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竟是宿敌白月光 第227节

  谢灵瑜也是站在一旁,脸色微沉。
  显然她知道扬州这两日应该有事发生,但是她决然没想到,竟是如此大的事情。
  突如其来的流民,一直在水上作乱的水匪居然胆敢上了岸,甚至还跟流民一起在海陵县作乱?
  这些消息乍然轰炸之下,谢灵瑜哪还有心思买什么首饰。
  她本想要上前打探一番的,但是那个女子抬头瞧着店内众人都在注意她,这才察觉自己说的太多了,以至于她连首饰都不买了,拉着自己的同伴便匆匆离开了。
  谢灵瑜也并未阻止对方,毕竟她也不过是一介女流,只怕得到的消息也不多。
  很快,谢灵瑜便在街面上四处闲逛了起来,只是很多店铺内都人烟稀少。
  最后她们终于在一处酒楼歇息了下来。
  “武忧,你去将韩进找来,”谢灵瑜刚入了雅间,便如此吩咐道。
  武忧点头之后,直接起身出了雅间。
  不到一刻钟,武忧就带着韩进回来了。
  “你们可打探到扬州这两日出了什么事情?”谢灵瑜立即问道。
  韩进赶紧说道:“殿下,方才我们去了一家据说是扬州当地消息最为灵通的茶馆,这才知道昨日原本一直在水上作乱的水匪不知为何,突然上了岸,而这些水匪竟还跟从南边而来的流民沆瀣一气,竟是在海陵县作乱。”
  虽然谢灵瑜早已经知道这个消息,但是从韩进口中再听说一次,便只能说明,先前在首饰铺子内的那个女子所言,并非虚言啊。
  谢灵瑜问道:“你可打听了,这些流民究竟是怎么回事?”
  韩进小心翼翼看了一眼谢灵瑜,这才如实说道:“方才末将给了些碎银给一个当地知客,这才打听到据说江西南道有好些州县连着数月不曾下雨,以至于田地里颗粒无收,饿死了好些人,于是当地百姓为了活命便都纷纷背井离乡逃难。”
  在听到这些时,谢灵瑜心底震颤不已。
  毕竟她从长安离开的时候,并未曾听到南方大旱的消息,但是如今听来这旱情竟已是延续了大半年,如今看来,定是有当地官员封锁消息,瞒报灾情,以至于灾情蔓延,演变到如此严重的地步。
  天高皇帝远的道理,这些当地官员当真是胆大包天到了极点,居然如此尸位素餐。
  若不是她突然决定来江南巡查,只怕这件事从扬州再传到长安,又不知要过去多久。
  谢灵瑜从不敢小瞧这些天灾人祸,毕竟纵观史书,很多王朝的覆灭都是从这些天灾人祸开始的。
  大周朝也是从前朝手中夺来,这才开朝立代的。
  如今灾情在前,她如何能坐视不理。
  况且这些流民居然跟扬州一代的水匪混迹在了一起,从民到匪也不过是转瞬之间的事情,倘若真的让这些人流寇成了气候,到时候即便是要平乱,也是极其不宜。
  到时候整个大周只怕都要大伤元气。
  想到这里,谢灵瑜压根没有再坐下去的心思,她叮嘱韩进说道:“你让你身边的人再去打探消息,越详细越好,但是不管打探的如何,一个时辰之后都需得回到刺史府内,向你回禀。”
  韩进毫不迟疑的点头称道:“是,殿下。”
  谢灵瑜让韩进离开之后,直接起身离开。
  听荷也不敢劝她再吃点东西,毕竟这种时候,她也十分有眼力见。
  她们出门时,遇到正
  准备上菜的店小二,对方见状忙问道:“几位贵客,这是要走?小的正准备上菜呢。”
  听荷赶紧拿出碎银递给对方:“银钱给你,我们不用膳了。”
  店小二拿着银钱,瞧着她们匆匆离去的背影,心头登时虽然惊讶,但更多的是窃喜。
  谢灵瑜马不停蹄的赶了回去,在院中等了一个时辰,总算把韩进等了回来。
  如今到了扬州城内的消息,也都是大差不离的。
  南边流民问题爆发,越来越多的百姓因为饥荒问题,背井离乡的逃难,而据说很多一部分流民在途中竟被水匪所招揽。
  水匪平日里以打劫为生,本就是做的无本万利的买卖,大把的给粮食。
  如今好些流民竟跟着他们一块去攻打海陵县,据说水匪宣称打下海陵之后,便开仓放粮,现在据说越来越多的流民开始加入他们。
  不过两日便已经聚集了上万人。
  如今魏安之所以没来向谢灵瑜禀告此事,是因为他已经急匆匆带兵前往海陵县处理此事了。
  听到这里,谢灵瑜再不犹豫,立即手书一封交给韩进:“即刻将这封信送往长安,务必要让朝廷知道江西道的灾情。”
  待顿了片刻之后,谢灵瑜低声说道:“扬州驿站不可用,你亲自送出去。”
  韩进在听到这句话,瞬间瞪大双眸,不敢置信的朝谢灵瑜看去。
  扬州驿站不可用,是不是意味着扬州官员也靠不住了。
  毕竟要想封锁消息的话,驿站便是首当其冲。
  但殿下如今却说扬州驿站不可用,只怕是怀疑上了扬州地方官员。
  于是韩进立即说道:“殿下,不如您先暂时离开扬州,以免生变。”
  谢灵瑜抬眸朝他看了一眼,不得不说,当初贺兰放离开的时候,曾经全力向她举荐韩进,这两年韩进在她身边,也是完美填补了贺兰放离去的空白。
  如今他只是从自己的一句话,便猜测出扬州只怕还有大乱子,可见心思确实缜密。
  “本王乃是代天子巡查江南,如今既是到了扬州,又怎能轻易离开,”谢灵瑜断然否决了这个提议。
  她知道韩进的提议是为了她的安危,但如今她的身份使然,早已不能只考虑个人安危了。
  韩进想了想,还是不死心道:“殿下,不如我从护卫之中选几名忠心可靠之人,让他们送信回长安,属下还是留在殿下身边护卫。”
  说来说去,韩进还是担心扬州会有异动,自己若是离开,殿下身边岂不是没人了。
  “这封信至关重要,交给旁人我都不放心,唯有你去,”谢灵瑜坚定说道:“至于本王,我倒要看看扬州究竟有什么魑魅魍魉在作乱。”
  韩进离开的很迅速,几乎不到半个时辰,他便收拾好行装,选了几个随行护卫。
  他离开后,谢灵瑜也立刻又将听荷叫了过来,她问道:“前两日清丰来时,可有跟你说过,他如今住在何处?”
  听荷登时便明白,殿下这么问,自然不是想要打听清丰住处,而是为了知道萧大人如今住在何处。
  谢灵瑜在扬州人生地不熟,虽然身份贵重,但倘若真的遇到作乱,只怕她的身份反而会成为掣肘。
  所以她如今需要萧晏行的帮助,他在扬州也有两年。
  以他的能力,还有他手中的三千卫,只怕消息比她要灵通的多。
  听荷却摇头说:“殿下,奴婢未曾问过这个。”
  “你去公衙找清丰,让他告诉他家郎君,速速来见我,”谢灵瑜此刻也丝毫不打算再拿捏萧晏行了。
  听荷也点头,很快离开了。
  谢灵瑜虽然心急如焚,却还是坐在书房之中,仔细思考着这一连串突如其来的消息。
  但是有些事情,太过巧合便不是巧合。
  江西道灾情之事被当地官员联手隐瞒着,就算有大批流民,但怎么就那么凑巧,这些事情是在她到了扬州之后,突然都爆发了。
  还是说,她突然决定巡查江南之事,打乱了某些人的计划。
  于是他们这是准备一不做二不休。
  这样一来的话,倒还真的跟萧晏行所说的事情对上了,扬州确实有人图谋不轨,想要犯上作乱。
  消失的十万支箭,或许早已经中饱了这些人的私囊。
  谢灵瑜在脑海中反复复盘着这几日发生的事情,以及之后可能发生的事情,还有她的应对之策。
  如今她既然已经深陷虎狼之地,却也决计不会轻易逃跑。
  但是过了一个多时辰,听荷还未回来。
  谢灵瑜有些后悔,她应该让武忧前去的,毕竟听荷到底是个内宅侍女,未曾经过这样的风波。
  “武忧,”谢灵瑜冲着外面喊了一声。
  一直全神戒备守在门口的武忧,立即推门而入:“殿下,您叫我?”
  “你,”谢灵瑜刚想说话,却又犹豫了。
  她已经将韩进派人了,武忧乃是她的贴身护卫,这种时候身边确实不能再缺人了。
  也就在此时,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谢灵瑜抬头看去,就见听荷已从门外走了进来,只听她说道:“殿下,清丰并未在府衙中,我听闻府衙守卫说昨日萧大人被刺史大人传召走的时候,清丰就跟在他身边。”
  魏安传召了萧晏行,看来他们是一道前往海陵县平乱了。
  这下谢灵瑜心中稍稍安定,虽说萧晏行这一世还从未领兵打过仗,但是在前世的时候,他可是被新皇委以重任,率领数十万大军前去平定四皇子谢琮起兵造反之乱。
  在她临死之前,可是听到他大胜的消息。
  如今不过是一群水匪和流民组成的杂军,扬州的兵力足可以平定一切。
  但随后谢灵瑜的心又揪了起来,要知道扬州官员之中还有包藏祸心之辈,万一这次是诱敌之计呢?
  谢灵瑜这次一下子坐不住了。
  她再也顾不得旁的,直接去往前院,与其在此坐等,倒不如直接寻人问个清楚。
  果然魏安和司马宋元友都不在官衙之中,府衙里的人见谢灵瑜突至,吓得更是大气不敢出一声。
  “魏刺史身为扬州主官,如今他在不在扬州城内,你们竟与我说不知?”谢灵瑜冷眼望着回话之人。
  回话之人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他哪里是不知,他是不敢说实话啊。
  刺史大人临走之前,可是千叮咛万嘱咐,海陵县水匪和流民作乱一事,切切不可惊动永宁王殿下。
  谁知这位殿下竟直接来质问了。
  他们这些留守之人,还并未听到关于海陵县传回来的消息,又如何回答。
  好在谢灵瑜在堂上坐了不久,别驾曹天赶来了,他冲着谢灵瑜正要行礼,却被谢灵瑜抬手打断直接问道:“说吧,魏刺史究竟在何处?”
  “魏刺史此刻应是在海陵县,”曹天小心翼翼说道。
  他当然也不敢隐瞒更不敢胡说,只是避重就轻的说了这么一句。
  谢灵瑜当即气笑了:“到了这等地步,本王这个扬州大都督竟还不能听一句实话。”
  这下曹天心底咯噔一下,知道坏了。
  他也是个机敏的,霍地一下便双膝跪地说道:“殿下恕罪,并非微臣隐瞒,刺史大人先下正率兵平定海陵县水匪作乱,微臣等惶恐,生怕惊扰殿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