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下楼后,原本准备在苏家混一下午的赵澜并没送小娘子回家,还是派马车送苏家人回去。
他站在小酒楼门口,望着远去的马车,突然怅然,那是人家的女儿,不是自己的女儿!再说了,他才十三岁,这么早想女儿,是不是太早了点?
双瑞站在一边如隐形人,悄悄的望着自家小主子,曾经他就是一副厌世的模样,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现在呢,一会微笑,一会儿愁怅,像个多愁善感的少年郎君。
终于正常了!
一直到时辰差不多,双瑞才小声道,“小公子,那你是去小院吗?”
回到家里,程迎珍跟国宝似的被保护起来,要是以前,她肯定乐意,可现在日子好了,怀这个孩子目前没感到身体有什么不适。
她提醒女儿,“前段时间,薛夫人生孩子,因为吃的过好,孩子过大,差点难产,你忘了?”
苏若锦:……是啊,差点难产的原因还是她分析给娘听的呢?怎么到自己身上就慌了呢!
苏家的日子好了,夫妻恩爱,孩子绕膝,丁氏又在身边,程迎珍的小日子过的如此舒心,舒心的日子带来好的身心,确实没必要紧紧张张。
“好吧。”苏若锦的心终于不再紧绷。
苏家又如往常一般,简单而安宁。
不知道赵澜是不是很忙,反正端午节过后他再也没来过苏家蹭吃蹭喝,也没再提起酒楼之事。
整个夏天,苏若锦除了窝在家里捣鼓棒冰、冰淇淋,就是每半月去铺子里核一下账,包括去城外的文山街,在七、八月酷暑苏言礼休沐之时,一家还去文山铺小住避暑,去附近山林里看溪水,钓鱼、野炊。
日子在宁静充实中匆匆而过,不知不觉都到了冬天,程迎珍的肚子也跟吹了气的球一般,一天大于一天,眼看就要生了。
鬼天气真冷,仿佛又回到了生小四郎的那个十月,这次还是请的马婆子,同样的小厢房,但情形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马婆子周围站着两个婆子、两个丫头给她当助手,床头还放着一碗百年老山参提气加神,苏夫人一脸幸福肥,虽然疼得脸边汗都出来了,可整个人很平和淡定。
她笑得一脸褶子,却更显慈祥,“苏夫人,开十指了,可以用力了。”
春晓连忙把床头的参汤端起,喂夫人喝了三口,喝完后,扶她躺下,众人进入了生产状态。
厢房外,苏言礼交着手在门口转来转去,显得担心不安。
苏若锦一手搀着一个弟弟,站在门口安静的等着。
小四郎被安静的气氛吓到,紧紧的抓住阿姐的手,一脸紧张。
挺着大肚子的鲁大妮站在对面的厨房门口张望,再过一个月,她也像夫人一样要生产,所以她比任何人都紧张。
毛丫与李秀竹站在鲁大妮身后,她们两人已经烧好了两大锅水,就等小厢房里叫,就立即过去加。
书同正在储藏室里看自己备的三朝食材,还有鸡蛋等各式准备给来家里看孩子的回礼,确定不会少,才放心的出了储藏室,看到妻子紧张,伸手握住她手,“别担心。”
鲁大妮道,“夫人都发动了好一会儿。”
生孩子疼痛的声音从小厢房里传出来,随着冷凛的寒风飘向院外。
苏言礼急的真念叨,“不知阿珍怎么样了,是不是很疼,要不,我进去吧,我给她撑把力。”
苏若锦也很担心,但她拉着苏言礼不让进,倒不是不让苏言礼心疼妻子,也不是为了什么破规矩,而是不想让程迎珍生孩子的模样让她爹看到。
美好的生活也需要经营,她只想让娘美好的样子落在爹的视线里。
突然,‘哇’的一声,婴儿啼哭声响在每个人的耳边。
马婆子激动的叫道,“生了……生了……大小平安……大小平安……”
众人随着马婆子欢快的叫喊声,都松了一口气。
苏三郎扒着门问道,“是弟弟还是妹妹?”
马婆子手脚麻利,包起小婴儿,站在门帘后,只掀起一点点缝,“恭喜苏大官人,是个小千金。”
第160章 父爱
三十又二,苏言礼喜提第五孩,一样的欣喜激动,忍不住扒开厚重的帘布一角,先瞄了眼矮床上的妻子,汗水涟涟,闭着双眼,脸上颜色却不错,紧提的心这才安心的放下。
第二眼才是面前的小婴儿,他眉开眼笑,伸手轻轻触了触小女儿一动一动的小手,像触碰世上最珍贵的宝石一般,轻轻唤道:“阿饴……阿饴,我是爹……”
明明面前就是个皮肤红通通又皱巴巴的丑丑小婴儿,生生被苏言礼看成了世上最美的花儿。
虽然苏若锦知道,要不了两三天,刚从母胎里出来的丑丑婴儿就会变成白白嫩嫩的小糯米团子,但此刻她实在夸不出来。
笑着叹口气,想起带着记忆出生的自己,冲出程迎珍肚皮再次呼吸到新鲜空气后,她激动的那个哭声啊,差点没把苏言礼的耳膜震破。
而那一刻,苏言礼目光因当就如此刻看小妹这样温柔慈爱吧,那时的她就像好奇宝宝一样盯着面前的声音看,可是婴儿双眼没发育全,眼前模糊一片,什么也看不到,只听到温柔的低语声,“阿锦,我是爹啊!”
不知为何,苏若锦看着面前这个没被岁月苛待的年轻温柔男,突然想哭,她真幸运,从出生到现在,享受了满满的父爱,又看了眼闭着眼挥动小拳头的小婴儿,你也是幸运的,这个情绪稳定的文艺宅男会给你最好的父爱。
“爹,我也要看……”
“我……我也要……看……”
一高一矮两个小屁孩扒拉着苏若锦,把她挤到了一边,伸手要拽开挡风的门帘,苏言礼赶紧抓住两小儿手,叫马婆子把婴儿放低,让两个小阿哥看一眼。
苏三郎记不得苏四郎出生时什么样子,咋看到小五妹,一脸嫌弃,“爹,阿妹怎么这么丑?”
不到两周岁的小四郎还没有审美,但感觉到了三哥的嫌弃,他也跟着撅起小嘴巴,一脸嫌弃的样子。
苏若锦冷哼一声,“苏三,等阿饴长大,我可要告诉阿饴,你嫌弃她。”
不管小妹多丑,总归是他的妹妹,苏三郎再小,本能的血缘至亲立马让他意识到错误,咧开小嘴讨好,“好阿姐,我……这不是说小妹丑,我……我这是夸她呢,你别乱讲。”
“哼哼……”苏若锦抱臂,“想让我不乱讲,也简单,多听我话,要不然……哼哼……”
苏三郎狗腿的抱住苏若锦讨好,“听,我听话……”
苏四郎也跟风,抱住苏若锦腿,“我也听话……”
都是听话的好孩子!苏言礼欣慰极了,这才让马婆子把小婴儿抱回到程迎珍身边去。
苏家生孩,喜事一桩,该报喜的报喜,该请假的请假,热闹喜庆,忙而不乱。
又是一个冬天生的孩子,苏五妹洗三,也没敢大办,怕孩子冷,意思一下就行了,请的还是周围邻居、国子监里的同僚,只是这次同僚的数量多了不少。
范大人、晋王府也送了喜蛋,两个府里都派了得力的管事嬷嬷过了看望程迎珍,还给孩子带了不少礼,衣裳能从出生穿到三岁,还有什么手镯、项圈、脚镯等装了一小首饰盒子。
她这小妹不得了,出生就躺赢啊!
苏若锦羡慕的不得了。
苏言礼笑道,“要不是阿锦能干,范府与晋王府怎么会送这么丰厚的礼。”
苏若锦:……沾我光?
“范大人欣赏爹,小郡王是爹的学生,怎么看都是沾爹的光啊!”
表面谦虚,实则自鸣得意,苏言礼伸手就点女儿的小额头,“范大人一直欣赏我,怎么不见给三郎、四郎这么厚的三朝礼?”
“嘻嘻。”苏若锦乐得直笑,“爹有才华是主,女儿美食打辅助,咱父女俩强强联手,把范侍郎、晋王府的大腿抱的明明白白的,是不是,爹。”
“是,阿锦说的都是。”苏言礼笑骂她小人精。
苏若锦反驳,“我现在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已经不是小孩了,是个大姐姐了,以后不许叫我小人精。”
苏言礼乐得合不拢嘴,把来客的礼薄整理好,这些礼以后都要还的。
这次三朝,苏言礼请了父亲嫡母,结果二人没来,苏言祖作代表带了礼过来吃了顿午饭。
苏若锦整到他带的礼,顺便问道,“爹,小叔在国子监怎么样?秋天回平江参加秋闱怎么样?”
科举考试中说的春闱一般指的是会试,也就是在京城参加的考试,但是参加春闱前有个前提考试,就是必须参加地方举行的秋闱,也就是乡试考试,通过以后会被称为举人,才能有资格参加春闱,也就是会试。
端午知道程迎珍怀孕后,不仅赵澜不来苏家蹭饭,就连在京城的苏言祖好像也跟苏言礼失去了联系一般,除了范晏嘉过来蹭过几顿饭,苏家几乎没什么别的人际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