
  收敛所有神色,皇后朝着仁安帝投去一个眼神,示意对方将话接过去。
  说好的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不能只有她一个人开口。
  仁安帝接收到皇后的暗示,却对着她比划一个稍安勿躁的手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