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怪不得这次外出狩猎,皇帝竟放行得这般容易,段云枫所做的这一切原来竟是萧桓在暗中指使!
  段云枫与那长随吩咐道:“去吧。”
  示意对方继续将信送到凤翔。
  随即他看向葛修,“至于你……”
  “不是说‘愿以性命相辅’?”
  葛修一时有些弄不清他是何意,只下意识地点头,试图为自己博得一线生机,“下官愿以性命相辅世子,只求世子给下官一个机会。”
  段云枫厉声道:“来人。”
  他的左右亲兵当即将葛修绑了起来。
  帐外,尘沙飞扬的黄土上,三万晋军已经在中军将领的指挥下排成了几十个规整的方阵。
  段云枫命人在三军阵前摆下祭台,以祭告天地。
  祭台前,一面绣着“燕”字的龙纹大旗在空中猎猎作响,旗杆直指苍穹,三万晋军将士胄甲分明、剑戟林立。
  段云枫在阵前请出一人,与众将士介绍道,“这位乃是大燕天子派来的监军。”
  被绑着的葛修瞬间腿都软了,他是万万没想到皇帝派出的监军竟已到了晋军军营。
  段云枫穿着一身黑衣黑甲,身后红袍迎风而动,他单手提着葛修,将他一把扔到祭台前,高声宣誓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吾等身为燕臣,今长枪在手、胄甲在身,当为大燕,为陛下扫除贼寇、荡平四海,以效皇恩!护我大燕社稷!今日,我奉陛下圣旨,集结三军于此,出征讨伐逆贼安有良!”
  随即他扭头看向监军,“宣旨!”
  葛修在听到“陛下圣旨”四字的瞬间浑身皆颤抖不已。
  他知道,萧珩是必不可能放过自己的。
  那监军展开手中卷轴,宣读起萧珩的旨意。
  萧珩命段云枫为先锋将军,领五千骑兵精锐作为先锋,即日出征,讨伐凤翔……
  在读到“吏部尚书葛修勾结逆贼,谋逆犯上,按律当斩”的瞬间,葛修的整个身子几乎都软倒了下去,只一双眼眸惶恐地盯着段云枫。
  段云枫看着葛修嗤笑一声,将他拎到祭台上,“今日我便拿这逆贼祭旗、告慰天地神灵,凡不忠者,犹如此人!”
  在葛修惊恐的眼神中,祭台两旁的仪仗兵开始擂鼓鸣角。
  段云枫抽出腰间长刀,看向众人,红色的抹额垂璎迎风飘扬,“皇天后土,祖宗神灵,今我大军,出征在即,愿神灵庇佑,旗开得胜!”
  言毕,他手起刀落,一刀斩下葛修头颅,滚烫的鲜血洒满祭台,染红了飘扬的旗帜。
  三万将士以手中长枪重重地敲击着地面,齐声呐喊道:“愿神灵庇佑,旗开得胜!”
  一时间,鼓声震天,号角长鸣。
  祭旗完毕,段云枫跨上战马,亲自点了五千骑兵精锐,浩浩荡荡地奔赴凤翔。
  ……
  长安,西京府衙。
  朝堂上摆着御史台官员从葛府以及其他几位私下接受安有良贿赂的官员府邸里抄来的家当。
  澄黄的金条几乎要闪瞎众人的眼睛。
  几人面色苍白地跪在地上,颤抖不已。
  满朝文武皆神色肃穆地看向高座上的皇帝,不敢出声。
  萧珩缓缓从座上起身,他面上并无显露任何愤怒的神色,但那如寒潭一般冷冽的双凤眸扫过众人时,众人皆摒住了呼吸、低下了头颅,“朕竟不知道,原来有人私下里竟拿着两份‘俸禄’,怎么,可是朕委屈了你们?让你们觉得屈才了?”
  “微臣不敢!陛下恕罪!恕罪!微臣一时无知!还望陛下开恩……”
  几人开始惶恐地给萧珩磕头。
  萧珩缓缓垂眸,看向几人,神情堪称温和,“这几人私通外敌,罪无可赦,族内男丁全部斩首,女眷流放,抄没家产全部充入国库。”
  说出来的话却冰冷到了极致。
  “陛下!陛下不要!”
  其中一人痛哭流涕地爬上来,想向萧珩求情,当即被禁军侍卫拽住,不留情面地一路拖了出去,惨叫声不绝于耳。
  萧珩看向噤若寒蝉的众臣,“还望诸位引以为鉴。”
  有的人当即惶恐地跪了下去,很快,殿内便齐刷刷地跪倒了一片。
  领教过这位帝王的雷霆手段之后,无人再敢与萧珩作对。
  “逆贼安有良谋逆犯上、有悖天常。” 萧珩一甩衣袖,回到座上,“朕已命晋王世子为先锋将军,率五千骑兵出发了,从明日起,朕要亲自领兵,率大军征讨凤翔。”
  有人瞬间惊讶地瞪大了眼,狐疑地望向彼此。
  皇帝亲征,认真的吗?
  皇帝亲征这个决策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乱世中,唯有君主亲征,方能统御手下悍将,同时加强对军队的控制,稳固对征服领土的掌控。
  但前提是皇帝得会打仗啊!
  关键他们这位皇帝自幼居住在深宫中,真的不是打仗的料,否则大燕也不至于沦落至此,他现在突然要上前线不是给人添乱吗?
  虽然自从离开洛阳后,这位嘉宁帝似乎变了很多,但上战场这般严肃的事,他们可不敢赌。
  难道……
  难道皇帝是觉得唱戏不过瘾了,这是他想出来的新玩法?
  有人思虑再三之后,还是鼓起勇气开口劝道:“陛下心系社稷、英勇过人,实乃我大燕臣民之幸,但陛下贵为天子,何等尊贵!亲自奔赴一线战场未免过于涉险,还望陛下三思……”
  萧珩只是淡淡地看了他一眼,“昔日太宗皇帝何等尊贵,不也照样御驾亲征?”
  有人倒吸了一口凉气……
  太宗皇帝是谁?
  那可是大燕战神,是武帝,这岂……岂岂岂岂是能随便拿来比的!
  萧珩看着那些个大臣一脸害怕但又支支吾吾不敢说出来的模样,他抿了抿唇角,继续说道:“说来倒巧,昨夜朕于梦中竟得见了太宗皇帝,太宗皇帝心系大燕江山,不忍社稷旁落,便亲自传授了朕驭兵之术、破敌之道,并特意嘱咐朕‘今天下存亡系于你一人,你必须御驾亲征,收复大燕山河’……”
  众人被他说得一愣一愣的。
  萧珩从座位上起身,故意摆出一副极度自信的表情,仿佛对亲征充满了期待且跃跃欲试,“朕醒后,深感先帝教诲,便下定决心要领兵亲征,以慰先帝在天之灵,诸位放心吧,朕有先帝亲传秘策,朕一定会赢的。”
  完了……
  有人痛苦地捂住胸口。
  听起来更完蛋了。
  第33章
  见皇帝心意如此坚决, 众人也不好再劝,只心里寻思着御驾亲征也有不同的征法,有的是皇帝亲自策马迎敌、冲锋在第一线的,这显然不适合他们的皇帝, 有的则只是呆在后方指挥的, 主要是想体验把亲临一线的刺/激感。
  他们寻思着,到时候不如给嘉宁帝弄顶大点的轿撵, 再多给他寻些乐子, 说不定皇帝一高兴, 就乖乖地呆在后方了。
  ……
  段云枫的先锋军自长安沿渭河一路西行, 需经过咸阳、兴平、武功、扶风,最后抵达凤翔城。
  他们这一路先锋军全是骑兵, 且只带了几日的随行口粮, 主打一个靠奇袭取胜,为了全速行军, 他们并没有带攻城器械,一旦打起攻城战他们必定会陷入劣势。
  然而这一路,倒比段云枫预想的顺利多了。
  与李冀昌、孙皓邯这些于乱世中厮杀出一条血路的军阀不同, 这些州郡的守官都是些尸位素餐的前燕官员。
  他们之中有许多人甚至连战场都没上过。
  段云枫自晋州出发的第三日, 抵达了毗邻长安的咸阳城。
  在听闻前线斥候来报,说漠北铁骑距城门已不足二十里时,咸阳刺史想也未想, 当场收拾金银细软, 仓惶地带着家眷出逃。
  城中百姓见刺史都逃了, 一时以为是哪路起义的土匪亦或是反王打进来了,也跟着望风而逃。
  段云枫大军抵达咸阳时,咸阳已是门户大开的空城一座。
  段云枫让士卒与战马在咸阳城中补给一番, 又一路奔袭七十余里,于当夜抵达兴平城下。
  兴平刺史看着城外如同黑云压境的连片漠北铁骑朝自己奔袭而来时,早已吓得六神无主,还未等段云枫下令攻城,他便已命人打开城门献降。
  随后兴平刺史一边献上自己的刺史符节,一边声泪俱下地痛骂安有良,试图与对方划清界限。
  听闻仅不到一天时间,段云枫的先锋军便不费一兵一卒地夺下了咸阳与兴平两座城池,武功太守连忙召集了手下幕僚商讨对策。
  在一片坚守不出与投降段云枫的争辩声中,忽然有一人大声道:
  “末将潜心钻研多日,已摸索出专克漠北铁骑的兵法,愿率一万人马出城迎敌,定叫段云枫大败而归。”
  说话的此人名叫王循礼,是武功太守帐下司马,他对所谓的当世名将诸如段云枫、韩虎等人不屑一顾,坚信自己有着不输太宗皇帝的军事才能,只是一直未得良机施展自己的抱负,也正是因为自己一直没有出山,才让段云枫这种人有了成名的机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