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我……没看过赛龙舟……”主要是小郡王在身边,她不好意思说怕辜负小郡王的心意,再说一直瞒着,没找到借口不来。
  苏若锦又瞪一眼。
  程迎珍只能陪着笑笑。
  苏言礼与赵澜并肩走,看着前面女儿训妻子,也只能陪着笑笑,对学生道,“不好意思,让子瑾见笑了,实在是生她两个弟弟,内子的身体不好,把她给吓着了。”
  赵澜点点头,笑而不语。
  蝉鸣阵阵,清风徐来,吹过脸颊,带来夏日舒爽。
  第158章 荔枝膏
  书同订的是一家中等酒楼,离医馆不远,一行人,很快进了酒楼。
  汴京城内,大的河流有四条,有三条穿城而过,其中一条金水河是从皇城直接通往城外的,赛龙舟不可能选这条,不利于皇城安全。
  但也不能太远,像蔡河就在汴京城南,就在苏若锦他们住的御街前头,离皇城远,所以也不可能选这条,赛龙舟选了靠近皇城但又有点距离的五丈河,这一带就是城北了。
  看赛龙舟的人散去,五丈河附近除了民居、商铺子,沿河一下子空了,河边杨柳静立,丝绦垂在河面,波光粼粼,有船驶过,惊起栖息在河边树枝上的鸟儿。
  酒楼二楼窗口正对着护城河河堤,有风吹过来,携来水面的凉气,倒像是自然风扇。
  饭桌上,苏言礼向学生抱歉,“耽误你事情,老师对不住你,就以茶代酒咱们喝一杯。”
  赵澜温和一笑,“老师客气了。”
  实际上,他不耐烦像世子哥哥那样,应对人情往来,他喜欢简单的生活,就像现在,跟简单的苏家人坐一起,不要防备任何事情,整个人很松驰,就算味道一般的菜,他都有食欲。
  苏言礼与赵澜二人慢慢悠悠吃菜聊天。
  苏三郎人小,饿了就干饭,干饱了哪坐得住,小腿一蹬,滑下椅子,就跑到窗口去看外面飞的鸟儿、街道上行的马,走的骡子。
  苏若锦吃饱后开始还矜持一会,等苏三郎左一口:“阿姐,你过来看,有叫卖冰雪冷元子、绿豆甘草冰雪凉水的,还有荔枝膏的。”
  她问:“阿弟想吃?”
  小家伙摇摇头,“都没阿姐做的奶茶、榨的果汁好吃。”
  苏若锦:……
  冰雪冷元子,东京梦华录里有记载到,好听又富有诗意的吃食名字,实际上元子就是后世的汤圆,冰雪冷元子即冰镇汤圆,是不是一瞬间就变得普通了?
  还有荔枝膏,荔枝这玩意,在后世有冷柜车运输不觉得,可是在古代,想要吃到荔枝,那真是皇帝、后妃之类的人物才能享用到那么几粒。
  主要是这东西保质期太短了,短到没到目的地就坏了,那这大街小巷上为何叫荔枝膏呢?
  苏若锦第一次听到时也很好奇,便买回来研究,又请教巷子里的大娘大妈,最后弄明了,荔枝膏里根本没荔枝,是用乌梅、肉桂、乳糖、生姜等物熬制成,还挺费功夫,味道嘛跟中药方一般,大概只有古人吃得习惯,她是吃不习惯,不过能消暑解渴、久饮也有养生功效。
  苏三郎咂咂嘴,“阿姐,等下回去路过奶茶铺子时,我们买几杯奶茶回去喝好不好?”
  “好啊!”吃饱犯困,苏若锦伸出胳膊搭在窗棂上,准备趴着眯一会,她以为是弟弟讲到奶茶,所以出现见到杨家人的幻觉,怎么好像看到了熟人——杨四娘的爹,朝庭监察御史。
  为了怕眼花,她倏的抬起头,搂揉眼仔细盯着街上行人看过去,没错,是杨四娘的爹,杨家在苏家右边,他们家人出巷子必然经过苏家门口,所以在巷子里疯玩时偶尔就会遇到,应当不会认错。
  杨大人没与夫人孩子一起回家,苏若锦也没惊讶,从杨四娘平时无意中透出的话,杨大人并不是个好丈夫、好父亲,经常不着家,在外面不是抓这个不好,就是看那个不顺眼,然后掺一本到官家面前,听说是有名的言官。
  苏若锦转头,“爹,小郡王,不知道杨大人又要掺谁,走路跟一阵风似的,就像大妇捉……”
  苏言礼与赵澜都看向她,然后听她要说什么,结果一个‘捉’字出来,苏言礼面脸一板,“阿锦……”
  苏若锦已经意识到说的话会很粗鲁不雅,连忙打住了最后一个字,嘻嘻一笑,“我继续看风景。”然后又转身窗外,杨大人已经消失在苏家姐弟的视线里。
  程迎珍没什么胃口,没吃多少,坐在丈夫身边,时不时帮他倒杯温水,两口子成婚十年多,处的还好像刚成婚的小夫妻蜜里调油似的。
  赵澜当没看到二人互动,低头喝了口茶水后,又抬头,这下看到小娘子头伸出窗子,好像寻找什么,他便放下杯子,几步到了小娘子身后。
  “阿锦,怎么啦?”
  苏若锦回道,“上次去你家看花会,有个姐姐拦凌春姐姐的路,好像叫凌霜的,半月前,在文山街上看到过她,刚才又看到她路过此地,王府的丫头出入很自由吗?”
  怎么可能,要真是这样,岂不是人人都能随便进入王府。
  赵澜眼微眯,“她是徐管事的女儿,是我娘身边的二等丫头,兴许比别的丫头自由。”
  “哦。”
  聊到徐婆子,苏若锦忍不住八卦几句,“听说徐管事不得王妃器重了,是吧?”
  赵澜点头:“嗯。”
  苏若锦撇撇嘴,转头继续看街、看风景。
  赵澜被小娘子的动作逗笑了,“是不是恨徐婆子拿了你的食方子讨好晋王府?”
  咦,他怎么知道?
  苏若锦又转过头来。
  小娘子一脸懵懂的样子,他笑意不减,“她孝敬到王府的食方子做成美食都上了我的餐桌。”
  苏若锦惊呆了:“……”什么情况?
  “第一次到你家吃饭时,那道酸菜鱼让我发现了端倪,原来这道菜的原创者是阿锦你。”
  苏若锦:……她也不是原创者好吧!
  一时之间,她还挺心虚。
  赶紧岔开话:“没想到小郡王这么聪明,第一次到我家作客就知道徐婆子霸了我家的食方子。”
  赵澜冷哼一声,“徐氏姐妹拿着你的食方子在望春门开了一处中等酒楼,吸引了很多商人,听说生意不错。”
  望春门在城东,这里是城北,而晋王府在宫城西华门一带,一个东,一个西,算是穿过了整个皇城区。
  看刚才走的方向像从南边宋门过来的,不是从北边看赛龙舟过来的,不知道什么事,让她绕了城区一圈。
  赵澜给三泰使了个眼色。
  三泰悄悄退了下去,没人注意的出了包间。
  第159章 是个小千金
  苏言礼听罢,温和的笑道:“没想到我们与小郡王这么有缘份。”
  是啊!谁能想到,几年前,他与苏家就有了缘份。
  赵澜微笑。
  苏若锦的小嘴还是撇着,那时候,她对晋王府的印象可真不好,徐婆子利用姐姐在晋王府得势,霸占了多少公共资源,不仅害得像他爹这样的小公务员生活艰难,甚至有些公务员的妻子不堪生活之重上吊自杀。
  还有他爹一个小乡绅阶级如果不是凭着过人的相貌与才华幸得范大人欣赏,与他爹同一期考上的进士,有些人甚至还在京中等待派官,而此时离中进士已经十二年了。
  就从这一小点,苏若锦窥见了大胤朝官僚的腐败,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像是慢慢走向‘物极必衰’的自然规律。
  赵澜见小娘子还是不高兴,说道,“咱在他家酒楼隔壁开一家正宗的苏记食谱酒楼如何?”
  (⊙ o⊙)啊!
  不仅苏若锦被惊住了,苏言礼夫妻也被惊到了。
  “子瑾,不可,不可。”苏言礼连忙起身,走到窗边,拒绝学生好意,“如果你要开酒楼,阿锦可以把食谱方子整理给你。”
  赵澜望向苏若锦。
  “咱们什么意思?”
  赵澜微笑的压不住嘴角,“就是我和苏家合伙。”
  “我只出食方子?”
  “嗯。”
  苏若锦很意动:“可我家已经占了你很多便宜,这样不太好吧!”
  文山街上的早餐铺子那么大,她现在都觉得手还有点烫,现在又来吸引她开酒楼,小郡王啊小郡王,她可是个财迷啊,真心动的很啊!
  小娘子一副纠结难安的样子,如果不是苏言礼站在面前,赵澜可能会来一句:既然沾了,那就沾一辈子,等意识到自己想说什么时,不知为何心跳的厉害,他这是在抢老师女儿吗?
  他感觉自己太阴暗了,压下嘴角,“那你们再考虑考虑,我就是这么一说。”
  哦哦!临时起意。
  苏若锦既觉得轻松,又有点不甘心,其实她很想把徐婆子家的酒楼压下去,看他们失了晋王府的势,再失去酒楼生意会是什么样的境地,让他们也尝尝穷困的苦。
  闲话也聊得差不多了,苏言礼不能再耽误学生,便提出回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