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竟是宿敌白月光 第223节

  这时候,谢灵瑜瞧了一眼他手中一直拎着的东西,便开口问:“手里拿着的是何物?”
  “回殿下,乃是我准备的一些扬州当地特产,想着殿下和听荷或许还未曾吃过,便特地拿来,”清丰这会儿倒也乖觉,跟方才在韩进面前说的截然不同。
  谢灵瑜却是一笑:“只怕你这些东西,都是带给听荷的吧。”
  原本站在一旁,还好奇看着清丰手中盒子的听荷,这下当真是瞬间羞红了脸。
  其实方才听荷瞧见清丰时,也是说了点谎话。
  她说清丰一点未变,却也是错了。
  在长安时,清丰跟在萧郎君身边的时候,还是一副稚气未退的少年模样。听荷虽比他还小上一岁,但是女子本就比男子懂事的早,因而她只当清丰是个什么都不懂的愣头小子。
  可如今两年过去了,她再见清丰时,却发现对方不仅身量又长了些许,就连肩膀都宽阔了不少,整个人看起来更有男子气概,显得比从前沉熟稳重了许多。
  但是听荷不知的是,清丰这两年在江南,代萧晏行行走各地,联络和管理三千卫。
  一番历练下来,可不就是长进许多。
  听着谢灵瑜如此戏言,一时间屋内其他两人倒是不知该说什么。
  最后还是听荷有些含羞带怯的急恼道:“殿下就是会这般打趣奴婢。”
  “好了,清丰拿着也累了,你便先收起来吧,”谢灵瑜微抬下巴,轻声说道。
  听荷闻言,这才上前接过清丰手中的东西。
  只是这次她头也不敢抬。
  “许久未见,你倒是跟以往不同了,”谢灵瑜细细打量着清丰,却是说出了与听荷方才并不一样的话。
  清丰赶紧说道:“是小人更加愚笨了。”
  谢灵瑜却是轻声说道:“跟在他身边的人,岂有愚笨的。”
  这一句话却是叫清丰愣在当场,但是随后他心底升起一阵狂喜,可见殿下心中对郎君也并非当真是那般冷漠。
  “殿下,郎君待您乃是一片真心,”突然,清丰扑通跪在地上。
  这次谢灵瑜却未立刻让清丰起身,而是端坐在椅子上,安静拨弄手边的茶盏,只见清润的浅褐色茶汤在盏中轻轻荡开。
  她慢条斯理地端起喝上了一小口之后,这才又缓缓放下。
  清丰跪在地上,这才意识到自己这话的唐突。
  殿下和少主之间的事情,岂是他能轻易插嘴的。
  清丰正要请罪,却不想上首之人却在此时再次开口。
  “真心与否,岂是三言两语便可道尽的。”
  清丰一怔,愣了片刻,就又听到这道清冷而淡漠的声音继续说道。
  “我要的是,让他来证明。”
  第139章 我今生注定便是要爱上……
  “殿下当真是如此说的?”
  萧晏行看向清丰,却还是反问了一句。
  在听完清丰回禀他见到谢灵瑜之后,殿下与他说的每一句话时,萧晏行心中还是有种不敢相信的感觉。
  殿下要的,是他的证明?
  这岂不是就是说,殿下如今已愿意给他一个机会。
  不管这是什么机会,却也表明殿下待他,不会再像之前那般冷漠和无视。
  但是转念间,萧晏行却又想起了谢灵瑜此行的真正目的,殿下是为了找出扬州城中意图谋反之人。
  虽然萧晏行在信中将扬州城内的反常异动说出,但是如今他也并未找到真正证据。
  毕竟谋反之事,事关重大,事未已成,谁敢明目张胆呢。
  但是从他调任扬州司法参军之后,便发现扬州城内隐隐约约暗潮涌动,这份暗流已隐隐成形,若是不及时遏
  制,只怕当真会有后患无穷。
  萧晏行从来都是当机立断之人,因而他便派人向永宁王府送去密信。
  这世间倘若还有他所信任的,谢灵瑜便是排在第一位的。
  毕竟他身份使然,他不会将自己手中的三千卫轻易暴露出去。
  况且他也存着一份私心,他只盼着能用这件事,让自己与谢灵瑜之间重新产生联系。
  只是萧晏行没想到的,谢灵瑜会如此当机立断。
  她居然直接来到了扬州。
  一时间,萧晏行都不仅有些后悔自己的私心,毕竟扬州如今并非全然安全之地,有包藏祸心者正在图谋不轨。
  谢灵瑜这般突然出现在扬州,岂不是让自己处于危险之地。
  如今便是殿下不要他证明什么,萧晏行也是要找出暗中谋反之人。
  待到了夜里,萧晏行还未曾睡下,今日清丰既然去见了殿下,可是否说明殿下有了再见他的打算。
  就在他思虑之时,突然门外传开响动。
  没一会儿,清丰领着一人走了进来。
  “显叔,”萧晏行见来人,立即起身,上前迎接。
  “少主,”带着黑色帽兜之人,迅速除去自己身上帽兜,朝着萧晏行恭敬行礼。
  萧晏行见状,立马说道:“显叔,我不是早说过,您乃是我的长辈,不可行此大礼。”
  被称为显叔的年长者,整个人虽然身形依旧挺拔,但是双鬓早已经斑白,就连脸上也早已经有着岁月抹不去的痕迹。
  “少主与我虽有主仆之情,但是礼不可废,”显叔如是说道。
  萧晏行不由苦笑了声,但他也知道徐显生性固执,这么多年不管什么时候,都会如此坚持,即便萧晏行再如何劝说都并没有。
  “可是在我心中,显叔与我从不是什么主仆,你便如同我的阿耶,”萧晏行望着眼前已然不再年轻的人。
  徐显却豁然抬起头,望着萧晏行:“少主,切莫再说此话,少主的父亲永远都是世子,我岂能跟世子相比。”
  徐显便是当初追随在崔知节身边的旧属,当年崔知节身死之后,也是徐显带着萧晏行迅速离开,避免了圣人的进一步清算。
  也是徐显带着他到了沧郡隐姓埋名,更是徐显在崔知节死后,迅速整顿剩余的三千卫,保护所有人隐秘起来。
  这么多年三千卫能够这般隐秘发展,徐显居功至伟。
  但是他从未居功自傲,这么多年一心守护萧晏行,在他年幼时还无法掌握三千卫时,替他看管三千卫。待萧晏行长大之后,便立刻让他接手三千卫,成为众人所拥护的少主。
  先前徐显之所以未跟着萧晏行前往长安,也是因为他本就是崔知节身边之人,在长安有许多旧相识,认识他这张脸的人也很多。
  万一有旧相识认出了他,便会有让萧晏行身份曝光的可能性。
  因而为了萧晏行,徐显一直留在江南,并未前往长安。
  况且他对萧晏行十分放心,相信以少主的手段和智谋,在长安定然能够扶摇直上。
  而让他安心的是,萧晏行在长安参加会试时,果然拔得头筹,甚至一举夺得状元之位。
  只是让他未曾想到的是,少主竟与那位永宁王殿下产生了交际。
  徐显乃是崔知节身边的老人,乃是跟随崔知节最久之人,要不然当年崔知节也不会选择将萧晏行托付给他。
  或许崔知节在准备返回长安之时,便已经猜测到了自己的下场。
  因而他并未带上当时还年幼的萧晏行,而是让徐显带着萧晏行先行离开。
  倘若他能够与圣人和解,萧晏行自然可以回来,但若是结局并不如人意,那么他们便彻底离开,找个地方隐姓埋名躲藏起来。
  果然没多久,徐显便听到了世子起兵谋反失败的消息。
  但是他却一万个不信,世子一心忠于圣人,甚至连圣人当初登基,世子从龙之功都乃是首功,便是连先永宁王都要排在世子之后。
  可如今造反这样的罪名却扣在了世子的头上,徐显自是不服。
  偏偏他却什么都做不了,因为当初他们离开之时,世子夫人并未随他们一同离开,而是留守在秦州都督府等待世子归来,在世子身死后,世子夫人便也殉情而去。
  当时少主还年幼,徐显便是有心为世子复仇,也只能咬牙忍住。
  他潜心隐藏,小心翼翼抚养少主长大。
  待萧晏行长大之后,便将三千卫交到他的手上,当年的真相他没办法去查,便让少主来替世子和三千卫平反。
  “显叔,你先坐下来,”萧晏行连忙让徐显坐了下来。
  随后清丰便赶紧去准备茶汤,在他走后,萧晏行低声说道:“显叔,你曾与我说过,当初楚王谋反派人刺杀圣人,其中确实有三千卫参与,可是您却不知?之前你一直前去调查此事,如今可有结果了?”
  原来在谢灵瑜质问萧晏行之后,他也并不知道此事。
  毕竟对于他而言,当时他也执掌三千卫也不过几年而已,先前很多事情都是由徐显打理的。
  是以萧晏行本想要询问徐显,但很快他便贬到了扬州。
  而此时徐显并未在江南,他前往秦州,联系了崔知节曾经的旧部,这些人当年有失散许久,也有如徐显这般隐姓埋名了下来。
  是以萧晏行虽然与徐显偶有书信来往,但是信件毕竟还是有暴露的危险,是以萧晏行也并不敢在信件之中问的太过清楚。
  而先前徐显回来之后,萧晏行向他提及此事,显然他也是错愕不已。
  当时徐显并未多说什么,只是说会彻底调查清楚。
  这一年来,徐显再次离开了江南,因为他行踪一向机密,素来飘忽不定,便是萧晏行也不知道他所在何处,何时能回来。
  所以今夜突然到来的徐显还是让萧晏行意外和惊喜。
  是以当徐显刚坐下之后,萧晏行便急不可耐的问出了自己最想要知道的事情。
  果不其然,徐显见他如此情急,淡声问道:“少主如此急切的想要知道这桩陈年旧事,可还是与那位永宁王殿下有关?”
  “是,”萧晏行毫不犹豫的回答了。
  在徐显面前,萧晏行也并不打算隐瞒自己对于谢灵瑜的感情。
  好在徐显也并未表露出什么,他思忖了会儿,这才说道:“少主如今应该对于三千卫的由来早已经知晓了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